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记忆·社会转型》:社会与文化丛书。《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分为“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建构”、“知识传承: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中国基层社会”三编。
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
一、20世纪初叶社会史研究“问题意识”的累积
二、韦伯意义的再发现与“心理主义”解释传统的复归
三、 “国家—社会”的对峙框架与“地方史”研究的兴起
四、 关于“后现代”与“后殖民”问题
五、“中层理论”如何可能?
六、“新社会史”研究释例
第一编 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建构
明清时期的区位、行政与地域崇拜——来自闽南的个案研究
一、 地方、秩序和地域崇拜
二、 铺境与社会控制
三、 晚期帝国秩序的维持
四、 地方与社会控制
五、 象征性空间组织
六、 民间社会关于铺境的表述
七、 民间社会的地方崇拜
八、 节庆、械斗与经营竞赛
九、 风水传说与民间抵抗
十、 铺境与1896年的醮
十一、 地方、政治与民间仪式
民国初年北京的生死控制与空间转换
一、 从警察空间到医疗空间:生死控制过程如何深化?
二、 从生到死:空间仪式的传统表现
三、 社区叠合与“生命的档案化”
四、 北京的“街道政治”:生死场控制的抗拒与变迁
五、 结论
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
一、 导言
一、 20世纪初叶社会史研究“问题意识”的累积
二、 科场场域与1895年前的社会支配关系再生产
三、 新的支配关系的确立与科场的衰败:1895—1905年的湖南社会
四、 社会支配关系的再生产与后科场场域:1905—1913年的湖南社会
五、 小结
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
一、 关于“关中无地主”
二、 关中无租佃
三、 关中有封建
四、 “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经验意义与逻辑意义
“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清初至民国——关中农村经济与社会史研析
第二编 知识传承:东方与西方
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北方两座孔庙之田野研究
一、 导论
二、 群体认同的系谱基础
三、 仪式性权威和神圣的标志
四、 古典教育与代际传承
五、 文化创造的制度基础
六、 象征的整合与分殊
七、 分离、财富与竞争
八、 自我、社区与国家
九、 结论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一、 引言
二、 学术正统的确立
三、 粤、潮、客三大族群的划分
四、 从“南蛮鴃舌”到“中原古音”
五、 中国文化与地方文化
六、 结语:“文化”在中国的意涵
论清代的习惯与习惯法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
第三编 历史记忆与中国基层社会
“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
一、 导论
二、 引论——对《硬杆子之乡斗争史》的文本分析
三、 “诉苦”中的“事件”——对农村社区“无事件境”的尝试分析
四、 绵延的生命跨度?——对农村社区“无事件境”的进一步研究
五、 调查研究权力与农村社区“无事件境”矛盾分析(1)
六、 调查研究权力与农村社区“无事件境”矛盾分析(2)
七、 “诉苦”和笑话
八、 一个简短的讨论
《从实践中学习Kali Linux网络扫描》内容简介:网络扫描是发现网络和了解网络环境的一种技术手段。借助网络扫描,我们可以探测网络
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政治家。1767年生于波茨坦。1787—1789年就读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格廷根大学,1801—1810年任普鲁士宗教和教
《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套装3册)》内容简介:☆全新《周作人集外文》,搜集更为完备、考订更为准确 ☆收入近年来新发现的周作
《社会学之思(第2版)》是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和蒂姆·梅富有吸引力的著作之一,为原书第二版。原书第一版由鲍曼撰写,第二
《世界的逻辑构造(新版)》内容简介:卡尔纳普是20世纪著名的分析哲学家,维也纳学派的领袖之一。本书是他早期的代表作。本书运用
这是一本关于1949年后林村和林村人的民族志著作。全书以福建厦门农村党支部书记叶文德富于戏剧性的生命史为主轴,展现铺陈出一幅
《PostgreSQL实战》内容简介:本书由资深数据库专业开发人员撰写,系统介绍PostgreSQL10的丰富特性,及其在生产实践运维中的技巧,
维托·曼库索(Vito Mancuso),生于1962年,在意大利多所大学任教,代表作:《上帝和我》《热情:爱的原动力》《耶稣的秘密生活》《天主教激进派教义:维...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作品599)》内容简介:《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作品599)》是钢琴初学者提高手指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的专业训
被誉为“灵魂的导师,心灵的道友”的慧敏,在哈佛大学求学时,疯狂怀念母语,于是开始用推特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感悟,用母语与
《尼采(中文版)》内容简介: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
张志刚先生的《宗教哲学研究——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一书,以“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作为“根本线索、主要矛盾或基本张力”,来反思宗教哲学研究的“过去...
中国农业在改革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堪称一场隐性革命。今天回顾起来,其主要动力其实来自农业外,不是传统农业现代化中的科学选种与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
AgroundbreakingexaminationofthegrowinginequalitygapfromthebestsellingauthorofBow...
《物联网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与开发》内容简介:本书由浅入深地分析LoRa、NB-IoT和LTE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并利用这三种长距离无
《中华流失文物迷踪1》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华流失文物迷踪》系列丛书的第一辑,本辑共分五个专题,分别为“文物流失第一案”“圆明
《婚礼的成员》被认为是麦卡勒斯最成熟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由她本人改编为戏剧在百老汇连续上演501场,获得巨大成功。主人公是个
本书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本书计划回答三个基本问题。首先,面对由市场改革带来的社会不满与集体抗争,中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