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指南总论》·三卷(两淮监政采进本)
旧本题宋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陈师文等奉敕编。案王应麟《玉海》云,大观中,陈师文等校正《和剂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门。晁公武《读书志》云,大观中,诏通医刊正药局方书,阅岁,书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损七十馀方。又《读书后志》曰,《太医局方》十卷,元丰中,诏天下高手医各以得效秘方进,下太医局验试,依方制药鬻之,仍摹本传於世。是大观之本实因神宗时旧本重修,故公武有校正增损之语也。然此本止十四门,而方乃七百八十八。考《玉海》又载,绍兴十八年闰八月二十三日,改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监本药方颁诸略。此本以太平惠民为名,是绍兴所颁之监本,非大观之旧矣。其中又有宝庆、淳祐续添诸方,更在绍兴之后。兼附《用药总论指南》三卷,皆从《图经本草》抄撮增入,亦不知何时所加。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和剂局方》其后时有增补,殆指此类欤?戴良《九灵山房集》有丹溪翁《朱震亨传》曰,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又称震亨得罗知悌之学以归,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其言,大惊而笑且排。及治许谦末疾良验,笑且排者始皆心服。是此书盛行於宋、元之间,至《震亨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也。又岳珂《桯史》曰,《和剂局方》乃当时精集诸家名方,凡几经名医之手,至提领以从官内臣参校,可谓精矣。然其间差讹者亦自不少,且以牛黄清心丸一方言之,凡用药二十九味,寒热讹杂,殊不可晓。尝见一名医云,此方只前八味至蒲黄而止,自乾山药以下凡二十一味,乃补虚门中山芋丸。当时不知缘何误写在此方之后,因循不曾改正。余因其说而考之,信然。如此之类,必多有之云云。是并不能无所舛误矣。然历代相传专门禁方,多在是焉,在用者详审而已。必因噎而废食,则又一偏之见矣。
《水牛经》·三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唐造父撰。造父未详何许人。原序有云,唐则天垂拱二年八月,收得水牛有病证。造父奏言,水
《产宝诸方》·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自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
《伤寒心镜》·一卷(通行本)一名张子和《心镜别集》,旧本题镇阳常德编。德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时代。考李濂《医史》张从正传
《马师津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马元仪撰。元仪,苏州人。是编前有雍正壬子汪濂夫序,称元仪受学於云间李士材、西昌喻
《伤寒微旨》·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韩祗和撰。是书《宋史·艺文志》不载。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其名,亦不著作者名氏。但据序
《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通行本)汉张机撰,国朝徐彬注。机字仲景,南阳人。尝举孝廉,建安中官至长沙太守。是书亦名《金匮
《医开》·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世相撰。世相字季邻,号清溪,蒲州人。吕柟之门人也。官延川县知县。是书凡分二十
《临证指南医案》·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叶桂撰。桂字天士,吴县人。以医术名於近时,然生平无所著述。是编乃门人取其方药
《志斋医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高士撰。士字志斋,鄞县人。是书作於嘉靖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
《脉因证治》·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侍郎金简购进本)旧本题金李杲撰。考《珍珠囊》为洁古老人张元素著,其书久已散佚。世传东垣《
《寿亲养老新书》·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第一卷为宋陈直撰,本名《养老奉亲书》。第二卷以后则元大德中泰宁邹鈜所续增,与直
《玉楸药解》·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玉楸者,元御别号也。是书谓诸家本草,其议论有可用者,有不可用者,乃别
《医垒元戎》·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元王好古撰。好古字进之,赵州人。官本州教授。据好古所作《此事难知》序,盖其学出
《运气定论》·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说撰。说有《易发》,已著录。是编凡四论八图。辨《素问》所论运气当在六元正纪大论,
《金匮悬解》·二十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元御谓张机著《金匮玉函经》以治内伤杂病,大旨主於扶阳气以为运化之
《难经经释》·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大椿撰。大椿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已著录。是书以秦越人八十一《难经》有不合《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凡论一百条,自初生以至成童,无不悉备,论后各附以方。前有嘉
《脚气治法总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董汲撰。汲字及之,东平人。始末未详,钱乙尝序其癍疹论,则其著书在元丰、元祐之间。是
《河间六书》·二十七卷(通行本)明吴勉学编。勉学字肖愚,歙县人。是编裒辑金刘完素之书,凡《原病式》一卷,《宣明论方》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