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美学史话》的彩图部分与《中国美学史话》内容相匹配,包括神话传说——石器时代——彩陶——青铜器——金银玉器——建筑——雕塑——书法——壁画——明清家具——社会模式等。二、力求选用文物中的珍品极品,且造型美观、风格奇特,能够反映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审美情趣的遗存和器物。青铜器和彩塑以及藏族风格的礼器成为*灿烂的篇章。三、介绍了山西洪洞赵城古城、临汾平阳古城的伏羲、女娲传说与尧舜文化。太原市堪与意大利庞贝古城相媲美的晋阳古城和一个古国——古蜀国、其中尤其以古蜀国*具魅力:通过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珍稀文物,展现了一个梦幻、神奇、诡谲、美轮美奂、独具特色的古蜀国的大美境界。四、对于不同社会模式则选了尧舜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希腊雅典城邦和华盛顿缔建的美利坚合众国。各以一两张建筑图片作为象征。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促进国与国之间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选择本人的一些照片。五、内文插图*具特色的是一些具有系列性的组合图片。如《图腾时代》插入我国各民族信仰图案;《尧天舜日》插入尧庙、华门及羊獬“三月三”迎娘娘活动的系列图片;《万亿化身》插入我国历代佛像、金铜鎏金佛造像、藏传佛像系列图片等,并加了文字说明,使读者在阅读中享受更多愉悦之感。
《中国美学史话》是我国**部《中国美学史话》,1987年曾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修订内容力求把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些重要的思想,筛选出来,追本溯源,追踪其流变,揭示其深层的意蕴,使原来闪光的思想更为晶莹夺目,使一些长久沉寂甚至变得干枯的思想理念也被激活了,注入了新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美的光彩。这是一次智慧的开发,也是一次审美之旅。《中国美学史话》具有以下特点:一、内容前推至神话传说,中经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写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二、对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曲、诗词、青铜金银器、寺观彩塑、壁画、墓葬礼器、砖雕等中闪亮的审美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三、大胆介入现实,进行中西美学思想比较,并在伦理美学的基础上,提出“美学是科学的皇后”,美在社会,在于构建一个真善美的社会与和谐世界。四、不仅新意迭出,而且有许多新的篇章如《以黑为美》、《以粪为美》、《美从礼出》、《结构功能》、《中和质量》、《统摄一切》、《万亿化身》、《喜闻乐见》《悲剧震撼》、《和谐世界》、《科学皇后》等,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范畴和见解,使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悲剧震撼》内涵凝重,《和谐世界》视野广阔,回答美学与社会前沿的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五、把荀子美学思想,概括为“伪”为中心(“伪”即创造),更是一个创举对深入认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特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书中运用大量文物考古资料,行文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又深入浅出,熔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炉,加之作者笔尖常带感情、常带“火花”,情理相融,并附有大量珍贵图片,是一部独具特色、深度、广度与高度的美学读物,可供中高等院校学生、党政军企干部与职工阅读。
插图:《山海经·海水北经》还写道:“钟山之神,名日烛龙,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可见龙的名称可能由蛇身的“赤”繁衍而来,而这种龙显然又是“蛇”被夸张的结果。闻一多曾指出,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人们还认为伏羲、女娲是兄妹为婚,反映的是血族群婚制。由于氏族的不断合并,族内群婚就扩展为族外群婚。随着氏族社会组织的扩大,氏族的图腾也出现了融合的现象。想象所依据的现实基础,正是中国作为“龙”的国度的形象的原始根源。这正是美学家们所讲的“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龙”,抽去了它的神秘的外衣,无疑是典型的原始艺术结晶。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首蛇身壶盖,即是这种神异龙蛇的较早的造型艺术。氏族的最大合并与联盟则是龙与凤图腾的结合。与“蛇身人面”一样,凤图腾的氏族是“人面鸟身”。《说文》说:“凤,神鸟也。天考日,凤之象也:鸿前麈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诗经·商颂》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些学者也认为:玄鸟就是凤凰,正如“龙”是蛇的夸张,“凤”也是鸟的夸张。它们经过长期的争斗,逐渐融合统一,正如黄帝之战蚩尤,他们可能就是作为氏族的蚩尤的后裔,融合之后,图腾也开始融合。《山海经》中所谓“人面鸟身,践两赤蛇”,即这种融合的体现。总之,一个是炎黄集团,一个是夷人集团,一个在黄河上游,一个在黄河下游,通过种族的流徙、征战、掠夺而合并,传到后代,“庖羲氏”也就“凤姓”了。战国的楚帛画中绘有在龙凤之下祈祷着的生灵。
《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法华经》的核心思想,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倡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归一佛乘,主张一切
智慧瑜伽:商羯罗的《自我知识》 本书特色 《自我知识》(atmabodha)是商羯罗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只有68节。一方面,作为智慧解脱的核心——自我知识,是整...
理想国 本书特色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理想国》是在人类思想史上**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构成了以...
忏悔录 本书特色 《忏悔录》是奥古斯丁在希波出任教职时著述而成的,发表于401年,是西方文学史上**部重要的自传。该书以承认天主的伟大,追述自己的卑微,歌颂基督...
国学大师说老庄及道家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国学大师对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老子》和《庄子》等道家典籍以及道家思想的其他代表人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为读者读...
原来美学超有用 本书特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崇 尚美的事物,都需要美的生活,都想让自 己从内到外都是美的。美学并不是遥不可 及的,它是一门...
蒋维乔 杨大膺宋明理学纲要:吕思勉理学纲要 本书特色 《蒋维乔宋明理学纲要吕思勉理学纲要》由蒋维乔、杨大膺、吕思勉所著,本书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
维摩诘经译注 本书特色 徐文明译注的《维摩诘经译注》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说无垢称经》等,是印度大乘佛教初期的重要经典之一,一般认为大...
20世纪法哲学发微-德意志法治学文选-(三) 本书特色 如果说20世纪之前德意志法哲学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到观念论哲学逻辑的支配,那么从20世纪开始,则注入了一些新...
中国古代思想研究 目录 从“重礼义”到“尚功利”——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形成的一条重要线索春秋、战国时代的“忠”观念比较法家历史观的“进步性”辨析从“制约权力”到“...
醒客悦读-自然沉思录 本书特色 《自然沉思:录爱默生自主自助集》介绍了:译者博凡先生曾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为《21世纪商业评论》的主编。他的翻译准确考究,简...
天主实义今注 本书特色 《天主实义》是一本由明代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用中文写就的对话体著作,它的出现影响了方以智、黄宗羲、戴震等明清思...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佛教大护法赵朴初“小题大做”成就的佛学经典,国内印行迄今已达数十万册,被译成日文、英文、韩文等多国文字,畅销海内...
净土类-净土三经-中国佛学经典宝藏-41 本书特色 本书所集的“净土三经”,就是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这三经即是:一、《无量寿经》:叙...
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利用经典诠释学、哲学、文化人类学、比较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审视、反思谭嗣同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谭嗣同所关注的哲学问题...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 本书特色 《太上感应篇汇编》对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原文进行逐句分析,并举出古今案例来作证,讲述事理圆融,文字简洁优美。本书为汇编原文...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 本书特色 《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先贤的民主(...
论自由意志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两篇奥古斯丁对话录。《独语录》是其早期对话录的高峰,《论自由意志》则被认为是理解其学说的*好入门读物。前一篇对话是奥古斯丁与自己理...
管子新探 本书特色 先秦诸子中,《管子》一书夙称难读,人所共知。本书作者可谓通谙百家之学,尤于《管子》研治多年,且在众说纷纭之中,能明辨是非,持之以正。本书乃以...
利奥塔的差异哲学-法则.事件.形式 本书特色 《利奥塔的差异哲学--法则事件形式》(作者周慧)围绕“差异”一词,深入阐述了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分析了其理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