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正义》·六十三卷(内府藏本)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隋书·经籍志》曰:“汉初,河间献王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时无传之者。至刘向考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第而叙之。又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遂传小戴之学。融又益《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云云,其说不知所本。今考《后汉书·桥玄传》云:“七世祖仁,著《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号曰桥君学”。仁即班固所谓小戴授梁人桥季卿者,成帝时尝官大鸿胪,其时已称四十九篇,无四十六篇之说。又孔《疏》称《别录》《礼记》四十九篇,《乐记》第十九。四十九篇之首,《疏》皆引郑《目录》。郑《目录》之末必云此於刘向《别录》属某门。《月令目录》云:“此於《别录》属《明堂阴阳记》。”《明堂位目录》云:“此於《别录》属《明堂阴阳记》。”《乐记目录》云:“此於《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今为一篇,则三篇皆刘向《别录》所有,安得以为马融所增。《疏》又引玄《六艺论》曰:“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礼》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玄为马融弟子,使三篇果融所增,玄不容不知,岂有以四十九篇属於戴圣之理?况融所传者乃《周礼》,若小戴之学,一授桥仁,一授杨荣。后传其学者有刘祐、高诱、郑玄、卢植。融绝不预其授受,又何从而增三篇乎?知今四十九篇实戴圣之原书,《隋志》误也。元延祐中,行科举法,定《礼记》用郑玄《注》。故元儒说《礼》,率有根据。自明永乐中敕修《礼记大全》,始废郑《注》,改用陈澔《集说》,《礼》学遂荒。然研思古义之士,好之者终不绝也。为之疏义者,唐初尚存皇侃、熊安生二家(案明北监本以皇侃为皇甫侃,以熊安生为熊安,二人姓名并误,足征校刊之疏。谨附订於此)。贞观中,敕孔颖达等修《正义》,乃以皇氏为本,以熊氏补所未备。颖达《序》称:“熊则违背本经,多引外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疾而去愈远。又欲释经文,惟聚难义,犹治丝而棼之,手虽繁而丝益乱也。皇氏虽章句详正,微稍繁广。又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此皆二家之弊,未为得也。”故其书务伸郑《注》,未免有附会之处。然采摭旧文,词富理博,说《礼》之家,钻研莫尽,譬诸依山铸铜,煮海为盐。即卫湜之书尚不能窥其涯涘,陈澔之流益如莛与楹矣。
《礼记敬业》·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杨鼎熙撰。鼎熙字缉庵,京山人。崇祯庚午举人。是书专为举业而作,径以时文之法诂经。
《二礼经传测》·六十八卷(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明湛若水撰。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乙丑进士,历官南京吏、礼、兵三部
《家礼仪节》·八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明邱濬撰。濬字仲深,琼山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庄。事迹具《明史
《周礼问》·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皆设为或问,辨《周礼》出战国之末,不出刘歆
《礼记要旨补》·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戈九畴撰,闻人德行增补”。蔡必大《序》又称:“古睦守戈公以闻人先生旧所传《
《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内府藏本)宋郑伯谦撰。伯谦字节卿,永嘉人。官修职郎、衢州府学教授。王与之《周礼订义》,首列宋代
《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徐乾学撰。乾学字原一,号健菴,昆山人。康熙庚戌进士第二,官至刑部尚书。是编
《礼记说义集订》·二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杨梧撰。梧字凤阁,一字峄珍,泾阳人。万历壬子举人,官青州府同知。是书不
《周礼说》·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徐即登撰。即登字献和,又字德峻,号匡岳,丰城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其书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
《周礼定本》·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舒芬撰。芬有《周易笺》,已著录。兹编亦其所著《梓溪内集》之一。大旨祖俞庭椿《冬官》
《仪礼小疏》·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彤撰。彤有《尚书小疏》,已著录。是书取《仪礼》《士冠礼》、《士昏礼》、《公食大
《礼记疑问》·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姚舜牧撰。舜牧有《易经疑问》,已著录。是书依文训义,多作语录之体。间有新说,则多
《礼记通解》·二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言《礼记》者当以郑《注》为宗。虽朱子掊击汉
《周官翼疏》·三十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沈淑撰。淑字季和,常熟人。雍正癸卯进士。是书汇辑汉、唐、宋、明以来及国朝李光地
《夏小正解》·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徐世溥撰。世溥字巨源,新建人。前明诸生。是编总题曰《榆墩集选》,盖其集中之一卷也
《檀弓疑问》·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邵泰衢撰。泰衢字鹤亭,钱塘人。明於算术,雍正初以荐授钦天监左监副。其书以《礼记》
《读礼疑图》·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是书辨论《周礼》赋役诸法,祖何休、林孝存之说,以
《高注周礼》·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高愈撰。愈字紫超,无锡人。顺治中岁贡生。《江南通志》载愈著《周官集解》十六卷
《四礼疑》·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吕坤撰。坤字叔简,宁陵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首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