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揭示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人类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单一未来的共同体,生态运动的兴起和各种生态保护组织的诞生,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生态常识的普及使大众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流派纷呈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伦理纷纷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道德关系。但是,作为一种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生存模式的运动,只有从终极或超越的角度,才能阐明人与自然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必然性,提出这种转变所需要的世界观基础。在此情况下,生态神学成为生态运动深化的必然。
在生态神学中,作为基础的上帝观决定着不同的生态神学建构。以“ 管家派”为代表的一派,维持传统的上帝观,着重在经文中寻找支持生态生存的教训作为现实行动的依据;以莫尔特曼与科布为代表的一派,则以信仰的生态化为前提,通过对传统上帝观的重构,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生态神学。其中,莫尔特曼与科布的生态神学以一种互补的关系,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生态时代的世界观,为新的生态生存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人生信念、宇宙论和价值体系的综合性支持。但是,由于学术研究滞后于思想创新,至今对他们的生态神学仍以介绍为主,尚无系统研究,更缺乏对二人生态神学的比较研究。
本论文按照生态神学中上帝一自然一人三大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分别从莫尔特曼与科布生态神学的基石、主干和核心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够较系统地展现他们各自生态神学的全貌和相互间的互补关系。( 一)以生态思想重构的上帝观是他们生态神学的共同基石。莫尔特曼以相渗互寓描述三位一体上帝在区别中合一的内在团契关系,并把这种关系作为上帝所创造的一切关系的本质和终极目标;以神圣自限描述三位一体上帝创造活动的根本规则,显示出上帝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以及所有关系达到团契关系的根本途径;以安息日作为创造的冠冕,既说明了人类与其他创造物同属一个内在联系的创造物共同体,也表明了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说明了这个过程自身不同阶段的内在联系。科布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以创造一回应之爱描述上帝的特征,显示出上帝与世界的这种引导与回应的合生过程是世界历史的根本内容。虽然莫尔特曼采取启示神学进路,科布采取哲学神学进路,但是,他们都是从上帝的创造活动中理解世界的生态整体性质,并恰好从这一活动的启示和经验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二)为生态生存提供一个神学宇宙论是他们生态神学的共同主干。莫尔特曼以圣经中天和地的双重世界为基本图景,阐述了上帝以成全世界为目的的由天向地的运动,由此,宇宙呈现为一个指向创造终末目标的时空有限的历史过程,进化是这个历史过程的表现形态。科布以世界进化为描述对象,显示了上帝创生由混沌到秩序的过程,表明世界是在上帝引导下不断成为现实的过程,走向更大的综合是这个过程的基本趋向和规则。尽管莫尔特曼与科布从不同角度对世界进行阐述,但是,结论却是一致的,即世界不是走向毁灭,而是成全,未来是一个具像世界的永恒。(三)表明人类的天职即服侍自然是他们生态神学的核心。莫尔特曼在创造史中显明了人既代表世界也代表上帝的双重身份,指出人具有上帝的形象是一种关系的对应,即在男人与女人区别中合一的关系上与三位一体上帝的内在团契关系相对应,所以,人类只有在与世界区别中合一的关系中,在参与上帝成全世界的服侍自然的过程中,才能彰显出上帝的荣耀。
科布从世界进化过程中,显示出人的存在结构产生于世界的生成过程中,人类的超越能力所表现的是一种实现世界进化更大综合的特殊职责。由于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坚持区别中合一的原则,所以,莫尔特曼从上帝创造活动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必然依赖和相互成全关系,科布则从人类经验角度说明了人既不能与自然分离又对自然承担着责任。为此,他们都强调人的主体建设的基本任务是自身的灵肉统一,科布还就生态所需的社会变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莫尔特曼与科布的生态神学内容丰富,不仅对生态运动而且对神学建设以及思想方法的生态化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但是,他们的生态神学的*大贡献是在互补中形成了一种生态时代的世界观,为处在由一般号召转向持久的生态生存模式建构的生态运动,提供了包括人生信念、宇宙论、价值观在内的综合思想基础。同时,他们在共同信仰追求、不同进路探索中形成的生态神学,以一种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相互加强的互补关系,成为一个生态生存的范例。这样两种互补的生态神学,一方面把生态生存的探索扩展到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引发了众多需要认真探索思考的课题,比如,本论文尝试探讨的与生态运动现实关系较密切的课题,包括交往知识、生物地区性、伦理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主体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尚处在现代化建设之中的中国的生态思考,也极具启发意义,比如,在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批判、建立世界共同体的观念、关于生态思维的方法以及生态责任等方面,都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第2章 莫尔特曼与科布生态神学的形成——解构与建构过程
2.1 共同的信仰与不同的信仰经历
莫尔特曼与科布都公开宣称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并且明确宣布自己是教学神学家。但是,这不仅没有妨碍他们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对话,而且,他们这种宣称本身既是为了尊重对方以表明自己的立场,更是为了明显自己对基督教信仰所承担的反思与建设的责任。他们都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进入神学院开始神学学习和研究的,然而,由于他们的信仰历程有着很大不同,致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神学进路,在生态神学的建构上恰好构成了一种互补关系。
在信仰历程上,莫尔特曼从存在到信仰,经历了生与死、绝望与希望的挣扎。莫尔特曼这样描述自己的出生环境:“我来自汉堡一个自由开放的基督徒家族,我在家里所学到来的莱辛、歌德和尼采远比那本黑色的书——圣经多,基督教与教会事实上离我很远。”他的少年理想是将来学习和研究量子物理与相对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他被招募到德国军队中服役,亲眼目睹了联军对德国汉堡的空袭,身边的伙伴也被炸死。就是在那个晚上,他提出平生**个宗教问题:“上帝,你在那里?为何我得以幸存?”……
曹静,1957年生。1989年山东大学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和优秀毕业生证书。1993-1996年,为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因出国未完成毕业论文。1996-2000年,在美国克莱蒙研究院过程研究中心旁听大卫·格里芬等教授的课程。2加3年起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于200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襄樊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专职科研人员。
周易-庄子-升级版 本书特色 1.本书为文白结合对照足本,全新修订,印制精美,囊括“群经之首”周易的所有内容,适合阅读和收藏。2.国学经典中为神秘,让人回味无穷...
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聂锦芳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
伦理思想的突破 本书特色 一个有悠久传统的社会,在它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活上的一个理想情况,应该是传统价值观念与逐渐抬头的新价值之间能相互融合,这样一方面不致...
翻阅《傅佩荣细说老子(大众国学讲堂)》,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就是“白话译文一再重复”。在《傅佩荣细说老子(大众国学讲堂)》中,
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本书特色 《批判与实践》带着中国问题研究西方理论,并基于文本诠释寻找问题解答。全书对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讨论始于“批判”与“实践...
孟子解读 本书特色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故事离真实有多远 内容简介 一切不曾发生,除非它被记述。任何真实发生过的历史,都必须以被人讲述的形式流传下来。本书透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直逼人类曾经的真实和民族...
《敦煌讲座书系:敦煌佛典的流通与改造》在敦煌遗书发现并引起学界重视以来的一百余年间,佛学与佛教史的研究始终是敦煌学的重点
柔软的身心 本书特色 女性,是一个与男性截然不同的词汇,象征着柔美、纤细和温婉。可是,为了适应这个忙碌的社会,女性却不得不把自己的这一天赋摒弃掉,添加了坚强、利...
一位哲人的目光:任继愈谈话录 本书特色 他的身份有很多,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他取得成就也很多,教学多年、筹建宗教研究所、编写多部书籍……并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问题聚焦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为基本依据,遵从教材的章节顺序,立足于教材的教学知识点和疑难问题,以问答的...
中国人的品格-工人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品格》是一部塑造健全人格的经典读本。龙应台、傅佩荣一致赞赏。国民经典读本,五四运动主将,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回归做...
论柏拉图的《政治家篇》 本书特色 20世纪重要的法国思想家柯奈留斯·卡斯托里亚蒂斯经历传奇、身份复杂:出生于君士坦丁堡,成长于雅典,又流亡于法国;是当代欧洲一流...
道教与明清文学 本书特色 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人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项目,四川大学“211工程...
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 本书特色 《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是一部多角度、全方位探讨儒家文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倡导“价值中立,方法多元”,主张跳出儒家以反观儒学,尝试...
标注传习录 本书特色 ★日本阳明学派代表人物三十三年心血之作★日本正德二年(1712)冈田群玉堂孤本首现★国内首本外版传习录,阳明粉丝首选心学读物★『我三十三年...
易传与道家思想 目录 目录 序 **部分《彖传》的主体思想:道家的宇宙观 《彖传》与老庄 《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象传》、《文言》解《易》的道家倾向 ...
论语 金刚经 道德经 内容简介 【本书卖点】1、 本书是**本将儒释道三家*经典的典籍汇在一本书中的图书。2、《论语》、《金刚经》、《道德经》分别是儒、释、道三...
大学中庸宋正-注译 本书特色 《大学中庸今注今释》是“大学经典”之《大学中庸》,《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
梁启超谈儒学 本书特色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