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医书、科技类图书或者关于女性身体的名词解释,因为它比以上三者的总和还要多。
作为闻名于世的人类学专家,莫里斯在本书中很细致地讲述了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女生身体形态从古至今所发生的沿革。这是作者继1967年完成《裸猿》之后,又一次从人类学的高度,对人体做出的精要描述和分析。事实上,当年的《裸猿》一书,更多是对男性身体所做的阐释,正因如此,莫里斯认为自己在男女平等问题上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原则性错误,所以他才在36年之后自我救赎,以《裸女》一书向全世界的女性致敬。
这本书或许不是适合所有人去阅读的,但对于那些就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怀有兴趣的人,对于那些想要了解人体进化过程中的趋势和变动的人,那些愿意发掘人类进化史上的各种逸闻趣事的人,那些想要更好欣赏人体之美的人,它是万万不可错过的。
每个女人都有一副美丽的躯体,说它美丽,因为它是数百万年的进化所达成的完美结晶,是这个星球上*值得关注的生命体,处处流露出精美和雅致。
《裸女》给亚当补一堂生理知识课2007年01月22日 15:52:50 来源:新京报
话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有个名叫罗金斯的学者在新婚之夜受到了惊吓。原因是当他看到新娘赤裸的身体竟和他本人一样,某些部位覆盖着浓密的毛发:“她应该光滑无暇,像那些经典的古希腊雕像一样啊!”这则收录在《裸女:女性身体的美丽与哀愁》中的真实故事,是作者拿来当“冷笑话”讲的。不过它的确很典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男人永远需要恶补关于女人身体的知识。
英国老绅士的科普情怀
年纪稍长一些的读者,应该不会忘记80年代中国曾经流行过一本叫《裸猿》的书(TheNakedApe)。戴斯蒙德·莫里斯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称作“裸猿”,引起无数争议和咒骂,却挡不住全球超过1000万册的发行量,成为最著名的人类行为学专著之一。
事实上,莫老先生在《裸猿》之后还出过很多同类命题作品,如《人类动物园》、《裸眼》、《男人女人身体观察》等等,现在又有了这本《裸女》。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不是学术著作,没有独创见解,没有深层考察和数据统计,都很“科普”,轻松俏皮,时不时惹人发笑———是这位英国老绅士最擅长的手法。
除去浅显的生理构造讲解部分,《裸女》花费了很多笔墨,着重讲述女人对自己身体孜孜不倦的改造历史。为什么眉毛画粗了又拔细、肩膀垫宽了又收窄、胸隆大了又缩小?
嘴唇都流行过什么样的轮廓?
曾经令人着迷的“腰窝”现在怎么消失了?屁股为什么总受到“不公正待遇”?……使书本带上有趣味的动感效果,还不失严谨地点染着历史、社会、心理甚至时尚学的背景,让你一旦开动就很难停下来。
他自称热爱女人爱得要命
原版《裸女》的附标题叫“女性身体研究”,而不是“女性身体的美丽与哀愁”。莫老先生可顾不上“哀愁”,他兴致高涨如同达利附体,自封女性崇拜主义,炯炯有神地研究着女人,努力将每个身体细节指向(或回归)性的意味……
这“疯狂”的爱究竟能给女性带来啥实惠?说不清楚。但我们的确长了些见闻,比如古罗马法律规定妓女必须带上金黄色假发才能执业;18世纪的英格兰淑女们流行把眉毛剃光然后贴上用鼠皮做的假眉;非洲某部落的女人以在嘴里塞入圆盘为美;日本的艺伎将后脖子视为最性感部位……
不过有时候,莫老先生的这种专注过了头,兴致勃勃地沉迷于细节,反而失去对女性气质的整体把握,倒更像个“器官爱好者”;有时候,他仿佛忘却了自己的女性读者,旁若无人地站在讲台上,面对清一色的男性听众“指点河山”,口沫飞溅地喊着:她们!她们!她们!
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彼得·潘
还好莫老没忘记自己学者的本分,在书的开端以冷静的治学态度提出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理论:“幼态持续”论。
按照该理论,人类比其他物种都能更长久地保持某种“青少年状态”,包括好奇、友善、贪玩等特征。正因为这样一个重大区别,人才能在进化方面远远领先其他物种———理论正确与否暂不管;只这一句“每个人都是永远长不大的小飞侠”,就足够令人振奋!
嘿,“振奋了”不正好也能佐证咱们玩心不死的事实吗?
原来莫老先生早就明白“长不大”乃人之本性,因此偶露青涩和童心,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难怪他能放任自己“人来疯”般充沛的精力;难怪他这么津津乐道于女人的身体,高呼这个比男人更像孩子,更完美成熟的裸女是“数百万年达成的完美结晶”是“这个星球上最值得关注的生命”……
天降彩虹,仙乐齐鸣,众神赞叹。此时“补完课”的亚当恍然大悟:原来从自己身体里跑出去的这根肋骨,早就在进化程度上超越了自己,厉害,厉害。(□书评人 王春晖)
戴斯蒙德·莫里斯(1928年—),英国著名学者、作家。先后就读于伯明翰大学、牛津大学。其著作多为人类学通俗读物、文化读物,代表作有《裸猿》、《人类动物园》、《裸眼》、《两性异同》、《男人女人身体观察》等。他还制作了许多人类与动物行为的电视节目与影片,他和善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主持方式,更是深受大小观众的喜爱,一度成为自然历史节目中最著名的主持人。
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七版)(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分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特定媒介职业、对媒介的控制部分,论述了其历史...
读数时代 本书特色 实力派著名作家,阵容强大自选集奉献读者,佳作荟萃这是名家自选经典书系第三辑,且听王充闾先生如何“乘物以游心”,麦家先生妙奏“胡琴”,张炜先生...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分二十篇,其中一部分是作者曾在《通俗文化》半月刊发表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
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
贾小军,1979年生,男,甘肃秦安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河西史地、丝绸之路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甘肃省社科规...
社会进化史 本书特色 《社会进化史》是蔡和森在20世纪20年代初任上海大学教授,讲授课程时的讲义。这本书是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部社会发展史,是此...
《马蔚华:变革的逻辑》内容简介:中国最佳零售银行是怎样炼成的? 招行何以未雨绸缪,抓住“三步两转”的战略转型契机? 其“敢为
人口原理-[最新译本] 本书特色 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是*早的人口学著作之一。该书从两个不变法则出发: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经济学思维50讲:做一个理性的行动人》内容简介:零基础,无数学,无图表,人人都可以读懂的经济学思维课!学习经济学思维,成为
西方古典学术史-上下册-第三版 本书特色 《西方古典学术史》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博大精深。虽然此后西方陆续有类似的著作问世,或去繁就简,或加强史料批评,但在资料...
帝国之眼-旅行书写与文化互化 本书特色 《帝国之眼:旅行书写与文化互化》史料详实,收录大量殖民扩张阶段欧洲人在南美洲、非洲的探险故事;立论独到,首创“接触地带”...
坳瑶社会变迁-广西金秀大瑶山下古陈村调查 内容简介 本书严格遵循微型村庄研究范式,既继承了费孝通先生“从实求知”的学术精神,又深刻领会了费孝通先生“志在富民”的...
本书继承了傅衣凌社会史学派的传统,尝试借助“人类学式的历史学”方法,将风水习俗视为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文化系统和民众的生活方式,进而较系统地思考风水文化事象与近世...
陈原出版文集 目录 编者前言不是序言的序言——黄昏人语前十七年(1946—1966)关于列宁斯大林著作的两份文献挖掘潜力多出好书这面广告说明了什么?关于稿酬积极...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
《学做工》内容简介:2013年3月,《学做工》这本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终于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中文版,威利斯先生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未曾发生过中断,这就使得中国具备了一个典型传统社会的品格;中国又是一个有过两千年专制制度的社...
孟和文存 本书特色 《孟和文存》收录陶孟和1914至1923十年间发表在《新青年》《新教育》《太平洋》等杂志上的文章,内容涉及社会调查、教育、国内国际政治等诸...
悦读MOOK(第二十三卷) 内容简介 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人们面前。诸如,严重的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传统道德日渐沦丧……有的学者引经据典轻描淡写地解释说,这...
经典人类起源说的科学审视 内容简介 人的起源问题是魅力无穷的。它对每一个乐于思考的人,都是一份挥之不去的牵念和关怀。本书是对学术界、美学界一块研究基石的质疑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