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世称“亚圣”。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在代,孟子和他的著作,等同诸子,地位并不显贵。有唐之初,依然如此。直到中唐由于韩愈的大力宣传和表彰,孟子之书初绽华采,社会地位迅速提升,被列为儒家经典。有宋之际,王安石推行变法,十分尊崇《孟子》一书中的民本、民生和制民之产的思想,并将其作为推行改革的理论依据,孟子及其著作的社会地位再次得以提升。直到宋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以为学校的基本读本,再到宋人编刻《十三经》,《孟子》被列为其一,至此,孟子及著作的显贵地位,才得以保持和巩固。但也有一点波澜和插曲。明代朱元璋读《孟子》一书,对于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等言论,大为恼火,认为孟子不当配享孔庙,将孟子像驱出孔庙,但大臣力谏,不得已又将孟子像请回孔庙,但他对孟子所持之论,仍心存疑惧,命人删节了《孟子》,不过朱元璋死后,《孟子》一书又恢复了它的原来面目。这是一个小小的历史闹剧,集聪明与愚蠢于一身的朱元璋,终究不能阻挡人民的意志。它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孟子》一书价值所在,因为它反映那个时代人民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意志,讲了人民想讲而未敢讲的话,这便是《孟子》的精华,是《孟子》一书被人民所推崇而历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做人篇**
【本篇概说】怎样做人,应当有什么样的道德操守,这是有生民以来常说常新的永恒的课题。孔子和孟子是*早地探索这个问题的圣贤先哲。公元二千年后人类社会以及社会中人,依然需要积极地探索这个问题。有人类社会存在,人类就要面对怎样做人、遵循什么道德操守的问题。做人的问题是基本的问题,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懂得怎样做人,然后才能知道怎样从医,为师,做官,怎样与人相处。孟子继承了孔子有关做人的基本思想,其阐述更为具体明确,虽然讲在两千多年前,对于我们现代人怎样做人,树立何种道德意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孟子关于“做人”的论说,就其要者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明人禽之辨。人是动物,人又不是普通的动物。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所差只有一点点。这“一点点”是个关键。有了这“一点点”,则人之为人;反之,则人之为兽。这一点点是什么?这就是良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因此良心又称为“善心”、“本心”、“仁义之心”。它是人的自然天赋,人人皆有。做人就是要保持这颗善良的本心。因此孟子说:“仁者,人也。”“仁者,人之安宅也;义者,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弗由”,则人同禽兽无异。仁义是做人的根本。
其二,知义利之分。孟子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因此,为人不可为饥渴之需而见利忘义,不得其正,“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和熊掌,生和义,不能兼得之时,要守义而行,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义与耻是紧密联系的。义然后知是非,知是非方能辨荣辱。孟子说:“人不可无耻”,“耻于人大矣”。孔孟都非常愤恨那种为利而不择手段的做法。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在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也以寓言的形式,痛斥了那种为求“富贵利达者”而不守正道的无耻行径。
其三,守四端之德。仁义礼智,是做人四端:“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这“四端”,犹人之四体,不可或阙。
……
于文斌,1952年5月生,吉林省梨树县人,中文本科毕业。自青少年始,就喜读《易经》、《道德经》、《论语》、《孟子》等中国古代经典书籍,且人生阅历丰富,有较高的文学功力。作者撰写的《论语类解》一书,以其独特的编排方式和独到的人生感悟,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独辟蹊径,在《论语》编纂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该书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2007年6月14日,作者应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之邀,到吉林大学作了题为《孔子的思想精髓与中国道德建设》的学术讲演。由于广大读者的支持和鼓励,作者又以两年多的时间,采用相同的编纂方式,夜以继日编写了《孟子类解》一书,以为和谐社会建设奉献一点绵薄之力。作者坚信,读者阅读此书,定会欣然以足,爱不释手。倘能有所取焉,无论是为士为官,从教从医,务工经商,都是借以立世为人、升德致道之一助耳。
知识创新思维学 本书特色 刘卫平编著的《知识创新思维学》从系统思维这个独特视角深入分析了知识创新的系统思维活动全过程:即探讨了知识创新系统思维活动的心理基础,以...
天国在你心中 内容简介 一本书的命运往往暗示着它的力量,本书恰巧便是一个例子。它的命运多舛,诞生之初,便遇到沙皇当局的封杀,即使凭借作者托尔斯泰世界性的声誉,也...
《狄德罗哲学选集》《狄德罗哲学选集》以清晰严谨的形式进行了学术分析,讨论了哲理学的主要问题。作者认为人所能犯的全部罪恶并
社会契约论,一名,政治权利原理 本书特色 《社会契约论》被称为“法语世界中*伟大的著作”,它不仅是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更是卢梭*引以为荣的著作。《...
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系统阐释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十五个方面的问题,不仅讨论了美学方面的问题,告诉...
《康德的》分24个章节,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作了研究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哲学的科学理论、直观的哲学、未完成的演绎、物理学化
孟子译注 本书特色 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邹国人。孟轲是鲁国贵族之后,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
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杜亚泉编著的《人生哲学》作为高级中学伦理教科书,1929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在讲解生物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常识基础上,结合社会学、伦...
简明圣经人名图解 本书特色 《简明圣经人名图解》:“圣经人物之间的关系竞然如此一目了然”,这是当我们在阅读作者梁天枢兄弟完成此书初稿时的**个惊叹。圣经中人名的...
贫民窟的哲学家 本书特色 苏维斯特(emil e souve stre)的《贫民窟的哲学家》(un philosophe sous les toits),那踽踽...
中国思想史话 目录 **章萌芽时代一从陶纹谈起二巫的作用三祭祀:山川日月皆有神灵四凿破混沌的天命观第二章争鸣时代一黄钟与琴瑟:礼乐文明二儒即是柔吗三士以天下为己...
新中国宗教工作史 本书特色 段德智主编的《新中国宗教工作史》是我国**部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积极引导...
理想国The Republic 本书特色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本书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
中国哲学史-(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哲学专业本科教学讲授“*国哲学史”课程所编写的教材用书。本书正式出版以来,*国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
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 本书特色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在当下的中国,学术著作往往呈现出严肃的面孔,...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6 本书特色 本卷为《论丛》第六册,专关宋代以后之学术,含有元一代,以迄明初。其黄东发、王深宁、吴草庐三家学述,论朱学之流衍,可见元初学术思...
人性论(上下册) 本书特色 《人性论》是休谟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本书中,从知性、情感和道德三方面探讨人性,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道德的行为准...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诵读本-18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两大兵书,在后世及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早的军事...
高楠顺次郎(1866-1945),日本佛教学者。原姓泽井,后因入赘高楠孙三郎为婿,得其资助留学英国,1897年学成回国,任东京帝国大学
精读康有为 内容简介 康有为先生学行小传一、专著春秋董氏学春秋董氏学自序春秋旨**作经总旨奉天天子诸侯等杀立君书不书讥赏罚不当亲德亲亲恶伐同姓伤痛敦重恶欲为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