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天,我收到香港大学mba的录取通知书,即将在香港开始新的求学生涯。我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国,其中包括很多在国际大投行工作的同学。突然间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他们问我中国的投行与华尔街的国际大投行工作状态、工作内容有什么不同,我该如何回答?于是我一时兴起,写了几篇系列文章,题为《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在这几篇文章里,我结合一本描写华尔街投行人士经历的书monkeybusiness,对比了中国投行人的状态是多么的与之不同,又有哪些相似。半年以后,一个名为“计兮”的微博账号转载了我的这一系列文章,随后这些文章就在微博上火了起来,甚至被多家财经媒体的官方微博多次转发。在此之前,几乎从来没有人详细记录过中国投行人士真实的工作状态,而描写美国华尔街投行职场生涯的书和电影却已经接近泛滥,并且使局外人产生了一种幻觉:中国的投行也是这个样子——天天出入高档场所、高级酒店,纸醉金迷,夜夜笙歌。另一方面,有些在华尔街国际投行工作过的人看不起中国的投行,觉得中国并没有真正的投资银行,中国的投行人士素质较差,无法和那些在国际投行工作过的人相比。以上种种都让我这个“纯土鳖”投行人士产生了一种要为中国投行人士“正名”的想法。2013年夏天,在本书快要写完的时候,我发现事实上仍然有很多人对中国的投行业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很多人更喜欢以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别人在做什么。在香港和伦敦求学期间,一些我新结识的朋友,听说我在投行工作,在不经意的聊天中提及了一些对中国投行的误解:一个在商业银行做投行业务的人说:那你成天都与合同打交道吧?一个在国际大投行做sales的人问我:那你平时买什么股票?一个在伦敦做外汇业务的人听说我在国内投行负责过中后台业务,说:那你主要是做行政工作的吧?于是我意识到这本书确有出版的必要——作为一本对中国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及过去几年中国投行发展历程的普及型读物。时至今日,到投行工作仍然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一系列电影开始抨击华尔街的拜金文化,投行大裁员的报道也经常见诸媒体。自2012年下半年起,中国的投行业更是进入了又一轮寒冬。有不少年轻人仍然试图进入投行工作,而无视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的趋势。究其原因,还是前些年一直持续的投行的造富效应。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想多赚钱的冲动,毕竟,这也是个人能力的某种反映。从去年到今年,我在网络上和现实中仍然遇到不少刚毕业的年轻学生问我:请问怎样才能进入投行?我想进入投行工作,辛苦不怕!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往往会反问他们:请问你是真的喜欢投行的工作状态还是就是想多多赚钱呢?如果是想赚钱,赚钱的工作其实不少,但都要慢慢从基层做起。而我发现,即使我说了再多关于投行的工作压力大、出差时间长、没有个人生活、遇到市场不好时日子非常难过,很多向我提问的人却仍然对投行持有美好的幻想,哪怕我在心里已经默默判定这个理想青年完全不适合投身投行工作。其实这也是我写这本书想要告诉大家的事情——对有志进入投行工作的朋友而言,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份职业选择的参考。本书是以我2007年到2011年的投行经历为基础,但在我任职pe公司及求学mba期间,仍然持续关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因此也增加了许多近几年中国投行界的新鲜事和对这些事件的个人评述。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某种程度上,我已经经历了中国投行一个即将过去的时代。的确,投行是一份特别的经历,让我又爱又恨。这份工作让我牺牲了许多个人时间、放弃了许多爱好、甚至造成了个人健康问题,但却给了我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见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敬业的做事态度,足以受益终生。很多朋友在网上看过我的《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后建议我据此写成一本小说,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原原本本记述我真实的投行经历和案例。其实现实的人生远比戏剧精彩,虚构的部分却可能增加对这个行业的误解——那就恰恰违反了我的初衷。书稿写成后,我自己有点担心,这份以个人经历为主线的纪实读物会不会写得过于坦白?因为我不仅写了太多中国投行真相和传言,更写了太多自己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我的得意,我的不满,我的软弱,我的坚持。但如果这能因此让阅读的你体会到人在投行的真实状态,并因此收获一些做人做事的感悟,就足以支持我如此行文的勇气。
是的,没错!你将在这本书里看到*真实的本土投行。小艳红用她信手拈来的众多细节将本书无限逼近真实的本土投行。从项目上的酒局与饭桌,到差旅中的行程与住宿;从前期承揽时的察言观色与可劲忽悠,到中期执行时的咬文嚼字与反复打磨,直至后期销售时的周密筹划与反复路演;从项目出不来、考试通不过、奖金拿不到的经典苦闷,到客户认可、老板褒奖、公司升职的个人喜悦。这些点点滴滴无一不是广大本土投资银行工作者们看过之后都将会心一笑的细节。……
是的,没错!你将在这本书里看到*真实的本土投行。
小艳红用她信手拈来的众多细节将本书无限逼近真实的本土投行。从项目上的酒局与饭桌,到差旅中的行程与住宿;从前期承揽时的察言观色与可劲忽悠,到中期执行时的咬文嚼字与反复打磨,直至后期销售时的周密筹划与反复路演;从项目出不来、考试通不过、奖金拿不到的经典苦闷,到客户认可、老板褒奖、公司升职的个人喜悦。这些点点滴滴无一不是广大本土投资银行工作者们看过之后都将会心一笑的细节。
……
班妮,在北京求学六年,于国内知名院校取得法学学士及硕士学位,随后来到上海,先后在律师事务所、投行、PE公司工作。在国内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资银行部工作三年后,即从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升任投资银行运营管理部主管,负责投行项目质量控制、资本市场和后台运营工作。当年即领导资本市场部为公司赢得证券时报“最佳定价能力投行”称号。其文章《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在微博和微信上被各主要证券、财经媒体帐号广泛转载,因该文章的传播和关注,接受过彭博记者、丝路记者关于中国投行业的采访,其关于投行的文章被丝路网(www.silu.com)记者译成英文刊载。2012年至2013年间,于财经杂志《陆家嘴》上发表若干篇关于投行、股权投资以及商学院的文章。2013年下半年,在香港大学完成了MBA求学历程,期间持续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变化,写作此书。
《如何描写情感》内容简介:《如何描写情感》以辞典的编排方式,罗列了75种情感(感激、希望、自信、羡慕等)的具体表现形式。情感
小企业赚大钱 本书特色 小企业是思想的平台、行动的舞台、赚钱的柜台。谨守“60-30-10”准则;依价值定价;卖财富,不是卖产品;牢记C字黄金律;应对经常性“出...
供应链风险管理-物流的脆弱性和弹性 内容简介 本书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了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及应对风险的方法。首先书中给出了风险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描述了影响供...
创业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面向大学毕业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 而且主要针对以创办高科技企业为目标的创业实践。主要包括: 为什么要创业、创业基因、创业方向、创业战...
向诸子百家学经商智慧 本书特色 离因异而起,合因同而生,此乃事物的发展规律。现代商人应该做到,异中求同、共存共荣,达到富而好德的思想境界。本书以中国古代著名思想...
《富爸爸销售狗:要想在销售行业取得成功,你不一定非得是一只凶猛的斗犬》是“富爸爸”系列丛书之一。本书用拟人的方法,把销售人
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特色 当前,在传统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寻租、买官卖官等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与反腐败斗争的交锋伴随整个改革进程而存在。...
元朝末年,乡下少年沈万三被官府抓了壮丁,机缘巧合之下到大都(北京)刘氏商行做了伙计。凭着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沈万三逐渐学
本书延续了1996年初版以来一直坚持的全球视角和法律视角,并用很大的篇幅论述竞争性经营战略。这在同类教科书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医药保健品销售人员超级口才训练 本书特色 《医药保健品销售人员超级口才训练》针对医药保健品销售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情况,全面、具体地介绍了医药保健品销售人员工作中所...
科技大神、全球科技创新领域最知名记者罗伯特·斯考伯:“技术越了解你,就会为你提供越多好处!”互联网的炒作点一个一个不停出
《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的意图是既能对当代中国广告方案的创作实践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和文化的观照,又能有比较强的实际操作
句海 内容简介 全书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卷。从名著中摘录名句,让学生品味咀嚼,以“一斑窥全豹”,从而,走近名著,了解名著,领略人类的文化瑰宝。注意从当代...
适应性创新-伟大企业持续创新的竞争法则 本书特色 适应性创新是伟大企业持续创新的竞争法则,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寻找新思路、尝试新事物;其次,尝试新事物...
领导人格力21法则 内容简介 本书为《领导人格力21法则》,其中包括:生态位法则、权威效应、吸引定律、辐射定律等。领导人格力21法则 目录 你是狐狸还是刺猬1 ...
《冰雪运动趣味解读》内容简介:本书为冬季冰雪运动趣味知识图解类书籍,分为冬奥会历史、北京冬奥会、冬奥会项目介绍三部分,重点
本书是一部看上去较为松散的对话集。姜奇平和段永朝,作为中国互联网思想始终不渝的追寻者和思考者,他们试图在穿越文明史的对话
财务报表分析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介绍了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知识,为第三版。与第二版相比,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订:一是继续完善财务报表指标体系。如在企业偿债能力分...
绩效不是管出来的 本书特色 《绩效不是管出来的》:用使命引领员工成长,用激励达成企业目标。一本将东方管理智慧和西方管理技术完美结合的案例图书,一本专门为发展型企...
《互联网创业启示录》是一部互联网公司的创业指南,内容涉及网站创业的现状和机遇、创业公司价值、平台选择、工具和群组、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