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精华录全译(上下)(修订版)》包括《宋诗精华录全译(上)》和《宋诗精华录全译(下)》。《宋诗精华录》共选宋129家诗685首,另附100条摘句,分列四卷之中。四卷之分“亦略如唐诗,分初、盛、中、晚”。他说:“天道无数十年不变,凡事随之。盛极而衰,衰极而渐盛,往往然也。今略区元丰、元祐以前为初宋;由二元尽北宋为盛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秦(观)、晁(补之)、张(耒)具在焉,唐之李(白)、杜(甫)、岑(参)、高(适)、龙标(王昌龄)、右丞(王维)也;南渡,茶山(曾几)、简斋(陈与义)、尤(袤)、萧(德藻)、范(成大)、陆(游)、杨(万里)为中宋,唐之韩(愈)、柳(宗元)、白(居易)也;四灵(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以后为晚宋,谢皋羽(翱)、郑所南(思肖)辈,则如唐之有韩偓、司空图焉。”(**卷所加总案)四宋之分,虽学自四唐,但大体上是符合宋诗发展的实际的。其中,初宋39人117首、盛宋18人234首(占34%)、中宋32人212首(占31%)、晚宋40人122首。选诗十首以上者仅13人(梅尧臣24、司马光11、王安石34、苏轼88、黄庭坚39、陈师道26、陈与义21、范成大12、朱熹11、杨万里55、陆游54、戴复古11、刘克庄27),而所选诗达415首,占全书60%强,除少数因个人好恶略有加减外,真可谓轻重得所。另外,从他所选录的作品看,多数是比较好的,是能够代表所属作家的思想、风格的,也符合他所强调的诗要“性情”与“学力”相结合,要“有真实怀抱、真实道理、真实本领”的原则。
陈衍对所选录的诗都加了圈点,其中部分诗还写了评语,这些圈点和评语时有画龙点睛之妙。然而鉴于我们这部书的性质和读者对象——我们主要是借《精华录》向一般读者介绍宋诗而不是,至少不主要是为了介绍陈衍的诗学理论和他对宋诗的评析——同时也考虑到印刷的困难,我们略去了所有的圈点,评语也只是有选择地采用到我们的赏析(题解)之中。
曲中医推荐
《宋诗精华录全译(上下)(修订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陈衍对所选录的诗都加了圈点,其中部分诗还写了评语,这些圈点和评语时有画龙点睛之妙。然而鉴于我们这部书的性质和读者对象——我们主要是借《精华录》向一般读者介绍宋诗而不是,至少不主要是为了介绍陈衍的诗学理论和他对宋诗的评析——同时也考虑到印刷的困难,我们略去了所有的圈点,评语也只是有选择地采用到我们的赏析(题解)之中。
序言
《宋诗精华录》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学者陈衍选编的宋诗选集,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六十年来,在中国诗界、学界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跟唐代一样,宋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科学都有着突出的业绩。其中文学园地更呈现着百花齐放的盛况——词、文、诗、小说、戏曲、文论都成绩斐然,尤以词与文的成就*为突出。
词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诗的一体,然而词在宋代的突出表现却掩盖了题材与存世数量远超过它的一般诗歌的光芒,使人们一提到“宋”便想到“词”,以至称词为有宋“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而很少把视线投向宋诗。
宋词固然是“后世难以继焉者”(王国维),其实宋诗的成绩也是不小的。
中国诗歌有广义的和狭义的理解,广义地说,从《诗》《骚》到词、曲都是诗,狭义地说诗指的只是“四”、“五”、“七”、“杂”言的古近体诗。中国狭义诗歌的历史有两个高峰期:汉末至两晋,盛唐至两宋,前者是乐诗的极至,后者是徒诗的顶巅。
虽然从总体上看,宋诗没有唐诗那样众星璀璨、生机盎然,但必须承认无论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开拓上,宋诗都尽了自己的努力,显示了自己的特色,古近体诗的艺术张力至宋才庶几挖尽,南宋以后诗便真的步人老境,再难有回春之力丫。宋诗是唐诗的继续和发展,在当代这已经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然而在几十年前扬唐抑宋还是普遍的现象。扬唐抑宋由来久远,南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严羽(《沧浪诗话》)已开其端,至明前后七子达于顶点,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叫人“勿读唐以后书”,以至于当时人竟有“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则无异于唾骂”的说法。
文摘
卷一
在燕京作
帝*
【作者简介】
帝*(公元1271-1323年),即宋恭帝赵*,度宗子.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封嘉国公,时元兵已破湘、鄂。次年,度宗死,即位,年仅四岁。理宗后即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相伯颜率兵驻于临安城外皋亭山,南宋奉表降元。三月,亡宋三宫被执离杭赴大都,帝*降封为瀛国公。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奉命往吐蕃学佛法,僧号木波(一说当为本波)讲师。长期居住于西藏萨迦大寺(在今日喀则市西南萨迦县),曾任总持,更名合尊法宝,从事佛经翻译,有《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论》等译作传世。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被赐死于河西。
【题解】
孔凡礼辑校《增订湖山类稿》附录云,元陶宗仪《辍耕录》首载此诗称:“此宋幼主在京都所作也。”王尧引《山庵杂录》云:“瀛国公为僧后,至英宗朝,适兴吟诗,云:‘寄语……’谍者以其意在讽动江南人心,闻之于上,收斩之。”明瞿佑《归田诗话》及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皆谓此诗系送汪元量南归之作。然孔凡礼谓后说不足据,并说所谓“适兴吟诗”,乃吟其旧作。按汪元量南归时,赵*已往吐蕃,不可能赠诗送行。汪元量《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诗有“生前从此别,生后不相闻”之句,可证。本诗前二句化用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诗意,写出对故国山川风物的深深眷念。后二旬对身为降王客居燕地不得返回故乡的悲剧命运,寄无限哀感。陶宗仪评曰:“始终二十字,含蓄无限凄戚意思,读之而不兴感者几希!”这首小诗竟招致杀身惨祸,更令人叹惋不已。
【原诗】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①?黄金台下客②,应是不归来!
卷一在燕京作帝*【作者简介】帝*(公元1271~1323年),即宋恭帝赵*,度宗子.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封嘉国公,时元兵已破湘、鄂。次年,度宗死,即位,年仅四岁。理宗后即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相伯颜率兵驻于临安城外皋亭山,南宋奉表降元。三月,亡宋三宫被执离杭赴大都,帝*降封为瀛国公。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奉命往吐蕃学佛法,僧号木波(一说当为本波)讲师。长期居住于西藏萨迦大寺(在今日喀则市西南萨迦县),曾任总持,更名合尊法宝,从事佛经翻译,有《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论》等译作传世。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被赐死于河西。【题解】孔凡礼辑校《增订湖山类稿》附录云,元陶宗仪《辍耕录》首载此诗称:“此宋幼主在京都所作也。”王尧引《山庵杂录》云:“瀛国公为僧后,至英宗朝,适兴吟诗,云:‘寄语
旧版书系苍洱之间 本书特色 《苍洱之间》为语言学家罗常培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云南“登山临水,访古寻幽”的散文集。独具慧眼的作者,既陶醉于山...
文道希遗诗选注 本书特色 本书自文廷式600余首诗中选注了115首,严格按照编年的方式,精选了与晚清历史密切相关的部分,特别是能够反映光绪朝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弘毅山房诗钞 目录 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总序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编辑凡例序卷一夏夜周家湖纳涼二首午枕剧暑萧杭道中遣兴雨夜言怀义桥郊外常新荷夜泊重庆朝天门书所见秋日登...
藏书票札记 本书特色 藏书票(Bookplate)是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带有藏书者姓名的小版画。*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属于个人收藏的一种标记。通常在票面上印...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于贵族世家,从小特别关注心灵成长,受到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在作品中追求最美好的人间,由此成为“俄罗斯的良心”、“...
读信札记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读信札记》是韩老多年来和诸好友的通信结集,这些信件来自于丁聪、王朝闻、艾青、华君武、孙道临、吴祖光、...
中国杂文百部卷六-当代合集之一 本书特色 “原来如此,真是顿开茅塞。可是这番话却使我为西湖抱不平了。这样一个内容丰富的西湖,为什么采取了这个公墓形式来表现呢?我...
圣日耳曼德普雷的文艺范儿 本书特色 圣日耳曼德普雷,昔日修道院旁边的一个村庄,自17世纪以来发展成巴黎*有文化品味的街区,这里书店林立,画廊遍布,到处都是出版社...
《席越的沟通课》内容简介:席越的沟通课,教你即学即用的说话公式,让你成为高情商、会说话的超能人士。从牙牙学语到步履蹒跚,我
刘水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我热爱文学,因为文学陪伴我成功地穿越了荒凉的人生沙漠,我感谢苦难,因为苦难锤炼出我不屈的灵魂。刘水作品精选 内容简介 骆驼草,属落叶灌木...
旅游有道 本书特色 在被动的大环境下,一走就是十五年,独自游走了二十二个省份。这段历程是刻骨铭心的。在这摇曳的过程中,是一种类似旅游的感觉,只是其中痛苦和难堪的...
唱我逍遥调:黄霑的歌影江湖 本书特色这是一部电影与音乐的随笔集,是对过去时光的感悟。时光中总有人和事。事是影像,人是霑叔。黄霑跟金庸、倪匡、蔡澜并列为“香港四大...
花非花 梦非梦-后来读懂的《红楼梦》 本书特色 才女品读《红楼梦》,洞穿当下世态情台湾美学大家蒋勋先生说,红楼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人...
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石评梅精品选 本书特色 石评梅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作家和革命活动家,是我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短促的一位。她的作品亲切自然、坦...
雅姆:一个凭借质朴的天性和近乎绝种的虔诚写诗的人,他的诗堪称20世纪最清澈的声音。在中国影响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诗人,一个已故
梁晓声卷-做立体的中国人-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华语文坛犀利的一支笔、“为人民写作发声”的著名作家梁晓声近40年经典随笔经...
莱茵河-雨果文集-第十八卷 散文卷 本书特色 或描山绘水,或写景状物,或谈古论今,掘悠久历史的内涵,发追昔思古之幽情,隔着百年的烟云,莱茵河畔的风光与历史,在雨...
新书--丝路文库:鲁拜集(精装) 本书特色 莪默·伽亚谟的著作《鲁拜集》(意译为“四行诗”),诗体形式和我国的绝句相类似。...
应知天命集 本书特色 《应知天命集》收入的大多是南京大学学术骨干教师的论文集,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大多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过。本书是王彬彬的当代文学研究论文集。内容...
圣母玛利亚的故事 内容简介 想像一下圣母玛利亚孕育耶稣基督的喜悦!再想像一下她在十字架下的悲痛!本书以明白晓畅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