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华,男,1968年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方法”。近年来致力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倡导“教育叙事研究”和“身体教育学”和“教育现象学”。
出版专著:《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校本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
讲:教师应具备哪些课程智慧?
在导言中,我讲的是“什么样的老师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提出了十种教师的形象,从这里面大体上可以看得出来,好教师的要素主要有两点:**,专业智慧。第二,不只是有专业智慧,还要有人格魅力。一个好的老师,他在学生心中的影响,首先是看得见的专业智慧,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人格魅力。这是两个*重要的部分。我讲这个主题,是从“什么样的老师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个地方出发。我希望老师们能够从这个地方介入对专业智慧的关注,对人格魅力的关注,*后,我会专门谈如何通过行动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首先讲教师的**种专业智慧,我称之为“课程智慧”。一个好的老师,他之所以受学生欢迎,是因为他有课程智慧。什么叫作课程智慧?这是说,这个老师上课的时候,他讲的知识比较丰富。这个丰富不是杂多、杂乱,而是这些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不是贫乏、简单。做老师的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拿到教材之后,你如何处理教材?
我提供三条建议。**条建议是“吃透教材”;第二条建议是“补充教材”;第三条建议是“更新教材”。
吃透教材
一般的老师不敢改变教材。现在情况稍微好一点,教师变得勇敢一点点了。一般的老师是不敢自由处理教材的。为什么?因为要“考教材”。现在提出一种说法:“不是考教材,而是考标准。”可是实际上,大量的考试还是在考教材。做老师的人往往有一个信念:我教的这个内容就是要考的。教什么,考什么,我们一般都是这样想问题的。这使老师们不太敢去变动课本,去改变教材。一个好老师,必须越过这道坎儿。无论什么课本,拿到手里之后,必须改变。
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使很多老师不得不考虑。海南的蒋老师曾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我们都知道要改变教材,在农村,有一种老师也在改变教材,但是,他改得很危险。怎么危险呢?他根本不按照教材内容上课。为什么不按照教材内容上课呢?因为教材很多内容他也不懂。这不是败坏我们农村教师的形象。在没有深切领会教材的基本的结构和意义之前,就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地选择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学习,这是危险的。”
因此,改变教材有一个前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改变是正当的、有意义的。如果是随意调整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没有意义的、比较简单的内容去学习,这样的改变还不如不改变。由此我们得出一条*基本的结论:先吃透教材,然后再超越教材。不可以连自己现有的教材都没有弄明白,就想抛弃教材,另起炉灶。
你知道教材是怎么产生的吗?教材是经过审议的,审议通过之后,再做教材。每一个出版社在做教材的时候,都要聚拢很多专家的智慧和优秀中小学老师的智慧。你如果认为这个教材很糟糕,这个可能性不是太大。所以,要先吃透教材,然后再超越教材,这是*基本的前提。
补充教材
怎么超越呢?比较保守的、温和的做法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暂时不把教材的内容减掉。可以把教材学习的时间缩短,再补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学习相关的材料。这是一种“加法”的态度。
我推荐的**个“补充教材”的案例是窦桂梅老师的《游园不值》。老师们可以看看相关的录像,看窦桂梅老师上课的时候,她增加了什么;看窦桂梅老师如何用相关的资源对已有的教材构成一个补充。这节课我觉得前半段比较成功。我们看一看前半段(放录像)。你们可以看得到这里面有课程资源的补充。关于新课程,老师们听过很多相关的讲座,新课程的讲座中有一个主题,很多地方都在谈论,叫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课程提出了一些新词语,有的老师甚至觉得新课程不过就是提出了一些新的词语。其实,每一个新词语的背后,都有它的期望和可能在实践中引起的新变化。每一个新词语的提出都是谨慎的。在新课程话语里面,有一个词语,我认为很重要,就是“课程资源”。我们以前叫“课本”,或者叫“教材”,觉得这就够了,觉得把课本教完,这就是教师的责任。但是现在不行。我们要把课本变薄或者变厚,把课本变成“我的”,带上我个人的智慧,补充相关的资源进去。
从窦桂梅老师的课中,可以看得出来,她对教材作了大量的“补充”。**个补充是她的粉笔字。有人会说,把课本上的字转移到黑板上,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不一样。现在很少有人重视写粉笔字了。我的粉笔字就写得很难看。所以我不敢写粉笔字,我做PPT讲稿。但是,粉笔字本身是有某种美学效果的,它会加深学生的印象。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学生看老师写字的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我们总觉得传统的技术都是要改变的,现代教育技术如汹涌波涛,它会把传统的技术打败。其实,
心灵鸡汤全集-每天读点英文-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每天读点英文心灵鸡汤全集》具有以下4大特点:1.海量经典,很好译文。我们所选的均为经典篇目,语言地道,是学习...
中国近现代数学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数学史大系》之一,该书分四章叙述了1919-1949这30年间数学的经历。并尽量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数学发展历史反映出...
国学传世经典--东周列国志 本书特色 《东周列国志》是明代的一部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长,人物*多的一部小说,它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
《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思考》内容简介:中央网信小组成立以来,针对重大网络安全政策的发布及重大网络安全动态等,建立了专家发声机制
《楚河说历史:魏晋南北朝》内容简介:1亿人都在听的《楚河说历史》,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精选83个不同性格的历史人物,用人物
中国学生智慧故事全集 本书特色 你羡慕哪些成功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吗?你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份子吗?天才的培养,要从智慧故事学起!素质的提高,要从一点一滴的知...
资本.道德与环境 本书特色 随着这种分合并进的学科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和成熟,任何单一科的主题探究都将因其单一学科视域的局限而变得不够充分。或者反过来,在此知识发展...
刘冰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在国内、国际杂志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在Nature、Mol...
形式逻辑-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 本书特色 《形式逻辑(第五版)》自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以来,前后多次修订,是高校形式逻辑课程的shou选教材。此次修订,...
困惑与选择-基于身份认同的教师德性养成论 本书特色 李清雁所*的《困惑与选择(基于身份认同的教师德性养成论)》,研究内容为教师德性养成的内在根源和内在机制。通过...
《精灵的快闪:闽南金三角常见鸟类概览》内容简介:本书是由厦门的两位国内资深观鸟爱好者郑维馥(网名:wine)和朱敬恩博士(网名
法语3 本书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语教学发展很快,教材建设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日积月累,无论质量或数量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套教材是在第二届法语教材编审组领...
《爱因斯坦自述》内容简介: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
薪酬管理 本书特色 本书力图为读者营造一个关于薪酬管理的宽阔视野,从组织战略以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述薪酬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实践之道,系统地讲解薪酬设计的...
《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清代小说》内容简介:本书以人文经济学为理论工具,主要以清代著名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
2016-小学数学-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移动互联版 本书特色本系列书由华图组织一线专业教师,在研究考情和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做到符合考情,考点覆盖全面...
2年级 第二学期-从课本到奥数-第二版.视频讲解版-A版-天天练 本书特色 《从课本到奥数》每个年级包括两本图书:a版和b版,其中a版为每天使用的天天练,b版为...
字课 本书特色 1.五大功能合一赏甲骨文字形 * 识字源字解 * 读辅助拼音 * 习笔画笔顺 * 练组词造句2.贴合儿童心理选字由简到难。据教育部新编小学语文一...
作品目录前言人心不古,巫风日下人心不古,巫风日下你看,你看,巫师的脸怕黑烧了你,好吗?摇阿摇世界是个巫术花园吗?皇上,你
艾玛,美国TESOL中国区项目培训师、K12 英语课程设计师。一直活跃在英语教学一线,在教学中思考和实践更适合中国儿童的第二语言学习方法。已出版图书《左手情,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