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纲要》是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告别人生、谢幕学术、留作纪念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它由《伦理学纲要:》、《认识论纲要:》、《存在论纲要》组成,三位一体,对应真、善、美,自成一家之言。《伦理学纲要》在中国传统情本体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视角下,从〔人之所以为人〕出发,将道德、伦理作内外二分,道德作宗教性、社会性二分,人性作能力、情感、观念三分,讨论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认识论纲要》是对认识论问题的看法,认为中国实用理性忽视逻辑和思辨而待自行改善。《存在论纲要》围绕〔人活着〕及其一些宗教—美学问题,为本无形而上学存在论传统的中国哲学开创一条普世性的〔后哲学〕之路。它探究作为〔生存智慧〕的中国哲学的优长待传和缺失待补以及如何传和如何补等问题,认为〔转化性创造〕是关键。它用孔子来消化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并希望从这个方向对人类的未来有所补益。
本书是作者的*新一部著作,也是他由具体的哲学研究、美学研究、思想史研究走向建构自己哲学体系之作。本书论述了他的伦理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三方面的理论,他的哲学以“人类如何可能”来回应康德的“认识如何可能”,认为人类自我建造使人类成为可能;他的历史哲学指出,历史主义讲“发展”,伦理主义讲“善”,两者必定有矛盾,他提出“度”,把握中道。本书由伦理学纲要、认识论纲要、存在论纲要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后面均有答问,是对作者学说的通俗解说。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著有《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论》等。
诸子的真相 本书特色 ★作者何新是中国著名的通才型学者、高层智囊。他的研究范围涉及经济、哲学、历史、考古、语言、神话等诸多方面。他是一位具争议及传奇性的知识分子...
易学基础 本书特色 《易学基础》立足于易学客观真实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阐述易学的真实思想、方法及其发展源流,揭示易学的功用和意义,旨在传承和发扬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
人的精神家园-新大众哲学.6.价值论篇 本书特色 “新大众哲学”丛书自觉以大众化为宗旨,通过提炼和归纳三百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老百姓听得懂...
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德文版《文本与阐释》和英文版《对话与解构》选编译出,收录了解释学和解构论两大思潮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
1988年作者应台湾大学哲学系和历史系的邀请,以“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为题,开设了13次的公开课,从多层次、多面向、多维度和多
周易口诀义疏证 内容简介 庚戌孟冬,余得古经解汇函重刻孙本《周易口诀义》,爱而读之。观其易注,既以王辅嗣注、孔颖达疏为宗,复征引子夏、马融、荀爽、郑玄、虞翻、陆...
孝弟三百千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孝弟三百千》是“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中的一本,内含《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
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 本书特色 全面、深入地梳理了“自然”与“人”在近代中国的意义转化过程,对认识近代中国思想演化历史有重要学术价值。自然和人:...
章太炎谈诸子 本书特色 章太炎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为基础,用外来的佛学补充说明先秦的诸子学,并通过条理各家各派的思想概念而重新建构中国古代的思想结构,极为深...
高尔基曾经说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最伟大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杰出才华不仅表现在其小说创作中,也体现在
在兹:错位中的天命发生 内容简介 书名来自《论语》:“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在兹就是在这里,在中文经典的现代处境之中,并应和于那些“早就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句子”...
本书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严群先生文集之三,收录了严群先生研究古希腊哲学相关论文30多篇,及关于传统儒学研究论文8篇,这些研究成果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哲学卷【新时期人与文化的反思】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
美学入门 本书特色 《美学入门》一书,是日本中央公论新社编辑的“中公新书”文库中的一本。作者佐佐木健一是东京大学教授,专攻美学和法国思想史。本书针对20世纪后期...
我的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梁涑溟先生的人生哲学是什么?★梁溟溟先生自己是怎样谈的?★当代著名思想家面向大众读者的解说。 我的人生哲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文...
道行般若经(上下) 内容简介 《道行般若经》,又称《道行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般若道行品经》等。 本经阐明般若波罗蜜之法,并叙述及其受持的...
神秘的择吉 本书特色 神秘文化是一座变幻奇特的库府,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事者从中总结御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的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神...
默悟人 目录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 沩仰宗1 尘中 沩山灵佑2 井中 沩山灵佑3 瓦中 沩山灵佑4 杖中 沩山灵佑5 魔中 沩山灵佑6 法中 沩山灵佑……二 曹洞...
国学与巴蜀哲学探索 本书特色 这是作者与唐赤蓉教授二十多年研究巴蜀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一个成果结集,所收论文曾发表在海内外的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刊物有加拿大的《文...
智解大学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形态,在先秦时期是以易、礼为中心的天人思想,秦、汉以后形成儒、道、墨三家学说并立,隋唐以后形成儒、释、道三家鼎峙的局面。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