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文化散文,几年前我在黄裳先生散文研讨会上陈述过这样一种意见:作为一种文体正式提出来,确是为时不久;但其创辟并非始于今日,起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题未定草》等,都是文化散文的典范作品。这方面的代表作,还有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内蒙访古》。而黄裳的分别结集于二十世纪四十、八十年代的.《锦帆集》、《锦帆集外》、《花步集》、《金陵杂记》、《晚春的行旅》等,也都是上乘的历史文化散文。这一看法得到了与会诸君的赞同。
应该说,这一文体在中国文坛的盛行是其来有自的。且不说,我国有特别发达的史学传统,很早以前,就传下来“文史不分家”和“六经皆史”这样两句话;单就创作规律来考究,读者之所以欢迎,作者之所以热心,起码有下述诸多因由:
一是由于历史人物具有一种“原型属性”,本身就蕴含着诸多魅力,作为客体对象(比如秦始皇、康熙帝、曾国藩),他们具有一般虚构人物所没有的知名度,而且经过时间的反复淘洗、经久检验,头上往往罩着神秘、神奇的光圈;
二是从审美的角度看,历史题材具有一种“间离作用”与“陌生化”效果。同现实题材比较起来,历史题材把读者与观众带往陌生的时空,可以更好地进行审美观照。作家与题材在时间上拉开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审美欣赏。布莱希特说过:“戏剧必须使观众吃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对熟悉事物加以陌生化的技巧。”朱光潜先生也说,“年代久远常常使*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从前’这两个字可以立即把我们带到诗和传奇的童话世界”。是呀,我们小时候,不也常常被老祖母的“从前有一个什么什么”迷得如痴如醉吗?
“废墟是岁月的年轮留下的轨迹,是历史的读本,是成功后的泯灭,是掩埋着千般悲剧、百代沧桑的文化积存”。由于古代中国的史籍提供了足够的甚至是过量的信息,即便面对残墟野圹的“旧时月色”,熟悉古代文人传统的作家、诗人,也能以一缕心丝穿透千百年的时光,使已逝的风烟在眼前重现旧日的华彩。
今天一见到这对情人,德尔弗小姐就快言快语地说:“妥了,一切完备。你们握手吧!”歌德站在丽莉的对面,伸出手来,丽莉郑重而缓慢地把手放在他的手中。他们深深地呼吸一下之后,便猛然拥抱了。
古谚说“盛极必衰”,这话有很深的意义和根据。一当某种理想的情事成为现实的时候,一当人们相信这种情事已经告一段落的时候,那么,危机也便开始萌生了。说来也怪,丽莉仍是丽莉,歌德也还是歌德,关系明确之后,却各自觉得一宿工夫两人都发生了变化,变得懂事了,成熟了,心事复杂了——
两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天使,一经“红绳系足” (这是借用东方的一种神话传说),便由过去的充满浪漫气息的天国实拍拍地降落在前路崎岖的大地上。这样一来,百端杂务,包括两人的日常生计,双方的家庭环境,以及不尽相同的脾性、习惯和生活情趣的磨合,都将不可避免地构成无法规避的现实考验。爱恋中的信赖意识是很强烈的,但是,当它碰上同它作对的现实的礁石时,难免会产生强大的张力。
显然,双方的家庭环境与地位有着很大的差异。丽莉一家在法兰克福是数一数二的望族,资财万贯,经常贵客盈门,许多流光溢彩的钱袋拥有者都聚集在她的周围。歌德每次出入她家时,为使自己与她经常往来的时髦朋友不致相形见绌,总要检点服装,常常是换了又换。可是,一个家庭几代形成的家风、家规、习尚却与衣物不同,那是难以随俗更换的。歌德虽然出身于新兴的市民之家,但长久以来,家中却盈溢着一种浓重的复古意味。父亲是一个收入微薄的帝国法律顾问,性格孤僻,喜欢清静,酷爱书画,这就难免与讲究派头、注重排场的女方家族格格不入。
订婚的下一步就是结婚。歌德的父母亲现有房舍远不宽敞,需要为新婚子媳加盖一处新的住房;而且,作为娇小姐,丽莉的日常生活已经习惯于奢华侈丽,这也不是一个清寒之家所能应付裕如的。因此,他父亲自始就不太热衷于攀这门高亲。他当然也很想有一个儿媳妇,但肯定不是这种终日沉浸在上流社会娱乐圈里的豪族小姐。即便是歌德本人也已经意识到了,如果可爱的丽莉要稍微延续她做姑娘时的处世派头与生活方式,便会在这不大讲究的新家里感到局促不安,觉得没有展现姿采与风韵的余地。而更大的障碍,还是两家的宗教信仰不同,丽莉家是加尔文派,属于革新教派;歌德家则是路德教派,彼此是很难调和的。
王充闾,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兼任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散文随笔集《淡写流年》、《何处是归程》、《成功者的劫难》、《历史上的三种人》、《千秋叩问》等二十余种,诗词集《鸿爪春泥》、《蘧庐吟草》,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另有“王充闾作品系列”七种、“王充间文化散文丛书”三种。散文集《春宽梦窄》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鲁迅文学奖”之后,连续两届被聘仟为“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评奖委员会主任。散文集《北方乡梦》泽成英文、阿拉伯文;《沧桑无语》、《龙墩上的悖论》分别在台湾尔雅出版社、台湾知本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本书特色 二十余年来长销不衰,滋养了数代年轻人的心灵精选周国平*优秀散文作品周国平称其为“历年来编选得*好的”版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
情性故事集-(性知性识) 本书特色 周越然虽以大量的藏书闻名于世,但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他曾就男女关系这一问题在当时的报刊上开设专栏,对于当时青年在恋爱和婚姻...
《西中有东:前工业化时代的中英政治与视觉》内容简介:1.美国著名汉学家、艺术史家,两届列文森奖得主——包华石,首部中文论著 包
球事儿-中国足坛反赌打黑第一现场 本书特色 看《球事儿》,你可以知道三件事情:俱乐部老总、一线球员、教练、境内外庄家、赌民……内幕触目惊心,充满血腥暴力;大腕明...
杂录集 本书特色 《杂录集》是华盛顿·欧文文集的又一部作品。主要讲述了《杂录集》的编撰活动,以及《杂录集》中所反映的哥谭镇的各种奇闻异事。小说按照时间顺序,以《...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下册) 内容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原字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也是两宋词史上*...
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 本书特色 前世的缘,今生正在实现,好不容易盼到了,还不好好把握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 内容简介 今生都不积极地把握凭什么盼望来生?难道还要像不负...
历史的脸谱(余秋雨·著) 内容简介 伪精英的主要姿态是反对巨俗、鄙视流行、抵拒沟通、抵拒传媒,而真精英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倒这一切界限,为民众承担责任。现在已有不少...
唐诗杂论 本书特色 他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唐诗的发展变化,冲破了传统学术方法的某种狭隘性和封闭性。这是闻先生唐诗研究的极可宝贵的思想遗产...
人物卷-朱增泉散文与随笔 本书特色 朱增泉是读者熟悉并喜爱的将军作家,他写的有关俄罗斯、伊拉克题材的战争散文,在读者中广为流传并享有赞誉。本套书是他所有散文随笔...
唐诗小札 本书特色 《唐诗小札》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唐诗入门读物。其选诗眼光独到,解诗深入浅出,篇篇小札面目生动,文笔优美,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让唐诗精微已然...
邂逅.水蛇腰-汪曾祺作品精选集-手绘彩插珍藏版 本书特色 汪曾祺作品精华选本由专家选编,选目精良。装帧雅致,内插作者手绘彩图,是高性价比的珍藏本。共有四种,此为...
文学的年轮 本书特色 这部论集,收录了作者*近三四年间发表的一些论文。以作者的专业而言,研究的重心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但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九十年代的中国...
多多.爸爸一直在这儿 本书特色 作为父亲,肉腾腾为自己的孩子取名“多多”,寓意快乐多多,幸福多多。从他诞下的**天起,父亲就开始用相机镜头记录他的成长。孩子**...
人味孔子 内容简介 两千多年来,关于孔子的文字,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真正有关孔子传记类文字,首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现当代,当推 钱穆 先生所著的《...
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之说,周国平的散文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诗情交融著称,二十余年来长销不衰,滋养了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一...
茅台论道 本书特色 茅台成功之道,不仅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传习久远的酿制工艺、严肃认真的科技创新,更有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更好更强更高的追...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诗人、自白派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她的父母均为教师,八岁那年她父亲去世。这是她第一次接触
重读先烈诗章 本书特色 《重读先烈诗章》收录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28年间为中国革命牺牲的100位革命先烈写作的诗歌。全书按照烈士牺...
繁星.春水-读名著.学语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