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易通》·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程廷祚撰。廷祚有《大易择言》,已著录。是书凡《易学要论》二卷、《周易正解》十卷、《易学精义》一卷、又附录《占法订误》一卷,《易通》其总名也。其《要论》尽去汉人爻变、互体、飞伏、纳甲诸法,未免主持稍过。然举宋人《河》、《洛》、《先天》诸图及乘承比应诸例扫而空之,则实有芟除轇轕之功。其《正解》则《经》、《传》之义疏,不用今本,亦不用古本,以《彖传》、《小象》散入《经》文,《十翼》并为《六翼》,颇嫌变乱,而诠释尚为简明。其《精义》统论《易》理,通其说於道学,略如语录之体。其《占法订误》谓画有奇偶九六,而上下进退於初二三四五上之际,所谓六爻发挥者,《易》之变惟在於此。之卦则所以识别动爻之用,而所取仍在本卦。故以《洪范》之说为占法,而以《春秋内、外传》所载为附会变乱,不与《易》应。然箕子殷人,未睹《周易》。太卜掌三《易》之法,则三《易》异占,灼然可证。左氏所纪,其事或有附会,其占法则当代所用,卜史通行,断不至实无此法而凭虚自造。是则信理黜数,至於桥枉过直者矣。
《卦义一得》(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来集之撰。是编於每卦约举大义,所发明不过数语,故名“一得”。其中颇有精澈之语,然
《河洛先天图说》·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天真撰。天真字汝迪,号去伪,兴国州人。由岁贡生官安仁县训导。其言《易》,大
《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熊良辅撰。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南昌人。延祐四年尝领乡荐,其仕履未详,是书前有
《周易图书质疑》·二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赵继序撰。继序号易门,休宁人。乾隆辛酉举人。其书以象数言《易》,而不主陈
《周易像象述》·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吴桂森撰。桂森字叔美,无锡人。万历丙辰岁贡生。尝从顾宪成、高攀龙讲学东林。又从
《横渠易说》·三卷(内府藏本)宋张子撰。《宋志》著录作十卷。今本惟《上经》一卷,《下经》一卷,《系辞传》以下至《杂卦》为
《周易去疑》·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舒宏谔撰。宏谔字士一,旌德人,老於授徒。故钞撮讲章,纂而成帙,以便课诵。其举例有
《周易总义》·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易祓撰。《南宋馆阁续录》载祓字彦章,潭州宁乡人。淳熙十一年上舍释褐出身。庆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内府藏本)明胡广等奉敕撰。考《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命行在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
《周易纂解正宗》·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谢复茪撰。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
《石潭易传撮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髦撰。髦字孟恂,永新人。永乐戊子举人。是书大旨以程子之全体大用具於《易传》,
《易学筮贞》·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赵世对撰。世对字襄臣,衢州人。兹编论《易》为卜筮之书,故经秦火而独存。命之曰《
《周易传注》·七卷、附《周易筮考》·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李塨撰。塨字刚主,号恕谷,蠡县人。康熙庚午举人。官通州学正
《易象数钩深图》·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文炳撰。文炳字明德,绛州人。康熙中以实录馆供事议叙,授高唐州州判,终於泗州
《易象约言》(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鼐撰。鼐字大年,无锡人。乾隆丙辰进士,官工部主事。是书诠释文句,颇为简明。惟
《易象》·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明弼撰。明弼字亭二,陕西人。康熙间官凤翔府教授。是编取六十四卦《大象》列《本义》於
《易疑》·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陈言撰。言字献可,号东涯,海盐人。嘉靖丁酉举人。其书用《周易》注疏本,题《上经》曰“
《易参》·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钱彭曾撰。彭曾号觉龛,钱塘人。是书用注疏本而不载《经》文,但标每节之目。首为《图说》,
《周易辨》·二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浦龙渊撰。兹编因《系辞》“包犠氏王天下”之文,遂谓六十四卦无一非帝王师相之事
《周易惜阴录》·四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世沐撰。世沐字尔瀚,江阴人。《江南通志》列之《儒林传》中,称其与陆陇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