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丰,群雄运鹿。英雄辈出,经过长期混战之后。魏、蜀、臭三国里三足鼎立之势。在这一时期。三国之间或联合、或对抗;曹操、刘备、孙权等风云人物斗智斗勇、一展身手,书写了惊心动魄的历史。
许多有识之士记录下了这段历史,王沈的《魏书》,韦日名的《臭书》都是其中的佼佼奇。但有一部书的出现,将这些书的光芒全都掩盖,那就是魏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了魏、蜀、吴三国历史的纪传体国别史。但同时。它以编车体的形式将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手间的三国历史进行了梳理。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以严谨的态度,选取史料的精华,如实地向后人呈现了这一时期的真面目。
《三国志(套装上下册)》是“书香经典”丛书之一在巨变与浮躁的时代里,历经千年沉淀的国学营养将是我们抵御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和经济挑战法宝。在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的指导下,我们编纂了《书香经典》这一涵盖至圣先贤智慧的系列丛书。这是一套全新的、彩色的图文书系,它包含三十种国学、国艺经典,在古代典籍原文的基础上,我们请专家进行注释、翻译,深入浅出解读了传统国学和国艺中*具代表性的思想和流派。尤为突出的特色是本系列丛书邀请了北京著名的邢旻手绘工作室,用色彩还原历史,用色彩还原典籍。给读者一种以时尚诠释经典的享受;而其仿宋的线订装帧形式,更是读者学习国学,兼及收藏的*佳选择。
合必分,豪杰并起逐鹿中原;分必合;魏蜀吴三分一归晋。
一个有花香的地方就会令人眷恋流连,一个飘着书香的社会必定和乐而文明,而永久不逝的书香是来自先辈圣贤著述刊定的经典。
什么是经典呢?经,是构成纺织物的主线,典,是人们双手尊奉的要籍,经典就是我们敬爱的先人们为我们灿如织锦的文化造就的主线,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尊奉的要籍。这些经典是先秦的《诗》《书》《易》《礼》、诸子百家,汉魏的传经、著史,唐宋的诗词文章、道德义理。从先民的歌唱,圣贤的著述到元明清的戏曲、平话、小说,无不贯穿着人文精神、大爱情怀。中国文化的基调是关心人世、热爱人生的。健进而厚德,中和而崇礼,尊重自然万物而心系苍生家园。我们童稚咿呀学语就都会诵读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中,有深情,有旅地,有自然万物,也有游子心中的故乡。中国文化中的爱,深沉到很少说出这个字,但这种爱融于血而化于心,倘使有一天人类走向了宇宙,到那时,地球就是人们低头思念的故乡。我们的经典到那时也会给我们智慧、情感和力量。
这些经典是历史大浪淘出的真金一样的文化精华,是整个民族选择的结果。一个人可能看错,一个时期可能看错,但是整个人类不会看错。我们的这些经典经历了时间的磨砺,不但没有销蚀,反而更加熠熠生辉。它们还跨越空间,久已激起世界上有识之士的赞赏和悦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经典为主干的中国文化,必将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人类经典,西方人有同样的见识。被史学界广泛认同的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观念认为: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五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空前伟大对后世影响也*为深远的思想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一直到现在,几千年来,是人类奠基性的财富。雅斯贝斯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创造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是的,历史在每一个重要的发展关头,总有一股新的温习本源、学习经典的活动,回顾文化的源头——经典,从中汲取前进、创新的力量。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如此。我们现在就行走在创造历史的新时代,学习经典,已经成为大家的迫切需求,家家书香,应该成为社会的时尚。
前人说过,没有阅读过经典的人就不能算是有文化的人。
但是,近些年来,电视、网络多媒体的发达,流行文化暴涨,令人赶趋无己、目不暇给。流行文化和娱乐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经典也是如此。经典好比是稻粱菽麦稷的五谷,是人生健康之基础食物,而流行文化则如快餐小吃,可以调节生活。人的文化奠基当然是要学习经典。
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经济的发展虽然增强了人对自然的控制,扩大了人的自由范围,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却依然如故,诸如生存环境、大自然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爱情、幸福、痛苦与悲剧这些人类共同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显得更加咄咄逼人。这使我们认识到,先人们用千万年创造的经典文化不仅珍贵而且重要,她不仅绵延了文明,供给后人以智慧,而且净化了人的心灵,丰富了人的情感,她哺育了我们,永远给我们新生的力量。中国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和西方复兴所启迪的再生精神,都是体现了回到源头汲取新的创造力量的思想智慧。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英国公使夫人清宫回忆录 本书特色 ★慈禧太后的座上宾,紫禁城里的外国人★一部曾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的回忆录本书以西方人的视角,介绍了中国的历史、信仰、语言、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8年卷 本书特色 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8年卷)(精)》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简称《国史编年》...
《每天一堂北大国学课》内容简介:本书以历代国学典籍为基础,以众多北大学者的精辟观点为指引,从个人的心境修养到孝爱、交友之道
《PHP项目开发全程实录(第4版)》内容简介:本书以52同城信息网、BCTY365网上社区、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铭成在线考试系统、物流配
(本书)第一次把任公1894到1911年间有关政治言论的背景、动机及影响作有系统的叙述和分析。这是近代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研究上的
本书以冷战与新中国对外政策之间互动为基本框架,通过重点分析1949-1955年期间的一系列主要的重大事件,包括新中国对外政策的提出
尚书注疏校议 本书特色《尚书注疏校议》,凡六卷,是杜泽逊先生在整理编纂《尚书注疏汇校》的过程中撰写而成的一部学术札记。其中,前五卷为考证版本异同,共计230条;...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趣味读本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
苍茫天地一醉翁 本书特色 《苍茫天地一醉翁》是一部关于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以欧阳修的诗文为主线,以欧阳修为官的几次重大事件为节点,展示了...
名家讲解战国策-(全二册) 内容简介 《战国策》主要是战国时期纵横家和智谋之士纵论国事与时势的言论辑录,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妙境界,洋溢着令...
决战--从四五运动到粉碎《四人帮》 历史转折三部曲之二 内容简介 1976年是两种中国命运决战的一年。“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恶浪...
贺昌群译文集 目录 宋刊《大唐六典》及《通典》唐畏安之春昆曲的演交与皮黄稠的繁典科兹洛夫发现南宋板童美人圆考《到知远诸宫调》考郎世宰傅考略文字的起源敦煌取经记喜...
两蒋日记归宿揭秘-中国历史落户美国胡佛档案馆的往事 本书特色 《蒋介石日记》收录了从1915年到1972年,长达50余年记录下的浩瀚千万字,不仅颠覆了过...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 内容简介 本书从题名的姓氏、官爵、里居和亲属关系,阐明了关中古部族的名类渊源、地域分布、姓氏变迁、婚姻关系、阶级分化、部族融合以及...
《智慧工厂:中国制造业探索实践》内容简介:本书由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内部一批老中青专家携手合作,利用将近一年时间完成,书中回
哈尔滨犹太侨民史 本书特色 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早是在唐代(约公元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犹太人早在汉朝,甚至在周朝就已经来...
林纾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身处中西文化之间,对于二者的态度又颇可玩味。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的视角
凑聚之道:古代的家族与社会群体(2012/1) 本书特色 《凑聚之道--古代的家族与社会群体》由阎爱民所著,本书讨论中国古代的会聚之道,内容涉及家庭结构、家庭人...
《卵石之书》内容简介:以诗意文字,创造卵石美学 在《卵石之书》中,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斯托克斯用淡雅悠远的文笔描绘了小小卵石
《疯了!桂宝6(乐活卷)》内容简介:《疯了!桂宝6:乐活卷》中“疯了”真是一个极过瘾的口头禅,有时候,不连续大叫几声“疯了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