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辟半月记》记述1917年张勋复辟时复辟派的活动,复辟派与讨逆军的战况,北京地区的社会动态等,也收录了一些原始文电,对研究张勋复辟这一历史事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1917年7月1日清废帝溥仪宣布复辟,到7月12日张勋逃匿荷兰公使馆,逐日记述复辟派的活动,复辟派与讨逆军之间的战况,以及北京地区的社会动态,也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原始文电。书中所记或来源于当时报刊,或为作者本人耳闻目睹,其中虽难免有失实之处,但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张勋复辟这一历史事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所收文电,凡可找到出处者,在编辑整理时均据原文校对并指出异同,以便读者。本书由钟碧容整理。
《复辟半月记》记述1917年张勋复辟时复辟派的活动,复辟派与讨逆军的战况,北京地区的社会动态等,也收录了一些原始文电,对研究张勋复辟这一历史事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1917年7月1日清废帝溥仪宣布复辟,到7月12日张勋逃匿荷兰公使馆,逐日记述复辟派的活动,复辟派与讨逆军之间的战况,以及北京地区的社会动态,也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原始文电。书中所记或来源于当时报刊,或为作者本人耳闻目睹,其中虽难免有失实之处,但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张勋复辟这一历史事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所收文电,凡可找到出处者,在编辑整理时均据原文校对并指出异同,以便读者。本书由钟碧容整理。
汉简缀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家的文集,其对汉简的研究涉及汉简所见居延边塞与防御组织、汉简年历表叙,及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等。汉简缀述...
《企业知识管理实战宝典》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在对企业知识管理理论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管理实践经验编写而成
《世界各国地名拾趣》内容简介: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名,数以万计的地名,在这些国名、地名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涉及名人
从黄帝到崇祯:二十四史 本书特色本书通过统一的纪传体裁,完整、系统地记录了中国上起黄帝下至明朝崇祯年间的历史流程,全面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王朝家族、官僚体制、农业...
闯关东纪事 本书特色 《闯关东纪事》: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大规模人口迁徒中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一次伟大的壮举。清朝中期,迫于生存压力,山东、河北等地的人...
决战甲午(1894-1895)-尘封120年的细节与真相 本书特色 ★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
活在大宋 本书特色 1、适合大众阅读的历史类普及读物,集趣味性、历史性于一体,语言通俗有趣,也呈现出了很多历史细节,既保证了阅读性同时也保证了历史真实。2、体验...
细说大唐大全集 内容简介 唐朝(公元618年一907年),是中国历*重要的朝代之一,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中国相继...
史料五讲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齐世荣先生曾在不同时期、不同期刊上发表的文章7篇,包括正文5篇,附录2篇。内容包括谈日记、私人信函、回忆录类私人文件、小说的史料价...
《人间天真》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对故乡生活和童年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海滨渔村瑰奇的人和事。本书整体上像是一部奇丽的小说,阅读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必读与试题精练(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遵照公安部关于《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以及交通运输部、公安部
丝绸之路(东方和西方的交流传奇) 本书特色 一条丝绸之路,正是一部东方和西方的交流史。经过15个世纪的使时节往来,贸易,战争和航海,人们终于懂得马可波罗笔下的「...
澹烟疏雨——张光裕问学论稿 本书特色《澹煙疏雨——張光裕問學論稿》共收錄張光裕先生有關青銅器辨偽、古文字研究、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對讀等二...
《悬崖山庄奇案》内容简介:山崖上的古宅拥有一位年轻漂亮的主人:尼克·巴克利小姐。她热爱这幢祖屋,然而当她住在这里时却怪事频
流血的祭坛-十四位古代将军之死的真相与追问 本书特色 杀死一个将军的方法有很多种,用长矛,是*笨拙的。用舌头、用口水、用软刀子、用蒙汗药、用专制时代的政治铁律和...
《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内容简介:《明清的戏曲》是日本学士院院士、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田仲一成的代表作。在
大禹治水-漫说中国历史-02-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
文史消闲录续编 本书特色 谈文史的拙文,一九九九年结集为《桑榆剩墨》,二〇〇二年结集为《文史消闲录》,均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近日检点在香港《大公报》及其他报...
《论政治(下卷)》内容简介:牛津大学政治学元老阿兰•瑞安历时30年写作,完成了这本汇集毕生研究和教学经验的政治思想通史。这是献
品中国名臣 本书特色 作家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一大批重要的大臣,他们在辅佐帝王执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而且是巧妙的作用,得到了皇帝和社会的认可。作家对这一现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