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出热情》中,两位作者运用他们个人与专业经验的资源,道出如何让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面向都能因热情而更加丰美的真谛。书中有着令人兴奋的观念与实际可行的建议,能帮助我们拥抱热情的所有面向,并让生命力更加旺盛。这《活出热情》会帮助我们再度找到热情的心,并能更充分地跟他人及周遭的世界连结。
当我们引领自己真心诚意地与他人接触时——也就是当我们是自我负责的、包容别人的、具备同理心的、诚实而有界限的时候——热情的连结就会发生。真心接触需要我们沟通“正面”和“负面”的感受与想法,并且对我们真实想说的绝不掩藏。当我们以心相会,我们就与热情相会。
人们真正在追求的是活着的体验,这样我们纯粹身体层面的生命经验才能跟内在的存有和真实共鸣,于是才能真正感受到活着的狂喜。
——约瑟夫·康培尔[JosephCampbell]
编辑推荐
在《活出热情》中,讲述了通向热情的唯一途径是学会挺身向前进入生命中,进入不确定中,并且选择全然地投入。
序言
人类过分赞美热情但却很少感激热情的潜在能力,热情完全陂误解了。多年来我们对热情的探索让我们感到惊讶,并且有着新的发现;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带领你学习如何带着巨大的热情过生活。许多人发现自己-直在追寻些什么,却不知道到底自己是在找什么——只知道自己欠缺了什么。有些人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寻刺激,有些人在寂寞中追求慰藉。更多人则只是模糊地感到不快乐与总有着渴望。为了满足这份渴望,人们常会转向各种娱乐或是浪漫情怀、物质追求与冒险。有些人不停地用工作去填满自己的时间,有些人追求个人健康,变得活跃于政治或是追求灵性上的满足。然而那份渴望却顽固地残留不去。从目前社会上持续增加的各种忧郁症、焦虑症与压力来评断,对满足的追求显然不怎么成功。当意识到一个人*深的渴望逐渐减少却无法消失时,通常挫折感就产生了。
很多人会怀疑:“生命难道不应该更丰富吗?”
我们的回答是:“是的!我们有可能体认到我们灵魂的欲望,了解我们心里的内容。我们是可能更热心、更有感情、有更大的‘火力’,这就是热情,每个人都能选择变得更有热情。”
热情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份礼物。这份礼物能增进一个人的活力,让关系、工作、娱乐都能比过去更有元气。另一方面,挑战则在于如伺去拥抱它宽宽的本质。热情可以是好与坏、善良与恶劣、光明与黑暗等等。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变得更热情,就要学着去容许它完全展现它的范围。
文摘
一、强烈的情感、奉献、性欲、对目标的渴望
在**类别中,热情的定义是:热情是依附于或归属于一个外在的物体、活动或一个人的身上的。你可能听到某人说“歌剧是我的热情”,也可能听说某项运动或嗜好是他的热情。在加拿大黑文学院我们所带领的“热情”工作坊中,学员们在讨论“寻找热情”的议题时,经常得到的结论是他们希望能在自身以外的别处去找到热情。
“热情是存在于自身之外的一个对象上”的想法是非常普遍的,仔细思考一下这些广告词:“透过品尝我们又薄又脆的意大利比萨来体验你的热情”,“畅饮这瓶酒!将热情洋溢于你的生活中”。但是,热情其实不是存在于自身之外的任何一个物体、活动或人身上。更确切地说,热情是人类的一种个人的、内在的经验。当一个人表示某件事或某个人是他们的热情时,实际上他们所描述的是他们的热情与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关系。假如把热情来源的焦点放在外在的事物上,通常会导致对外在人、事物较多的着迷而非热情。这个想法我们稍后就会探讨。
任何一个经验过或向往过浓烈浪漫感的人,通常会把热情理解与定义为性爱或性欲。然而,性欲和热情是不一样的!性行为毫无疑问的是有潜力展现出很大的热情,但性行为只是生命中去体验热情的许多面向之一而已。你的性欲并不是属于另一个人的,这个人只是你性欲的目标。当你对另外一个人产生欲望的时候,这个欲望本身就存在于你身上。
人们通常以为热情是存在于自身之外的观念,它常常让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能量和金钱去追求它。人们买运动装备、艺术用品、音乐与书籍,或是去寻找一位“对的伴侣”来符合自己浪漫的理想,人们去上课、参加工作坊、做个人咨商和找灵媒,尝试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经验,只为了去捕捉这个难以理解的叫做“热情”的东西。我们的信念也是本书的中心思想,热情不是存在于自我之外,热情是一种内在的经验。二、情感、强烈的感受、爆发的愤怒
对热情另一种通俗的理解,就是热情等同于情绪。大部分的人会同意热情包含了强烈的感受。举个例子,一个热情的人有时候会被别人形容为“眼中闪烁着火焰”“腹中燃火”。另外一些描述热情的字眼包括了情绪化、火热的、有电的、颤动的。
热情通常也会与强烈的愤怒与狂暴画上等号。当一对配偶发现对方不忠实于彼此时而产生的愤怒、失控。我们会用“热情的罪行”来解释这种可能的暴力行为,这样强烈的感受确实是热情的一个重要面向,但强烈的感受与热情并不相同。“热情的罪行”也许会包含强烈的
……
作者简介
戴维·瑞斯比(DavidRaithby,海文学院文凭,教育硕士,注册社工)与仙蒂·麦卡特尼(SandeyMcCartney,海文学院文凭,健康教育与心理学硕士)在工作中与生命中都已经有25年合作的经验了。他们是海文学院长期以来主要的老师之一,并到全球各地工作,提供个人、专业与商务性质的成长训练。海文学院(TheHavenInstituteforProfessionalTraining)是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注册的教育中心。它跟个人与机构合作,透过个人成长与专业训练的体验促使人们成长。他们创立的社群中所有的人是完整的,并可以为自己及环境负责。他们还鼓励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所有的生命都能以开放的好奇心、悲悯心、庄严与尊重相互对待。
译者简介:
陶晓清,因为从小喜欢播音,立志成为广播人。一九六五年进入电台工作至二○○八年退休。最早主持的是西洋流行音乐的节目,后来因缘际会,参与了校园民歌的推广,成立民凤乐府及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被誉为台湾民歌之母一,二○○○年得到金曲奖的特殊贡献奖。一九九二年初次去海文学院参加成长团体,审慎评估自己的生命历程,决定从此只从事自己喜欢并觉得有意义的工作,开始带领读书会与成长课程。手有关于成长方面的书《写给追求成长的你》和《让真爱照亮每一天》。《懂得生命》译者之一。目前与李文瑗一起带领成长团体。
李文瑗,台湾成长工作坊带领老师、加拿大海文学院团体成长课程小组带领老师、慈济大爱电视音乐与人文节目制作主持人,曾任崇德基督书院人文心理学讲师,台湾资幂厂播人。多年来研读身心灵整合及助人工作课程与师资培训课程,致力于整合心理学、佛学之理念,探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整合。出版著作《我梦见我买了一条船》、《上午夜琴声的同学录》、《山上的生活》、《做个值得被疼惜的女人》。《懂得生命》译者之一。
很灵很灵的中药方-皮肤病一扫光-专家调治皮肤病的故事 本书特色 《很灵很灵的中药方皮肤病一扫光--专家调治皮肤病的故事》由周宝宽所著,本书以46个生动的故事叙述...
《癌症只是慢性病: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视点(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和增补,全面汇集了作者30余年来从事抗癌工作的宝贵经
《通透》内容简介:所谓“通透”,是你在任何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把目标、优先排序、做完这件事情能得到或失去什么等在脑子里
打开思维的天眼 本书特色 人的思维是自由的吗?如果是自由的,为什么有那么多难题我们的思维破解不了?当你说思维自由的时候,惯性思维、偏见思维、模式思维、隐含思维仍...
《天才向左,疯子向右(上)》内容简介:全球躁郁症研究顶尖权威、超级畅销书作家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为你解开天才与疯子之间到
心理学走近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智力、气质、性格、人格等等。由于我国实行独生...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萨提亚处理家庭个案的实录,书中的案例全部发生在一个为期两天的家庭治疗工作坊中。第二部分是萨提亚理论和信念
《正能量》作者理查德•怀斯曼最新力作《睡眠正能量》。理查德•怀斯曼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的头衔,他的心理学研究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本书特色很多高血脂的问题其实是患者自己“养”出来的,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了,对自己好点,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关键是大家因为错误的观念,反而将自己...
《长期主义》内容简介:【放眼长期】衡量公司成功与否的最基本标准,是创造的长期股东价值。用户和股东的利益短期来看并非趋同,放
不少父母的养育模式(如破坏性自恋心理和行为)会无意间深深伤害子女,很多人甚至在成年后还无法走出这种伤害的阴影。尼娜·布朗
《寻找斯宾诺莎》内容简介:快乐、悲伤、嫉妒和敬畏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体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素材。它们通常被认为过于私密,以至
《炎炎消防队3:最强消防官新门红丸》内容简介:本书是根据日本著名漫画家大久保笃的漫画《炎炎消防队》改编创作的同名轻小说,第三
这书能让你戒烟 本书特色一个掀起全球旋风的戒烟奇迹!成功率高达95%!让1000万人成功告别烟瘾! 一本风靡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地的超畅销话题书,25...
《现代营养学》(原著第8版)为国际生命科学学会组织编写的。《现代营养学》自1953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关注,它全面、系统、
塞缪尔·爱泼斯坦,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环境与职业医学的荣誉教授,毒物学首席专家,曾任美国职业与环境卫生协会和蕾切尔·卡森理
台湾乐氏同仁堂养生秘方精华集 本书特色 本书特色:◎手握祖传秘方的乐氏第十四代嫡传乐觉心先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首度公开流传300多年的清代宫廷秘方,以达“昔日...
《一生的亲密关系》内容简介:如何拥有一段持久且幸福的亲密关系,是每个人都需要用一生学习和探索的课题。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找
《一半营销一半艺术》内容简介:本书完整记录了叶茂中先生多年来的广告营销实战经典理念,皆从营销“沙场”经历的成败得失、收获的
《选择幸福》内容简介:继畅销书《幸福的方法》后,沙哈尔博士对幸福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他认为,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在于我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