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宪政?我*早的认识结晶为《宪政初论》,名之曰“初论”,实为“初识”,不过是将我博士期间读过的有关知识融会在一起而已,考虑到建国以后还没有系统地、正面地介绍宪政概念的文章,所以整理发表出来。多年以后在《法制日报》写了六期专栏(因为懒散,没有继续下去),在课堂上和会议上谈过宪政,见识略长,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形成论文。我对宪政的基本认识是:**、宪政主义是一种政治结构理论,是对政治体的结构性认识,其理念可以简单地归结为“结构决定功能”;第二,宪政是有限政府,所谓有限政府就是对绝对主权的对抗,因此本质上是“国家——社会”二元论,虽然未必可以归入自由主义,但无论如何必须承认个人和社会的独立空间;第三、宪政主义是法治主义,就是用法律的思维方式言说、商讨国家政治。
为了深化对宪政的认识,特别是为了探求中国宪政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观察、评判中国的实际权力运作。“国家权力篇”收录的文章分别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包括法律程序)、政治腐败。这些论文事先并没有体系规划,*终的结果却基本覆盖了几个基本的权力问题。我有意地设想过写一篇《中国行政权观念批评》和一篇《中国司法正义观批评》,但偏偏没有落实。
在中国,宪政如何发端?《对峙》一文揭示了行政诉讼制度反传统的精神图式,文章的标题已经暗示了文章的中心观点:行政诉讼把政府和公民的对峙公开化、正当化、仪式化,从而颠覆了压制型秩序的精神结构,开启了宪政的“侧门”。原计划写作“对峙、互动与平衡”的三部曲,后来不了了之。
继《行政诉讼法》之后,*具有宪政意义的一部行政立法是《行政许可法》,但它注定会遭受意义挫折,而只能具有纲领性价值。《行政许可与个人自由》一文在资源配置效益之外另辟一径,从个人自由的角度论证了行政许可的本质。作者应用分析法学的方法,解析了许可、行政许可的法律意义,认为行政许可就是通过行政程序创设个人自由或财产性权利的构成性事实。在这个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将行政许可权推归本原——个人自由,提出行政许可权的合理性与正当限度在于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中国司法为什么不能独立?我以为我们在两个观念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正义观,另一个是民主观。就前者我只完成了一篇《法律程序价值观》,就后者曾经发表过《司法与民主》。法律程序是否具有独立的价值?《法律程序价值观》一文没有自己立论,而是总结了西方学者的观点,用一种中国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输了只鳞片甲的知识。这方面我原本打算深入研究,后来也胎死腹中,我主编《法律过程与行政程序译丛》时,由于种种原因竟然连我*喜爱的著作也没有收编。关于司法与民主,我认为现行司法制度的一个病因是:错误地将司法和民主直接扭接在一起,从群众与司法的关系到司法机关的组织原则和方式,再到司法与代议机关的关系,民主观念从内部到外部都扭曲了司法。
政治腐败的制度根源何在?《国家权力作为财产》认为腐败的根源不在于官员的个人道德修养,也不在于人民,而在于权力结构不合理,即人民作为国家权力的所有者退隐了,占有制取代了所有制。按照卢梭的意思,主权者不活跃,国家必然涣散。
何为宪政?我*早的认识结晶为《宪政初论》,名之曰“初论”,实为“初识”,不过是将我博士期间读过的有关知识融会在一起而已,考虑到建国以后还没有系统地、正面地介绍宪政概念的文章,所以整理发表出来。多年以后在《法制日报》写了六期专栏(因为懒散,没有继续下去),在课堂上和会议上谈过宪政,见识略长,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形成论文。我对宪政的基本认识是:**、宪政主义是一种政治结构理论,是对政治体的结构性认识,其理念可以简单地归结为“结构决定功能”;第二,宪政是有限政府,所谓有限政府就是对绝对主权的对抗,因此本质上是“国家——社会”二元论,虽然未必可以归入自由主义,但无论如何必须承认个人和社会的独立空间;第三、宪政主义是法治主义,就是用法律的思维方式言说、商讨国家政治。
为了深化对宪政的认识,特别是为了探求中国宪政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观察、评判中国的实际权力运作。“国家权力篇”收录的文章分别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包括法律程序)、政治腐败。这些论文事先并没有体系规划,*终的结果却基本覆盖了几个基本的权力问题。我有意地设想过写一篇《中国行政权观念批评》和一篇《中国司法正义观批评》,但偏偏没有落实。
在中国,宪政如何发端?《对峙》一文揭示了行政诉讼制度反传统的精神图式,文章的标题已经暗示了文章的中心观点:行政诉讼把政府和公民的对峙公开化、正当化、仪式化,从而颠覆了压制型秩序的精神结构,开启了宪政的“侧门”。原计划写作“对峙、互动与平衡”的三部曲,后来不了了之。
继《行政诉讼法》之后,*具有宪政意义的一部行政立法是《行政许可法》,但它注定会遭受意义挫折,而只能具有纲领性价值。《行政许可与个人自由》一文在资源配置效益之外另辟一径,从个人自由的角度论证了行政许可的本质。作者应用分析法学的方法,解析了许可、行政许可的法律意义,认为行政许可就是通过行政程序创设个人自由或财产性权利的构成性事实。在这个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将行政许可权推归本原——个人自由,提出行政许可权的合理性与正当限度在于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中国司法为什么不能独立?我以为我们在两个观念上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正义观,另一个是民主观。就前者我只完成了一篇《法律程序价值观》,就后者曾经发表过《司法与民主》。法律程序是否具有独立的价值?《法律程序价值观》一文没有自己立论,而是总结了西方学者的观点,用一种中国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输了只鳞片甲的知识。这方面我原本打算深入研究,后来也胎死腹中,我主编《法律过程与行政程序译丛》时,由于种种原因竟然连我*喜爱的著作也没有收编。关于司法与民主,我认为现行司法制度的一个病因是:错误地将司法和民主直接扭接在一起,从群众与司法的关系到司法机关的组织原则和方式,再到司法与代议机关的关系,民主观念从内部到外部都扭曲了司法。
政治腐败的制度根源何在?《国家权力作为财产》认为腐败的根源不在于官员的个人道德修养,也不在于人民,而在于权力结构不合理,即人民作为国家权力的所有者退隐了,占有制取代了所有制。按照卢梭的意思,主权者不活跃,国家必然涣散。
《巴比伦空中花园》是涩泽龙彦逝世30周年(2017)时,由日本河出书房重磅推出的特别纪念文集。本书梳理涩泽龙彦众多著作,网罗了以“植物”为主题的经典作品。打开这...
袁剑,1964年生于湘西。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毕业。曾经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学,后历任《价值》杂志主笔、《董事会》杂志主编,现为独立评论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
本书是林有能多年辛勤考察、勘查和研究的结果。正如书题所标示的那样,本书以考察慧能一生求法、弘法的行迹和现存遗址为重点,除
砌体结构(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砌体结构教学大纲和新修订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在第1版的基础...
比起那些遥远的目标和空洞的口号,更相信脚踏实地的微小努力70余篇习惯养成建议,建立有秩序的人生这是一本有关“习惯力”的实用类自我提升、职场励志书,也是在日常生活...
身心學三大學派之一費登奎斯方法的最佳入門書「你在人生的任何時間都可以重新開始,只要你相信你的身體系統並不是固定不變、無法自主的;若是無法改變,也只是你相信如此罷...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转插队到山东,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是杨平在攻读博士期间刻苦奋斗所取得的成果。当时确定此题目来写他的博士论文有这样几
1974年出生於日本三重縣。插畫家。主要著作由台灣大田出版《150cm Life 1-3》、《一個人住第5年》、《一個人上東京》、《一個人泡澡》、《一個人的第一...
金庸(1924- ),当代最为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上海东吴法学院毕业。1959年在香港亲手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和图书,1993...
FirstpresentedasLuluebooks,StephenMeadhascollectedthebestofhisawardwinningpoetry...
斯蒂芬妮•斯塔尔,德国著名心理医生。1963年出生,毕业于德国特里尔大学心理学系。1993年起从事心理治疗,并定期举办关于爱、联结恐惧与自我价值感的研讨会她擅长...
墨书白晋江高人气作者,文笔细腻,注重构建文字画面感,多关注于个人成长与世界的平衡相处等命题,擅长以小人物写大情怀。代表作:《长风渡》《山河枕》《琢玉》《为夫曾是...
作者简介艾米莉·狄金森与惠特曼并称为美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而且她的声誉仍在蒸蒸日上,美国毕晓普这一代女诗人更是将她奉为诗
作者:(日本)今泉史子今泉史子,本书为日本宝库编织书之一,为全图解编织入门系列之一。
服装创意结构设计与制板 本书特色 衣身的形态首先要满足基本人体体积,然后再寻找曲面细部。而衣身形态的实现主要依靠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的灵魂。本书前半部分...
IfsocietyhastheB-listcelebritiesitdeserves,itnowhasakillertomatch.ExceptthatSimo...
杨林青,平面设计师,出版人。1975年生于重庆南川,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9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后工作于北京敬人工作室...
随着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和抖音等一众内容平台的崛起,内容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关从业人员爆炸式增长,但是市面上缺乏系统性介绍内容平台产品运营方面的资...
横沟正史(1902-1981)日本最重要的推理小说家,代表作《金田一探案集》是唯一能抗衡《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推理小说典范。凭借《本阵杀人事件》获得第1届日本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