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走近“覆灭的罂粟花”——外交解密档案中记述的逃缅蒋介石列军溃散始末;外交档案解密“波兰事件”;中美对等交换被扣人员的外交斡旋——来自外交部解密档案的报告;中国空军档案与拉姆斯菲尔德的失踪密友等。
走近“覆灭的罂粟花”——外交解密档案中记述的逃缅蒋介石残军溃散始末
引子
1950年年底,解放军取得“元江大捷”。国民党第8军、第26军战败,其中一部从云南退入缅甸,苟延残喘、拼命挣扎,却又“绝处逢生”。他们割据一方形成了“国中之国”,渐渐成为一支妖娆的“罂粟花”:一支对抗缅甸政府军、武装窜扰云南、走私贩毒、煽动叛乱的武装力量。笔者在查阅外交部解密档案时,发现了外交档案中对这支“罂粟花”覆灭过程的相关记载。
边境线上的阴谋
1959年8月11日,昆明军区的一份加急电报火速发往云南军区,同时上报总参、外交部:
据悉逃缅蒋残匪军正在策划破坏中缅关系,制造中缅军事冲突的阴谋,准备化装我军袭击缅军或化装缅军进攻我军,并令其特务组织收集调查有关中缅边界问题,双方人员越境问题的情报,以便多方进行挑拨。
1959年9月16日,昆明军区再次向总参谋部、外交部报送了一份机密级急电。该文详细地补充汇报了逃往缅境的国民党“中委员二组”特务李绍清一伙三次化装为解放军到缅甸境内挑拨中缅关系的活动情况。解密档案记载如下:
李绍清系蒋匪中委二组特务茶树民的部下。现有47人,共有大十响11支、手枪1支、美造手榴弹4枚,假机枪2挺,仿制我军和缅军的军服及其他便衣共22套。8月初李匪带6人化装我军到楚余河地区活动,当地特务王大兴(王系李匪部成员)即向罗孔山官报告解放军曾到楚余河一带活动。
对于这一情况,外交部给予了高度重视。10月8日,章汉夫副部长向陈毅副总理书面汇报,提出通过我昆明外事处提请缅方注意蒋军挑拨阴谋的处理方案。
10月10日,我外交部迅速向云南外事处发出陈毅副总理批发的加急电报,请云南方面转告缅方,警惕蒋军破坏和挑拨中缅关系的阴谋。云南省政府外事处于10月16日面告缅方驻昆明副领事吴拉吞,提请缅甸政府予以警惕。
“外交无小事”,一起蓄意制造中缅冲突的外交事件,由于我外交部正确、得当的处理而被及时化解。
档案中记载的李绍清是何许人也,现在已无法查证了,但他身后的这个国民党“中委二组”,却是逃亡缅甸的国民党残军的*高指挥机构,执掌着相当数量的特务组织和正规武装部队。据解密档案揭示,其时在缅活动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已达到了7400人左右。而此类的骚扰、挑拨甚至武装窜扰事件也在边境线上持续了近十年。
那么,这支残军武装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又是如何在中缅边境生存下来的呢?
逃缅残军的“前世今身”
逃缅残军的前身是国民党第13兵团第8军709团,归属于李弥、柳元麟领导。
李弥,字炳任,云南莲山人,黄埔军校四期步兵科毕业。1947年11月任整编第8军中将军长,1948年春,升任第13兵团中将司令官。其部在淮海战役中被全歼,李只身化装潜逃。后受命重建第13兵团,并率部去云南。
柳元麟,字天风,浙江慈溪人,1907年生,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步兵科。柳元麟先后担任过总统侍卫总队队副、警卫团团长、警卫旅副旅长,直至总统府少将侍卫长,深受蒋介石器重。柳、李二人是同学,颇有私交。而李弥也极力拉拢这位“蒋校长”的身边红人,以期获得蒋的信任,在组建13兵团时,李弥就多次向蒋提议由柳担任他的副手,但蒋均以柳侍卫“总统”责任重大为由未予同意,直到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柳才被下放出任李弥的副手。
1950年年底,在解放滇南的“元江战役”中,李部被解放军击溃,四散奔逃,所辖709团逃到缅甸后,千辛万苦地和台湾方面取得联系,得到蒋介石的手令竟是“断决一切关系,自行解决”。残军在缅政府军、当地土匪的多次围攻后千辛万苦杀出一条血路,在缅甸站住脚。蒋介石闻知后,认为其可以一用,又将逃往台湾、其时赋闲在家的残军的老长官李弥派回担当头领,第8军副军长柳元麟继续担任副手。
逃缅初期,国民党的这支武装只有千余人马。但因缅甸政府忙于对付国内的反政府武装,无暇顾及这些流亡者,残军在美国和台湾当局不断提供补给、援助的支持下,经过扩充后竟达到近2万人,自称为“云南反共救国军”,占据了面积相当于两个台湾岛之大的地盘。
1951年六、七月间,李弥指挥残军出动6000余人,实施“闪击行动”,侵犯我云南,接连占领耿马、孟连、锰海、镇康等县的部分地区。就在李弥得意忘形地叫嚣“光复云南”之际,我云南军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对窜入武装进行围剿和清剿,两次战斗共歼敌近800人。残军一路狂奔逃回缅甸;我军则坚持“不出境作战”的原则,对于盘踞在缅甸境内的残军仅以监控为主,对窜入我境的残军武装则予以坚决打击。
残军受到重挫后,不敢再造次,便在缅北地区盘踞。为了扩充武装力量、进一步割据地盘,残军需要大量军费维持。档案揭示,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有美国政府这个后台,残军*高能获得每月7万美元的特别补助。但在李弥眼中,这些钱远远不够,他看中了缅北的罂粟资源。
缅甸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人将罂粟引入缅甸,缅北地区始有大量农民种植这种利润极高的植物。缅甸独立后,这种情况也未有改变。罂粟果的汁液是制造鸦片的主要原料,美丽的罂粟花因此被人们称为“罪恶之花”。而用“罂粟花”来形容逃缅蒋残军的罪恶行径一点儿也不为过。
残军历来就与罂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护运鸦片、走私黄金、收取保护费,开创了缅北地区公开以大型武装护运鸦片的先例。“反共抗暴”是主业,走私、公开护运鸦片却成了许多军官乐此不疲的副业。著名的大毒枭坤沙早年还曾在李弥开办的“反共抗俄军政大学”里接受过培训。
在残军武装的运作下,一条从北到缅甸再到老挝的贩毒通道渐具雏形,它也是后来那条赫赫有名的“金三角”贩毒通道的前身。公开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初,缅北地区的鸦片产量为100多吨;到50年代末期,鸦片的产量已经达到了200多吨。
妖艳的“罂粟花”悄然生长
有了钱的残军更加横行,他们居然置缅甸主权于不顾,煽动地方土司、头人公开对抗政府,如此行径当然为缅甸政府所不容。
1953年夏,缅甸政府调集了8000名剽悍的克钦族政府军,又用重金招募了近4000名印度雇佣军,发动“旱季风暴”战役,将残军总部团团包围,誓要清剿到底。形势危急之下,残军内部对作战的方案大有争论,柳元麟提出了“走为上”的对策,但遭到大部分将领的否决。此后,两军一度激战形成对峙态势。就在残军大部接近崩溃的关键时刻,外线护运毒品的部队火速驰援,彻底击溃缅军。
缅甸政府不得已,将国民党残军侵犯缅甸主权的照片、文件、实物以及新闻媒体的各种报道,统统搬到了联合国的台面上。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残军的幕后操纵者——美国和台湾当局侵犯缅甸主权,要求残军撤往台湾。台蒋方面无奈地表面允诺。
“撤军”过程中,残军的内部发生了分歧。李弥不愿撤退,不愿自己辛苦打拼来的地盘白白丢掉,认为撤回台湾没有发展前途,故对军令的执行推三阻四;李弥手下的云南籍将领也不愿撤,认为离开了这片土地,他们将与生养自己的故土远隔千里。但柳元麟等“校长嫡系”是“撤军令”的积极执行者。“撤军”的*后结果,残军仍有3000余人滞留。蒋介石对“撤军”不力大为恼火,但又奈何不得“在外之将”,自此不再重用李弥,将其架空,让柳元麟担任实际上的总指挥,加强对剩余残军的掌控,对外则宣称残军已全部撤走。1954年年底,残部的番号改为“云南反共志愿军”。
至此,残军的实力大大削弱,柳元麟也大为收敛,不轻易发动大规模的武装反攻云南。每当台湾方面要求上报战绩时,就以小股特务频繁地用“小偷小摸”的方式袭扰我边境,以此向上峰搪塞、邀功,暗地里埋头休养生息,保存实力。
缅政府由于再次应付国内反政府武装而无暇顾及残军。
“罂粟花”又一次残存下来。
屡战屡败的“反攻行动”
残军部队“光‘窜扰’,不‘光复’”的情形显然无法令“校长”满意。1957年夏,大陆开展整风运动,政治形势紧张。蒋介石乘势提出要对大陆进行“军事袭击”和“政治反攻”,指令逃缅残军在云南边境伺机组织武装暴动。
为此,残军蠢蠢欲动,制定了武装反攻云南的“雨季方案”,意图在当年的10月份——雨季结束前袭扰我境。
……
古人生活剪影 内容简介 本书各篇的安排,依其内容的分类而定。如本文开始所说,分为婚姻、家庭、人口和社会救济、社会结构、丧葬、衣饰、文化娱乐等类,并按此类别次第排...
1840年以前-清朝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绘-青少版 本书特色 《清朝故事(1840年以前)》为《中国历史故事绘》丛书之一。该书根据史籍,选取清朝中*著名并富有教...
近代卷-山东通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山东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大省,全面研究总结和宣传山东历史,继承和弘扬齐鲁文化优良传统,借鉴前...
世界帝国史-权力与差异政治 本书特色 ·领略帝国的兴衰起落,探寻帝国追求权势的不同手段与风格。 ·本书曾获2011年世界史学会年度图书奖。这是我所能想到的阐述帝...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史》(《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详细叙述了从远古时代到1922年华...
《制度何以自信》内容简介:本书立足新时代,对大众关心和关注的制度自信的基本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疑惑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
光绪之死大揭秘 本书特色 光绪之死,谁是真凶?背后包藏什么惊天阴谋?著名清史专家为您揭秘,再现宫廷内的血雨腥风。光绪之死百年悬疑今日破解,谁是害死光绪的真凶,请...
《希罗多德的镜子》内容简介:古希腊历史学家、“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不朽之作《历史》不仅记述了希腊人和波斯人之间重大的历史冲
史家·史籍·史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史家史籍史学”的研究专著,具体包括了:《唐前五代史和五代史志》、《试论中国古代史学史分期问题》、《要给学案体以应有的...
东京梦华录-国学经典 本书特色 《东京梦华录》: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东京梦华录-国学经典 内容简介 北宋的首都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多、...
绅商也要革命-苏省辛亥年 内容简介 绅商是活跃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特殊社会阶层,在辛亥革命前后他们用富有血性的行动竭力挽回国家利权,并因应时势理性地选择革命...
《《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内容简介: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六卷,讲述的是日本南北朝时代至室町时代的
汽车百年 本书特色 ★12开平装,全彩图文,金城出版社出版★日本映画进口纸、大幅汽车海报作护封★央视年度巨制、大型纪录片《汽车百年》图文典藏版★导演周兵、奔驰中...
史籍举要-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史籍举要-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在于使高等学...
《成事在天:走进王志纲工作室》内容简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智纲智库的战略策划之路又再次昭示了这个传统而又充满现代内涵的道
(精)辛亥革命辞典(增订配图本) 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辞典》原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由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主编,武汉出版社1991年出版。该辞典在当...
金乡史话 上下 本书特色 金乡县隶属山东省济宁市,历史悠久,距今约万年前金乡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了古人类,建县历史约2000年。在金乡,涌现出许多人物,如范式、王粲...
罗马史-第四卷 本书特色《罗马史》是特奥多尔蒙森的*为重要的一部历史作品,兼具学术性与文学性,他也因为本书于19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全书共五卷,1-3卷分别...
《生活中的音乐》内容简介: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充满着音乐,但我们真的了解音乐吗?声音大家族中美妙的音乐是什么样的?音乐对人们的
安雅堂稿 本书特色 书摘***处为左右结构左边为“忄”右边为“乔”。第二处为左右结构左边为“堇”第三处为上下结构上边为“沸”下边为“鬲”。书摘第、四、五、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