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献给中国人的书。
中国人为什么生生不息?中国文化为什么传承不灭?本书对此类重大问题做出了*坚定、*有力量的回答。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处,梁漱溟以深邃通达的理性精神,洞察中国人之民族性,民族精神的核心,发现民族生命的真实光辉。他指出,中国民族精神,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他预言,中国将以其人生态度贡献给世界。正所谓“扫除云翳,透出自信”。
其表述富有气势,神采丰足;其态度温和开朗,虽胡适亦不能过。
本书辑录了梁漱溟关于“中国人”的经典论述,旨在传播中国文化的精华,传播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梁漱溟的哲嗣梁培宽、梁培恕两位长者,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支持。
《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辑录了梁漱溟关于“中国人”的经典论述,旨在传播中国文化的精华,传播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梁漱溟的哲嗣梁培宽、梁培恕两位长者,对《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的出版给予了支持。寻找民族的精神力量,*清醒地认识中国人。
《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是一本献给中国人的书。中国人为什么生生不息?中国文化为什么传承不灭?《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对此类重大问题做出了*坚定、*有力量的回答。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处,梁漱溟以深邃通达的理性精神,洞察中国人之民族性,民族精神的核心,发现民族生命的真实光辉。他指出,中国民族精神,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他预言,中国将以其人生态度贡献给世界。正所谓“扫除云翳,透出自信”。其表述富有气势,神采丰足;其态度温和开朗,虽胡适亦不能过。
中国以什么贡献给世界呢?①
(一)
中国人早已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可以贡献给世界的东西。特别是从社会史上看,全部中国文化只不过是宗法社会封建社会的化石遗迹,一切都是落后的,还有什么可取呢?虽然有些人不甘心这样承认,却亦道不出所以然。自抗战以后,欧美人士对我不无刮目相看之处,又加以同盟关系的外交辞令,当然说出话来更好听。却是此一民族文化的价值究竟何在?他可以贡献给世界的是什么?观念总是模糊,说话总是笼统。好多中国人安于自欺,亦不知不觉顺着说一些大话,按其实则毫无内容。这种自欺,实在比那种失去自信,是更坏的事情。
距今二十余年前,我曾声言最近未来的世界,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见鄙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五章,论“世界未来之文化及我们应持的态度”(民国十年出版)。这话好像令人难于置信。恰恰最近我看到一本书,它颇能给我一机会来说明我的话。这就是流亡到美国的捷克人佛兰芒克(Frank Munk)所著《武力经济学》一书,去年在重庆有其中文译本出版。这书诚如译者徐宗士先生所说,其最精彩处是它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七章)。此一部分,要在将“武力经济”之特殊所在,介绍给世人。因此,它不得不以武力经济与其他经济作比较研究。这一比较研究,与其说是讲经济,不如说是讲人生;与其说是讲经济学,不如说是讲哲学。而我的旧著,亦正是取西洋、中国、印度三方人生态度,较论其不同,从而指出近代西洋人生态度,将届功成身退,代之者便是原初中国人生态度。所以借着佛兰芒克的话,来说明我的话,是很方便的。
下面我试着指出在此次世界大战后的新思潮,将是对于中国人生之领悟和采取。中国就是以其人生态度贡献给世界,而为世界和平奠立其基础。
(二)
我现在就佛兰芒克书中,先摘引我所必要摘引的话:
职业经济学者和一般人都难了解,有一种运动(指法西斯及纳粹)的哲学,同时攻击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亦即同时攻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要知武力经济原是两者之死敌。不管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过去如何地互相仇视,但他们有其共同的基本哲学,共同的人生观。就是他们都相信人类努力的目标,在求致更高更好的生活水准,更大幸福,更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事物,此新的革命运动则与这些观念完全相反。
法西斯哲学家力斥我们的文明,不过是一种金钱的文明。墨索里尼曾经说过,法西斯主义否认物质幸福的观念,而把这种观念还给他们的发明家——十九世纪上半期的经济学者。法西斯主义
梁漱溟(1893-1988)现代中国的伟大儒家,他的人格与思想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他的历史影响注字悠远绵长。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在梁漱溟身上看见了甘地。著名学者林毓生认为,梁漱溟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构思宏大的社会改造试验,尝试将西方现代化的优点与中国文化的优点融合起来,为此进行了积极而可贵的探索。梁漱溟开创了现代新儒家学派。他在反传统的浪潮中挺身而出,表示中国文化经过调整还能继续存在并复兴,他相信中国本身拥有走向现代化的力量。是梁漱溟,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更足以与鲁迅构成表面对立、其实互补的两极。他们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批判者,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发扬者。梁漱溟说:“我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荀子化读本-全本 本书特色 《荀子》为战国末思想家、文学家荀况所著,他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善于博采众家之长,综合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精髓,对传统所...
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借助历史学和社会学材料对交往生活这一主题的哲学省思,构成对它的一种预备性的研究。内容包括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村社社会与身...
老子本原 本书特色 《老子本原》由黄瑞云所著,共分为上、下两篇,主要内容包括:道可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不尚贤、道冲、天地不仁、谷神不死、天长地久、上善若水、持...
境由心生 本书特色 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一代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 国学大家写给我们看的散文与随笔...
人性论(全四册)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多位专家学者指导分类选目的,其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类,...
古道新理-赵启光画讲老子 本书特色 赵启光先生在美国教学中国语言文学——老子哲学时,每当讲到妙不可言之处,便顺手在黑板上画图说明,名曰“画讲”。虽无一定章法,但...
初戀三摩地:聽一行禪師告訴你他的初戀。般若之心:微笑,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世界會因你的微笑而改變,聽一行禪師談《心經》。與生命相
大师眼中的大师 本书特色 既不强词夺理,也不掠去隐私,只是去“揭发”,大师给大师、伟人们写也是一样。真实揭示大师、伟人的智慧与生活: 释迦牟尼、培根、伏尔泰、怀...
生命信仰 本书特色 《生命信仰》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流畅的语言叙述生命信仰,用生命的本质,重新阐释了世界和人的本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将宇宙、国家、万物和...
华严金师子章-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华严类-61 本书特色 《华严金师子章》乃唐代佛教华严宗三祖法藏贤首大师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的“十重玄门&rdqu...
周易象意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观象多用汉学《焦氏易林》,宋朱震《汉上易传》,明来氏错综之法,及近代《周易尚氏学》★ 解义理则宗孔子《...
周易与中医 本书特色 医道是易道的分支,医易之道就是中华大文化的自然之道、生命之道、社会之道的大一弘学问。中华医易之道不单纯治病,而是治人,所谓“上医医国,中医...
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 内容简介 中央政府采取的**步是用具有血亲的皇室成员替代诸侯。这一措施很快就得以实施,但是并非卓有成效。公元前196年,...
象征在别处-社会人类学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结构的双轨政治:重读《皇权与绅权》、罗德尼·尼达姆的象征分类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象征人类学的变...
孟子·仁者思辨 内容简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新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13世纪一个藏族僧人的印度朝圣之旅:恰译师曲吉贝传》分为汉译序;英译本序言;英译本正文;补遗汉译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著作
中西哲学的歧异与会通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一种现代解释学的方法,从诸如现象学、舍勒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施特劳斯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社群主义哲学、阿佩...
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 本书特色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在当下的中国,学术著作往往呈现出严肃的面孔,...
中国哲学史-(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哲学专业本科教学讲授“*国哲学史”课程所编写的教材用书。本书正式出版以来,*国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
《西方死亡哲学》从理论层面上阐释了西方人心中的死亡之谜和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意涵,而后具体地考察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