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一生法语珍藏
●适意而居的“心药方”:“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不必以拥有很多物质为满足。试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数无量,可以供我们自由欣赏;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争妍斗丽,可以供我们随意观看;东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驰;士农工商各类阶层,随你交往。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
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
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主要内容: 在弘法过程中,星云大师曾为当下人开出了一剂在世界上适意而居的“心药方”:“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看这剂“心药方”,我们也许会发现净心的难处,同时也会悟得“尘尽光生”的方法。而《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就是在星云大师所有开示的基础上,将这则“心药方”制成方便的丸剂,让大家在茶余饭后方便时,服上一丸,无论你是心灵有疾,还是精神多苦,都可药到病除,杂念不生。《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中,我们可以倾听星云大师谈自知、谈包容、谈随缘自在、谈幸福、谈工作、谈处世、谈生死等等,每一处都是佛家精神的升华,每一处都是大师苦心的慈悲,每一处都是修炼清净心的智慧。只要我们发心去感受,去践行。
放宽心,把嗔言碎语当耳边风【菩提心灯】一个人如果能够将外界的嗔言碎语当做耳边的一阵风一样,任它吹来,任它吹去,不为所动,就会省却很多烦恼,拥有一个清静圆满的人生。【一日一禅】在修禅的道路上深有体会的高僧多以“遇谤不辩”为自己的修行准则之一,即便被冠以恶名,仍能泰然自若,不加辩驳。于修行者来说,不妄语、不多嘴,自会令修行更进一步,即便遭人非议,但清者自清,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是不可能被掩盖的,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人格好坏立见,何必在意别人的背后私语。星云大师对待毁谤的态度,正是一面深省自己,一面保持沉默。深省的目的是看清自己的实力和本质;保持沉默、不去辩白,是对自己人格的信任。星云大师的这种处世态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很久以前,有一归省禅师,在担任住持期间,由于天旱,很少有人能拿粮食来养活这些僧人,僧人们只能每天喝粥吃野菜,个个面黄肌瘦。有一日,住持外出化缘,法远就召集大家取出柜里储藏的面做起粥来。粥还没做好,归省禅师就回来了,小师弟们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归省禅师看到法远居然把应急用的面都用了,生气地说:“谁让你这么做的?”法远毫无惧色地说:“弟子觉得大家面如枯槁,无精打采,于是就把应急用的面拿出来煮了,请师父原谅。”归省严厉地说:“依清规打三十大板,驱逐出寺!”法远默默离开了寺院,但他没有下山,而是在院外的走廊觅了个角落栖息下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曾动摇他向佛的决心。归省禅师有一次偶然看见他在寺院的角落睡觉,十分吃惊地问道:“你住这里多久了?”“已半年多了!”“给房钱了吗?”“没有。”“没给房钱你怎么敢住这里?你要住,就去交钱!”法远默默托着钵走向市集,开始为人诵经、化缘,赚来的钱全部用来交房钱。归省禅师笑着对大众宣示:“法远乃肉身佛也!”后来法远继承了归省禅师的衣钵,将佛学发扬光大。佛陀教导弟子,不要妄生“嗔”念,其实就是面对别人的怨怼和怒骂不要计较太多,太计较就会平添怨气,那烦恼就会不请自来,那还何谈清静无为?星云大师言之凿凿,对别人的闲言碎语从不予以辩护,其实正是修养的功夫所在。如果别人依然纠缠不清,装聋作哑或指东打西,也是很好的应对之法,这样会使对方的攻击无所适从,最后对方也只能怏怏而退。一个学僧问赵州禅师:“听说你曾亲见过南泉禅师,是真的吗?”赵州禅师回答说:“镇州出产大梦萝卜头。”一个学僧问九峰禅师:“听说你亲自参拜过延寿禅师,是真的吗?”九峰禅师回答说:“山前的麦子熟了吗?”赵州、九峰禅师,英雄所见略同。一个学僧问赵州禅师:“佛经上说,‘万法归一’,那么一归何处?”赵州禅师回答说:“我在青州缝了一件青布衣服,有七斤重。”又有一个学僧问赵州:“当身体死亡归于尘土时,有一个东西却永久留下。我知道这个东西,但这个东西留在什么地方呢?”赵州禅师回答说:“今天早晨刮风。”有学僧问香林远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回答道:“唉,坐久了,真感到疲劳啊!”学僧问憨山禅师:“佛是什么?”他回答说:“嘿!我知道怎样打鼓。”学僧问睦州禅师:“谁是各位佛祖的老师?”他哼起了小调:“叮咚咚咚……”学僧又问他:“禅是什么?”他合掌念道:“南无阿弥陀佛。”但这学僧迷惘地眨着眼睛,不了解他的意思。于是睦州禅师大喝道:“你这可怜的孩子,你的恶业从何而来呢?”这学僧仍无所悟。睦州就说:“我的衣衫穿过多年之后,现在完全旧了,松松地挂在身上的碎片,已吹上天空了。”又有一次,一个学僧问睦州禅师:“什么是超佛越祖之说?”禅师立刻举起手中的杖子对大家说:“我说这是杖,你们说它是什么?”没有人回答。于是他再举起手杖问这个学僧:“你不是问我什么是超佛越祖之说吗?”一个学僧问洞山良价禅师:“谁是佛?”洞山随口答道:“麻三斤。”诗曰:“不智之智,名日真智。蠢然其容,灵辉内炽。用察为明,古人所忌。’学道之士,晦以混世。不巧之巧,名日极巧。一事无能,万法俱了。露才扬己,古人所少。学道之士,朴以自保。”人与人的言语交锋里,“麻三斤”这样的回答才是最好的回答。上面这段看似驴唇不对马嘴的一段问答,几位禅师皆讲述了一个道理——有些话不必说得明确,佛在心中,道就在心中,用语言是无法阐述清楚的,要看修行者的真心如何,只有不断反省不断领悟,答案才在修行者的心中。其实,“佛”和“道”就好比一个人的品质,别人不断地对这人的品格质疑,这人答什么都是有主观因素的,在别人看来都是辩驳,但如果这人什么都不说,或者说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让别人自己去猜测。那么,时间一久,这人的人格就会被世人慢慢看清,他是好是坏也就不必多加解释了。佛光开示毁谤是打倒不了一个人的,除非自己本身不行,没有实力。
“食、色,性也”。性与人类生存繁衍的关系极为密切,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性并非单
黑格尔论精神与绝对知识 本书特色 《黑格尔论精神与**知识(精)》由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著。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把生活和历史的全部多样性都归结为“精神...
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日中佛教交往史,时间上自佛教传入日本之前,下至中日建交以后,讲述了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及中国成立至今的中日佛教...
百家讲坛--韩非子智慧讲堂 内容简介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国人的骄傲。但要真正参悟和理解其精髓,并不是件易事。“国学诸子百家讲坛”丛书循着诸子百家的思想脉络,清...
民族宗教研究-[第2辑] 本书特色 《民族宗教研究(第2辑)》(作者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收录了:《清代涉藏民刑案件研究与展望》;《黄埔珠江村蒲氏考》;《...
学诚法师文集-(全八册) 本书特色 《学诚法师文集》为中国佛教协会新任会长学诚法师的佛法文集套装,共计8本,《学诚法师文集系列01:信仰与对话》《学诚法师文集系...
道德完善视阈下的个体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道德完善视阈下的个体发展研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道德完善视阈下的个体发展研究 目录 导论**章 道德与人生**节 ...
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 本书特色 行走江湖**,终结谬论的神器!长踞英、美、德、加逻辑思维类图书畅销排行榜,已被译为10余种语言。“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
资本论第一卷 内容简介 现在作者把这部著作的**卷交给读者。这部著作是作者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前书的内容已经概述在这一卷的**章中。这样做...
仿佛论老子 内容简介 仿佛先生通过老子在呼唤我,向我开启了一个认识我自己的过程,老子讲道的意义,就在于给生命的升华提供一个捷径。道必须行而知,觉而悟。我要认识这...
《古犹太教》是《宗教社会学论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研究古犹太教都是从宗教学的角度,以文献考证来看待古犹太民族与现代基督
新疆穆斯林研究,ISBN:9787228143245,作者:佐口透目录 序言凡例转写法序说一喀什噶利亚的穆斯林1宗教生活秩序(1)穆斯林的义
佛本是道-(2) 内容简介 前往蜀山开派大典途中,周青助大自在宫人打败西域五散人,并得遇了身负三世情孽的云霞仙子。二人由此携手,一路上打败乾机老道,致使昆仑失主...
王阳明心学使用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王阳明心学实用性的特点,总结其在社会生存中的几大法则,从而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其实这一方法无非是一个字,那就是用“心”。...
老子新编 内容简介 俯仰天地,洞悉古今;刷新老学,为天下先。中英双语,意译兼直译,依“信、达、雅”之总要求,传老学之真精神。注释力求疏而不漏,通而不俗;精而不少...
野鹤老人占卜全书-京氏易精粹-4 本书特色 《京氏易精粹4(野鹤老人占卜全书)》是由华龄出版社出版的。野鹤老人占卜全书-京氏易精粹-4 内容简介 易书以揲蓍求卦...
《蒋扬钦哲旺波传》是十九世纪西藏不分教派运动领袖──蒋扬钦哲旺波大师中文版完整传记的首度面世!伟大的智者──了知一切的蒋
解深密经疏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解深密经》是法相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此经理事悉备,要言不烦,诚大乘之纲领、法相之钤键。除序品外,全文收入《瑜...
尼采生存哲学 内容简介 凡能吸入我著作中气息的人,他就知道,这是高岗上的空气,是使人精神焕发的空气。一个人必须加以培养以适应这种空气,否则他就会有受寒的危险。本...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 尼采跟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一样,是对20世纪的精神生活起了*大影响的思想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一鸣惊人的巨作,也是读者理解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