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新解:宇宙之道》讲述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近年大热,其中尤以通俗解读各种经典为当下学界趋之若鹜,一时间洛阳纸贵。荧屏坊问,触目滔滔,冷眼望去,宛如一个[学术评书]大超市。事实上,无论《论语》、《孟子》、《易经》、《诗经》等儒家经典,还是《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抑或《史记》、《三国志》等封建王朝正史;数千年来,解读注释之书,汗牛充栋,读不胜读。如何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在前人解读的基础上,对上述古代经典加以科学阐释,发掘其内蕴,揭明其主旨,似乎更为紧要。何新先生向以研究领域宽广、观点大胆新颖、见解深刻独到而享誉学术界。
《老子新解:宇宙之道》收入何新先生的四部著作,分别是《诸神的起源》、《易经新解》、《论语新解》和《老子新解》,其中有对古代经典的全新诠释和简明而又博赡的考注,有自由思想家的独立思考和可贵创见。摒弃媚俗,拒绝平庸,振聋发聩,石破天惊,是何新先生所有文字的一贯宗旨,本丛书亦莫能外。如果读者可以在本丛书中领略中国古代经典的千古真谛,感悟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我们也就为之而感到莫大欣慰了。
br /> 1
“道德经”一名,古无达诂。
道字从首从走。首,甲金文字象人张口叙说,即今语“说”也,首、说一音之
转。首古音与道近通。道,端、颠也,头也。道从寸(手、肘)①,滋乳为导。导字
象人之初生,首逆出即以手引产之形(《说文》记道之古文为“尊”。道、弹同源
字)。因知“道”之本义,动词也,即□/导,导产之术日“蹲”。引产之路日“道”。
又,尊之省体即道。导而顺行之,“道”也。
古希腊大哲苏格拉底称自己的哲学方法为“引产术”。老子称自己的哲学
为“道/导”。老子经中多见“玄牝”、“婴儿”、“玄牝之门”及“天下母”之文②。老
子认为,顺天而行,犹如引产之术,乃顺势引导之术,故日导,日道。战国文字
道异体或从行、人作“衍”,象人行于四达之衢。然而天道或反出,或逆行。故
在“道”这一词语的运用中,也综合着矛盾的语义。
德,其字根为“直”。金文作“惠”、“值”、“栌”。从直,从行(省体作彳)。或从
直从心。直者,治也。又,直,正也。直、正二字在上古汉语及文字中音义相通。
正直、正视、正行、正心日德③。又植即循字,德、循乃同源字。循者,顺也。顺行
即正行,即直行。逆行则为悖行,为“不值”。德之字根为“直”,即“正”。“政者,
正也”(孑L子),正者,纠正也。“正直”乃叠韵双声联绵词。德的本义就是正直。正
借为政,直借为治,即政治,治理。老子之德经,即政治之经,治国之经也。
综上:从中国上古语言及文字之初义析论之,所谓道即导引,顺天道而行
乃日道,曰有道。正行、正心、正直、直行、中正不倚日德。道是普遍性无所不贯
通的天道,德是人主行事之道,亦是君子自我内在的正直之性德。“夫人事必将
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老子书之甲篇“道经”言天道,兼言治心修身之
术;乙篇“德经”言政事及施政之术,即治人之道。这是《道德经》一名的正诂。
近人江泉《读子卮言》中有《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上古三代之世,学在
官而不在民,草野之民莫由登大雅之堂。唯老子世为史官,得以掌数千年学
库之管钥,而司其启闭。故老子一出,遂尽泄天地之秘藏,集古今之大成。学
者宗之,天下风靡。道家之学遂普及于民间。道家之徒既众,遂分途而趋。各
得其师之一遄。演而为九家之学。而九流之名以兴焉”。
司马谈论六家旨归:“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常势,无常形,故
能究万物之情。”
2
老子之所谓“道”,并不是一个抽象无实体的虚拟性概念。
道的观念的先型,是商周书中所谓“常”的观念。德的观念的先型,则是
“行”与“循”的观念。传说尧舜时代的民谚:“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古谣
谚》引帝载)日月之“常”,即“天道”;星辰之行序,即“循”与“天德”。
在汉语中,“道”有四种语义:
(1)天道;(2)道理;(3)道路;(4)言说(说道)。
道是道理,是道路,也是秩序。作为哲学本体论的“道”这个概念之发生,首
先建立于一个前提,即确信宇宙中的万象虽然是变动不居的,而其运动服从于某
种不变的秩序(即所谓“常”,常即不变者)。这种秩序好比一种固定的路径,这路
径就是“道”。①
由于万象之运行皆有“道”,且万物莫不服从于恒常不变的秩序(常),因
此道,乃是变动不居的大干世界中的不变者。但这个秩序究竟是什么呢?这
种秩序又是如何被观察和理解到的呢?
先秦道家所言之道,首先是天道(所谓道教,实际本义正是“天道教”)。
战国楚地道家学派著作《鹞冠子·泰鸿》云:“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
也。月信生信死,进退有常,数之稽也。列星不乱其行,代而不干,位之稽也。
天明之以定一,则万物莫不至矣。三时生长,一时煞刑,四时而定,天地尽矣。”
(此言并见马王堆帛书《经法》)
老子日:“不究于牖,以知天道。”(帛书)“不窥牖,见天道。”①(通行本)
究,稽,见也,计也。王充《论衡》:“夫天道自然也无为。黄老之家论说天道,
得其实矣。”天道是指宇宙的秩序,即天体运行的周期性。古天文学认为,日
行九道(曰“黄道”),月行九道(日“白道”),五星运行亦各有其“道”(日“黑/
青道”)。
所谓天道,在古天文学的意义上,主要是指黄道,即日、月、行星在天空中
有秩序运行的路径、轨道②。由天道的概念,引申而又有“地道”、“人道”(女人
的月事周期、人生的成长周期),进而形成了普遍性的“道”的哲学范畴。实际
上,反映这种周期性认识的老子哲学之所谓“道”,与印度婆罗门之所谓“梵”.
希腊哲学之所谓logos,含义都是颇为相近的。
天体运行的周期性、规律性,《易经》称之为天道,天地之道,或“天则”、
“天叙(序)”,《尚书·皋陶谟》称为“天秩”。
在天地的整个大自然环境中,有时序季节。天道或天地之道,都是讲天地
现象的内在理序与轨则,所谓轨道或规道。
3
在大自然中,*直观的周期性首先是每日太阳的东升西落。其次是春夏
秋冬。古代历法对“天道”的观察与记录,正是起源于对天文和自然现象周期
性及天体运行规律的观察和认知。
太阳是人们所见到的*大*明亮的自然天体。它的一出一落造成了白昼
和黑夜的循环交替以及季节的变换。根据太阳在每个朝夕的周期出没规律,
人类产生了“日”的周期概念。太阳的朝出夕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由于地
球公转形成的周期性季节循环,就是“年”。这种周期就是“道”。
月亮是人们见到的仅次于太阳的明亮天体,经过长时期的观察,人们了
解了月亮圆缺盈亏及其与太阳分、合关系的周期规律.于是又产生了“月”这
个周期性的时间概念。这个周期中也有“道”。
“年”的概念是观察物候的周期建立的。年,季也。季字象人首顶禾之形。
收禾之时,日“季”,日“年”。收禾每年一次。寒来暑往、草木枯荣、江河之冰封
解冻、花开花落、燕去雁来等,根据物候的周期形成了上古的物候历。进而,依
据长期“观象于天”(《易·系辞》),人们逐渐认知天体的周期规律,而发明了观
象授时的天文历。
古人认为:“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
一(理)者也。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
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法象莫大乎天地。”(《汉书·元帝纪》)。
《周髀算经》记“日复日为一日”,“月与日合为一月”,“日复星为一岁”。
小的周期是日、月、年,大的周期就是古人所谓“运”。道是一个动的概念。这
种周期律的不变性,就是所谓“命”。正是从这种循环往复、变而不变的大自
然周期性中,古人意识到了“天道”的存在。
孔子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天伺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
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哀公日: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
“孑L子对日:‘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
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日月运行未尝闭
塞,天地似无为而万物并有,人人皆见,所以人贵天道,法自然。”
“阴阳万物,各有纪纲;日月星辰刑德,顺之有德,逆之有殃。圣人能明
其刑而虚其乡,从其德而避其衡。”(《范子计然·内经》)
《礼记》云:“天道垂教,著于阴阳;圣人之德,著于礼乐。”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
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
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4
道的实质是自然秩序和自然法。“道法自然”,德则是人业。
《礼记.礼器》:“天道至教,圣人至德。”疏云:“圣人法天之至极而为德。”
马王堆帛书逸书454行:“知天道日圣。”(并见第275行)《春秋繁露·深察名
号》:“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顺而相交,谓之德、道。”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德是社会契约。
“式敕民德,永肩一心。”《尚书·盘庚》
德即直也。直者,质也。德之本义即质。直中古音通,中即忠也。故德即
忠。中者正也。中正即德。德者,循也,循,习也,风俗,习俗也。循即规范。
六十一
[原文]
大邦者下流,
处天下之牝,
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
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
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
则取于大邦。
故或下以取,
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
小邦不过欲人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
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国要居于江河的下流,
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
成为天下交汇之地。
雌柔常以静默战胜雄强,
以静定为根基。
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
就可以征服小国;
小国对大国谦下,
就可以征服大国。
所以或者卑下而取之,
或者在下而取之。
大国不过是要兼并众小国,
小国不过是要生存在大国之间
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愿望,
只要强大者居于谦下!
六十二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不保。
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
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
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日:求以得,
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万物的总纲。
善人实施它,
不善的人无法保有它。
美好的言辞可以博人尊敬,
美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人的行为不善,
对大道又有何损?
立位天子,
设置三公.
虽然以驷马进奉巨大的玉璧,
还不如用“道”来作为献礼。
古人重视“道”是为什么呢?
岂不是说有求必应,
有罪的就可免赎?
所以道才会被天下人所贵重。
六十三
[原文]
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
大小,
多少,
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不作为为作为,
以无事为有事,
以无滋味为滋味。
以小为大,
以少为多,
用德来报答怨恨。
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
做大事要从细微事入手。
天下的难事,
必定从容易开始。
天下的大事,
必须从小处做起。
圣明的人不自称大.
因此才能成就大的事业。
轻易允诺的事不可信!
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遭遇困难一定更多。
所以圣者总把事情看得很难,
因此对他反而没有困难。
作者简介
何新,中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也是知名的政论家,并在研究之余从事中国画创作。一九四九年
生于浙江,五岁迁居北京。青年时期曾从事农工、铸工、教师等职业。
一九七九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教师。一九八G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
员。何新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现任职于全国政协,从事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何新政治经济论集》、《东方的复兴》、《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何新与西方记者谈话录》、《艺
术现象的文化社会阐释》、《龙:神话与真相》、《何新集》、《谈龙》、《中国文化史新论》、《爱情与英
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 本书特色 卡尔·贝克尔是20世纪前半期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本书旨在研究启蒙运动思想的基本特色。作者提出,启蒙思想...
小故事大智慧全集-(珍藏版) 本书特色 很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思,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智者说:一花一天国,...
当代中国公益伦理 本书特色 公益伦理是在对弱势群体实施人道救助的公益活动中调节救助者和被救助者即弱势群体之间各方面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公益救助活动中各...
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世纪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尔库塞学术生涯中*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有影响的著作之一,马尔库塞在...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逻辑演绎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张师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一级学科学...
柏克莱(George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英国哲学家,另一译名为乔治·贝克莱,通称为贝克莱主教。英国爱尔兰克
论瓦尔特·本雅明 本书特色 瓦尔特·本雅明是德国思想家,1940年自杀,被誉为欧洲*后一位知识分子。他罕见地将才华和渊博结合起来,不是依据学科分类来安置主题,而...
基督教生命伦理学基础 本书特色 《基督教生命伦理学基础》中,对道德神学的反思,大多是源自基督教前8个世纪的文学作品和教会圣典中汲取。通过这部作品,将使读者看到基...
禅宗故事 本书特色 一、“教育故事”解读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故事;在感受教育或教育他人中产生的故事,在人类切活动中感受真善美和传播真善美的故事。二、“丛书”宗旨讲...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本书特色 《汉译文库: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唯一一部专论前苏格拉底哲学的著作。尼采认为,长久以来,前苏格拉底哲学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
西风破(三千年西方之美) 本书特色 他凭借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升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数量的优美崇高的思想语言,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漫之后,终...
唯心与了别 内容简介 简介印度瑜伽行派是公元一世纪前后出现的印度大乘佛教运动两大思潮之一,该派因强调瑜伽修持而得名。瑜伽行派也称为唯识派或有宗,因为他们主张"外...
天府哲学面面观 本书特色 这是《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的一种。全书分六个部分,分别对自然哲学、治水哲学、军事哲学、易道哲学、进取哲学和适身哲学展开论述。语言...
玄奘是中国佛学界第一人,也是著名的旅行家、学者和翻译家。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13岁出家,20岁在城都受具
人生的艺术-英美名家论人生 本书特色 《论过去和将来》;《如何充分过好一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是乏昧的》;《论死亡》;《论怕死》;《工作永远崇高而神圣》……《人...
纯粹现象学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为现象学主要代表作,在胡塞尔著作中占有心地们位。作者在本书是将逻辑分析和心理学分析予以创造性的结合,为其现象学哲学奠定了独特的理论...
浙江禅灯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黄山书社出版★ 繁体竖排版,普陀山戎忍寂空禅师主编★ 杭州净慈寺住持雪相、宁波育王寺住持通一法师、徐州慧日禅寺住持广兴法师...
易解三十六计 本书特色《长江学术文献大系》严格筛选、规范编辑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当代原创性学术*作,已经出版的作品先后被国内外500多家图书馆、资料室收藏,同时在网...
八字揭秘-绍金解易经 本书特色 什么是命运?人人都会关心自己的命运,那么你是否曾想过,通过自己出生的年、月、日、时(八字)所蕴涵的信息来解读自己的生命密码呢?中...
四书五经全编-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