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境界》分为苇洲问渡、风雅流韵、书屋烟雨、时尚文华、故土情思、海风来仪、人生觉解、天下说是、山水寄情。内容包括:境界论;困惑赋;孤独的现代意义;关于“笑”的发言提纲;致郑板桥先生书等。
人生的终级目标一直是人类思考的*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为此耗费了无数哲人圣贤的毕生精神,更多芸芸百姓更要领难一。终极世界观的多样性,也使得境界精神的取向不一,而中国人的境界正如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独立于世界精神之林。《中国人的境界》(作者:杨文镒)内容选自1982年以来,主要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深圳商报、四川日报、成都晚报,及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香港《紫荆》、香港《开放》《散文》《清明》《现代作家》《新闻传播学研究》等媒体刊物发表的部分文章。
中华传统文化有两大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宏博多彩;二是中外交流密切频繁。尤其是第二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国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一种源远流长、横贯东西、异彩纷呈、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华文明都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
应当特别提出的是,文化主体是人,而文化是离不开入的。过去长期就有“知人论世”的成语,这当源于孟子的话。《孟子.万章下》有记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谓:吟咏人的诗歌,研究人的著作,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其人其世。这确是启人之思,故“知人论世,,传为成语。也就是说,研究文化,就必须研究人。
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在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都反复强调种族和文化问题是研究中古史*重要的关键。也就是说,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割据时代,还是隋唐全国政权统一时期,都应将不同种族的人与各领域文化作比较综合研究。他将人与文化作综合探索,确甚启人深思。
历史的车轮从古走到今,中国经过*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斐然的成就,这使中国瞬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竞相谈论中国现象,谈论中国人的思想、素质和形象。在此之际,收集中外两个方面的学者在不同角度对于中国人特性的阐述,结集成书,将是一个具有客观性的思想成果。文津出版社编纂这一套《中国人》丛书,不仅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也能启迪读者研讨历史和探索现实的深切思考。
此次编纂的《中国人》丛书,有两部为外国学者于19世纪后期所作,有两部为中国前辈学者于20世纪前半期所作,其他为我们当代学者关注现实的专著,这当也很有特色。中外学者对中国人、中国文明固有精神和价值的探索,可以说是不同文化观念的交融与互补。作为东方大国,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被世界所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日益深化,当是文化史上令人神往的课题。
近代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受外国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积贫积弱。外国人蔑视中国人,但他们又畏惧中国文化的力量。一些到过晚清中国的西方人,就是怀着这样一种矛盾交织的心理,记录了他们对中国人的观察和理解。这其中有对晚清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也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迷惑不解,也难免有一些西方的种族傲慢和自大。如本丛书中的《中国人的素质》和《中国人的本色》,两书作者一个是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一个是美国外交官何天爵。二人均于晚清时期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活多年(明恩溥34年,何天爵16年)。他们深入中国各地、各个阶层,紧密接触民众,根据其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又加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成以上作品。作者以西方人的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全景式地观察、描摹了晚清时期中国人的生活样态,并从中剖析和展示了当时身处没落的封建社会的中国人的各种品质。作者本着客观态度,既颂扬了中国人优秀的一面,也批评了中国人的某些劣根性。基于作者活动区域和西方立场的局限性,书中有些内容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看法仍有失偏颇。特别是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各方面品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书中有些评论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在。但之所以仍将这些书纳入出版,是因为它对于我们理解当时中国人的国民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我们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克服一些国人的劣根性、优化中国人的国民性,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这次选择的两部20世纪早期之作,也颇有特色。《中国人的精神》著者辜鸿铭(1857—1928),祖籍福建,出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后长期生活于中国本土。他学博中西,号称“清末经杰”,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中国的文化与精神,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此书前言中写道:“学习中国的典籍与文明,对欧洲人和美国人都是大有益处的。”此书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拟改变部分西方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偏见。据说此书印出后,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另一部《中国人的修养》,著者蔡元培(1868—1940),他于1916年至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近现代教育建设中起了很大作用。此书秉承中华修养传统,并融汇西方的公民教育观念,教导中国公民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是一部此前百年罕见的公民道德实践之书,于现在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也会有指导作用。
而关于现代中国人的真实面貌,体现在当代中国作家的笔下,则是另一番品味和风格。例如本丛书中《中国人的休闲》一书,作者以流畅的随笔形式,介绍了中国个性鲜明而又源远流长的休闲文化.着重强调了中国人休闲的品味与情趣,推崇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整合,这无疑对休闲文化盛行、提倡悠漫生活大有裨益。而在《中国人的境界》中,面对“境界”这一深邃的中国哲学命题,作者或耕读暇思,或旅途行色,以诗意的笔触道出中国人几千年来人格思想的*高境界,即始于“修身”、“齐家”,终于“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高的社会理想——道德完善的大同世界。《中国人的德行》则从公德、社会、文化、民性、生活、两性、修养等方面对中国人加以剖析,通过自我批评、自我反省,指出中华民族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道德观念和行为,以此警醒世人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使中华民族道德形象更趋完美。
本丛书以“中国人”为主旨,选录有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的著作,采用宽泛自然的选编方式,使本丛书在解读“中国人”这一宏大主题时,给人以全面、客观之感。撰写者既有中外作家,也有近现代作家。如此,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就以立体丰满的形象耸立在世人面前,也使世界对中国人的了解更加深入透彻。
我通读文津出版社这次所编之书,期望可再续编,继续上下求索,开拓进取,不断出版中国文化精品。
杨文镒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原副总编辑。新闻评论《怎让沉渣又泛起》曾获中国新闻奖,随笔《致郑板桥先生书》曾入选《二十世纪中国杂文大观》《中学生杂文选读》,《春满春熙路》被列入高校教材《新闻写作训练与思考》,散文《醉卧泸沽湖》曾入选《四川读本》,随笔多次获得《人民日报》金台随笔奖、《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随笔奖、《香港大公报》九七回归“我说基本法”奖等。曾作为香港凤凰卫视嘉宾专访访谈《小平百年与中国崛起》。
中国古代赌博习俗 内容简介 这套《中国风俗丛书》向国内外广大读者系统、全面地介绍古往今来中华各民族风俗的形成、内容与特征。 中国古代赌博习俗 目录 导言形...
文化产业应用理论 本书特色 向勇、刘静主编的《文化产业应用理论》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研究部2010年的重点项目,既是首次对国内外文化产业应用理论的一次初...
四季花与节令物-中国古人头上的一年风景 本书特色 应景服饰文化以农耕生活为基础,四季景物变化为环境参照,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簪戴鲜花、装饰节物进行情景设...
文渊阁-文人的骨头 本书特色 '故宫秘境丛书'描写了故宫的七处'隐秘角落':武英殿、慈宁花园、昭仁殿、寿安宫、文渊阁、倦勤斋、景阳宫。 所谓的'秘境'是对大多数...
语用学新解 内容简介 本书系《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之一。全面系统地探讨语用学新解这一课题。该书为英文原著,结构清晰,分析深入,观点新颖,其中的许多新...
《说文解字》繁体版 本书特色 ★ 16开箱装,繁体版,重达7公斤,中国书店出版★ 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撰,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注★ 原文以清同治...
台灣都市夾縫中的街廟觀察,適應社會變遷的常民空間圖鑑無神不拜、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奇不有市場廟、地下廟、電話亭廟、打帶跑廟……從36+1款台灣廟怪奇典型,窺見...
中国名著全知道 本书特色 文若愚编著的《中国名著全知道》精选了中国历史上名气*大、影响*深、流传*广、价值*高的经典名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
近代中日文艺学话语的转型及其关系之研究 本书特色 《近代中日文艺学话语的转型及其关系之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近代中日文艺学话语的转型及其关系之研究 目录 绪论...
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 本书特色 本卷所收录文章既有《敦煌学、吐蕃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图说清代佩饰 本书特色 《图说清代吉祥佩饰》由王金华所著,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200幅珍贵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清代银饰类、象牙类、玉器类、织绣类等类别的吉...
敦煌文献探折 本书特色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史上,曾有四大发现令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界备受震撼,其中影响**的又首推敦煌文献的再现。它不仅改写了人类文...
明清巴蜀诗学研究(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引论部分纵向考察论述巴蜀古代诗学,论述巴蜀文人自汉代司马相如、唐代陈子昂、李白、宋代苏轼、王灼对明清巴蜀诗人及诗学所...
外族的智慧-希腊化的局限 内容简介 本书意在讨论希腊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以及希腊人的态度对他们历史命运的影响。外族的智慧-希腊化的局限 目录 译者序言序1希腊...
易混同(近)音词辨析手册 本书特色 《易混同(近)音词辨析手册》是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易混同(近)音词辨析手册 目录 A哀恸·哀痛安靖·安静傲视·傲世B败露...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8年卷 本书特色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8年卷)》是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8年卷 内容简介 本...
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审美新潮与传统审美文化的冲突为重点,分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历史时期,通过剖析重大审美文化事件和风云人物,描述并阐释...
开心岛少儿启智阅读丛书--外国童话故事精华 本书特色 本套书是开心岛少儿启智阅读丛书,全六册,其中有外国童话故事精华、中华成语故事精华、中外幽默故事精华、中华对...
在陕南发现中国 本书特色 本想寻找一颗星,却发现了一个群星灿烂的星河。——莫言陈非的考察与写作为人们打开 了一个神秘的音乐盒子,也解读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诗情、温...
朱子家训 本书特色 《朱子家训》全文仅522字、54句话,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