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人类的生存意义上说,还是从人类交往意义上说,或者是从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意义上说,都无法摆脱自我选择。自然的演化,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自我意识和精神世界的不断沉积和厚重,选择愈来愈成为一个普遍的话题,它必然要求人们给予一种与以往不同而且较为合理的阐释,即从哲学层面上加以讨论。本书试图通过对选择论的理论说明,来揭示和论证选择的意义、选择的价值、选择的依据、选择的主体、选择的客体、选择的实现,即通过对选择从何而始,因何而生,谁在选择,怎样选择,选择什么,如何实现等问题的研究,深刻挖掘选择论的理论内涵,揭示出选择论的本质及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而通过对选择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通过对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为我国牢牢把握住战略机遇期,坚定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给予科学的回应。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由绪论和五章组成。
绪论,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以及对选择论研究现状,表明选择论在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及我国所处的重要历史方位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脑的反映机制在于主体的内在选择性与客体的统一;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则具有自然规律的属性,却是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是决定论但体现出了自我选择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绪论还概括了选题的主题、立论、架构和研究方法。
**章,自我存在是自我选择的逻辑起点。自我选择作为哲学范畴,首先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它既是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实践过程;它以自我存在为逻辑起点,在选择中又显示出自我的自由和创造性。自我选择的实质在于自我的自由,体现着自我存在的权利;但同时又受到客观必然性的制约,受到他我的限制。因此,自我选择不单单是自我自由权利的一个标志,自我选择还应充分考虑他我的存在和选择,确立他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自我选择不在于自我的此在,而在于未来。它表现出自我存在的欠缺,只有通过自我选择才能使自我得到充实。自我选择总是在设定、不设定或否定中进行取舍,这种取舍同时又是价值评价与价值实现的过程,其取舍的标准就是“真、善、美”,由此构成了自我选择的价值所在和道德所指,确立自我选择的权利和责任。
第二章,自我选择的依据。自我存在是以客观物质为基础的,任何选择都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人类社会正是在不同时间中的“现实空间”里进行自我选择的,主体的自我选择集中地表现为主体可以突破历史条件的限制,从而使社会发展呈现非线性轨迹和多样化的辩证图景。自我需要、欲望、愿望是自我选择的内在动力,自我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自我选择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任何选择都带有时代的特征,就在于它不可能摆脱已往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独立存在,每个人的偶然的选择汇集成为一种合目的的、具有必然性的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三章,自我选择的主体。主体的自我选择不单单是由于客观物质条件所决定,也取决于主体自身。选择主体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主体的感性选择和理性选择是不可分的,但又有差别,具有思维能力的自我才是构成选择主体的本质。主体选择的内在机制决定或影响着自我的选择,自我选择不仅要合情,也要合理;不仅体现出自我的价值,而且自我价值的体现也应在他我之中。主体通过选择内化为固定的原则、观点和习惯,从而形成主观的世界,而主体通过选择的外化则形成客观的对象性世界,即对象性存在。
第四章,自我选择的客体。自我选择的客体分为内在化的客体和外在化的客体,外在化的客体又分为客观实在和虚拟的存在;内在化的客体可分为观念、观点、能力、习惯、意志等。自我选择一方面是对客体的选择,另一方面又受到客体的制约。在选择的客体意义上充分体现出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内在化与外在化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质与量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理论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作为选择客体而存在,都是由主体的选择而形成的,然而理论的观点必须随实践的观点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因此,只有通过自我选择的实现才能确立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自我选择的实现。自我选择的实现途径一般经过设定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从而达到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实现趋向于主体目的性的选择目标。自我选择实现的模式是一种自稳自组织的过程,它体现了主体选择与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它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热切地渴望着精神家园。自我选择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机遇的把握,而对机遇的把握就是对机遇期的正确选择,因此,只有牢牢把握住战略机遇期,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的问题》探讨人生的意义、本质和价值。作者从对待死亡、性行为、社会不平等、自由和价值等更为基本的哲学问题,引申出有关人
宗教改革掠影 本书特色 《宗教改革掠影》探讨了几位宗教改革领军人物的思想,包括那些至今依然很有名气的人(路德与加尔文),还有那些基本上已经被后世遗忘了...
和谐静心身心灵 本书特色 外壤中,虽然缺失的还是缺失,匮乏的也还是匮乏,但身心却会进入从来有过的充盈,从未有过的宁静。从未有过的坦然的幸福。不再为人生各种挫折的...
在岸边-认识佛法的启蒙之音 本书特色 这是了解生命真相的智慧,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这是认识佛法的启蒙之音。它能勘破无明时代的文明包装,开释浮躁世间的人心归向...
现象学:历史与现状-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二辑 本书特色 2009年是埃德蒙德·胡塞尔诞生150周年。作为一种纪念,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本书特色 《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由李健胜、赵荽贞、俄琼卓玛著。青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多民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就呈现着“五...
启蒙文献选编-(全二册) 本书特色 《启蒙文献选编(套装共2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启蒙文献选编-(全二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的一本关于...
作者从沦陷了的北平,辗转到了大西北,随后,历尽艰难险阻,深入甘南藏区,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起点-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作者25年来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新解读的积极尝试,指明了2...
佛教百科知识:长久燃烧的心灵香烛 本书特色 佛的教诲在他灭度500年后来到一山之隔的中国。达摩一苇渡江,玄奘万里西行,鉴真六次东度,佛教由于这些大德高僧的努力而...
禅的探索 内容简介 禅法来自印度,兴盛于中国,而后传递至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即使是欧美地域有了禅法,也是达摩式的中国禅法;所以,现在世界流通的禅法,几乎是大同...
朋霍费尔的生与死就属于基督教的殉道史,或者如尼布尔所说的,“属于现代的使徒行传”。他不屈不挠的战斗已经成为灵性重于物质的
《朱子语类》选评 内容简介 《朱子语类》,是朱熹长期讲学的记录稿。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的讲学问答。《朱子语类》由黎靖德在南宋度宗成淳六年(1270)编辑出...
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 内容简介 本卷的内容是《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纯粹理性批判》**版于1781年问世,因被人误解为“贝克莱主义”而使...
白话圆觉经 本书特色 《白话圆觉经》采用对译加注释、解说并配图的形式全新地诠释了《圆觉经》,是一部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经典著作。白话圆觉经 内容简介 《圆觉经...
《哲学导论》是一部以全新面貌推出的哲学教科书。全书共分五篇:绪论、哲学的诞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先验哲学、历史哲
庄周-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特色 在中国古代智慧巨星之中,庄周无疑特别耀眼。他继承和发展了李聃关于“道”的理论,形成一整套瑰丽的哲学理论体系,**次勇敢地揭示奥秘世...
易通老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老子的智慧、老子与道教、老子与兵家谋略、老子的治国方略、老子的修身术、老子的理想人格等。易通老子 目录 **章 老子的智慧1....
中国神话大词典 本书特色《中国神话大词典》是中国各民族神话之集大成者,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古籍记载,主要选收汉民族神话之见于古籍者,间收古籍记载中若干...
大藏经-全二册-彩绘图文版 本书特色 《书香经典·大藏经(彩绘图文版)(套装共2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要再耽于物质享受,用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