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前言
第1章 日本对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战略的变迁——发展循环型经济与社会背景
1.1 石油危机前的日本能源利用
1.2 两次石油危机和日本的对策
1.3 日本的新能源战略——走向循环型经济与社会
1.4 用发展循环型经济与社会的方法克服环境问题
第2章 日本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战略
2.1可再生能源利用概观
2.2 日本生物质综合战略概观
2.3 日本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范例——水循环经济
第3章日本循环型经济系统概观
3.1现状认识
3.2循环型经济系统
3.3 日本构建循环型经济系统的保障体系
第4章 日本构筑循环型经济与社会的法律体系
4.1 《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
4.2《关于废弃物的处理及清扫的法律》
4.3《关于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
4.4《关于促进容器与包装物的分类回收及再商品化的法律》
4.5《特定家庭用机器再商品化法律》
4.6《建筑工程相关材料再资源化法律》
4.7《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律》
4.8《国家采购环境物品促进法律》
4.9《报废汽车再资源化法律》
第5章 日本建设循环型经济与社会的相关教育问题
第6章今后日本建设循环型经济与社会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第7章 日本建设循环型经济与社会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本书是《循环经济研究丛书》之一。
本书对日本循环型经济与社会的由来、发展轨迹和作用要素等内容以及日本政府和学者的认识变迁等进行了介绍,对日本循环型经济与社会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对中国开展循环经济所应选择的重点和突破口给出了建议。
本书可供从事循环经济研究和具体开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资源环境经济问题研究专业的大学师生参考。
系统性的体制转变-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研究与探索 内容简介 《系统性的体制转变--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研究与探索》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周小川博士对中国金融体系在改革开放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闪耀着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光芒的半自传励志小说,被罗曼·罗兰誉为“对火热而英勇的生命
FrankJ.Fabozzi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的FrederickFrank兼职教授。在加入耶鲁大学的教师队伍之前,他是麻省理工大学Sloan管理学
《中国发展新战略布局研究总论》内容简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理政新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六部(新版)》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主要讲述了从嘉靖末期到万历年间中日战争近三十年间的
《九人:罗曼·罗兰与中国留学生》内容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巨匠,一位毕生追求和平与光明的人文主义
《得粉丝者得天下》内容简介:私域流量正在成为营销和运营领域的主流工具,而打造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就是获取自己的忠实粉丝。《得
《十字路口的明朝》内容简介:本书是14世纪中期,蒙古帝国开始瓦解,拉开了世界历史新序幕。1368年,在东亚大陆上,一颗新星冉冉升
《王兆鹏讲宋词课》内容简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最能代表宋代文学成就的,应该就是宋词了。宋代的词坛,涌现出柳永、欧阳修、李清
《贝佐斯致股东的信》内容简介:浓缩21封贝佐斯致股东信的精华,让企业能够像亚马逊一样高速增长的企业教程。通过对贝佐斯致股东的
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梁方仲文集 内容简介 梁方仲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经济史学家;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早以现代统计学和社会调查的方法进行社会经济...
《网络直播掘金手册》内容简介:本书从网络直播的现象、趋势入手,通过介绍网络直播的模式、组织架构、操作方法、内容创作、推广引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申建研究报告》内容简介:本书是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承担的5项河南省自贸区申建办委托课
《无限投资》内容简介:你是否感觉每日辛苦奔忙,却依旧深陷财务困境? 如果没有持续收入,即使你是百万富翁,又能坚持多久? 资深
30年 1978-2007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 内容简介 这部《30年1978-2007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我没有重墨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因...
本书作者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例和清晰的文笔进行精心的演绎推理,阐释了经济怎样增长(或不增长),价格如何协调经济行为,以及政
《你的随身财务手册》内容简介:人人都应该有财务思维,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财会师。无论是初创公司、事业合伙人,还是企业管理层
《ABB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巧》内容简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一些需要高强度重复性作业、承受恶劣环境
《愿你永远是少年》内容简介:◆拥有一颗“少年心”,你不会惧怕这个世界的沉浮。希望你不要随波逐流,希望你不要迷失自己。希望你
《视频号运营与变现》内容简介:互联网用户内容消费趋势和使用时长,正从语音文字图片转到视频,短视频则从原来的短视频+,到+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