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揭示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人类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单一未来的共同体,生态运动的兴起和各种生态保护组织的诞生,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生态常识的普及使大众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流派纷呈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伦理纷纷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道德关系。但是,作为一种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生存模式的运动,只有从终极或超越的角度,才能阐明人与自然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必然性,提出这种转变所需要的世界观基础。在此情况下,生态神学成为生态运动深化的必然。
在生态神学中,作为基础的上帝观决定着不同的生态神学建构。以“ 管家派”为代表的一派,维持传统的上帝观,着重在经文中寻找支持生态生存的教训作为现实行动的依据;以莫尔特曼与科布为代表的一派,则以信仰的生态化为前提,通过对传统上帝观的重构,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生态神学。其中,莫尔特曼与科布的生态神学以一种互补的关系,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生态时代的世界观,为新的生态生存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人生信念、宇宙论和价值体系的综合性支持。但是,由于学术研究滞后于思想创新,至今对他们的生态神学仍以介绍为主,尚无系统研究,更缺乏对二人生态神学的比较研究。
本论文按照生态神学中上帝一自然一人三大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分别从莫尔特曼与科布生态神学的基石、主干和核心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够较系统地展现他们各自生态神学的全貌和相互间的互补关系。( 一)以生态思想重构的上帝观是他们生态神学的共同基石。莫尔特曼以相渗互寓描述三位一体上帝在区别中合一的内在团契关系,并把这种关系作为上帝所创造的一切关系的本质和终极目标;以神圣自限描述三位一体上帝创造活动的根本规则,显示出上帝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以及所有关系达到团契关系的根本途径;以安息日作为创造的冠冕,既说明了人类与其他创造物同属一个内在联系的创造物共同体,也表明了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说明了这个过程自身不同阶段的内在联系。科布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以创造一回应之爱描述上帝的特征,显示出上帝与世界的这种引导与回应的合生过程是世界历史的根本内容。虽然莫尔特曼采取启示神学进路,科布采取哲学神学进路,但是,他们都是从上帝的创造活动中理解世界的生态整体性质,并恰好从这一活动的启示和经验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二)为生态生存提供一个神学宇宙论是他们生态神学的共同主干。莫尔特曼以圣经中天和地的双重世界为基本图景,阐述了上帝以成全世界为目的的由天向地的运动,由此,宇宙呈现为一个指向创造终末目标的时空有限的历史过程,进化是这个历史过程的表现形态。科布以世界进化为描述对象,显示了上帝创生由混沌到秩序的过程,表明世界是在上帝引导下不断成为现实的过程,走向更大的综合是这个过程的基本趋向和规则。尽管莫尔特曼与科布从不同角度对世界进行阐述,但是,结论却是一致的,即世界不是走向毁灭,而是成全,未来是一个具像世界的永恒。(三)表明人类的天职即服侍自然是他们生态神学的核心。莫尔特曼在创造史中显明了人既代表世界也代表上帝的双重身份,指出人具有上帝的形象是一种关系的对应,即在男人与女人区别中合一的关系上与三位一体上帝的内在团契关系相对应,所以,人类只有在与世界区别中合一的关系中,在参与上帝成全世界的服侍自然的过程中,才能彰显出上帝的荣耀。
科布从世界进化过程中,显示出人的存在结构产生于世界的生成过程中,人类的超越能力所表现的是一种实现世界进化更大综合的特殊职责。由于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坚持区别中合一的原则,所以,莫尔特曼从上帝创造活动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必然依赖和相互成全关系,科布则从人类经验角度说明了人既不能与自然分离又对自然承担着责任。为此,他们都强调人的主体建设的基本任务是自身的灵肉统一,科布还就生态所需的社会变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莫尔特曼与科布的生态神学内容丰富,不仅对生态运动而且对神学建设以及思想方法的生态化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但是,他们的生态神学的*大贡献是在互补中形成了一种生态时代的世界观,为处在由一般号召转向持久的生态生存模式建构的生态运动,提供了包括人生信念、宇宙论、价值观在内的综合思想基础。同时,他们在共同信仰追求、不同进路探索中形成的生态神学,以一种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相互加强的互补关系,成为一个生态生存的范例。这样两种互补的生态神学,一方面把生态生存的探索扩展到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引发了众多需要认真探索思考的课题,比如,本论文尝试探讨的与生态运动现实关系较密切的课题,包括交往知识、生物地区性、伦理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主体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尚处在现代化建设之中的中国的生态思考,也极具启发意义,比如,在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批判、建立世界共同体的观念、关于生态思维的方法以及生态责任等方面,都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第2章 莫尔特曼与科布生态神学的形成——解构与建构过程
2.1 共同的信仰与不同的信仰经历
莫尔特曼与科布都公开宣称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并且明确宣布自己是教学神学家。但是,这不仅没有妨碍他们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对话,而且,他们这种宣称本身既是为了尊重对方以表明自己的立场,更是为了明显自己对基督教信仰所承担的反思与建设的责任。他们都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进入神学院开始神学学习和研究的,然而,由于他们的信仰历程有着很大不同,致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神学进路,在生态神学的建构上恰好构成了一种互补关系。
在信仰历程上,莫尔特曼从存在到信仰,经历了生与死、绝望与希望的挣扎。莫尔特曼这样描述自己的出生环境:“我来自汉堡一个自由开放的基督徒家族,我在家里所学到来的莱辛、歌德和尼采远比那本黑色的书——圣经多,基督教与教会事实上离我很远。”他的少年理想是将来学习和研究量子物理与相对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他被招募到德国军队中服役,亲眼目睹了联军对德国汉堡的空袭,身边的伙伴也被炸死。就是在那个晚上,他提出平生**个宗教问题:“上帝,你在那里?为何我得以幸存?”……
曹静,1957年生。1989年山东大学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和优秀毕业生证书。1993-1996年,为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因出国未完成毕业论文。1996-2000年,在美国克莱蒙研究院过程研究中心旁听大卫·格里芬等教授的课程。2加3年起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于200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襄樊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专职科研人员。
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 内容简介 本书所讲座的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是世界*古老的一个宗教。有关该教的起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学界一直在深入探讨。本书所调查的伊朗西...
宗教与印度社会 内容简介 《宗教与印度社会》从宗教角度审视、分析了印度社会文化,让读者了解印度社会的另一个侧面。在绘画艺术方面,阿旃陀石窟壁画当首屈一指。该石窟...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国学新知文库 本书特色 [国学]一词*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其中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指上古时期国家设立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7辑论第一原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世纪哲学家司各脱的重要著作,作者在其中探讨了上帝与*原理之间的关系。并且从*原理的角度谈了对上帝的认识...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论实证精神 内容简介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
水镜神相 本书特色 本书基本内容为四类:一是基础类,包括十三部位、流年运气、五星六曜、五岳四渎等;二是综合类,抱括精神、气象、骨肉、声音等;三是意义类,具体论述...
德国古典美学-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 目录 一、德国古典美学的产生和形成(一)德国古典美学产生和形成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二)德国古典美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三)...
你就是世界 本书特色 中观的导师,彻底的觉者,道道地地的禅师克里希那穆提:真理乃“无路之国”,任何一种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宗派都无法一窥究竟。20世纪*伟大的五...
毛泽东的思想历程 内容简介 该书是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历程为线索的,对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具体探索到晚年发生错误的认识根源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和...
王学通论 内容简介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一书是杨国荣周志的博士论文。在进行论文答辨时,几位前辈专家曾给以肯定的评价,给他许多鼓励。部分内容在有关杂志...
论马克安:陌生上帝的福音 内容简介 哈纳克的这部《论马克安》初版时是花体字印刷,晚近才有新的编校重印本。该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正文部分)相当于“马克安评传”,...
当代道教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全面而翔实,叙述清楚、系统、议论亦颇中肯;热情赞扬了当代道教发扬优良传统与革新的成就,同时也揭示当代道教发展的趋向,恳切提出了道教应...
走近孔子 内容简介 孔子之后,其门人弟子曾将孔子生前与之讨论学问的言论,选编辑录成《鲁论》、《齐论》等多种版本流行于世。今本《论语》,便是东汉学者郑玄在张禹根据...
《康德的》分24个章节,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作了研究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哲学的科学理论、直观的哲学、未完成的演绎、物理学化
庄子的生存哲学 内容简介 生存问题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哲学在表面上的杂乱无章中,蕴含着其内在的有条不紊的思想逻辑。其以生存问题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
云笈七签 本书特色 《云笈七签》是北宋张君房编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素称 “小道藏”、“道教小百科”。更为重要的是...
道德经直解-探解千古之谜 本书特色 自战国以来,解老子、注译《道德经》的著作之多,已近千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此产生了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观点基...
神州自有连城壁--中华美学特色论丛目 内容简介 本书系周汝昌先生倾其心血的一部力作,他以其深厚的学养,纵论中华美学之画艺、书学、文论、诗词曲赋、红楼艺术、音韵美...
种子的信仰 本书特色 《种子的信仰》一书是江山对梭罗《种子的传播》一书的翻译。《种子的传播》一书是梭罗宏篇巨著研究的早期草稿,书中细节描写详尽精微。在《种子的传...
理想国 本书特色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柏拉图*重要的作品,这部对话涉及了哲学的多个方面的议题,其中的议题纵横复杂,思想成熟而谈锋锐利,启发了后来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