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展开论述:
**章——德国广播电视制度的发展变迁。德国电视体制的变迁是和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在本章中,将变迁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动因与德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结合起来展开论述。把德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即魏玛共和国和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电视处于起步阶段,以中央集权广播电视体制为主;第二,“二战”后到1984年德国实行公法广播电视体制,处于公法体制的垄断时期;第三,从1984年开始,私营电视的出现给德国带来广播电视双轨制度。
第二章——当前德国电视双轨制下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的制度体系比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广播电视法制的角度考察德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制度保障,包括德国广播电视法制的基本状况和其中对双轨制度的相关规定;二是对双轨制度中的两大体系从财政来源、组织结构、传播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后对德国双轨制度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在传播层面的竞争。双轨制度下,公私两大系统以竞争为主要特征,首当其冲的是节目竞争。二十年来,两大电视系统的节目策略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中,这是本章的**部分;第二部分采用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节目结构、节目形态到节目内容进行比较;第三部分则关于德国电视的节目品质,德国的媒介政治体系中的核心是“多样化”,但由于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在节目竞争中也出现了“节目趋同”现象,如何保证多样化、保证节目品质成为讨论的对象。
第四章——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在经济层面(市场)的竞争。目前从整体上看,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在电视市场上基本平分秋色,并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由于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两大电视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财政来源和市场责任,电视市场对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部分对电视市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研究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对电视观众市场的竞争,第三部分研究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对电视广告市场的竞争。市场竞争带来的一些问题如市场原则对公益原则的入侵、私营电视的高度集中和私营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等则在第四部分探讨。
第五章——双轨电视制度的未来发展。从德国电视业的现状来看,当前的广播电视双轨制度呈现出一种激烈竞争和相对平衡的状态,但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公益原则与市场原则博弈后的结果。这个制度系统与媒介的生态环境、与外部的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变化始终处于一种互动中,所以这种博弈还在继续,双轨制度的未来发展,也就是博弈的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章**部分将从制度层面、政治层面、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来分别分析这两大系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第二部分讨论双轨制度的存在价值。尽管双轨制度在这20年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危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更面临着挑战,但是从德国电视制度变迁的动因来看,从公法垄断到双轨并行是一种历史性的制度选择,其存在价值主要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打破公法电视长期的垄断局面,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实现权力的制衡;第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节目质量,以促进传播多元化。尤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双轨制度在德国依然是作为民主社会的比较好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本章*后一部分,研究如何从法制层面、资金层面和节目品质层面等各个方面去保障公法电视的存在和功能,从而实现德国电视的平衡发展。
结语——中国广播电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思考和分析德国的广播电视双轨制度对中国广播电视制度变革的借鉴意义。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要对德国现行的双轨电视制度进行研究,首先要回顾德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和广播电视制度的变迁历史。作为世界上*早出现报纸的国家,德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比较早但发展道路较为曲折。德国的电视事业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在柏林建立实验电视台并开始播出节目,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视事业被摧毁。“二战”结束后,德国新闻事业开始繁荣发展。目前这个人口为8200万的国家,拥有公共电视频道22个,是欧洲国家中拥有公共电视频道*多的,“在德国全境都能够接收到的私营电视频道有50个”。
曹晚红,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法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作为访问学者赴德进修。主要研究领域为广播电视制度、新媒体编辑等。讲授《新闻写作》、《薪闻编辑》等课程。
还他一个不过如此-谈国故与文明 本书特色 我所以要整理国故,只是要有人明白这些东西原来“也不过如此!”他是拥有32个博士头衔、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九项全能...
群居的艺术 本书特色 1.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是哪些元素在维系着它?2.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生存策略有哪些?3.这绝对是一本涨知识的书:作者辉格长...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湘西苗族文化的展示,通过实地摄影、图画素描、民间文物的搜集等,再现了当时湘西苗族社会文化的真实图景。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目录...
发展的故事-幻象的形成与破灭 本书特色 本书选择了中国发展过程中*为重要的l5个主题,即商品、留守、学校、土地、农业、粮食、食品、科学、技术、自然、灾害、慈善、...
费孝通与乡土社会研究 本书特色 《费孝通与乡土社会研究》:作为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学术生涯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大半个历程,并且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
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会1990年批准立项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研究——中国的民族识别》课题的研究成果。...
湖湘近现代文献家通考 内容简介 本书近80篇依传主出生年、月先后为序排列。生年不详者,参考其年代大体排人相应位次,可能不尽准确。撰写时,每一列传略遵一定体例,依...
稗稿且存 本书特色 《稗稿且存》是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刊系列之九,由杨应芹编写,书中主体内容分为古籍整理研究和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两部分。每部分的编排或按内容相...
[美]谢宇,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和国际研究Bert G. Kerstetter 66大学教授、当代中国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美]亚丽珊德拉·...
宗教民俗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是国内外**部有关民国时期社会调查报告的综合性文献资料汇编。此书的面世,对于民国历史...
跨文化对话(7) 目录 卷首语乐黛云[法]阿兰·李比雄科学与人文并存还是消亡?——关于技术发展的忧思[法]让一马克·莱维一勒布隆人类基因组的秘密与人类的未来——...
《对赌》内容简介:总有些时刻面临关键决策。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在决策时时常面临信息不足、不理性和盲从的局面。一旦
农民的鼎革 本书特色 本书以农民与改革的关系为基本主题,是作者近几年来一些讨论性文字的结集.这些文字都曾经发发表在不同场合,包括思想评论性文章、接受媒体采访的访...
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把难得一见的《西厢记》的善本、珍本,并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与比较,经过多年的研究,写成论文。本书是作者对《西厢记》文献研究的...
《根部之血:美国的一次种族清洗运动》内容简介:种族主义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由此引发的对人类的残害也一直没有消失。获奖诗人、
新青年-全三册-精选本 内容简介 《新青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杂志,是旧中国时代*早的一份思想启蒙刊物,也是我国*早介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
访法札记-对法国社会治理的观察和思考 本书特色《访法札记》 本书主题是有关法国劳工群体特别是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着重记录了法国如何应对现代...
青岛市图书馆馆藏满铁资料提要-(修订本) 本书特色 由于婧、曲玲、刘燕、宋跃、张晶辉编译的这本《青岛市图书馆馆藏满铁资料提要(修订本)》对一战、二战时期日本侵略...
漫画卷-中国百年新闻经典 内容简介 丛书系统汇编了从1900-201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新闻作品。包括消息体裁作品80篇、评论体裁作品70篇、...
鲍威尔文选 内容简介 人民出版社是党的**家出版机构,始创于1921年9月,重建于1950年l2月,伴随着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巨变一路走来,成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