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精华录全译(上下)(修订版)》包括《宋诗精华录全译(上)》和《宋诗精华录全译(下)》。《宋诗精华录》共选宋129家诗685首,另附100条摘句,分列四卷之中。四卷之分“亦略如唐诗,分初、盛、中、晚”。他说:“天道无数十年不变,凡事随之。盛极而衰,衰极而渐盛,往往然也。今略区元丰、元祐以前为初宋;由二元尽北宋为盛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秦(观)、晁(补之)、张(耒)具在焉,唐之李(白)、杜(甫)、岑(参)、高(适)、龙标(王昌龄)、右丞(王维)也;南渡,茶山(曾几)、简斋(陈与义)、尤(袤)、萧(德藻)、范(成大)、陆(游)、杨(万里)为中宋,唐之韩(愈)、柳(宗元)、白(居易)也;四灵(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以后为晚宋,谢皋羽(翱)、郑所南(思肖)辈,则如唐之有韩偓、司空图焉。”(**卷所加总案)四宋之分,虽学自四唐,但大体上是符合宋诗发展的实际的。其中,初宋39人117首、盛宋18人234首(占34%)、中宋32人212首(占31%)、晚宋40人122首。选诗十首以上者仅13人(梅尧臣24、司马光11、王安石34、苏轼88、黄庭坚39、陈师道26、陈与义21、范成大12、朱熹11、杨万里55、陆游54、戴复古11、刘克庄27),而所选诗达415首,占全书60%强,除少数因个人好恶略有加减外,真可谓轻重得所。另外,从他所选录的作品看,多数是比较好的,是能够代表所属作家的思想、风格的,也符合他所强调的诗要“性情”与“学力”相结合,要“有真实怀抱、真实道理、真实本领”的原则。
陈衍对所选录的诗都加了圈点,其中部分诗还写了评语,这些圈点和评语时有画龙点睛之妙。然而鉴于我们这部书的性质和读者对象——我们主要是借《精华录》向一般读者介绍宋诗而不是,至少不主要是为了介绍陈衍的诗学理论和他对宋诗的评析——同时也考虑到印刷的困难,我们略去了所有的圈点,评语也只是有选择地采用到我们的赏析(题解)之中。
曲中医推荐
《宋诗精华录全译(上下)(修订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陈衍对所选录的诗都加了圈点,其中部分诗还写了评语,这些圈点和评语时有画龙点睛之妙。然而鉴于我们这部书的性质和读者对象——我们主要是借《精华录》向一般读者介绍宋诗而不是,至少不主要是为了介绍陈衍的诗学理论和他对宋诗的评析——同时也考虑到印刷的困难,我们略去了所有的圈点,评语也只是有选择地采用到我们的赏析(题解)之中。
序言
《宋诗精华录》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学者陈衍选编的宋诗选集,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六十年来,在中国诗界、学界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跟唐代一样,宋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科学都有着突出的业绩。其中文学园地更呈现着百花齐放的盛况——词、文、诗、小说、戏曲、文论都成绩斐然,尤以词与文的成就*为突出。
词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诗的一体,然而词在宋代的突出表现却掩盖了题材与存世数量远超过它的一般诗歌的光芒,使人们一提到“宋”便想到“词”,以至称词为有宋“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而很少把视线投向宋诗。
宋词固然是“后世难以继焉者”(王国维),其实宋诗的成绩也是不小的。
中国诗歌有广义的和狭义的理解,广义地说,从《诗》《骚》到词、曲都是诗,狭义地说诗指的只是“四”、“五”、“七”、“杂”言的古近体诗。中国狭义诗歌的历史有两个高峰期:汉末至两晋,盛唐至两宋,前者是乐诗的极至,后者是徒诗的顶巅。
虽然从总体上看,宋诗没有唐诗那样众星璀璨、生机盎然,但必须承认无论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开拓上,宋诗都尽了自己的努力,显示了自己的特色,古近体诗的艺术张力至宋才庶几挖尽,南宋以后诗便真的步人老境,再难有回春之力丫。宋诗是唐诗的继续和发展,在当代这已经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然而在几十年前扬唐抑宋还是普遍的现象。扬唐抑宋由来久远,南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严羽(《沧浪诗话》)已开其端,至明前后七子达于顶点,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叫人“勿读唐以后书”,以至于当时人竟有“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则无异于唾骂”的说法。
文摘
卷一
在燕京作
帝*
【作者简介】
帝*(公元1271-1323年),即宋恭帝赵*,度宗子.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封嘉国公,时元兵已破湘、鄂。次年,度宗死,即位,年仅四岁。理宗后即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相伯颜率兵驻于临安城外皋亭山,南宋奉表降元。三月,亡宋三宫被执离杭赴大都,帝*降封为瀛国公。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奉命往吐蕃学佛法,僧号木波(一说当为本波)讲师。长期居住于西藏萨迦大寺(在今日喀则市西南萨迦县),曾任总持,更名合尊法宝,从事佛经翻译,有《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论》等译作传世。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被赐死于河西。
【题解】
孔凡礼辑校《增订湖山类稿》附录云,元陶宗仪《辍耕录》首载此诗称:“此宋幼主在京都所作也。”王尧引《山庵杂录》云:“瀛国公为僧后,至英宗朝,适兴吟诗,云:‘寄语……’谍者以其意在讽动江南人心,闻之于上,收斩之。”明瞿佑《归田诗话》及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皆谓此诗系送汪元量南归之作。然孔凡礼谓后说不足据,并说所谓“适兴吟诗”,乃吟其旧作。按汪元量南归时,赵*已往吐蕃,不可能赠诗送行。汪元量《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诗有“生前从此别,生后不相闻”之句,可证。本诗前二句化用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诗意,写出对故国山川风物的深深眷念。后二旬对身为降王客居燕地不得返回故乡的悲剧命运,寄无限哀感。陶宗仪评曰:“始终二十字,含蓄无限凄戚意思,读之而不兴感者几希!”这首小诗竟招致杀身惨祸,更令人叹惋不已。
【原诗】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①?黄金台下客②,应是不归来!
卷一在燕京作帝*【作者简介】帝*(公元1271~1323年),即宋恭帝赵*,度宗子.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封嘉国公,时元兵已破湘、鄂。次年,度宗死,即位,年仅四岁。理宗后即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相伯颜率兵驻于临安城外皋亭山,南宋奉表降元。三月,亡宋三宫被执离杭赴大都,帝*降封为瀛国公。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奉命往吐蕃学佛法,僧号木波(一说当为本波)讲师。长期居住于西藏萨迦大寺(在今日喀则市西南萨迦县),曾任总持,更名合尊法宝,从事佛经翻译,有《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论》等译作传世。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被赐死于河西。【题解】孔凡礼辑校《增订湖山类稿》附录云,元陶宗仪《辍耕录》首载此诗称:“此宋幼主在京都所作也。”王尧引《山庵杂录》云:“瀛国公为僧后,至英宗朝,适兴吟诗,云:‘寄语
中华好诗词/爱国卷:愿得此生长报国 内容简介 在中国的爱国诗歌中,能激荡后人热血与灵魂的,也正是这样的句子。《愿得此生长报国/中华好诗词·爱国卷》所选,也基本上...
《伯恩哈德作品系列:我的文学奖》内容简介:本书是作家伯恩哈德对他所获若干文学奖的回忆,以及颁奖典礼上的讲话稿的合辑。伯恩哈
回声与倒影 本书特色 《回声与倒影》收录文学、文艺评论等数篇,主要以西方文学和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为阐述对象。作者摹写神话、经籍、戏剧、诗歌中的人物,靠近那些传...
《手把手教你学:剪发技术超精图解(下)》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学习打薄剪、常用剪、电推剪、尖尾梳、滚梳、鲨鱼夹等专业剪发工具,
《土星照命(2018年版)》内容简介:照本雅明的说法,土星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桑塔格遂用“土星气质”来描述
丁玲文萃 本书特色 《水》在各方面都表示了丁玲的表现才能的与日俱增进一步的开展。这是以1931年中国十六省的水灾作为背景的。遭了水灾的农民群众是故事听主人公。这...
唱情歌的季节 本书特色 《唱情歌的季节(叶兆言散文精选)(精)》收录了叶兆言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它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
田德望译文集-(共三册) 本书特色 《神曲》(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田德望译文集)中,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假想他由古罗马诗人维...
歌德谈话录-国民阅读经典 本书特色 《歌德谈话录(精)》由爱克曼所著,本书记录了有关德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之歌德晚年*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涉...
《另一个,同一个》内容简介:博尔赫斯创作于一九六四年的诗集,也是作者特别偏爱的一本,收诗七十五篇,包括名作《关于天赐的诗》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4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4》所选作品,尽量采用通行的古籍版本,与其他版本不同的语词,不单作校勘,极有必要说明者,于注释中顺便交代。...
朦胧诗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则着力于时间的淘洗和当下的艺术判断,对已有的选本进行新的审视,遴选更有生命力的佳作,包括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知名朦胧诗人的共219首...
2012中国年度散文 本书特色 《2012中国年度散文》由中国散文界选家选编的2012年度散文,是从全国的报刊当年发表的散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
恶魔的饱食-日本731细菌战部队揭秘-(全三册) 本书特色 一套推迟多年与读者见面的书。日本关东军731细菌战部队在华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铁证如山。三卷本《恶魔...
《文心雕龙》散论及其他 本书特色 本书有的内容曾在《文心雕龙学刊》、《文心雕龙研究》、《中国语言语》等刊物上发表过,周振甫先生主编的《文心雕龙辞典》、刘跃进先生...
黑白照片: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本书特色 本书记录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上篇写作者的城市生活。孩子对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只是懵懂的意识到“有什么事发生”,生活依然在恐怖的...
《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内容简介:《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彩色珍藏本》用100幅世界上最美的唐卡传世杰作,探索藏传佛教特有的“
《走出防空洞》内容简介:这是学院派小说代表作家戴维˙洛奇的早期作品之一,也是其自传性的小说。成长于二战中的英国少年蒂莫西˙
本书是方玉润晚年的著作。同治时年(一八六五)日记中曾有鸿蒙室拟着丛书的目录,其中有《诗经通致评解》之目,然而未见此书。向
袁中郎随笔 本书特色 《袁中郎随笔》一书共选取袁宏道散文222篇,其中游记60篇,尺牍104篇,序跋45篇,传记3篇,杂著10篇。在每篇作品后面都加了简要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