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案晁公武《读书志》称《宣和博古图》为王楚撰,而钱曾《读书敏求记》称元至大中重刻《博古图》,凡臣王黼撰云云,都为削去,殆以人废书。则是书实王黼撰,楚字为传写之伪矣。曾又称《博古图》成於宣和年间,而谓之重修者,盖以采取黄长睿《博古图说》在前也。考陈振孙《书录解题》曰,《博古图说》十卷,秘书郎昭武黄伯思长睿撰,凡诸器五十九品,其数五百二十七,印章十七品,其数四十五。长睿没於政和八年,其后修《博古图》颇采用之,而亦有删改云云。钱曾所说,良信。然考蔡绦《铁围山丛谈》曰,李公麟字伯时,最善画,性喜古,取生平所得及其闻睹者作为图状,而名之曰《考古图》。及大观初,乃仿公麟之考古,作《宣和殿博古图》。则此书踵李公麟而作,非踵黄伯思而作,且作於大观初,不作於宣和中。绦,蔡京之子,所说皆其目睹,当必不误,陈氏盖考之未审。其时未有宣和年号,而曰《宣和博古图》者,盖徽宗禁中有宣和殿以藏古器书画。后政和八年改元重和,左丞范致虚言犯辽国年号(案:辽先以重熙建元,后因天祚讳禧,遂追称重和),徽宗不乐,遂以常所处殿名其年,且自号曰宣和人,亦见《铁围山丛谈》。则是书实以殿名,不以年号名。自洪迈《容斋随笔》始误称政和、宣和间朝廷置书局以数十计,其荒陋而可笑莫若《博古图》云云。钱曾遂沿以立说,亦失考也。绦又称尚方所贮至六千馀数百器,遂尽见三代典礼文章,而读先儒所讲说,殆有可哂者。而洪迈则摘其父癸匜、周义母匜、汉注水匜、楚匜盘、汉梁山鋗及州吁高克诸条,以为诟厉,皆确中其病。知绦说乃回护时局,不为定评。然其书考证虽疏,而形模未失,音释虽谬,而字画俱存,读者尚可因其所绘,以识三代鼎彝之制,款识之文,以重为之核订。当时裒集之功,亦不可没。其支离悠谬之说,不足以当驳诘,置之不论不议可矣。
《砚笺》·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撰。似孙有《剡录》,已著录。是书成於嘉定癸未。前有自序,序末数语,隐涩殆不可解。
《钦定钱录》·十六卷乾隆十五年奉敕撰。卷一至卷十三,详列历代之泉布,自伏羲氏迄明崇祯,以编年为次。第十四卷列外域诸品。第
《泉志》·十五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宋洪遵撰。遵有《翰苑群书》,已著录。是书汇辑历代钱图,分为九品,自皇王偏霸以及荒外之国
《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宋张抡撰。抡字材甫,履贯未详。周密《武林旧事》载乾道三年三月高宗幸聚景园,知阁
《北山酒经》·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朱翼中撰。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大隐翁,而不详其姓氏。考宋李保有《续北山酒经》,与此
《墨经》·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载毛晋《津逮秘书》中。原本题曰晁氏撰,不著时代名字。诸书引之,亦但曰《晁氏墨经》。考何
《画眉笔谈》·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均撰。均字康畴,歙县人。此书皆记豢养画眉鸟之事,本不足道,然养鹰诸法,古人著录
《宣德鼎彝谱》·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宣德中礼部尚书吕震等奉敕编次。前有华盖殿大学士杨荣序,亦题奉敕恭撰。后有嘉靖甲
《水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献忠撰。献忠有《吴兴掌故集》,已著录。是编皆品煎茶之水。上卷为总论,一曰源,二曰清,
《御定广群芳谱》·一百卷康熙四十七年圣祖仁皇帝御定。盖因明王象晋《群芳谱》而广之也。凡改正其门目者三。以天谱、岁谱并为天
《异鱼图赞补》·三卷、《闰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世安撰。是书前有自序,题万历戊午,乃其未第时所作。以杨慎《异
《古今刀剑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梁陶宏景撰。宏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齐初为奉朝请。永明十年,上表辞禄,止於句曲山。
《金漳兰谱》·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赵时庚撰。时庚为宗室子,其始末未详。以时字联名推之,盖魏王廷美之九世孙也。
《歙州砚谱》·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惟卷末题有大宋治平丙午岁重九日十字。考之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歙
《香谱》·二卷(内府藏本)旧本不著撰人名氏。左圭《百川学海》题为宋洪刍撰。刍字驹父,南昌人。绍圣元年进士,靖康中官至谏议
《艺菊志》·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国朝陆廷灿撰。廷灿有《续茶经》,已著录。廷灿居南朔镇,在槎溪之上,艺菊数亩,王翚为
《亳州牡丹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千顷堂书目》列朱统《牡丹志》后,疑亦统作也。亳之牡丹始薛蕙,亳之《
《虎薈》·六卷(内府藏本)明陈继儒撰。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是编末有黄庭凤跋,谓继儒病疟,王穉登贻以虎苑一帙佩之
《文房四谱》·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苏易简撰。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以礼部侍郎出知
《砚史》·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米芾撰。芾有《画史》,已著录。是书首冠以用品一条,论石当以发墨为上。后附性品一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