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为引,重新讲述现代中国的光荣与挫折,并在历史的缝隙里忠直地解析人心和政治的风云。
从1923年到1946年,在20多年的历史跨度中,作者先后选择了吴佩孚、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阎锡山、币原、溥仪、汪精卫、陈诚、史迪威、宋子文、马歇尔等封面人物为焦点,以编年体的方式来叙述中国的历史进程。采取以翻译并摘录《时代》报道原文,与当事人回忆录、相关史书的描述相映照的方式,来解读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
写在后面:“历史在我们大家身上” 李辉 转眼之间两年过去,我为《收获》杂志撰写的“封面中国”系列专栏文章,要暂告一个段落了,而本书便是该系列文章的汇集。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沿着《时代》封面人物的线索,走进民国史,解读民国史。已经完成的部分,是关于1923—1946年的中国。1923—1946年,距离今天并不遥远,但当年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却显得那么难以接近、难以解读。
好在《时代》封面人物为我提供了一个途径。在20多年的历史跨度中,我先后选择了吴佩孚、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阎锡山、币原、溥仪、汪精卫、陈诚、史迪威、宋子文、马歇尔等封面人物为焦点,以编年体的方式来叙述中国的历史进程。我采取以翻译并摘录《时代》报道原文,与当事人回忆录、相关史书的描述相映照的方式,来解读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同时,作为一种个人化的历史研究,我又努力将个人的实地寻访、现实思考等内容放进去,使其成为往事与现实、史料与情感相交融的历史解读。我希望这一方式,能够引起人们对那段历史、那些人物的兴趣,从而为认识历史提供不同的角度。
目前已完成的“封面中国”系列的历史解读,结束在1946年。这一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在我看来,1946年至关重要。现代史与当代史在这一年开始替代:国民党时代在这一年走向尾声:共产党时代在这一年拉开序幕。
另外,同样重要的是,在这一年,负责调解国共停战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失败而归,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关系破裂,这标志着美国自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来直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时代也宣告结束。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将从另外的层面和角度深深影响中国后来的行程,留下诸多可供思考和描述的话题。
1946年之后的《时代》,依然以它的方式关注着中国。一个个中国重要人物,仍将陆续成为它的封面人物。1947年,陈立夫;1948年,蒋介石; 1949年,毛泽东;1950年,毛泽东;1951年,周恩来;…… 对这些封面人物的解读,仍呈现出一部新的历史。我希望当有机会再次以“封面中国”与读者见面时,自己对历史能有更好的把握、更好的叙述。
我非史学家,但历史兴趣却使我一直热衷于回望历史。在历史的寻找中感悟人生,感悟现实,从而充实今日的情感。
我很欣赏德国历史学家克罗齐的一句话:“其实,历史在我们大家身上。它的资料在我们胸中。我们的胸仅是一个熔炉。”我想,一个描述历史的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采取何种角度,他的笔就应是一个熔炉,史料和人物命运被融化而出,凝固成历史。虽非全部,却是自己独有的一种。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干复旦大学中文系,随后在《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以文学传记、随笔写作为主要方向。主要作品有《胡同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萧乾传》、《黄苗子与郁风》、《沧桑看云》、《在历史现场》、《和老人聊天》、《百年巴金——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肖像》、《一纸苍凉——杜高档案》、《黄永玉——走在这个世界上》等。1997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4月,因发表“封面中国”系列作品而被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评选为“2006年最佳散文家”。
伊犁研究:史地篇 内容简介 《伊犁研究:史地篇》收录了研究伊犁河上游地区考古、伊犁地名史源、伊犁兵要地理、新疆历代屯垦管理制度、清代新疆军府制度、清末“伊塔茶引...
《丘吉尔的秘书》再现了1940年的伦敦。那时,温斯顿•丘吉尔刚刚宣誓就职首相。战火已经蔓延过英吉利海峡,闪电战带来的威胁与日俱
晚明悲歌:大明王朝灭亡之谜 本书特色 陈梧桐所著的这部《晚明悲歌(大明王朝灭亡之谜)》,旨在展现明朝后期即晚明衰落败亡的历史过程,揭示其倾覆的深层原因。所记的史...
中华民国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华民国史》叙事,纵向以辛亥革命为起点,至民国二十一年宁粤合作、中枢改组而止;横向则对各时期发生之种...
两晋.南北朝-中国通史故事 内容简介 两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全国长期分裂。从汉末大乱到三国鼎立,而后由...
民国军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国军制建设为主题,以陆、海、空三军从无到有的发展为主线,梳理了三军的组建、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内容包括军校发展、军事教育、军事训练、民...
“地域社会”视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为中心 本书特色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学者森正夫就致力于研究江南社会经济史,尤其是江南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史,发...
大野龙蛇-明清易代-7 本书特色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三月十九日,明思宗在京师自缢殉国,消息传到留都南京,群臣拥立明神宗的孙子福王朱由崧即位。弘光元年(顺治二...
现代史学家问丛: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是周一良先生对《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
慈禧后宫实录 内容简介 慈禧太后(1835—1908),又称叶赫那拉氏、西太后,为咸丰帝妃。1861年,其六岁子载淳即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1875年,载...
《新世纪诗典.第五季》内容简介:“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
大国崛起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不断有一个又一个国家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为何历史上的强国都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中国从...
曹操残梦 本书特色 《曹操残梦》是陈舜臣先生晚年所著的*后一部小说,2008年5月在日本发行第1版。曹操是气魄雄豪的乱世英雄,然而,曹操之后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
《中国摄影简史》内容简介:本书以“帝国迟暮与摄影的曙光”为始,以“承上启下的中国当代摄影”为终章,基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以
从本质上说,西塞是一位思想家。他的政思想,是结合罗马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对希腊各学加以而成的。他在《论共和国》部著作中对家学
宋元讲史话本研究 内容简介 《宋元讲史话本研究》对话本研究中一些仍存分歧的问题诸如话本定义、说话家数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梁公九谏》的成书、《宣和遗事》是否属讲...
《畿辅通志》暨《河北通志稿》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国和成立前河北省四部旧通志:康熙《畿辅通志》、雍正《畿辅通志》、光绪《畿辅通志》和民国《河北通志稿》...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本书特色 朱元璋所创建的大明帝国,将中国的帝制文化传统推到了极致,是中国两千年帝王政治的集大成者。其对于中国政治传统、文化传统的影响...
文明演进源流的思考-中国古代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收入了多篇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论文,如《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全球艺术史-第2版 本书特色 历述5000年全球艺术的动人故事,从旧石器时期直至当代基西克与艺术爱好者和入门者分享他对绘画艺术的挚爱和见地透过近500幅旷世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