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在“管理”和“软件科技”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一直被视为学习的典范,但极少有人会留意到她在软件管理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现在美国开发大型软件的失败率,与5年前或者 15年前,甚至25年前相比,都没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大的原因是,美国在软件管理上存在根本缺陷(盲点),所以在不乏投资、实验及实践的前提条件下仍然难以进步。这个漏洞对于美国,甚至全球的软件/IT的实用率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也给其他国家一个良好的机会,即发挥潜力为人类社会贡献其智力成果。 我能够辨析管理学上的这个盲点并且悟出其解决方法,与我对软件工程科技及管理的浓厚兴趣有关。我在美国数个**的软件/IT研发机构工作达25年之久,参与了软件管理及软件工程科技的理论和实践,也做过不少研究和实验。*主要的是我时有机会带领一些不同产业的罕有的大型软件/IT项目,能在极复杂艰辛的开发过程中验证我的方案。我希望能将在软件行业积累的管理心得付诸书稿,鼓励国人努力地自我增值、创新,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本书主要以软件/IT业为例,指出管理学中的盲点,针对管理工作的缺口提出解决方案(8Manage)。但它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种类型的智力工作行业。我希望通过本书能广泛地帮助更多的智力工作管理者(包括非软件/IT行业工作者),使他们能够摆脱工业时代管理理论的束缚,在本领域有所突破。 我之所以给这套解决方案取名为8Manage,是与管理思想的传承性分不开的。据十卷本的《牛津综合英语字典》(1971)记载,“管理”、“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等词*早出现于16世纪。 “管理”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单词manus,意思是手工操作,后来演化为意大利语中的maneggiare,意思为在马场里驯马。再后来它的意思扩展到广泛的手工操作,比如说手拿武器和乐器,就像唐.阿马多所说的那样。但是,这个词也与法语中的menage(家务)有点联系,在管理家务的艺术这种含义上相当于“资源管理”的意思。目前的“管理”概念可能融合了 mantts和menage的要素,在不同的管理者和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亚当. 斯密(Adam Smith)——经济学的创始人,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谈及与经营股份联合公司有关的过程和人员时使用到“管理”、“管理活动”和“管理者”的概念。英国经济学家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继承了斯密对这一概念的阐述,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工程师们开始偶尔在著作中使用“管理”这个词。一直到费雷德瑞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出版了《商店管理》(1903) 和《管理学原理》(1911)后,管理学才成为一门现代学科。随着英美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工厂管理的实践和思考日益增多,以至形成了庞杂的管理理论,就我看到的现在国内关于管理学的教科书,很多理念都是来源于美国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就是控制和驱动机器和人(体力工作)。但是在 21世纪,政府、商业和智力生产(如软件生产)的管理,是要驱动智力工作者的动机和责任心,协调智力工作者的沟通和合作来增强他们的脑力及生产的可扩大性,公正地记录承诺的兑现及管理后果。这些新的管理办法会揭开管理学新的一页。如果我们算manus是**代,maneggiare是第二代,menage是第三代,亚当.斯密的理论是第四代,詹.穆勒的理论是第五代,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美国工程师们的理论是第六代,费雷德瑞克.泰勒的理论为第七代,那么8Manage便可算是第八代管理了。 我之所以取名第八个管理,是因为8Manage将解决我想出的八类问题中的第八类,它能够使智力成果的管理(如软件管理、商业管理和政府管 理等)较以往得到更加快速的提高。
作者 谨记于2004年3月
8Manage源于多年复杂的软件战场实战经验,它洞悉了当前软件工程管理的主要矛盾——软件生产和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智力成果,而且前美国和全球的软件管理及工程科学却建立在工业时代实体成果管理的基础之上;并从全新的“人本”角度将承诺管理、后果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理念形成工具,比现有的管理工具更能使大型软件工程在严谨协调的同时不失自由发挥的空间。
本书作者具有25年美国软件业从业的经验,并且多次主持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作者看到当今管理学的一个重大盲点,即没有一个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式适合于对诸如软件开发者等智力工作者的管理,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全球软件业*发达的国家,企业对软件开发者仍然实施工厂式、机械式的管理方式,这对于软件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缺陷。作者指出中国软件业可以率先突破这一盲点,建立软件管理的新标准,不必重复美国、印度所走过的路,即由侧面出击,迎头赶上。由此,作者提出了“第八个管理(8Manage)”的思想,并阐明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在美25年,罗叶明除了集商业、管理和科技于一身外,亦从他带领过的罕有的大型软件项目中,洞悉美国软件工程科技存在的问题,并悟出系统性的有效的概念8Manage。 2004年,罗叶明回国成立了高亚科技公司,目的在于将8Manage先进的软件管理理念带给中国,帮助中国企业取得大型软件制造能力方面的优势,从而使中国的软件业大步跃前,成为世界软件的领头羊。 1978年:由香港赴美,随后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的麦迪逊研究院。 1980年:为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员.首个商用UNIX操作系统(syster V)原作者之一。创造了UNIX新一代的linkageeditor及COFF科技。 1985年:为美国PerkinEImer的高级经理,带领研发新一代的实时操作系统。 1990年:为美国DEC的高级工程经理,带领研发新一代的DigitalUNIX操作系统。 1993年:为美国花旗银行的科技副总裁.带领研发下一代的全球衍生系统。 1997年:为美国PerotSysterns全球金融服务的CTO
本书是克莱・巴德先生的得意之作,在书中透彻地阐述了宝洁的经营之道,以及战略扩张,对宝洁的成功历程作了客观而具体的分析评价
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国内外经典教材习题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科特勒的《市场营...
3%法则 本书特色 以30年从商经验挑战哈佛经营管理法则,用56个绝妙点子浓缩日本企业成功秘籍。3%法则 目录 **章老总应该于什么老总是何许人公司的未来在哪里...
本书是所有立志创业的年轻人手头必备的“圣经”。由哈佛大学的成功人士集体撰写的这部创业指南、全面地、详细地、深入浅出地叙述
《为什么精英都是PPT控(全二册)》内容简介:这本书的目标是帮助商务人士“快速制作出能够驱动他人、无须说明的PPT”。为了实现这
《产品经理手册》讲述产品经理责任重大,要能胜任产品经理的重任,常需具备扎实的行销知识,要有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也要有充沛
《骑着轮子奔跑:一个超越服务边界的商业传奇》内容简介:提供额外的客户服务会产生怎样的效应?克里斯•赞恩决定一探究竟……他为
《策划力》策划之侠徐大伟先生继《想法日报》、《所有的励志都不上立志》之后的又一力作。“敢想、敢说、敢干”一直是他的为人风
威廉·伯恩巴克(WilliamBernbach)、李奥·贝纳(LeoBurnett)﹑乔治·葛里宾(GeorgeGribbin)、戴维·奥格威(DavidOgi...
通过对24位怪杰、17位极客的采访,作者使我们较深入地了解了极客和怪杰的内心世界,也深刻分析了其异同点、形成的时代、家庭背景
项目采购管理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项目管理越来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项目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
与工业社会不同,知识社会的生产手段不再是机器,而是人的头脑和双手。知识由两个对立的部分“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构成,本
禁止传销与规范直销知识问答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学习、理解两个条例,提高对传销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识别传销、防范传销能力,帮助、规范直销企业严格依...
約翰?艾金頓被美國《商業週刊》封為「三十年來推動企業責任運動的領袖人物」。他是1988年出版即迅速搶占暢銷榜榜首、迄今已年年再
本书包括上海、广州、北京以及国内其他地方涉及工商业各个领域的老广告、史料,艺术价值颇高。“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至少50
媒体推荐如果任何被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都没有人去尝试将它转化为“可能”,那么这个世界将会缺乏多少奇迹。——陈向东(新
管人的真理(第2版)-大师讲真理丛书 本书特色 《管人的真理》(第2版)更新管人的思路和方式,迅速改变管人的效果。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现在这些掌握着真理...
黄光裕圈外 本书特色 “乱拳打死老师傅”,这是草根富豪黄光裕的口头禅之一。只有小学文化程度,17岁离家创业的黄光裕,用金钱铺设了一个利益关系网,把一批涉及公安、...
美容院管理文案范本 内容简介 《美容院管理文案范本》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内容包括:美容院的组织管理、员工管理、后勤管理、顾客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下篇详细...
《马云教典:成就阿里巴巴帝国的36个法则》从创业物语、经营理念、管理谋略、人才战略、竞争策略、战略远见等方面,将马云的成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