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所以让人们无比地恐惧和排斥,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敞开心结去认识它,导致死亡带上了阴沉浓重的黑色面纱。《死亡课》是一本让我们亲近、拥抱死亡的书,它没有长篇累牍的哲学纠问,没有学究式的论证,它凝聚的是几位作者**线的工作实践与研究的思考,以告诉世人:
如何认识死亡,包括儿童、青少年、中青年和老人们如何认识死亡。
如何认识死亡的过程(即临终)。包括我们自己如何从容而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后一程;如何给予那些正在经历死亡过程的人一些帮助,让他们在人生之旅的*后阶段多感受一些温暖,少一些痛苦和孤独。
如何面对丧亲之痛,包括我们自己如何从丧亲之痛中解脱出来,如何帮助我们的邻居、朋友、孩子和老人面对亲人的“失去”。
如何引导社会团体与家庭,帮助个体进行有效的助人和自助,引导人们实施正确和积极的临终关怀。
一本平易近人而又系统、深刻的“死亡教育”书。
告诉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从容应对自身、亲友乃至陌生人的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
启示社会团体与组织,采用何种措施来帮助单个家庭与个体克服“死亡”带来的痛苦和阴影。
非自然死亡 20世纪,美国目睹了本国及世界范围的极速上升的死亡人数,部分原 因 是人口的激增。人口增长本身就必然导致死亡人数的增长。人口增长同时 也导 致暴力事件的增加。在很多情况下,暴力事件导致了更多的非自然死亡。 事故 各种事故和非故意伤害致死,在整个美国人死亡原因中列居第五,在1 ~ 44岁人群的死因中列居榜首。2004年共有112 012个美国人死于事故,约占 当年死亡人数的4.7%。 如果每个因事故死亡的人平均影响10个亲友,2004年,美国有超过100 万人因为事故致使人们失去亲人而悲痛万分。还有900万人因事故致残。其 中 机动车事故致44 933人死亡,占各种事故致死总和的40%多。(与同年在 伊拉 克战死的848人相比,人们似乎更加关注在战争中战死的人数;但是每年由 于 汽车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大超过这848人,却对人们安全观念的影响甚小 。) 1979—1992年期间,事故导致的死亡率降低了超过25%,但是自1992 年 以后死亡率又重新开始增长。事故导致死亡率降低可能是公共教育敦促人 们在 驾车时有更多的安全意识的结果——比如专心驾驶、系安全带、不酒后驾 车。 因为这些安全规范,事故致死在各种死因中从第四位落到第五位。近几年 ,事 故致死率又有所抬头,与人口增长和快节奏的生活有关。 机动车事故在当今社会致死率相当高。其中15~24岁年龄段是机动车 肇 事致死率*高的人群,而且男性远高于女性。 这种死亡率与我们的想象相差悬殊,让我们对当代社会死亡率模式有 了一 些基本的了解。例如,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多的是年轻人,而不是老年 人。 在很多突发事件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场景:警察上门或者打来电话,通 知某 某已死的消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死者家人拒绝相信的表情:“他刚刚开车 去看 电影!怎么可能就死了呢?”如果死者遗体损毁严重,家属可能永远都见 不到。 有些重伤者被送到医院抢救或者确定死亡,有时医院会询问家属是否愿意 捐献 死者器官——这些对家属们都是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家属们可能很长一 段时 间都不相信这是真的,这种意外死亡的殡葬事务处理起来就很困难。 谋杀 2004年在美国有17347人被谋杀致死,平均每10万人中有5.9人死于谋 杀。好消息是,谋杀致死已从1990年**大死因落至2004年的第15位;坏 消息是,自从80年代后期,因谋杀死亡的人数还是在逐年上升。21世纪以 来,美国因谋杀致死的人数异常之高。 谋杀致死在美国人口中也是严重分布不均。根据人口统计学研究,谋 杀致 死多分布于年轻男子群体。至少在过去十年,谋杀致死率*高的是在15~ 24 岁的人群中。目前15~24岁年龄段人群死因中谋杀致死排第二。谋杀致死 的 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从性别差异来看,美国年轻男子死于谋杀的比例更高,死亡人数与女 性的 比例是3.6:1。 有两个特点尤为明显,一是50%的谋杀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或与熟人 之 间,二是美国社会的谋杀与滥用枪支密切相关。 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体中,死亡越来越常见。而且谋杀致死是完全不可 预知 的。枪支走火,汽车劫持案误杀无辜的人,这些频繁发生的突发性人祸, 让谋 杀在今天的美国如此强烈地植入到人们的死亡意识中。 美国的死亡防控体系有时会过分地夸大谋杀的影响。例如,媒体总是 过分 关注暴力和谋杀的个别案例。相信大多数美国人都知道1999年科罗拉多州 哥 伦拜恩中学恶性枪击事件和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然而, 了 解这些恶性事件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学到什么,并尽可能减 少再 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校园谋杀是非常个别的案例。正如福克斯 和莱 温两位所说:“尽管校园暴力非常令人恐慌,但是学校依旧是很安全的地 方。” 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在2003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从1992年到2002年, 5~19岁的孩子们在学校以外被杀害的可能性是在校内的70倍。”2004年的 报 告也重申了类似的观点。对于校园暴力,我们可能渲染太过了,以至于扭 曲了 事情的本来面目。一位评论员说:“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暴力犯罪比例,远 比实 际发生的暴力犯罪高很多。” 然而,当今美国的谋杀事件依旧很频繁,这是很让人担忧的。人们应 该想 办法阻止和减少暴力谋杀的发生,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放弃对谋杀事件的 错误 认识和有误导性的做法,而去实事求是地客观看待它。 暴力谋杀事件会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几乎所有的谋杀都会 导致 意外死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将一场暴力事件变成死亡事件。这会对死 者家 属造成极大的困扰:他们面临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即使找到凶手也 无济 于事。尤其当知道凶手就是家人或者朋友,或者得知自己的亲人是蓄意谋 杀的 无辜受害者,这更加重了死者家属的悲痛。有时,对凶手的审判过程,遇 难者 家属是不允许参与的,这也无疑让遇难者家属倍感愤怒而失去控制。 20世纪非自然死亡案例中还包含恐怖事件、战争、种族灭绝、屠杀、 核 武器等等。卡斯滕鲍姆将这类死亡事件归为“大规模死亡”,其过程之复 杂, 牵扯领域之多,让我们不能再用简单的因果框架来限定了。 P26-29
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博士自1975年开始便在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死亡与临终、儿童与死亡等课程。1978年,他成为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成员,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及姑息治疗组织成员。科尔博士还是死亡、临终和悲痛事务国际工作组前主席和常任理事。
目前,他还是佛罗里达阳光海岸安养协会的董事会成员。这个协会是美国国家安养与照护组织中儿童安养照护服务的首席咨询机构,同时还是国家捐献者家庭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他的著作包括36本书和手册,例如《帮助儿童应对死亡:指导和资料》、《儿童与死亡》、《青少年与死亡》、《青少年的死亡与悲痛手册》等。
科尔博士的工作得到了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的认可,并被授予杰出个人贡献奖(1988);国际儿童安养组织授予他世界儿童安养工作杰出贡献奖(1989);之后他还获得了创立查尔斯·科尔基金的终身成就奖(1995)等等。
克莱德·内比(Clyde
M.Nabe)博士自1976年开始在南伊利诺伊大学讲授死亡教育课程。他是一位牧师,曾经在几个教区任职。他的研究和著作主要集中在医学伦理学、宗教哲学和比较宗教学等领域。
说话心理学·3: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本书特色 说话是连接人心的过程,把心摸透才能把话说好。 会说话可以进退自如,成功虏获人心。会说话的人得天下,会说话的人无往不胜...
《孩子如何思考》内容简介:做一个小宝宝是什么感受?他们看似神秘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他们有同理心吗?又如何得知关于道德的复杂
“结婚这么久了,为什么还是怀不上孩子?”“现代女性的子宫冷得像电冰箱”“白带过多,把内裤弄脏了,是因为吃得不对”……月经
支气管炎 本书特色 由王桦主编的《支气管炎》旨在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支气管炎的一些基本知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度,提高健康水平。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可以快速查阅,轻松学...
中老年与皮肤病 内容简介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老龄化趋势迈进,在一些大、中城市更为显著。以北京为例,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1987年已达10.36,...
《人生十二法则2》内容简介:现象级畅销书《人生十二法则》作者全新力作!《人生十二法则》给现代人提供了应对混乱生活的一剂良药,
老年病中医针灸防治专家谈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专职负责首长保健的医学专家集体编写而成。全书分中医、针灸两篇,涵盖了中医针灸养生保健基本常识、常见老年病的中医认识、辨...
《拉筋瑜伽物语(附DVD光盘1张)》以可爱的插图来图解人体的六大筋,教你快速检测“筋”的健康状况。《拉筋瑜伽物语(附DVD光盘1张)》
《人的七张面孔》内容简介:如何扭转令人头疼的人际关系现状?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七张面孔》被媒体誉
《维系婚姻的秘密》内容简介:婚姻对男人女人而言,意味着截然相反的未来 伊丽莎白·弗洛克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二十二岁那年她只身
《一流的教养》内容简介:全球畅销300万+册的育儿圣经 60年横扫世界的经典育儿理念×19句关于孩子成长的神奇语言 每一句都振聋发聩
《瘦身女王》荣登金石堂、诚品书店博客畅销书排行榜!72公斤时的我,凸肚、肥臀、很像是“有喜”了!现在我想瘦就瘦,火辣腰线随
有病不要乱求医 本书特色 打破中西医藩篱,给你指点一条通往健康长寿的捷径!发烧和食欲不振是世间的两大名医;疼痛是上帝送给人的礼物。按照“男八女七”来养生,活到1...
工具 本书特色 2012年心理学畅销飓风《工具》,来到中国.伦敦书展*贵图书,2012年全球36个国家同步上市.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权威心理学专家60年探索成果,...
荣格之道:整合之路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荣格心理学分析研究的著作。作者围绕荣格生命和生活发展的各个阶段,利用荣格本人的信笺、格言和其他作品,审视了荣格个人发展...
本书由4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费德里克·麦特里亚斯·亚历山大及其研究的成果。第二部分讲述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介绍了如
亲密、孤独与自由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倾情作序,一本难得的可以静静的一气呵成品读的佳作,解读亲密、孤独与自由的爱情真谛。亲密、孤独与自由 内容简介 我们都在跳着人...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内容简介 本书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心理治疗中有代表性的治疗学派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介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技...
《苦难的意义》内容简介: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登山、跑马拉松、吃辣、看恐怖电影?为什么那么多人念念不忘于自己吃苦、受冻、流泪
《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主要内容: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中国癌症基金会于2007年10月31日在北京联合主办世界癌症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