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编著的《书法速成》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再版多次,现已停止再版。目前,仍有不少读者来函来信征订。为了适应新的形式,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求,作者在《书法速成》的基础上,收集多方的反馈信息,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运用新的研究成果,编著出本套《中国书法经典碑帖速成教材》。本书的编著体现了以下主要特点:
1.循序渐进本书在全书的章节编排和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编排上都特别注重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基本原则。例如:在点画书写技法一章的编排中,先从短横、长横教学入门,范字则是只出现了横画的“二”字和“三”字。接下来是悬针竖与垂露竖的教学,范字则是只出现了横画和竖画的“十”字和“干”字。依此类推,每学一个新的点画,范字则是已学过的点画和新学点画的组合。如此编排,点画与范字同步练习,科学合理,好教好学,让人容易接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速成教学效果。在章节顺序的编排上,先是介绍书法的基本常识,单字的书写技法,再到款式章法、作品临习、作品意临和作品创作,*后安排了临习古拓本的意义和古拓本图版。如此编排从基础入门到临摹创作,体系完整,一书到位,使教者得心应手顺理成章;初学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甚至无师自通,快速成才。
2.字大量多本书是以字帖为主的临习读本,为使初学者清晰、明了地掌握点画书写技法和字形结构特点,编著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黑白翻转,适度放大和局部修正,使其既保持原来碑刻风貌,又具有墨迹美感。范字大,墨色深,底色浅,格线白,反差强烈,字口清晰,美观悦目。本书不但字形大而且范字数量也较多。在点画、偏旁和结构篇幅中,基本上做到了范字不重复。款式章法与作品临习一章中既有整个作品款式的范例,又有单个大字的临习,这样可使读者在学习创作中练字,在临习字帖中创作,使之临摹有范字,创作有范例,大大增加了学习者的练习空间,从而大大缩短了学习者的训练时间,以达到快速成才。
3.内容丰富本书篇幅不算太长,但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全面。其内容的主线是从书法入门到书法创作,而附加的内容都是为主线服务的。为了增加本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书中还有机地穿插安排了一些有关书法知识和书家故事等内容。内容如此丰富多彩,既保证了版面不过于空泛不齐,又保证了内容不过于单调乏味,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读者的知识,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笔顺规范在平常写字和学习书法时,有些人不懂得笔画顺序,从而导致书写不规范,运笔不顺畅。为此,本书特意将范字和范作中的部分难字标注了笔画书写顺序,以引导学习者能按正确的笔顺进行书写。
5.科学创新本书特别注重轻松愉悦、科学创新的速成原则。其中“回宫米字格”较之任何一种习字格都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临摹五步曲”的临习方法既节约学习时间,又节省纸墨,也是强化记忆的学习捷径。技法规律口诀化使人学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运用自如,从而使之真正达到快速成才的目的。
在本书编著过程中,适当参考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见解,借鉴和引用了陈振廉、王冬龄先生等诸多行家的论述,得到了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资助,在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的具体关心和支持下,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限于作者的学识,不当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赵孟頫胆巴碑》为国家课题“书法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起步成功一条龙,循序渐进无师通,书法常识全包揽,精炼通俗助速成书法经典的*新版本,永不落伍的综合书学,个体自学的良师益友,集体培训的*佳教材
《赵孟頫胆巴碑》全名为《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又称《龙兴寺碑》,墨迹纸本,藏故宫博物院。125行,每行8字。是赵孟頫于延佑三年(1316)63岁时奉皇帝之命书写的,是赵体楷书的代表作。书写此卷时赵孟頫已到晚年,风格成熟,技法精湛,正是人书俱老之时。赵字的用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藏露结合。赵字笔画的起笔之处注重取逆势,从空际逆入,并没有完全把锋芒藏住。收笔时有回锋的意思,但也不刻意顿挫回锋、强求圆润。第二,线条均匀。赵字没有那种横累竖重,左细右粗的固字程式。而线条的轻重,完全是依据字的需要随机而定。第三,楷书带行。赵字不是纯粹的楷书,有些字明显带有行书笔意。因此,点画之间多前呼后应,笔意相连,不少字干脆用行书的写法,笔画之间牵丝映带,生动流畅。
插图:赵孟頫(1254-133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赵孟頫是一位杰出的全能艺术家,诗词文赋、音律书画、篆刻鉴赏,皆有独到造诣。书法真、行、草、隶、篆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元史》称“赵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明人王世贞在《彝山堂笔记》中称他“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他不满宋代末流摒弃古法,随意挥洒的书风,极力提倡恢复二王传统,马宗霍先生评价他,其书法“全法右军,为得正传,不流入异端”。他对王羲之十分崇拜,曾大量临习《兰亭序》和《集王圣教序》,兼学王献之、钟繇、虞世南、李邕、宋高宗等。他的书法被称为“赵体”,他与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的楷书代表作有《胆巴碑》、《妙严寺记》、《仇锷墓碑》、《永福寺碑》等。
万应均,辰午斋主,湖南宁乡人,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湖南省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书法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心教授,全国师范院校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书法教育和书法研究工作,出版《大学书法》《粉笔书法艺术》《书法实用教程》《书法速成》《汉字书写与书法艺术》《楷书艺术》《行书艺术》《隶书艺术》《书法》《毛泽东书法鉴赏》《大学书法教程》、《书法教程》等专著及各类教材80多种。所著专著及教材,既尊重传统又紧跟时代,融实用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近年来,在《中国书法》《求索》《艺术教育》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5项。创造发明“回宫米字格”并获国家专利。书法作品为海内外珍藏。个人简历和书法作品收录在《中国书法家选集》《中国当代书法家名典》和《当代书法家大辞典》等20多部书法典籍中。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 本书特色南朝梁武帝素好王羲之书法,他曾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从其所藏的王羲之书法中选取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编纂成《千字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押...
《曾侯乙编钟(全套4册四色豪华精装带函盒)》以曾侯乙编钟的科学报告、背景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曾侯乙编钟出土三十余年来我
99天钢笔楷书速成字帖 本书特色 《99天钢笔楷书速成字帖》的编排遵循这一规律,安排了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三个部分,内容由浅到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其...
《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投资与公司业绩》内容简介:本书重点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在公司的“科学决策”这一层面的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
《一日一画·素描.旅行散记》内容简介:画面不是只用石膏几何体,《一日一画·素描——旅行散记》告诉您绘画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美
经典丛书:艺术背后的事 本书特色 经典丛书为当代艺术书籍中的精品,由今日美术馆精心编撰。在装帧上,本书印质极佳,全彩图文,设计大气;内容上偏重学养,选题独具匠心...
《秒赞:文案女王20年创作技巧与心法》内容简介:好文案就要直击人心,令人秒赞。奥美前首席文案,被誉为“文案女王”的林桂枝倾力
艺术概论 内容简介 继承艺术遗产*重要的是批判性原则。批判,不是简单的抛弃或者否定,而是吸取其精华,剔出其糟粕。也即抛弃那些落后的、反动的、腐朽的思想内容,抛弃...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活动,就已发现的遗址而言,至少可以上溯到七千年以前,尽管地理、气候、民族等差异
钟绍京楷书心经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写心经》是河南美术出版社为书法爱好者精心打造的系列丛书之一,共20册, 精选了历代书法名家王羲之、颜真卿、苏...
颜真卿《多宝塔碑》偏旁部首精解 本书特色 本书以颜真卿《多宝塔碑》为中心,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顺序,重视基础,系统介绍颜真卿《多宝塔碑》的偏旁部首特点,为致力于学...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唐代楷书结构秘籍 本书特色 《麻姑仙坛记》碑文苍劲古朴,结构挺拔,线条的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其结...
颜真卿楷书入门基础教程-多宝塔碑 本书特色 本系列图书从历代传世法帖中精选范字,根据初学者的认知能力及学习习惯精心编排,从基本笔法,到笔画、部首的写...
张猛龙碑 内容简介 《张猛龙碑》刻于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三年(公元五二二年)。原碑存于山东曲阜孔庙,无撰书人姓名。额题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阴文十二字...
世界景观设计-文化与建筑的历史-(精装本) 本书特色世界景观设计的历史必定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它基于与时空观相关的*广泛的观念来考察景观历史。*确切地说,它是...
这是新藤兼人谈写电影剧本的经验和心得的书。全书共五部分,第一部分谈戏剧与电影的关系,强调电影必须有戏,并以莎士比亚的作品
书法的故事:先秦两汉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本丛书通过精选中国古代书法史的名碑名帖,对每一件作品和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作者、技法、师承、书...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中世纪艺术 本书特色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中世纪艺术》艾利?福尔以优美流畅的文字向我们展现着人类的艺术成就。 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初期,时...
从设计到设计-服装设计实践教学篇 内容简介 中国加入WTO后,要走向国际服装市场,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市场开发和搜集国际市场的设计信息,如流...
赵孟頫行书-名人名言集字创作 内容简介 《名人名言集字创作;赵孟頫行书》在临摹中尝试创作,在创作中感悟名言。赵孟頫一二一五四年;;三三年元代书画家,字子昂,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