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自称“满洲”(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吉祥”),是中华民族56个成员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简称为“满族”。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形成较晚的一个民族,从“满洲”这一民族名称出现至今不过300多年的时间。然而,满族却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不仅很快建立了与明王朝分庭抗礼的民族政权,而且不久就挺进中原、统一天下,这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建立了延续260多年的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尤其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康乾盛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曾创造出灿烂的满族文化。满族也因为其带有传奇色彩的发展历程和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胜败,使这一民族及其文化现象成了研究者历久的关注热点和研究对象,以至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满学。
满族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有过痛苦的经历。满族,作为一个现代民族概念,是在辛亥革命的一片“反满、排满”口号中产生的。清亡后,八旗制度解体,包括满洲人在内的旗人不再是统治阶层(其实清代普通旗人也是受压迫和奴役的群体)。由于满族统治者所建立的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与中国近代史上的腐败屈辱相关,再加上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东北“扶持”清朝末代皇帝建立过伪“满洲国”,因而使满族的政治待遇曾受到一定时期的负面影响。旗人以及八旗后裔在此后数十年里饱受歧视和迫害,民族优越感、自尊心遭受严重的创伤,民族文化特征,心理素质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和扼灭。因此,在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满族中的一些人改报了汉族,原有一些被编入满洲八旗同时也自称是满族的其他民族人口有部分也改报了民族成分。新中国成立后,“满族”以一个官方正式认定民族的身份,成为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此,满族和中国境内各兄弟民族实现了法律上的平等,许多过去改为汉族的满族逐渐又恢复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民族尊严和民族热情。
《腰站村调查(满族)》内容简介:满族自称“满洲”(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吉祥”),是中华民族56个成员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简称为“满族”。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形成较晚的一个民族,从“满洲”这一民族名称出现至今不过300多年的时间。然而,满族却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不仅很快建立了与明王朝分庭抗礼的民族政权,而且不久就挺进中原、统一天下,这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建立了延续260多年的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尤其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康乾盛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曾创造出灿烂的满族文化。满族也因为其带有传奇色彩的发展历程和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胜败,使这一民族及其文化现象成了研究者历久的关注热点和研究对象,以至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满学。
插图:新中国成立后,腰站村满族传统繁琐礼仪大都改造或随着老辈们的去世而逐渐消失了,但在满族传统上形成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和气、互相帮助、讲究礼貌和卫生、遵纪守法、重视教育等优良传统习俗则一直沿袭至今。腰站村的肇氏满族在经历了近300年的发展变迁后,由于聚族而居,仍较多地保留了满族甚至女真人的古老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体现于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婚丧嫁娶仪式上,尤其是办理丧事上,尽管时代变迁习俗变革,但在一些具体环节上仍然保留了满族传统方式。在村民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也多继承了满族的传统。之所以如此,是与肇氏家族为皇亲,长期对子孙进行严格的家庭传统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在腰站村调查中,调查组强烈地感受到,尽管腰站村人的服饰外表已经看不出多少满族特点,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里,却能感受到活生生的“满族”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幼子继承制腰站村是“典型的满族村”。其中最典型的表现莫过于满族的家庭财产由幼子继承,这与汉族实行长子继承截然不同。腰站村至今仍然奉行这一继承制度,即使有了现行法律也仍旧保留了这一旧俗。老人的家产留给最小的儿子,并由最小儿子抚养老人。与汉族嫡长子继承制不同,满族早在女真人时期就盛行幼子继承制,在腰站村至今仍然保留并实行着这一传统习俗。在腰站村,凡老人与儿子同居共处的状况一般都是父母与小儿子同居共同生活,小儿子继承父母的最后财产同时也负责父母晚年的赡养,其他儿子则平时对父母的赡养问题基本上不予过问,遇到父母生病或去世时才共同出资料理。
《鲲鹏架构入门与实战》内容简介:本书是鲲鹏架构的入门书籍,也是实际应用的实战书籍,逐步讲解从简单的鲲鹏环境搭建到软件产品的
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苏南样本-苏州震泽镇案例研究 本书特色 城乡一体化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课题,本书以苏南吴江震泽为样本,研究了苏南城乡一体化进程的...
游牧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和费利克斯·瓜塔里的代表性文选。德勒兹是法国当代*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60年代复兴尼采的关键人物,在对尼采的创...
《红十字运动研究》2018年卷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展示了过去的2017年国内学术界在红十字运动历史和现状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观点, 所选的相关文章数十篇, 按内容...
中国的心病 本书特色 中国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杂文家,南方周末高级编辑鄢烈山*新作品。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在这里,读懂中国。中国的心病 内容...
对于18世纪后期的执政者和有产阶级而言,法国大革命之后的那些年他们被强烈的焦虑缠绕。君主及其臣子生活在对叛乱的持续恐惧中,认为他们的权力和性命都处于危险之中。在...
《时光会记得》内容简介:“每天读点好英文”系列为中英双语对照读物,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地道的英文,让读者既能欣赏到原汁
传播学方法论 本书特色 作者从对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的方法论解析入手,梳理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论思想,探讨了传播活动、传播现象的基本认识方法,分析了其合理性与局...
《自然美,自然瘦》内容简介:本书要告诉你的,就是如何实现自然美,如何永葆自然美,如何做到身姿婀娜、容颜不老。本书遵循自然养
社会学家茶座-合订本 25-28辑 内容简介 《社会学家茶座(合订本)(7)(第25-28辑)》既有正襟危坐、渊懿博雅之高文;也有谈古论今、回味绵长之小品;学界...
直面转型时代-《东方》文选1993-1996 本书特色 《直面转型时代:文选1993—1996》抓住了时代的真问题:东方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与公正,经济...
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
美学人类学: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及其文化表现形态 本书特色 《美学人类学》以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为“中轴”串起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及其文化表现形态两个部分来编...
从阶级话语到民族话语:抗战与左翼文学话语转型 本书特色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以鲜明的革命意识、阶级话语为主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从阶...
美国文化如何影响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美国文化世界化的历史和原因的梳理,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为参照目标,选取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美国文化案例,进行分析,探寻美...
思想史研究-思想史的元问题(第一卷) 内容简介 如今的知识越来越表现出专门化和特殊化,回归更具普遍性的思想便成了当前各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思想史研究》应...
华中学术-第十辑 内容简介 《华中学术(第十辑)》分学缘漫忆、国家社科项目研究专栏、中古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影视理论与文化、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研...
《越玩越聪明的侦探推理游戏》内容简介:《越玩越聪明的侦探推理游戏》汇集了数百个世界上经典、有趣的逻辑探案游戏,在满足孩子旺
传统学七讲 本书特色 《传统学七讲》作者张立文先生把传统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研究,并由此来建构传统学,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传统学七讲》是作者在人大给哲学系、历史...
较量:乐观的经济学与悲观的生态学 本书特色比尔·盖茨年度选书,耶鲁大学教授可读性极强的社科著作 两位知名学者的一场世纪赌局,带你看懂美国的科学如何影响政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