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类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行政伦理学(第二版)/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主要介绍了行政伦理观,行政理想、态度和作风,行政良心,行政责任,行政纪律,行政荣誉,行政人格,行政伦理规范,政府信任关系,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等十一章内容。
《行政伦理学(第二版)》:四、行政理想与行政行为社会主义行政理想虽然来自于现实,但却不等于现实。它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高于现实又对现实有着指导意义。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过程就是把行政理想转变成行政管理现实的运动。因此,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需要有明确的行政理想作为行政行为的指南,需要用行政理想中所包含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来时时对自己的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审视和评价,以保证行政行为永不偏离行政理想所确定的正确轨道。同时,社会主义行政理想又不能够仅仅被理解为行政人员的职业理想,它也是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系的理想追求,是公共行政努力加以实现的社会目标。实际上,对公共行政而言,一切社会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通过行政人员,只有行政人员才能够把公共行政的社会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离开了行政人员,公共行政的体系只不过是一架僵化.的机器。所以,公共行政的体系只不过是行政人员行政管理活动的框架和赖以展示行政管理能力和成绩的舞台。从公共行政体系与行政人员的这一关系来看,行政人员通过行政管理实践实现行政理想的过程需要得到公共行政体系中科学的制度安排、合理的程序设计和有效的机构设置为其前提条件。反过来,行政人员的行政理想也是公共行政体系的社会目标的具体化,行政人员不允许有与公共行政体系的社会目标相矛盾、相冲突的理想。因而,行政人员也必须正确确立自己的行政理想,通过自己的行政理想去丰富公共行政体系的社会目标,通过实现行政理想的行政管理去促进公共行政体系社会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行政理想的实现需要行政人员做出艰苦的努力,不仅需要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有不懈追求行政目标的坚强意志,时刻警醒自己廉洁奉公、勤勉行政、做人民公仆和始终如一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而且需要同等级特权观念、官本位思想和陈腐的权力意志作斗争,自觉地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权力的腐蚀力。我们应当看到,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产阶级甚至封建主义的陈腐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依然是一个事实,而且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些甚至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加以唾弃的腐朽思想和道德也会被盲目地引进来。就社会主义实践自身来说,还处于探索发展道路的初期,而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过许多失败的经历。所有这些都会对行政理想的确立产生消极影响,即使有了社会主义行政理想,也会在具体的行政人员那里使之发生动摇,甚至等级特权观念、官本位思想和陈腐的权力意志都会渗入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之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行政人员拥有明确的行政理想,并坚定地朝着这一理想所确定的目标前进。所以,对于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中的行政人员来说,实现行政理想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比如,就我国的公共行政现状来看,对行政人员乃至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在思想观念上都能够接受“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然而能否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和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所以,对于行政人员来说,仅仅拥有社会主义行政理想还不够,还需要用这种理想指导自己的行政行为和用行为来证明这种理想。如何让行政理想落实在行政人员的行为上,.需要认识行政理想影响行政行为的机理。社会主义行政理想对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具有认知功能。对于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而言,行政行为是行政管理的职业行为,这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行为,就如同一切职业行为一样,行政管理这一特殊的职业行为也从属于职业要求并需要接受职业规范。每一项行政行为都带有行政人员所在的职业岗位的特征,是行政人员职业群体行为的组成部分。但是,行政行为是由行政人员个体来承载的,在每一项具体的作业中,都是由行政人员个体做出的。这样一来,行政行为就带有行政人员的个人特质。如果考虑行政人员的个人需要、个人追求甚至自私的愿望的话,那么行政行为就有可能背离其公共性质,成为行政人员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行政理想引导行政人员不能只关心自我利益,更要关心他人利益,关心集体利益,关心实现公共利益的社会条件,从而确立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积极投身于社会革命和国家建设。行政理想的认知功能,还引导行政人员正确认知、理解和接受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选择自己的行动,并把个人的人格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技术哲学讲演录》讲述了:2007-2008年间,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技术哲学讲演录》是其中
改造生命的原理-《八识规矩颂》通诠 内容简介 宗性编著的《改造生命的原理》内容介绍:对于现实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是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的。但就哲学体系而...
从古汉字谈中国先秦哲学 本书特色 兰夏自年轻时起就喜欢阅读西方哲学经典,尤其喜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著作,对马恩著作也喜爱有加。工...
导读利奥塔 本书特色 在诸如《后现代状况》、《歧争》、《力比多经济学》和《非人》等作品中,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激进地改变了人们思考当代文化的方式。他对知识、艺术...
朱光潜-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
《人生的艺术》:梁漱溟先生一生著述极丰,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究元决疑论》、炼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论文
认识的途径 本书特色 《认识的途径》(作者威廉·佩珀雷尔·蒙塔古)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书中分为权威主义的方法;理性论与经验论的各种方法;实用主义的方...
走向世界的陆象山心学 内容简介 陆九渊(1139一ll93)是12世纪中国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晚年思想趋于成熟时期,曾任知荆门军,在湖北荆门留下了他的思想和实践...
妖怪谈义 本书特色 《妖怪谈义》汇集柳田国男不同时期的妖怪研究学术著作,通过传说对比、分类神怪、探寻源流,深入分析了日本独特的妖怪文化。是柳田国男晚年集大成之作...
Icantyettraceitsproperrelationstotheaspectsofexperienceofwhichyoudonottreat.Itne...
白话观无量寿经 本书特色 《观无量寿经》主要讲述阿弥陀佛在耒成佛以前作为法藏比丘时所做的因行功德,以及他成就佛果后所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庄严情景。大致包括阿...
术数入门 内容简介 术数学不是科学,但有着科学内涵,并超越了科学,是中国文明史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除了以儒、佛、道三教为主的宗教信仰外,历史...
百喻经释义 内容简介 《百喻经》,为印度尊者僧伽斯那撰集,南朝齐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由其弟子求那毗地译成汉语。本书为佛教“十二部经”中譬喻类的代表经典。全书...
毓老师说庄子 本书特色 《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能保持毓老师讲...
陈来讲谈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为九州出版社名家访谈书系之一种,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当代著名哲学史家。本书整理收录了陈来在全国各地所作的重要演讲,包含儒家文化在...
中国哲学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作者在中国哲学方面的论文三十九篇,根据文章主题异同分为四编,依次为“中国文化与哲学”、“《易经》与中国哲学”、“孔孟哲学”、“佛...
西绪福斯神话 本书特色 阿尔贝·加缪,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被称为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于1957年以《鼠疫》、《局外人》、《...
新编宗教史话 内容简介 作者编写的这本宗教史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采用史话形式、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详实地介...
缘满人间-星云日记-15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
十家论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汇集本,书中撷取了近现代十位著名学者有关研究墨翟及其著作的专著共十余种,显现出近代以来墨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观点,另有胡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