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诗歌都有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诗歌的生命力在各时期的诗人手中不断得到传承与创新。本书以理性的视域、逻辑的维度,对中英诗歌进行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横向对照,以期探索艺术技巧和诗歌创作和鉴赏中的契合之处。其特色如下:
★就目的而言,以现代西方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理论为指导,对中英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语言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科学的比较研究。
★就布局而言,上编“诗艺与诗语”分意象、格律、通感等共17章对中英诗歌艺术进行细化的比较梳理;下编“诗人与诗作”以李贺与济慈、《圣经·雅歌》与《诗经·国风》等13个实例来进行比较归纳。
★就内容而言,全书以详细的诗例作为理论研究的阐释,且所引诗例典型,既丰满了文学的形象,又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全书涉及的中英诗歌涵盖的方位全、视角新、行文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力图在中英诗歌的比较研究中,既汲取英美诗歌中的养分,又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我国诗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价值和地位,*终为进一步探索中西之间跨时代、跨语种、跨民族的“共同文学规律”打下基础。
本书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诗艺与诗语”主要从中西比较文学和中西诗论、文论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批评理论入手对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诗歌在艺术技巧和语言特色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下编“诗人与诗作”主要对比《圣经》与《诗经》中爱情篇章的艺术特色;对汉乐府民歌与英国民谣的时代性、叙事性及艺术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李贺与济慈、李清照与白朗宁夫人等人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之比较研究;到了现代,中国古典诗词对英美著名诗人及其诗歌的影响和英美诗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等。
本书的读者对象: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
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诗歌都有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诗歌的生命力在各时期的诗人手中不断得到传承与创新。《中英诗艺比较研究》以理性的视域、逻辑的维度,对中英诗歌进行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横向对照,以期探索艺术技巧和诗歌创作和鉴赏中的契合之处。其特色如下:★就目的而言,以现代西方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理论为指导,对中英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语言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科学的比较研究。★就布局而言,上编“诗艺与诗语”分意象、格律、通感等共17章对中英诗歌艺术进行细化的比较梳理;下编“诗人与诗作”以李贺与济慈、《圣经?雅歌》与《诗经?国风》等13个实例来进行比较归纳。★就内容而言,全书以详细的诗例作为理论研究的阐释,且所引诗例典型,既丰满了文学的形象,又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全书涉及的中英诗歌涵盖的方位全、视角新、行文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中英诗艺比较研究》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力图在中英诗歌的比较研究中,既汲取英美诗歌中的养分,又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我国诗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价值和地位,*终为进一步探索中西之间跨时代、跨语种、跨民族的“共同文学规律”打下基础。
朱徽,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领域: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加拿大研究,中西比较文学。曾在美国富布赖特项目“美国文学与文化高级研修班”研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等多所国(海)外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研究生教学和培养工作,开设多门与翻译和文学相关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目前在本院“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和“加拿大文化研究”方向从事博士生培养工作。 已出版学术专著五种,包括:《中英比较诗艺》(1996)、《中美诗缘》(2001)和《加拿大英语文学简史》(2005)等;主编《汉英翻译教程》(2004)等教材;翻译出版译著八种,包括:《加拿大抒情诗选》(1995)、《世界文学名著解析丛书》五种(1993—1998)和《女性的奥秘》(合译,1998)等;参加编撰词典三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和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成果中有多项获四川省政府和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成果奖。
女性文学的革命-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有关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著作。全书从文权制文化传统的历史嬗变、女性话语的诞生、母性神话的解构...
上帝是谁:辛格创作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 本书特色 辛格,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部著作介绍了当今国外的辛格研究动向,并从辛格的文化背景着手分析了辛格的上帝...
《理性预期》内容简介:什么是预期?从事经济活动的私人经济主体,如工人、消费者和企业家,在决定他们当前的行动之前,总要对将
行走于理性的钢丝上:理性动物的不确定生活 内容简介 人类能够相信所有的事情,但是也能堕入深深的怀疑和迷惑。问题部分在于我们的许多信仰缺乏理性的基础。更深也是更麻...
唐代文学与竹林七贤 内容简介 本书点面结合,既侧重于整体的考察,又着力于个案的分析,对于唐代文学研究以及竹林七贤研究空间的拓展,都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与启示意义。本...
《恋人絮语》内容简介:《恋人絮语》是罗兰·巴特于197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开设了一门讨论课。这门课以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名著《少
克隆先驱:童弟周传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撷取可信的一手资料,描绘出童第周真实一生的大致线条,显现其独特经历所孕育的丰富个性色彩,并解释为何童第周能在生活清贫的家庭...
一年前,天山南麓,那个人牵着马匹对他说:“不管何时,只要你来,我就倒履欢迎。”他想,他这一辈子是不要离开天山的,也不要去
感悟通论 内容简介 从老子的“止笔之叹”到王国维的“而立之叹”(当然还有孔子“绝笔于获鳞之叹”),中国人在思想学术领域以生命和智慧进行着地久天长的文化探索,遂使...
Hayeksachievementsinsocialandpoliticalphilosophyareincreasinglyreceivingfullreco...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旨在为读者提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精品。当时,学问家经历了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学术革新;因时应...
文心雕龙札记 本书特色 《文心雕龙札记》由黄侃著,黄先生是章太炎先生的弟子,曾任北京大学和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本书是黄侃先生任教时的讲义,对《文心雕龙》内容含...
洞悉生命玄机 节选 1990年,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等多国科学家雄心勃勃地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几年后,将要...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的作者带我们进入了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狂人日记》、《知堂文集》、《电》、
Thedecades-longresilienceofMiddleEasternregimesmeantthatfewanticipatedthe2011Ara...
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和经典的重构、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质、地位及方法、朗松的历史精神和科学精神与当下性、德勒兹诗学与文学经典的多...
真假两面看红楼 本书特色 发掘一个让人忽视的作者秘密,解开使人迷惑的红楼死结,诠释红楼真假,开创红楼研究新天地!在红楼梦的大量描写中,基本反映了故事的大致历史背...
中国传统哲学 本书特色 作者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秦汉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发表学术论文20...
我愿小说气势如虹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不变的观点;下编:易动的文学。我愿小说气势如虹 目录 上编 不变的观点批评的眼光、态度及风格文学研究的分野与...
谈美书简 本书特色 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课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