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展开论述:
**章——德国广播电视制度的发展变迁。德国电视体制的变迁是和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在本章中,将变迁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动因与德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结合起来展开论述。把德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即魏玛共和国和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电视处于起步阶段,以中央集权广播电视体制为主;第二,“二战”后到1984年德国实行公法广播电视体制,处于公法体制的垄断时期;第三,从1984年开始,私营电视的出现给德国带来广播电视双轨制度。
第二章——当前德国电视双轨制下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的制度体系比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广播电视法制的角度考察德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制度保障,包括德国广播电视法制的基本状况和其中对双轨制度的相关规定;二是对双轨制度中的两大体系从财政来源、组织结构、传播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后对德国双轨制度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在传播层面的竞争。双轨制度下,公私两大系统以竞争为主要特征,首当其冲的是节目竞争。二十年来,两大电视系统的节目策略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中,这是本章的**部分;第二部分采用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节目结构、节目形态到节目内容进行比较;第三部分则关于德国电视的节目品质,德国的媒介政治体系中的核心是“多样化”,但由于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在节目竞争中也出现了“节目趋同”现象,如何保证多样化、保证节目品质成为讨论的对象。
第四章——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在经济层面(市场)的竞争。目前从整体上看,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在电视市场上基本平分秋色,并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由于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两大电视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财政来源和市场责任,电视市场对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部分对电视市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研究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对电视观众市场的竞争,第三部分研究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对电视广告市场的竞争。市场竞争带来的一些问题如市场原则对公益原则的入侵、私营电视的高度集中和私营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等则在第四部分探讨。
第五章——双轨电视制度的未来发展。从德国电视业的现状来看,当前的广播电视双轨制度呈现出一种激烈竞争和相对平衡的状态,但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公益原则与市场原则博弈后的结果。这个制度系统与媒介的生态环境、与外部的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变化始终处于一种互动中,所以这种博弈还在继续,双轨制度的未来发展,也就是博弈的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章**部分将从制度层面、政治层面、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来分别分析这两大系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第二部分讨论双轨制度的存在价值。尽管双轨制度在这20年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危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更面临着挑战,但是从德国电视制度变迁的动因来看,从公法垄断到双轨并行是一种历史性的制度选择,其存在价值主要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打破公法电视长期的垄断局面,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实现权力的制衡;第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节目质量,以促进传播多元化。尤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双轨制度在德国依然是作为民主社会的比较好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本章*后一部分,研究如何从法制层面、资金层面和节目品质层面等各个方面去保障公法电视的存在和功能,从而实现德国电视的平衡发展。
结语——中国广播电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思考和分析德国的广播电视双轨制度对中国广播电视制度变革的借鉴意义。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要对德国现行的双轨电视制度进行研究,首先要回顾德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和广播电视制度的变迁历史。作为世界上*早出现报纸的国家,德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比较早但发展道路较为曲折。德国的电视事业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在柏林建立实验电视台并开始播出节目,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视事业被摧毁。“二战”结束后,德国新闻事业开始繁荣发展。目前这个人口为8200万的国家,拥有公共电视频道22个,是欧洲国家中拥有公共电视频道*多的,“在德国全境都能够接收到的私营电视频道有50个”。
曹晚红,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法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作为访问学者赴德进修。主要研究领域为广播电视制度、新媒体编辑等。讲授《新闻写作》、《薪闻编辑》等课程。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李国香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社会救助学 本书特色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中的重要问题,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也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到2004年我国上海、浙江、江西等14个省份,...
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 内容简介 作者在从事了大量的人类学理论与东部经验研究之后,顺着费孝通先生在有关“藏彝走廊”的论述中指出的线索,进入西部,...
《上海健康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9)》内容简介:本书从健康科技创新的概念介绍入手,详细讲解了健康科技创新的内涵和价值,总结了
朝闻道集 本书特色 《朝闻道集》是周有光先生在一百零五岁之前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现实。21世纪人的座右铭是:了解过去,开创未来,历史进退,匹夫...
海归者说-我们的中国时代 本书特色 《海归者说:我们的中国时代》汇集了40位当代海归精英的人生故事口述实录。全书围绕大时代下的个人选择和人生际遇,细致完整地呈现...
当罗伯特·鲁宾在1995年1月一个生气勃勃的庆典上宣誓就职担任美国第七十任财政部长的时候,参加者却只是他的妻子和几位大学同学。但一旦就职典礼结束,他就马上和克林...
社会变迁-(第5版) 内容简介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不仅因为河流是流动的,同样,踏入河中的人也是流动的,而由无数独特个体组成的人类社会更是无时不在流动中...
金·麦夸里 Kim MacQuarrie,作家、人类学家,还是四次获得艾美奖的纪录片制作人。他先后在法国、美国和秘鲁求学,并在秘鲁生活过五年,已经创作了四本关于...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 本书特色当前,我国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体制中。新 闻媒体和司法机关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规制力量,在 共同致力于实现社会正义的路...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 本书特色 作者走访台湾60余位农民、10余个民间团体与台湾当局、以农民的个人故事与乡村的普遍现状,勾连台湾农业、历史、经济、民生、环保...
卓新平1955年出生,湖南土家族,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在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自1...
中国图书发行史-增订本 本书特色 《中国图书发行史(增订本)》选材全面。阐述我国图书发行史,不能不涉及文字和图书的产生,也不能不述及历代政权对书业的政策。图书发...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张孟伦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把近视和文明病扔海里 本书特色 《把近视和文明扔海里》是一本超值的书。一本实用的书。一本人人受益的书!作者清风将求道几十年的结晶“浩然明目术”“浩然养生术”,藉...
《山寨:中国式解构》内容简介:中国思想从一开始就是解构的,因为它与存在和本质从根本上决裂开来。“道”(字面意思:道路)本身
薄荷实验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本书特色 美国社会学会2013年度亚洲研究*佳著作奖 2013年度玛丽·道格拉斯*佳著作奖提...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内容简介:现在应该做的是揭露,而非控诉。二十一个国家的亲历者,数百次采访,数千份第一手
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商品经济理论的新视野,从某些微观细节入手,对古代中国的商品经济形态进行整体宏观研究。全书以...
妥协向来是个有趣而重要的话题,是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之一,即有商量、有退让。人们在运用各种适应环境、处事交往、从众妥协的技能时,受到一些理由的限制。《论妥协》以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