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总病论》·六卷、附《音训》·一卷、《修治药法》·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
宋庞安时撰。安时字安常,蕲水人。(案:袁文《瓮牖闲评》,载苏轼称蜀人庞安常,未详孰是。)安时本士人,习与苏轼、黄庭坚游。第六卷末附与苏轼书一篇,论是编之义甚悉。卷首载轼答安时一帖,犹从手迹钩摹,形模略具。又以黄庭坚后序一篇冠之於前,序末称前序海上人诺为之,故虚其右以待。署元符三年三月作,时轼方谪儋州,至五月始移廉州,七月始渡海至廉,故是年三月犹称海上人也。然轼以是年八月北归,至次年七月,即卒於常州。前序竟未及作,故即移后序为弁也。序中剷去庭坚名,帖中亦剷去轼名。考卷末附载《音训》一卷,《修治药法》一卷,题政和癸巳门人董炳编字,知正当禁绝苏、黄文字之日,讳而阙之。此本犹从宋本钞出,故仍其旧耳。《宋史·艺文志》但载安时《难经解》,前后两见,而不载此书。《文献通考》载庞氏家藏《秘宝方》五卷,引陈振孙之言,谓安时以医名世者惟伤寒而已。此书南城吴炎《晦叔录》以见遗,似乎别为一书,而下列庭坚之序与此本同。疑当时已无刻本,故传写互异欤。又载张耒一跋云,张仲景《伤寒论》,病方纤悉必具,又为之增损进退之法以预告人。嗟夫仁人之用心哉!自非通神造妙不能为也。安常又窃忧其有病证而无方者,续著为论数卷。淮南人谓安常能与伤寒说话,岂不信哉!此本未载此跋,殆传写偶佚欤。又耒作《明道杂志》,记安时治验,极其推挹。而叶梦得《避暑录话》乃颇不满於安时。盖耒,苏轼客;梦得,蔡京客;其门户异也。然曾敏行《独醒杂志》亦记其治泗州守王公弼中丹石毒甚奇,又记其治公弼之女尤神异。敏行於元祐、绍圣两局均无恩怨,则所记当为公论矣。
《大本琼瑶发明神书》·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旧本题赐太师刘真人撰,不著其名。前有崇宁元年序,则当为宋徽宗时人。然序称许
《素灵微蕴》·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其书以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为十
《肘后备急方》·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晋葛洪撰。洪字稚川,句容人。元帝为丞相时,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迁
《先醒斋广笔记》·四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缪希雍撰。希雍字仲醇,常熟人。《明史·方技传》附见《李时珍传》中。天启中
《伤寒微旨》·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韩祗和撰。是书《宋史·艺文志》不载。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其名,亦不著作者名氏。但据序
《难经悬解》·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难经》之出在《素问》之后,《灵枢》之前。故其中所引经文有今本所有载
《产宝诸方》·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自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
《素问钞补正》·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丁瓒编。瓒字点白,镇江人。嘉靖丁丑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初,滑寿著《素问钞》,
《灵枢悬解》·九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亦以错简为说,谓经别前十三段为正经,后十五段为别经,乃经别之所以
《明堂灸经》·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题曰西方子撰,不知何许人。与《铜人针灸经》俱刊於山西平阳府。其书专论灸法。《
《脚气治法总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董汲撰。汲字及之,东平人。始末未详,钱乙尝序其癍疹论,则其著书在元丰、元祐之间。是
《伤寒缵论》·二卷、《绪论》·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取张机《伤寒论》重分其例,采喻昌《尚论篇》及各家之注为之
《类方马经》·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首有刑部员外郎姚江舒春序,称太监钱公总掌御马监,命本监中官之善於马者,
《局方发挥》·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朱震亨撰。以《和剂局方》不载病源,止於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而未能变通,因一一
《瘟疫论》·二卷、《补遗》·一卷(通行本)明吴有性撰。有性字又可,震泽人。是书成於崇祯壬午。以四时不正之气发为瘟疫,其病
《御定医宗金鉴》·九十卷乾隆十四年奉敕撰。首为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次为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盖医书之最古者无过《素
《济阴纲目》·十四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国朝武之望撰。汪淇笺释。之望字叔卿,自署关中人。淇字澹漪,一字右子,钱塘人。是书
《如宜方》·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艾元英撰。元英,东平人。始末无考。此本为三山张士宁所刊。前有二序,一为至正乙未林兴祖
《心印绀珠经》·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李汤卿撰。汤卿不知何许人。是书为嘉靖丁未嘉兴府知府赵瀛所校刊。上卷曰原道统,曰推
《丹溪心法附馀》·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方广撰。广字约之,号古斋,休宁人。是书成於嘉靖丙申。因程用光所订朱震亨《丹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