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存疑》·十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林希元撰。希元字茂贞,号次崖,同安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佥事。见《自序》及王慎中《序》。《泉州府志》称官至大理寺丞,误也。《明史·儒林传》附载《蔡清传》中。是书用注疏本。其解经一以朱子《本义》为主,多引用蔡清《蒙引》。故杨时乔《周易古今文》谓其继《蒙引》而作,微有异同。其曰《存疑》者,洪朝选《序》谓其存朱子之疑以羽翼程、朱之《传》、《义》也。《自序》谓:“今必下视程、朱,则吾之说焉能有易於彼。无已则上宗郑、贾,郑、贾之说其可施於今乎?”盖其书本为科举之学,故主於祧汉而尊宋。然研究义理,持论谨严,比古经师则不足,要犹愈於剽窃庸肤为时文弋获之术者。盖正、嘉以前儒者犹近笃实也。原刻漫漶,此本为乾隆壬戌其裔孙廷玣所刻。旧有王慎中、洪朝选二《序》,载朱彝尊《经义考》,廷玣删之。所言皆无大发明,今亦不复补录焉。
《乾坤凿度》·二卷(永乐大典本)按《乾坤凿度》,《隋、唐志》、《崇文总目》皆未著录。至宋元祐间始出。《绍兴续书目》有《仓
《大易蓄疑》·七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荫枢撰。荫枢字乔南,韩城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贵州巡抚。是编用王弼之本,但有六
《汉上易集传》·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朱震撰。震字子发,荆门军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南
《周易会缉》(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吴映撰。映字沐日,晋江人。其书大旨皆宗朱子《本义》而折衷於《蒙引》、《存疑》诸
《丙子学易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人。宝庆二年以布衣召补从政郎,差充秘阁校勘。历
《周易爻物当名》·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黎遂球撰。遂球字美周,番禺人。天启丁卯举人。从朱由榔起兵。后守赣州,城破巷战死
《像钞》·六卷(内府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见》,已著录。是书虽以“像”为名,实则衍陈抟之数学。凡《卦图》二卷,
《石潭易传撮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髦撰。髦字孟恂,永新人。永乐戊子举人。是书大旨以程子之全体大用具於《易传》,
《易学象数论》·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宗羲撰。宗羲字太冲,号梨洲,馀姚人。前明御史尊素之子。康熙初,荐修《明史》,
《周易古经》(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雷乐编。乐,建安人。嘉靖间由贡生官广州训导。是书《明史·艺文志》不著录,朱彝尊
《易窥》(无卷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程玉润撰。玉润字铉吉,常熟人。万历癸丑进士。据《经义考》所引倪长玗语,知其尝官部郎
《仲氏易》·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一名甡,字大可,号秋晴,一曰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萧山人。康熙己未
《大易粹言》·十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宋方闻一编。闻一,舒州人。淳熙中为郡博士。时温陵曾穜守舒州,命闻一辑为是书,旧《序
《御纂周易述义》·十卷乾隆二十年奉敕撰。凡《卦爻》四卷,《彖传》一卷,《象传》二卷,《系辞传》二卷,《文言传》、《说卦传
《易学统此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孙维明撰。其子越续成之。维明字克晟,江宁人。前有天启四年维明《自序》。其书多取
《易笺》·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法撰。法字定斋,贵州安平人。康熙癸巳进士。官至直隶大名道。其书大旨以为《易》专言人
《易经贯一》·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金诚撰。诚字闲存,华亭人。是书分《元》、《亨》、《利》、《贞》四部,《元部》
《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刘牧撰。牧字长民,其《墓志》作“字先之”,未详孰是,或有
《雪园易义》·四卷、《图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奇玉撰。奇玉字元美,嘉善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汝宁府知府。是编惟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三十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元赵采撰。采字德亮,号隆斋,潼川人。其书用注疏本,节录程子《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