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记忆·社会转型》:社会与文化丛书。《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分为“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建构”、“知识传承: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中国基层社会”三编。
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
一、20世纪初叶社会史研究“问题意识”的累积
二、韦伯意义的再发现与“心理主义”解释传统的复归
三、 “国家—社会”的对峙框架与“地方史”研究的兴起
四、 关于“后现代”与“后殖民”问题
五、“中层理论”如何可能?
六、“新社会史”研究释例
第一编 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建构
明清时期的区位、行政与地域崇拜——来自闽南的个案研究
一、 地方、秩序和地域崇拜
二、 铺境与社会控制
三、 晚期帝国秩序的维持
四、 地方与社会控制
五、 象征性空间组织
六、 民间社会关于铺境的表述
七、 民间社会的地方崇拜
八、 节庆、械斗与经营竞赛
九、 风水传说与民间抵抗
十、 铺境与1896年的醮
十一、 地方、政治与民间仪式
民国初年北京的生死控制与空间转换
一、 从警察空间到医疗空间:生死控制过程如何深化?
二、 从生到死:空间仪式的传统表现
三、 社区叠合与“生命的档案化”
四、 北京的“街道政治”:生死场控制的抗拒与变迁
五、 结论
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
一、 导言
一、 20世纪初叶社会史研究“问题意识”的累积
二、 科场场域与1895年前的社会支配关系再生产
三、 新的支配关系的确立与科场的衰败:1895—1905年的湖南社会
四、 社会支配关系的再生产与后科场场域:1905—1913年的湖南社会
五、 小结
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
一、 关于“关中无地主”
二、 关中无租佃
三、 关中有封建
四、 “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经验意义与逻辑意义
“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清初至民国——关中农村经济与社会史研析
第二编 知识传承:东方与西方
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北方两座孔庙之田野研究
一、 导论
二、 群体认同的系谱基础
三、 仪式性权威和神圣的标志
四、 古典教育与代际传承
五、 文化创造的制度基础
六、 象征的整合与分殊
七、 分离、财富与竞争
八、 自我、社区与国家
九、 结论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一、 引言
二、 学术正统的确立
三、 粤、潮、客三大族群的划分
四、 从“南蛮鴃舌”到“中原古音”
五、 中国文化与地方文化
六、 结语:“文化”在中国的意涵
论清代的习惯与习惯法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
第三编 历史记忆与中国基层社会
“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
一、 导论
二、 引论——对《硬杆子之乡斗争史》的文本分析
三、 “诉苦”中的“事件”——对农村社区“无事件境”的尝试分析
四、 绵延的生命跨度?——对农村社区“无事件境”的进一步研究
五、 调查研究权力与农村社区“无事件境”矛盾分析(1)
六、 调查研究权力与农村社区“无事件境”矛盾分析(2)
七、 “诉苦”和笑话
八、 一个简短的讨论
《权衡(修订版)》内容简介:本书以一种引人入胜、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聚焦于批判性探究的实践,对批判性思维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
作品目录总类西方哲学人物著作东方哲学人物现代哲学研究机构与刊物· · · · · ·
现代性发源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到18、19世纪之交初步形成。这是个摆脱迷信、愚昧和专制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理发、科
【内容简介】《视觉010:我不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讲述了一组年轻人抛去顽固的自我,最终走向成熟并拥抱生活“庸常”的故事
《老祖宗不能丢: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十讲》内容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期,针对一些企图割裂中国改革开放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内容简介: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
基督教与古希腊—罗马古典传统的关系,因此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枢纽性问题。本“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编旨在积累两类文献:一,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
《激励员工不用钱(白金珍藏版)》内容简介: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物质需求只是最低层次的需求,使用金钱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工
《罗素(中文版)》内容简介:罗素是20世纪最为知名、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对罗素生平与著作的这部研究作品中,作者不仅介绍了
勇敢而天真的女人,一定会被生活迎头痛击,痛击过后才有圆熟,这过程虽败犹荣。这二十篇文章来自黄佟佟身边的人以及她自己的故事
书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哲学100问”课程主理人、青年哲学作家。专注于哲学大众启蒙工作,拥有丰富的哲学课教学经验。创办全网首档哲学入门课“哲学100问”,...
《名人传》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
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修订版序言徐向东译(全书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1《善的脆弱性》是我在15年前撰写的。在这些年期间,不
◆继福柯和德勒兹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之一雅克·朗西埃重新思考民主的颠覆性力量◆一部深刻、尖锐的民主观念简史◆特邀同济大
本書以現代性的概念為引導主軸,是專門為社會理論所量身定作的教科書。從古典社會學家包括馬克思、韋伯、涂爾幹、齊默爾開始,作
《尚思集》内容简介:本书系哲学专业出身的作者,将自己30多年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和社科理论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按思想理论、党的建设
《遥远的目光》内容简介:这部神话研究的目的既不在阐释个别的神话故事,也不在探索某一族群之神话体系与文化背景的关系,而是要寻
本书作者安东尼·阿特金森是当今收入不平等领域的领袖级人物,全球收入不平等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事实,而本书的重点在于提出缩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