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三十卷(两淮江广达家藏本)
宋唐慎微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三十卷,名《大观本草》。晁公武《读书志》则作《证类本草》三十二卷,亦题唐慎微撰。是宋时已有两本矣。《玉海》载绍兴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王继先上校定《大观本草》三十二卷,《释音》一卷,诏秘书省修润付胄监镂版行之。则南宋且有官本。然皆未见其原刊。今行於世者亦有两本,一为明万历丁丑翻刻元大德壬寅宗文书院本。前有大观二年仁和县尉艾晟序,称其书三十一卷,目录一卷。集贤孙公得其本而善之,命官校正镂版,以广其传。慎微不知何许人,传其书者失其邑里族氏,故不载焉。陈氏所见盖此本,故题曰《大观本草》。一为明成化戊子翻刻金泰和甲子晦明轩本。前有宋政和六年提举医学曹孝忠序,称钦奉玉音,使臣杨戩总工刊写,继又命孝忠校正润色之。其改称《政和本草》,盖由於此,实一书也。书末又有金皇统三年翰林学士宇文虚中跋,称慎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治病百不失一。为士人疗病,不取一钱,但以名方秘箓为请,以此士人尤喜之。每於经史诸书中得一药名,一方论,必录以告,遂集为此书。尚书左丞蒲传正欲以执政恩例奏与一官,拒而不受。又称元祐间虚中为儿童时,见慎微治其父风毒,预期某年月日再发,缄方以俟,临期服之神验。则慎微始末,虚中述之甚明。盖靖康以后,内府图籍悉入於金,故陈振孙未见此本,不知慎微何许人。而晁公武所云三十二卷者,殆合目录计之,亦未见政和所刻也。然考赵与旹《宾退录》,则称唐慎微,蜀州晋原人。世为医,深於经方。元祐间蜀帅李端伯招之,居成都。尝著《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艾晟序其书,谓慎微不知何许人,故为表出,蜀州今为崇庆府云云。所序履贯小异,岂虚中儿时见之,但知其寄籍欤。大德中所刻大观本作三十一卷,与艾晟所言合。泰和中所刻政和本,则以第三十一卷移於三十卷之前,合为一卷,已非大观之旧。又有大定己酉麻革序及刘祁跋,并称平阳张存惠增入寇宗奭《本草衍义》,则益非慎微之旧。然考大德所刻大观本,亦增入宗奭《衍义》,与泰和本同。盖元代重刻,又从金本录入也。今以二本互校,大德本於朱书墨盖(案:原本每条称墨盖以下为慎微所续,其式如今刻工所称之鱼尾。)较为分明,泰和本则多与条例不相应,然刊刻清整,首末序跋完具,则泰和本为胜,今以泰和本著录,大德本则附见其名於此,不别存目焉。
《外科精义》·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齐德之撰。德之始末未详。惟其结衔称医学博士充御药院外科太医。是编先论后方,於疮肿诊
《大本琼瑶发明神书》·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旧本题赐太师刘真人撰,不著其名。前有崇宁元年序,则当为宋徽宗时人。然序称许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缪希雍撰。《明史·方技传》载,希雍尝谓本草出於神农,譬之五经,其后又复增补别
《针灸节要》·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高武撰。是书以《难经》、《素问》为主。《难经》首取行针补泻,次取井荣俞经合,次及经
《医经溯洄集》·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王履撰。履字安道,昆山人。学医於金华朱震亨,尽得其术,至明初始卒。故《明史》载
《金鎞秘论》·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梁谿流寓李药师撰。不知何许人。自序称唐李靖以三等法教士,故亦以三等法治病。药
《铜人针灸经》·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
《杂病治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纯撰。纯有《玉机微义》,已著录。是书成於永乐戊子,末附兰室誓戒四则,叙其
《外台秘要》·四十卷(通行本)唐王焘撰。焘,郿人。王珪孙也。《唐书》附见珪传。称其性至孝,为徐州司马,母有疾,弥年不废带
《儒门事亲》·十五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金张从正撰。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兴定中召补太医,寻辞去。事迹具《金史
《产育宝庆方》·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以为郭稽中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濮阳李师圣得《产论
《宣明论方》·十五卷(通行本)金刘完素撰。是书皆对病处方之法。首诸证门,自煎厥薄厥飧泄胀以及诸痹心疝凡六十一证,皆采用内
《针灸问对》·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机字省之,祁门人。《明史·方技传》称,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
《千金要方》·九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孙思邈撰。思邈,华原人。《唐书·隐逸传》称其少时,周洛州刺史独孤信称为圣童。及
《伤寒论注》·十卷、附《伤寒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内府藏本)《伤寒论》十卷,汉张机撰,晋王叔和编,金成无己注。《
《孙氏医案》·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泰来、孙明来同编。二人皆休宁孙一奎之子。是编即所辑《一奎医案》也。凡三吴治验二卷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刘温舒撰。温舒里居未详。前有元符己卯自序,题
《摄生众妙方》·十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张时彻编。时彻字维静,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事迹附见《明史·
《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郑重光撰。重光字在辛,歙县人。明万历中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号为精审
《本草乘雅半偈》·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卢之颐撰。其说谓《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应周天之数,无容去取。但古有今无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