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部
释迦牟尼佛
——菩提树下获得无上正觉
佛陀十大弟子
——各具一种神通法门
佛前佛
——释迦牟尼前的六位佛陀
药师佛
——医治众生的一切痛苦
弥勒佛
——化身布袋和尚
五方佛
——又称五智如来
东方八佛
——东方世界的八位佛陀
十二光佛
——十二种智慧光明普照世界
燃灯佛
——他诞生时如明灯照耀
香积佛
——众香世界的佛陀
欢喜佛
——原为象头人身的大神
多宝佛
——他安坐的七宝塔从地下涌出
宝积佛
——他诞生时大地生出各种宝物
宝幢佛
——密号为福寿金刚
双身佛
——与明妃相抱得名
金粟如来
——声名显赫的维摩诘菩萨
威音王如来
——住持的世界古朴而纯正
天王如来
——恶人俗身也能成佛
开敷华王如来
——密号为平等金刚
菩提达摩
——少林寺面壁九年
莲花生大师
十五色莲花中化生
宗喀巴大师
——世界第二佛陀
菩萨部
文殊菩萨
——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
普贤菩萨
——具足无量行愿
虚空藏菩萨
——天黑后出现的**颗明星
地藏菩萨
——功德智慧如大地中的宝藏
大势至菩萨
——以智慧光令众生速证菩提
龙女菩萨
——八岁闻法顿然觉悟
善财童子菩萨
——千辛万苦参访良师
无言菩萨
——天神告知他不是凡俗之人
金刚锁菩萨
——守护智慧之门
金刚牙菩萨
——吞食一切怨敌邪魔
香王菩萨
——自在度化法界众生
羼提和山菩萨
——他是一只神鹿
持地菩萨
——用神力帮助众生
庐婆罗菩萨
——发愿转生为圣王
耶输陀罗菩萨
——乔达摩的夫人
宝手菩萨
——满足世间所有愿望
宝冠菩萨
——密号为庄严金刚
毗俱胝菩萨
——从观音头卜的皱纹中出生
善信菩萨
——向丑女求学
圆觉十二菩萨
——十二种圆满觉悟的境界
二十五位接引菩萨
——称念佛号众菩萨环绕护持
金刚守持菩萨
——守护众生真实智慧
旷野菩萨
——化现鬼身调伏劣根众生
明星天子菩萨
——太白星是他的宫殿
宝波罗蜜菩萨
——身形如美丽的天女
药王菩萨
——燃烧双臂供养诸佛
金刚嬉戏菩萨
——珠宝遍身,身躯娇美
金刚歌菩萨
——可以得到清净妙音
月光菩萨
——手持月轮,坐鹅座上
日光菩萨
——日放千光,遍照天下
光网菩萨
——文殊菩萨八大童子之一
喜见菩萨
——他燃烧自己近千年
丰财菩萨
——施予祈求者财宝富足
莲花部发生菩萨
——密号无尽金刚
金刚波罗蜜多菩萨
——摧伏一切鬼魅惑乱
大明白身菩萨
——含义是清净无垢
金刚萨缍菩萨
——与普贤菩萨同体异名
持世菩萨
——宝生如来的化身
大随求菩萨
——随众生的心愿使他们满足
维摩诘菩萨
——乐善好施辩才无碍
寄留明菩萨
——寂静心,光明长存
多罗菩萨
——化身为文成公主
琉璃光法王子菩萨
——观察风力证得妙道
净精进菩萨
——忍辱度化王子
大吉祥明菩萨
——密号常乐金刚
焰光菩萨
——破戒拯救痴情女子
龙树吾萨
——用生命成全太子的愿望
马鸣菩萨
——饿马听法,潸然泪下
观音部
观音菩萨
——寻声救度有情众生
三十三观音
——三十三种化身广度众生
药王观音
——用八种功德水润泽众生
密教六观音
——分别救度六道众生
千手千眼观音
——救拔地狱道众生
圣观音
——恶鬼道众生的主尊
马头观音
——畜生道的救主
十一面观音
——阿修罗道的大救主
准提观音
一救助人间众生
如意轮观音
——救助天道众生
四臂观音
——雪域高原的主尊
佛母与度母
尊圣佛母
——大日如来的化身
佛眼佛母
——出生佛部的功德之母
度母
——从观音眼泪中化生
宝源度母
——使信者具足财宝
白度母
——观音悲心的示现
绿度母
——能断除生死轮回之苦
增福慧度母
——能够获得财富、威仪
如意度母
——随愿祈求,皆有成就
黄色财续母
——人天法门中的顺缘福德
财源天母
——专司世间的财富
财宝天母
——密藏的财宝本尊
贞惠天母
——雪山五长寿神女之一
明王部
明王
——佛、菩萨的一种变化身
不动明王
——五大明王之首
孔雀明王
——以美丽的孔雀为坐骑
降三世明王
——断伏烦恼障与知障
军荼利明王
——以甘露为神格的象征
大威德明王
——别名为六足尊
金刚药叉明王
——啖食一切心的不净
爱染明王
——烦恼即菩提的表征
无能胜明王
——代表佛成道降魔之德
乌枢沙摩明王
——曾有人供奉为守护厕所的神
大元帅明王
——明王部的总帅
大轮明王
——以成就清净圆满戒品为本
步掷明王
——普贤菩萨的化身
金刚童子
——黄童子与青童子
俱利迦罗明王
——口吞智火剑
(四)智慧**合利弗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深得佛陀的信任,名字意为鹜
鹭子或秋露子。他的母亲是摩揭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的女儿,他出生的时
候,眼睛与舍利鸟的眼睛极为相似,就命名为舍利子,还称为优波底沙,或
优波提舍。
据《佛本行集经》记载,舍利弗自幼形貌端庄,少年时就修习多种技艺
,通晓《四吠陀》。十六岁时就能用言语辞令说服其他的理论家,使他们心
服口服,同族的子弟都跟随他,向他学习。年少时,就与目犍连结成好友,
他们经常结伴游历寻师访友,求学问道。后来他们一起投师于删阉耶,毗罗
尼子出家学道,仅七日七夜,舍利佛就贯通教旨,可见其智慧超群,当时很
多会众把他奉为领袖,可是舍利弗深知自己并没有真正的觉悟。这时,释迦
牟尼佛刚刚成道不久,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合,他的弟子阿说示持钵人城中
乞食,合利弗见其威仪端庄,步态稳重,就上前请教他从师何人,所修何法
。阿说示就把佛陀所讲的因缘法告诉他,使舍利佛明白诸法无我的道理,舍
利弗就与目犍连各率领250名弟子一同到竹林精合皈依释迦牟尼佛。
舍利弗皈依佛陀后,常伴随在佛陀左右,帮助佛陀度化众生,在诸多弟
子中他的智慧超群,《增一阿含经》说:“智慧无穷,决了诸疑。”因此,
舍利弗在众弟子中有“智慧**”的称誉。据经典记载,合利弗通晓外道典
籍,常常用他那超绝的辩才摧伏赤眼婆罗门外道,使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
并捐巨资修建祇园精舍。
舍利弗的智慧和辩才在佛陀的诸弟子中为上首,而且多次受到佛陀的赞
誉。在罗喉罗小的时候,佛陀曾让罗喉罗拜舍利佛为师,并受沙弥戒。经中
记载,有一次,舍利佛带着罗喉罗等沙弥从外面乞食回来,佛陀看见罗喉罗
面色异常,便知道是信众们供养的食物分配不均,便对舍利弗说:“在六和
敬的僧团中,长老对年少的比丘和沙弥应多加照顾。”舍利弗听后连连称是
,知道自己确实有疏忽之处,他真心地接受了佛陀对他的指教。另外一次一
个比丘用恶语诽谤舍利弗,当佛陀让那个比丘为他的恶语忏悔时,舍利弗却
恭敬的说:“尊敬的佛陀!弟子现在已经近八十岁了,回顾我的一生,未曾
杀害过生灵,更没有为自己的利害得失而妄语伤人,广阔的大地*能包容一
切,无论什么不净的东西放在它的上面,它都不会拒绝,即使是*肮脏的粪
便、脓血等它都无怨的接受。”然后他和颜悦色地对诽谤他的比丘说:“仁
者!忏悔在佛陀的教法中,其功德是非常宏大的,人如果能够悔过,真心忏
悔就能改变
(四)智慧**合利弗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深得佛陀的信任,名字意为鹜鹭子或秋露子。他的母亲是摩揭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的女儿,他出生的时候,眼睛与舍利鸟的眼睛极为相似,就命名为舍利子,还称为优波底沙,或优波提舍。 据《佛本行集经》记载,舍利弗自幼形貌端庄,少年时就修习多种技艺,通晓《四吠陀》。十六岁时就能用言语辞令说服其他的理论家,使他们心服口服,同族的子弟都跟随他,向他学习。年少时,就与目犍连结成好友,他们经常结伴游历寻师访友,求学问道。后来他们一起投师于删阉耶,毗罗尼子出家学道,仅七日七夜,舍利佛就贯通教旨,可见其智慧超群,当时很多会众把他奉为领袖,可是舍利弗深知自己并没有真正的觉悟。这时,释迦牟尼佛刚刚成道不久,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合,他的弟子阿说示持钵人城中乞食,合利弗见其威仪端庄,步态稳重,就上前请教他从师何人,所修何法。阿说示就把佛陀所讲的因缘法告诉他,使舍利佛明白诸法无我的道理,舍利弗就与目犍连各率领250名弟子一同到竹林精合皈依释迦牟尼佛。 舍利弗皈依佛陀后,常伴随在佛陀左右,帮助佛陀度化众生,在诸多弟子中他的智慧超群,《增一阿含经》说:“智慧无穷,决了诸疑。”因此,舍利弗在众弟子中有“智慧**”的称誉。据经典记载,合利弗通晓外道典籍,常常用他那超绝的辩才摧伏赤眼婆罗门外道,使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并捐巨资修建祇园精舍。 舍利弗的智慧和辩才在佛陀的诸弟子中为上首,而且多次受到佛陀的赞誉。在罗喉罗小的时候,佛陀曾让罗喉罗拜舍利佛为师,并受沙弥戒。经中记载,有一次,舍利佛带着罗喉罗等沙弥从外面乞食回来,佛陀看见罗喉罗面色异常,便知道是信众们供养的食物分配不均,便对舍利弗说:“在六和敬的僧团中,长老对年少的比丘和沙弥应多加照顾。”舍利弗听后连连称是,知道自己确实有疏忽之处,他真心地接受了佛陀对他的指教。另外一次一个比丘用恶语诽谤舍利弗,当佛陀让那个比丘为他的恶语忏悔时,舍利弗却恭敬的说:“尊敬的佛陀!弟子现在已经近八十岁了,回顾我的一生,未曾杀害过生灵,更没有为自己的利害得失而妄语伤人,广阔的大地*能包容一切,无论什么不净的东西放在它的上面,它都不会拒绝,即使是*肮脏的粪便、脓血等它都无怨的接受。”然后他和颜悦色地对诽谤他的比丘说:“仁者!忏悔在佛陀的教法中,其功德是非常宏大的,人如果能够悔过,真心忏悔就能改变往昔所造的因缘,实在是很大的善举,你要努力精进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在佛陀晚年的时候,提婆达多企图盗取佛陀所讲的“五法”另立僧团,并带着没有觉悟的五百比丘逃到伽耶山中,舍利弗与目犍连立即追赶到山中慈悲教化了五百比丘,让他们明白所犯的错误,并将他们带回来皈依佛陀。 《大智度论》中记载,说舍利弗在过去世中是一条‘世世心坚不可动’ 的毒蛇。当时有一个国王被毒蛇咬伤,生命垂危,四处求医问药,但却没有奏效。这时有一个医生提出:要想解毒,只有让咬伤国王的毒蛇亲自将毒素吸出,这样或许能医好国王,于是就在地上放置了一个火盆,火盆中的烈火燃烧不止,然后命人捉来毒蛇让它吸出国王伤口中的毒素,而这条毒蛇没有服从国王的命令,自己跳入了燃烧的火盆中。舍利弗对自己认定的事情从不反悔,哪怕是用自己的性命作为代价。 舍利佛是在佛陀之前入灭的,他的老朋友目犍连在弘法的途中被外道梵志所害,佛陀也告诉舍利佛,说自己三个月以后将要入灭,舍利弗跪在佛陀的面前,恭敬地恳请佛陀说:“弟子年事已高,不能再承受佛陀灭度的悲痛打击,请求慈悲的佛陀准许我提前入灭。”佛陀从内心理解舍利佛,并答应了他的请求。舍利弗灭度七日后火化,人们将他的遗骨和衣钵葬在了祇洹精舍,须达多长者为他建立了佛塔。据《法华经·譬喻品》所载,舍利弗得到佛陀的授记,于未来世作佛,号华光如来。 P015-P016
千峰映月 本书特色 在《千峰映月:中国人生命中的禅与诗》中,禅者林谷芳引领读者以诗入禅,透过禅与诗在中国文化中相互交融的关系,用充满禅思诗意的优美语言,叙写禅子...
悼念忆:师友回忆录-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精装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
精神的家园:中国人的思想世界 内容简介 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后一章曾写过这样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
论语的智慧-最新双色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论语的智慧(*新双色图文珍藏版)》:对于《论语的智慧(*新双色图文珍藏版)》,你可以一篇一篇地读,也可以一段一段地读...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15辑):先秦哲学与文献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2016年底主办了“先秦诸子的哲学与交锋”靠前学术会议,希望促进前沿研究的交流攻错...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本书特色 本书卖点 1.易家之言——易中天对先秦诸子的*新思考,后来居上,思想全面升华,问答古今,是了解先秦诸子百家思想读本的“快...
街道的美学 本书特色 文章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
马克思人的美学思想探究(2008/10)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依据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探讨马克思人的美学思想的。其宗旨在于消除对于马克思美学思...
千面人萨特 内容简介 他是一个集各种矛盾于一身的人:自认丑陋却是个永不悔悟的引诱者;中产阶级出身却是无产阶级热心的捍卫者;笃信马克思主义却为同信念的人所憎恨……...
星云禅语-壹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全书的故事...
天.人.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 内容简介 “际”是王船山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在船山那里,际首先包含了分际、相际与交际三重意蕴。际进一步展开为天人之际。从天上...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8-(全2卷) 内容简介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2)》(精装)作者作为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的科学...
徐复观文集(全五套)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徐复观,新儒家学派的大家之一,潜心于中国文化典籍,亦是台、港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 《...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作者为著名德国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认为人是自然和精神的会合点,人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精神生活以克
美学-第二卷 内容简介 笔者们在**卷里所研究的固然已涉及作为艺术理想的美的理念的实在情况,但是笔者们尽管从多方面阐明了理想的艺术作品的概念,所得到的一切定义毕...
观念史论文集 本书特色 如果我们能够始终保持自然给我们安排的简朴、单纯、孤独的生活方式,我们几乎能够完全免去这些不幸。如果自然曾经注定了我们是健康的人,我几乎敢...
现生说法看佛教 本书特色 认识人生意义,增进人生修养,改变人生态度。人生佛教的启蒙读物,现代佛教的研究力作,学佛做人不能不读的一本书。现生说法看佛教 内容简介 ...
详解易经.系辞传 本书特色 《系辞传》为《易经》的《易传》之一,分上下传各十二章,共四千多字,文辞优美,意境高深,自古即为研《易》者所尊崇。全传阐扬《易经》基本...
伊翁-柏拉图注疏集 内容简介 柏拉图作品的义疏汗牛充栋,而且往往篇幅颇大。这个注疏体汉译柏拉图全集以带注疏的柏拉图作品译本为主体,亦收义疏性质的专著或文集。编译...
味与味道 内容简介 本书的旨趣是寻求以味觉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国哲学在存在论上以味为性,相应于此,在方法论上以味辨物,以味论性,以味论道。味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