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指南总论》·三卷(两淮监政采进本)
旧本题宋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陈师文等奉敕编。案王应麟《玉海》云,大观中,陈师文等校正《和剂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门。晁公武《读书志》云,大观中,诏通医刊正药局方书,阅岁,书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损七十馀方。又《读书后志》曰,《太医局方》十卷,元丰中,诏天下高手医各以得效秘方进,下太医局验试,依方制药鬻之,仍摹本传於世。是大观之本实因神宗时旧本重修,故公武有校正增损之语也。然此本止十四门,而方乃七百八十八。考《玉海》又载,绍兴十八年闰八月二十三日,改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监本药方颁诸略。此本以太平惠民为名,是绍兴所颁之监本,非大观之旧矣。其中又有宝庆、淳祐续添诸方,更在绍兴之后。兼附《用药总论指南》三卷,皆从《图经本草》抄撮增入,亦不知何时所加。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和剂局方》其后时有增补,殆指此类欤?戴良《九灵山房集》有丹溪翁《朱震亨传》曰,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又称震亨得罗知悌之学以归,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其言,大惊而笑且排。及治许谦末疾良验,笑且排者始皆心服。是此书盛行於宋、元之间,至《震亨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也。又岳珂《桯史》曰,《和剂局方》乃当时精集诸家名方,凡几经名医之手,至提领以从官内臣参校,可谓精矣。然其间差讹者亦自不少,且以牛黄清心丸一方言之,凡用药二十九味,寒热讹杂,殊不可晓。尝见一名医云,此方只前八味至蒲黄而止,自乾山药以下凡二十一味,乃补虚门中山芋丸。当时不知缘何误写在此方之后,因循不曾改正。余因其说而考之,信然。如此之类,必多有之云云。是并不能无所舛误矣。然历代相传专门禁方,多在是焉,在用者详审而已。必因噎而废食,则又一偏之见矣。
《如宜方》·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艾元英撰。元英,东平人。始末无考。此本为三山张士宁所刊。前有二序,一为至正乙未林兴祖
《志斋医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高士撰。士字志斋,鄞县人。是书作於嘉靖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
《仁斋直指》·二十六卷、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杨士瀛撰。士瀛字登父,仁斋其号也。福州人。始末无
《玉楸药解》·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玉楸者,元御别号也。是书谓诸家本草,其议论有可用者,有不可用者,乃别
《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万表编,其孙邦孚增辑。表有《海寇议》,已著录。邦孚字汝永,官都督佥事。是
《类经》·三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张介宾编。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山阴人。是书以《素问》、《灵枢》分类相从。一曰摄生,二曰阴
《医旨绪馀》·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一奎撰。大旨发明太极阴阳五行之理,备於心身,分别脏腑形质手足经上下宗气卫气荣气三
《褚氏遗书》·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南齐褚澄撰。澄字彦适,阳翟人,褚渊弟也。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
《马师津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马元仪撰。元仪,苏州人。是编前有雍正壬子汪濂夫序,称元仪受学於云间李士材、西昌喻
《产育宝庆方》·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以为郭稽中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濮阳李师圣得《产论
《医门法律》·十二卷、附《寓意草》·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喻昌撰。昌既著《尚论篇》,发明伤寒之理,又取风寒暑湿燥火六
《杂病治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纯撰。纯有《玉机微义》,已著录。是书成於永乐戊子,末附兰室誓戒四则,叙其
《续名医类案》·六十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国朝魏之琇撰。之琇既校刊江瓘《名医类案》,病其尚有未备,因续撰此编。杂取近代医
《普门医品》·四十八卷、附《医品补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化贞撰。化贞字肖乾,诸城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佥都御史
《素灵微蕴》·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其书以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为十
《兰室秘藏》·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金李杲撰。其曰《兰室秘藏》者,盖取《黄帝素问》藏诸灵兰之室语。前有至元丙子罗天益序,
《汤液本草》·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王好古撰。曰汤液者,取《汉志》汤液经方义也。上卷载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附以五宜
《赤水玄珠》·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一奎撰。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休宁人。是编分门七十,每门又各条分缕析
《苏沈良方》·八卷(永乐大典本)宋沈括所集方书,而后人又以苏轼之说附之者也。考《宋史·艺文志》有《括灵苑方》二十卷,《良
《奇经八脉考》·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李时珍撰。其书谓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为十二正经;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