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自称“满洲”(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吉祥”),是中华民族56个成员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简称为“满族”。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形成较晚的一个民族,从“满洲”这一民族名称出现至今不过300多年的时间。然而,满族却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不仅很快建立了与明王朝分庭抗礼的民族政权,而且不久就挺进中原、统一天下,这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建立了延续260多年的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尤其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康乾盛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曾创造出灿烂的满族文化。满族也因为其带有传奇色彩的发展历程和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胜败,使这一民族及其文化现象成了研究者历久的关注热点和研究对象,以至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满学。
满族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有过痛苦的经历。满族,作为一个现代民族概念,是在辛亥革命的一片“反满、排满”口号中产生的。清亡后,八旗制度解体,包括满洲人在内的旗人不再是统治阶层(其实清代普通旗人也是受压迫和奴役的群体)。由于满族统治者所建立的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与中国近代史上的腐败屈辱相关,再加上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东北“扶持”清朝末代皇帝建立过伪“满洲国”,因而使满族的政治待遇曾受到一定时期的负面影响。旗人以及八旗后裔在此后数十年里饱受歧视和迫害,民族优越感、自尊心遭受严重的创伤,民族文化特征,心理素质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和扼灭。因此,在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满族中的一些人改报了汉族,原有一些被编入满洲八旗同时也自称是满族的其他民族人口有部分也改报了民族成分。新中国成立后,“满族”以一个官方正式认定民族的身份,成为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此,满族和中国境内各兄弟民族实现了法律上的平等,许多过去改为汉族的满族逐渐又恢复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民族尊严和民族热情。
《腰站村调查(满族)》内容简介:满族自称“满洲”(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吉祥”),是中华民族56个成员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简称为“满族”。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形成较晚的一个民族,从“满洲”这一民族名称出现至今不过300多年的时间。然而,满族却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不仅很快建立了与明王朝分庭抗礼的民族政权,而且不久就挺进中原、统一天下,这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建立了延续260多年的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尤其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康乾盛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曾创造出灿烂的满族文化。满族也因为其带有传奇色彩的发展历程和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胜败,使这一民族及其文化现象成了研究者历久的关注热点和研究对象,以至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满学。
插图:新中国成立后,腰站村满族传统繁琐礼仪大都改造或随着老辈们的去世而逐渐消失了,但在满族传统上形成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和气、互相帮助、讲究礼貌和卫生、遵纪守法、重视教育等优良传统习俗则一直沿袭至今。腰站村的肇氏满族在经历了近300年的发展变迁后,由于聚族而居,仍较多地保留了满族甚至女真人的古老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体现于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婚丧嫁娶仪式上,尤其是办理丧事上,尽管时代变迁习俗变革,但在一些具体环节上仍然保留了满族传统方式。在村民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也多继承了满族的传统。之所以如此,是与肇氏家族为皇亲,长期对子孙进行严格的家庭传统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在腰站村调查中,调查组强烈地感受到,尽管腰站村人的服饰外表已经看不出多少满族特点,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里,却能感受到活生生的“满族”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幼子继承制腰站村是“典型的满族村”。其中最典型的表现莫过于满族的家庭财产由幼子继承,这与汉族实行长子继承截然不同。腰站村至今仍然奉行这一继承制度,即使有了现行法律也仍旧保留了这一旧俗。老人的家产留给最小的儿子,并由最小儿子抚养老人。与汉族嫡长子继承制不同,满族早在女真人时期就盛行幼子继承制,在腰站村至今仍然保留并实行着这一传统习俗。在腰站村,凡老人与儿子同居共处的状况一般都是父母与小儿子同居共同生活,小儿子继承父母的最后财产同时也负责父母晚年的赡养,其他儿子则平时对父母的赡养问题基本上不予过问,遇到父母生病或去世时才共同出资料理。
《单身偏见》内容简介:未婚、离异、丧偶……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正在独自生活。大约三亿单身人口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而这种生活
中国的启示 本书特色 《中国的启示》既不是一本科学著作,也不是一本政治著作,只是对内心的表达:我很早就爱上了中国。《中国的启示》采用一人称,截取了作者认为重要、...
《给大壮的信》内容简介:娓娓道来美好人生四要素:智识、美、道德感、家 何为美好人生?可以想象的最好的生活会是什么模样? 中年
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 本书特色 《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民族精神研究丛书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
1921-1949-中国红色报刊图史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革命时期所创办的重要党报党刊以及在各地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报刊,基本收集齐全,大部分编入《中国...
《基金定投:投资小白盈利指南》内容简介:随着国内外投资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对个人投资者
《朱自清散文》内容简介:朱自清是现代汉语散文最美的书写者,《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名篇已
新编传播学 本书特色 《新编传播学》从回顾传播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概述了人类传播的概念、特征、类型等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分析了人类传播的要素和过程的结构与模...
[日]桃崎有一郎,1978年生于东京,历史学者。现为高千穗大学商学部教授。2001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2007年于庆应义塾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后期博士课...
《韶华芳音》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从1985年创立之初至今35年中的点滴过往,以图文形式记录了一个社会业余音乐团
B思想者书系-人类的自我毁灭 本书特色 《人类的自我毁灭》:至迟到22世纪,人类的文明将自我终结!这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宗教话题,凡高瞻远瞩的学...
毛泽东新闻作品集 本书特色编者对收入本书的文稿,已公开发表的权威版本和毛泽东的手稿,都保持原貌,只对其中的错字、漏字、衍字和部分不规范用字及标点符号,作了校订。...
★ 盟国为何能在二战中取胜?★ 这部军事史上的鸿篇巨制耳目一新地重释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杀戮与文化》作者维克托·戴维斯·汉森新著。第二次...
周裕鍇,祖籍四川新繁,1954年生於成都。1984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四川聯合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民国书刊鉴藏录 内容简介 “收藏类书系列”是上海远东出版社近年发展起来的较为特殊的一个门类。本书的著者是民国书刊的收藏者,业余喜好读书、淘书、著书,曾被评为南通...
文化与符号经济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丛书:文化与符号经济》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全面,注意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文化与符号经济 内容简介 ...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 本书特色当前,我国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体制中。新 闻媒体和司法机关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规制力量,在 共同致力于实现社会正义的路...
作者简介: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国当代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曾任法兰西学院院...
英国陆军少将奥德•温盖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既神秘、反传统,又具争议的军事将领。他作为英军情报官敢于违背官方政策,公开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巴勒斯坦犹太人最忠...
★ 经典中的经典!★ 畅销1800万册、横扫亚洲的“小幸福神书”首次登陆中国内地!★ 《南都周刊》、《环球人物》、新浪、网易、凤凰网等逾百家权威媒体专题报道,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