历史就是阐释,撰写电影史是史学家与其所使用的资料的抗衡,阅读电影史是一种积极的质疑活动与判断过程。本书是对传统电影史研究方法的突破,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从哲学高度出发,重新审视唯杰作论等治史方法,将电影史研究定位于历史研究的一般语境之中,对电影史的美学、经济、技术、社会等生成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若干新鲜的研究观念,致力于建立一种可以更有益地阅读和介绍电影史的语境。
在阐释上述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此外,本书第十章列有大量文献书目,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本书特点恰好切合了当代西方理论潮流的发展方向,受到欧美电影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是欧美高等院校影视专业电影史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新版本特别增加了五十余幅插图以及国内重要学者对“重写电影史”的最新思考——“史学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这些探讨的前沿性、指导性以及对未来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
★少数探讨电影史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 本书甫出,便受到欧美电影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它恰好符合当代西方理论潮流的发展方向。
★案例丰富有趣 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
★特别增加“史学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部分 译者特别为最新版增加了八十余页附录,将国内的电影史研究状况以及“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面临的方法论问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文章曾发表于《当代电影》,是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最新思考,并且,作者都是中国电影史学界的名家。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有的文章更直接引用了这本书。
★参考书目 本书第十章列有大量文献书目,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插图精美 此书过去出版的两个版本皆无插图,最新版添加了五十余幅精美插图。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作者序
第一部分 阅读、研究和撰写电影史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1 作为电影研究一个分支的电影史
1.2 历史研究的本质
1.3 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
1.4 约定论对经验论的批评
1.5 实在论的反应
1.6 作为电影史理论的实在论
第二章 研究电影史
2.1 电影学术的历史
2.2 影片证据
2.3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
2.4 影片之外的证据
第三章 阅读电影史
3.1 叙事的电影史
3.2 阅读电影史
3.3 阅读即质疑
3.4 个案研究:第一批美国电影史学家
3.5 总看法
3.6 电影史和关于技术的流行话语
3.7 技术和成功
3.8 电影史著作和征订出版
3.9 结论
第二部分 传统的电影史研究方法
第四章 美学电影史
4.1 美学电影史中的唯杰作传统
4.2 电影史和电影理论
4.3 现实主义(巴赞理论的形态)
4.4 唯杰作传统和作者论
4.5 唯杰作论对历史语境和历史变革的看法
4.6 对唯杰作论的批评
4.7 符号学和电影史
4.8 走向美学电影史的重建
4.9 风格
4.10 互文本背景
4.11 生产方式
4.12 作者
4.13 电影圈内的美学话语
4.14 个案研究:《日出》的背景
4.15 茂瑙的传记式传奇
4.16 美国评论话语中的德国电影
4.17 德国导演与“高级艺术片”
4.18 茂瑙和福克斯的策略
4.19 论及《日出》的话语
4.20 结论
第五章 技术电影史
5.1 “伟人”论和技术决定论
5.2 技术变革的经济学
5.3 个案研究:声音的到来——对技术变革的分析
5.4 对技术变革经济学的重新思考
第六章 经济电影史
6.1 马克思主义批评
6.2 工业分析
6.3 个案研究:美国电影工业的形成
6.4 结论
第七章 社会电影史
7.1 谁制作了影片,为什么制作这些影片:影片生产的社会史
7.2 谁看了电影,怎样看的,为什么去看:看电影的历史
7.3 什么让人看到了,怎样让人看到的,为什么让人看到:作为文化记录的电影的历史
“形象”研究
“电影怎样反映社会:克拉考尔与德国电影
经验主义者对克拉考尔的批评
经验主义的替代物:内容分析
观影心理学
7.4 人们对电影说了些什么,谁说的?为什么目的说的?
7.5 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与其他社会机构一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7.6 个案研究:明星——电影史中的角色
明星是什?
促销
宣传品 影片
批评与评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做电影史
第八章 撰写电影史
8.1 项目一 技术变革的历史:有声电影来到密尔沃基
8.2 项目二 地方电影放映的经济学:院线
8.3 项目三 地方社会史:两个城市中观影活动的早期形式
8.4 可供研究地方电影史使用的资料来源
名录
火灾保险图
地方志
地方报纸
电影行业报纸
公立档案
采访
照片
第九章 重新整合电影史
9.1 个案研究: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
重新描述真实电影
作为另类实践的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的技术语境
德鲁小组的由来
真实电影和电视广播网
生成机制间的关系
真实电影的命运
结语:真实电影中诸种生成枳剧的相对作用力
第十章 选读指导
10.1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0.2 研究电影史
10.3 阅读电影史
10.4 美学电影史
10.5 技术电影史
10.6 经济电影史
10.7 社会电影史
10.8 撰写电影史
交响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
上篇 观念与方法
1.走近电影走近历史
2.关于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断想
3.电影史学发展谈:细节、建构、环境
4.电影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5.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
6.后编年体史述:多元体裁与深度阐释
7.“开放的电影史观念”主导的路径标识
下篇 实践
1.与电影史对话——“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工程”
2.戏曲电影《定军山》之由来与演变
译编后记
跋(代)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
出版后记
《所罗门·米科夫斯基钢琴教学传奇》内容简介:本书是当代著名钢琴教育家所罗门·米科夫斯基的采访录,记述者为其博士研究生、韩国
西方中世纪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瑰宝,它呈现出极为丰富多彩的面貌。在时间上中世纪艺术跨越了一千年的历史;空间上则涵盖了东起黑海
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原版引进-含CD 内容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1914年前后开始创作他的《第四钢琴协奏曲》。虽然作曲家1917年离开俄国时随身携带了大量草...
《伊索寓言》内容简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瑰宝,深深影响了其后世界,尤其是欧洲各国的寓言创作。寓言作为人们的一种思维
《海风电影院》内容简介:关于冷门目的地,关于生活中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刻,闪光灯闪烁了一下,我也在他人的记忆中定格。和陌生人聊
广东汉乐合奏曲集萃:古筝椰胡洞箫总谱:汉乐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东汉乐研究者,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者,音乐艺术院校民族专业演奏者。《广东汉乐合奏曲集萃——古筝椰...
中国古典戏剧流变与形态论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戏剧流变与形态论》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中国古典戏剧流变与形态论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编者将引入两个概...
怎样识五线谱 内容简介 杜光编著的这本《怎样识五线谱》的编写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使读者能循序渐进地掌握识谱知识,提高识谱能力。基于单纯的识谱仅为一种理...
歌曲作法 本书特色 《21世纪音乐教育丛书:歌曲作法》着重强调“旋律发展手法”“乐段结构的歌曲写作”“单二部歌曲的写作”等章节,补充了一般教材较少涉猎的“民歌改...
它是一部身体文化的图像手册。我们从中不仅可以读到美术史,也能欣赏到身体之美。本书从西方美术发展史上的裸体绘画和雕刻中,精
本书选注目的,首先是作为艺术院校“中国画论”一课的教材,次之作为一般爱好美术的青年研究中国画论的辅助读物。本书选择的标准
单簧管每日一练-合订本-BOOKS 1-2-随书附赠2CD 本书特色 《单簧管每日一练合订本》:新版全球畅销系列丛书。自20世纪30年代面世以来,A Tune ...
歌词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歌词学的理论著作。一个世纪以来,现代中国歌词创作成果丰富,而理论研究相对匮乏。论者或移用诗歌研究,或依附音乐研究,缺少一个针对歌...
《品鉴与经营:明末清初徽商艺术赞助研究》以明末清初徽商艺术赞助活动为考察要点,在徽商赞助与明清艺术史发展这一问题上,梳理出
《汽车钣喷工维修快速入门60天(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针对初学者的学习特点,以“每天一个专题”的形式,讲解了钣喷工应掌握的基
本书以540多幅绘画和详尽的文字解说,介绍了东西方的图形艺术象征。它所涉及的范围较广,除了基督教和古典欧洲的艺术以外,还收入
作品目录译者的话海因里希·涅高兹和他的文学遗产思考·回忆·日记自传笔记一、 自传二、 心理自传自传笔记晚年日记日记摘录音乐
《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视角》各章内容(导论除外)起初为1978-1979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办的讲座,它们共同构成了第六期塔尔海默系列讲座[Thalheime...
Lee大提琴旋律练习曲40首:作品31号·教学版 本书特色 与众多的演奏家一样,S.利发表了许多用于启发演奏者在乐器上的才能之作品:包括变奏曲,歌剧主题幻想曲等...
【本书内容简介】在这个全民创作的网络音乐时代,“编曲”一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市面上不乏MIDI技术类教材,也有着十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