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在中国边疆史研究领域内由“重新发现”拉铁摩尔到新的“边疆范式”形成的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本书通过对两千多年历史时段之内游牧帝国与中原政权之间历史关系的人类学考察,提出了一个解释包括蒙古帝国在内的游牧大帝国兴盛和衰亡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分析模式,并对中原政权与这些帝国的关系作了贯通性的研究。
译者的话
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边疆史——代中译本前言
序言
致谢
1.导论:草原游牧世界
草原政治组织与边疆关系
权力周期
文化生态
内陆亚洲的游牧生活
部落组织
草原游牧制度的兴起
2.草原部落联盟:匈奴帝国
帝国联盟
外部事务——与汉朝的关系
匈奴内战
王莽:中原的新尝试
混乱时代的外部边界战略
第二次匈奴内战
3.中央秩序的崩塌:外族王朝的兴起
鲜卑“帝国”
外部边界战略的复归
汉朝的覆亡——两个帝国传统的终结
匈奴军事国家
东北边地——二元化组织的兴起
鲜卑国家
其他北方国家:前秦与凉国
拓跋氏:第三次征服浪潮
柔然:外族王朝与草原
北魏的汉化
4.突厥帝国和唐朝
突厥第一帝国
天可汗
突厥第二帝国的兴起与覆亡
回纥帝国
草原文明
5.满洲的后起者
草原与中原中央权威的崩溃
契丹辽朝
女真金朝对华北的征服
草原的分裂
6.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的崛起
蒙古政治组织
……
7.草原之狼及森林之虎:明朝、蒙古人和满洲人
8.游牧帝国的尾声:清朝统一蒙古与准噶尔
9.后记:蒙古人的衰落
参考书目
卡尔.马克思历史学笔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马克思晚年所写的一部史学手稿,大概写于19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共有四本笔记本。书中按编年顺序摘录了公元前1世纪初...
《厚土中国》内容简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战之后,防止返贫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防止返贫
从19世纪下半叶第三帝国的起源到它灾难性的毁灭,菲舍尔成功地对第三帝国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分析。这是一个十年计划的结果,并且
中国20世纪全史(全10卷)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中国青年出版社★ 由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领衔设计装帧★ 是目前国内第壹部全景式详述二十世纪中国百年风云,尤其...
《安娜的新大衣》这个二战题材的故事里,“安娜的妈妈尝试用家传的几件贵重物品为安娜换取一件新大衣……,整个情节发展的基调很
清史讲义 本书特色 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祖,开创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不读清史讲义,不可言清史;北京大学历史系授课讲义,领略当年北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备受包...
《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战指南》内容简介:全书包括70余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辅导员实际工作案例,以“案例引入—关注点分析—处理建
《不完美,才美II:情绪决定命运》内容简介:当下这个时代,不管是商界大腕、政界人物、社会名流、各种明星到普通百姓,大多数人都
考古图(外五种)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形制而及铭识的一类古器物谱录图书。考古类谱录著录古器物的体例, 先记器名、藏家, 然后摹绘图像, 记该器物尺寸、重量、容量,...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本书特色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是向达的史学代表作。该书汇集了向达先生自1926年到1954年间发表的23篇论文,这些论文阐述了唐朝时期长安...
大清之风-一本书读懂清代文明 本书特色清朝是风云变幻的朝代,是巨大变革的朝代,它 给历史留下的是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登峰造极,*是中 国从王朝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希望...
中国通史-(全五册) 本书特色 全书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脱离了一般历史书编年体或章节体的窠臼;许多新近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
《最后一课》内容简介:《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比重,这些作品大多收录在《星期一故事集》里,广泛流传,脍炙
秦汉史 本书特色 听刘心武解密“红楼”疑云;随“百家讲坛”破解“清十二帝疑案”;考古中国、解秘中国、探索发现……央视10套权威纪录片全收录,别错过!一九三一年秋...
《生为女子》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女性的勇气之书。卓文君、武则天、慈禧、吕后、张爱玲……无论是史书中寥寥几笔却彪炳千古
Sincehisdeathin1950,GeorgeOrwellhasbeencanonisedasEnglandsforemostpoliticalwrite...
鱼羊野史(第3卷) 本书特色 《鱼羊野史(第3卷)》是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5—6月未删节版完整收录的超级读本。《鱼羊野史》讲述每一天在历...
城垣沧桑:南京城墙历史图录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文物出版社2003年1版1印★ 南京城墙布局不循古制,“皆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蜿蜓盘桓达33.67...
平成十二年 本书特色 ★ 作者以1945年至2000年为时间节点,多维度解读了战后初期的日本,经过政治起伏、经济复苏到社会繁荣,*后进入发展瓶颈期的历史进程。 ...
王朝的家底: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对历史的解读,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历史这间大房子,经济就是它的地基。仔细倾听大房子里面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