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医案》·三卷、《附案》·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陈桷编。桷字惟宜,祁门人。学医於同邑汪机,因取机诸弟子所记机治疗效验裒为一集,每卷之中,略分门类为次。自宋、金以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行於南,《河间原病式宣明论方》行於北。《局方》多温燥之药,《河间》主泻火之说,其流弊亦适相等。元朱震亨始矫《局方》之偏,通《河间》之变,而补阴之说出焉。机所校推求师意一书,实由戴原礼以溯震亨,故其持论多主丹溪之法。然王氏《明医杂著》株守丹溪,至於过用寒苦,机复为论以辨之,其文今附《医案》之末。则机亦因证处方,非拘泥一格者矣。其随试辄效,固有由也。旧本又有机门人陈钥所作病用参耆论一篇,又有机所作其父行状及李汛所作机小传,今亦并录之,备参考焉。
《普门医品》·四十八卷、附《医品补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化贞撰。化贞字肖乾,诸城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佥都御史
《汤液本草》·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王好古撰。曰汤液者,取《汉志》汤液经方义也。上卷载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附以五宜
《续名医类案》·六十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国朝魏之琇撰。之琇既校刊江瓘《名医类案》,病其尚有未备,因续撰此编。杂取近代医
《脉因证治》·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
《全生指迷方》·四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贶撰。案《书录解题》,贶字子亨,考城人,名医宋毅叔之婿。宣和中以医得幸,官至朝请大
《痊骥集》·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前载通玄三十九论。病分五脏治之,各有方论,复附杂病诸方。今世疗马之剂,其源大
《医门法律》·十二卷、附《寓意草》·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喻昌撰。昌既著《尚论篇》,发明伤寒之理,又取风寒暑湿燥火六
《素灵微蕴》·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其书以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为十
《玉机微义》·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用诚撰,刘纯续增。用诚字彦纯,会稽人。纯字宗厚,咸宁人。用诚原本,名《医学折衷
《长沙药解》·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张机《伤寒论》共一百十三方,《金匮玉函经》共一百七十五方,合二书所用
《折肱漫录》·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黄承昊撰。承昊字履素,号暗斋,秀水人。黄洪宪之子也。万历丙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
《大本琼瑶发明神书》·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旧本题赐太师刘真人撰,不著其名。前有崇宁元年序,则当为宋徽宗时人。然序称许
《薛氏医案》·七十八卷(通行本)明薛己撰。己字立斋,吴县人。是书凡十六种。己所自著者为《外科枢要》四卷,《原机启微》三卷
《铜人针灸经》·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
《张氏医通》·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是编取历代名家方论,汇次成编。门类先后,悉依
《伤寒总病论》·六卷、附《音训》·一卷、《修治药法》·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宋庞安时撰。安时字安常,蕲水人。(案:袁
《济生方》·八卷(永乐大典本)宋严用和撰。用和始末未详。《吴澄集》有《易简归一序》,称严子礼剽陈氏《三因方》之论,而附以
《心印绀珠经》·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李汤卿撰。汤卿不知何许人。是书为嘉靖丁未嘉兴府知府赵瀛所校刊。上卷曰原道统,曰推
《四圣悬枢》·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谓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於岁气,世皆以小儿之痘为胎毒,非也。
《李氏医鉴》·十卷、《续补》·二卷(内府藏本)国朝李文来编。文来字昌期,婺源人。初,休宁汪桓作《医方集解》、《本草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