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闲鼓吹》·一卷(内府藏本)
唐张固撰。固始末未详。是书末有明顾元庆跋,称共二十五篇,与晁公武《读书志》所言合。今检此本乃二十六篇,盖误断元载及其子一条为二耳。元庆又称固在懿、僖间采摭宣宗遗事,则殊不然。书中元和、会昌间事不一而足,非仅记宣宗事也。又称姚文公《唐诗鼓吹》序谓宋高宗退居德寿宫,尝纂《唐宋遗事》为《幽闲鼓吹》。其言不知何据,元庆亦以为疑。今考《唐书·艺文志》,小说家有张固《幽闲鼓吹》一卷,则出自唐人,更无疑义。纵高宗别有《幽闲鼓吹》,亦书名偶同,不得以此本当之矣。固所记虽篇帙寥寥,而其事多关法戒,非造作虚辞,无裨考证者,比唐人小说之中,犹差为切实可据焉。
《蚓菴琐语》·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李王逋撰。王逋字肱枕,嘉兴人。是编记明末及国初见闻,皆其乡里中事,大抵语怪者多
《避暑漫笔》·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谈修撰。修有《惠山古今考》,已著录。是编皆掇取先进言行可为师法,乃近代风俗浇薄可为
《唐国史补》·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唐李肇撰。肇有《翰林志》,已著录。此书其官尚书左司郎中时所作也。书中皆载开元至长庆间
《玉壶野史》·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僧文莹撰。据晁公武《读书志》,文莹《湘山野录》,作於熙宁中。此书则作於元丰中,在《
《默记》·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王铚撰。铚有《补侍儿小名录》,已著录。此编多载汴都朝野遗闻,末一条乃考正陈思王《感甄赋
《小窗自纪》·四卷、《艳纪》·十四卷、《清纪》·五卷、《别纪》·四卷(内府藏本)明吴从先撰。从先爵里未详。《自纪》皆俳谐
《孤树裒谈》·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李默撰。默有《建阳人物传》,已著录。是书录有明事迹,起自洪武,迄於正德,所引用群书
《文章善戏》·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郑持正撰。仿韩愈《毛颖传》例,於笔墨纸砚悉加封号,而拟为制表之词。又益以宋无文房十
《逸史搜奇》·(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汪云程编。云程,徽州人。其书杂采汉、唐迄宋小说一百四十种,汇为一编,中分十集。
《觚不觚录》·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王世贞撰。世贞有《弇山堂别集》,已著录。是书专记明代典章制度,於今昔沿革尤详。自序
《闻见前录》·二十卷(内府藏本)宋邵伯温撰。伯温有《易学辨惑》,已著录。伯温藉邵子之绪,犹及见元祐诸耆旧,故於当时朝政,
《南唐近事》·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郑文宝撰。文宝有《江表志》,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题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盖犹未仕宋时
《高斋漫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曾慥撰。慥有《类说》,已著录。《类说》自序,以为小道可观,而归之於资治体,助名教,供谈
《东轩笔录》·十五卷(内府藏本)宋魏泰撰。泰字道辅,襄阳人,曾布之妇弟也。《桐江诗话》载其试院中因上请忿争,殴主文几死,
《大业拾遗记》·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一名《南部烟花录》。旧本题唐颜师古撰。末有跋语,称会昌中沙门志彻得之瓦棺寺阁,乃《
《居学馀情》·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中州撰。中州字洛夫,青田人。弘治中由贡生官庐江县教谕。初号太鹤山人,久而落拓不得
《延休堂漫录》·三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罗凤撰。凤字子文,号印冈,应天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石阡府知府。此书
《涑水记闻》·十六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司马光撰。光有《易说》,已著录。是编杂录宋代旧事,起於太祖,讫於神宗,每条皆
《陇蜀馀闻》·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是编皆记陇蜀碎事。如吴山、岍山之类,亦间有考
《萍洲可谈》·三卷(永乐大典本)宋朱彧撰。彧字无惑,乌程人。是书《文献通考》著录三卷,而左圭刻入《百川学海》,陈继儒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