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享誉中外、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哲学名著,也是一部中国学术的超级畅销书。它是根据一代哲人冯友兰在美国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并且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中国哲学简史》译本是英文版流传40年后,在冯友兰的指导下由他的学生涂又光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唯一一部由冯友兰亲自核定的译本,也是*权威的译本。
《中国哲学简史》以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因为它*初是讲义,所以它的语言极其流畅;因为它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它的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中国哲学简史》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中国哲学简史》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个说法很像柏拉图所说的“哲学家——王”。照柏拉图所说,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应当为王,或者王应当是哲学家;一个人为了成为哲学家,必须经过长期的哲学训练,使他的心灵能够由变化的事物世界“转”人永恒的理世界。柏拉图说的,和中国哲学家说的,都是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但是照柏拉图所说,哲学家一旦为王,这是违反他的意志的。换言之,这是被迫的,他为此做出了重大牺牲。古代道家的人也是这样说的。据说有个圣人,被某国人请求为王,他逃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某国人找到这个洞,用烟把他薰出来,强迫他担任这个苦差事。(见《吕氏春秋‘贵生》)这是柏拉图和古代道家的人相似的一点,也显示出道家哲学的出世品格。到了公元3世纪,新道家郭象,遵循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修正了这一点。儒家认为,处理日常的人伦世务,不是圣人分外的事。处理世务,正是他的人格完全发展的实质所在。他不仅作为社会的公民,而且作为“宇宙的公民”,即孟子所说的“天民”,来执行这个任务。他一定要自觉他是宇宙的公民,否则他的行为就不会有超道德的价值。他若当真有机会为王,他也会乐于为人民服务,既作为社会的公民,又作为宇宙的公民,履行职责。
冯友兰(1895——1990),中国现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1920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师从杜威等名师,192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他毕生的事业可以概括为“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他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中国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学者,也是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之一。
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 内容简介 作者在搞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这是其中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的部分,经过补充修订,单独成书,改名为“中国...
原本大学微言-(全二册) 本书特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
论语指月 本书特色 ★中国两千多年来所有考生和普通国人的修身宝典 ★深入阐释半部即可打天下亦可治天下的圣人睿语★明代通俗文学**人冯梦龙详尽解说的经学力作论语指...
人神之际 内容简介 为使国人更多和更深地了解基督教文化,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在2006年编辑出版的六本书的基础上,2008年又把*新的一些研究成果汇集成四本书,...
神学四讲 本书特色 《神学四讲》为赵紫宸晚期神学思想的代表作,本书简明扼要地论述了神学上创造论,道成肉身,救赎论及道德神学这四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话题。与作者前期...
经验主义 本书特色 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在17世纪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突破,给英国伟大的实证主义传统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一传统接受关于世界的常识,并断定所有我们通过...
国学与巴蜀哲学探索 本书特色 这是作者与唐赤蓉教授二十多年研究巴蜀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一个成果结集,所收论文曾发表在海内外的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刊物有加拿大的《文...
亚里士多德的图书馆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分为几部分:*,亚里士多德的个人生平和成长经历,包括亚里士多德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与其导师柏拉图的关...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哲学卷-新时期中西哲学大论辩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
本书的组织构架是按作者个人的哲学编纂学观点建立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利科本人的思想在西方以兼容并蓄著称。在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 目录 序言**章 导论第二章 西方的“宗教”第三章 其他的文化,“诸宗教”第四章 伊斯兰的特殊个案第五章 这个概念充分吗?第六章 累积的传统第...
《孝經學史》正文凡八章,論述先秦至晚清《孝經》學的發展歷程,不但展示了《孝經》今古文文本之流變,孝經學波瀾壯闊的研究史、
哲学通论十五讲 本书特色 洪晓楠编著的《哲学通论十五讲》是一部论述哲学自身、引导人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专著性教材,结构新颖,视野广阔,材料丰富,内容翔实,有较高的学...
本书是哈贝马斯专门论述认识论问题的一本重要哲学专著。全书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作者在书中抓住了认识论问题,从思想史的角度,
人类的知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曾试图以他所能达到的*广阔的眼界来研究一个很大的问题:既然人们和世界接触的时间短暂,观察事物又不免带有个...
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 本书特色 “艺术”、“美”、“形式”、“创造陛”、“模仿”、“审美经验”这六大观念在美学研究中被频繁地使用,以至于我们竟然无暇去考察它们两千...
马克思主义史-(第二卷)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史》三卷本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的一部,本书稿为第二卷,由弗兰尼茨基所著,是对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
智解大学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形态,在先秦时期是以易、礼为中心的天人思想,秦、汉以后形成儒、道、墨三家学说并立,隋唐以后形成儒、释、道三家鼎峙的局面。 从...
沉思录-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作为古罗马帝国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其著作《沉思录》曾经被无数代人奉为有史以来*为伟大的作品...
刺猬的正义 本书特色 古希腊人说,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知道一件*重要的事。罗纳德•德沃金在他的集大成之作中主张,价值就是一件*重要的事,不论它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