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天,我收到香港大学mba的录取通知书,即将在香港开始新的求学生涯。我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国,其中包括很多在国际大投行工作的同学。突然间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他们问我中国的投行与华尔街的国际大投行工作状态、工作内容有什么不同,我该如何回答?于是我一时兴起,写了几篇系列文章,题为《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在这几篇文章里,我结合一本描写华尔街投行人士经历的书monkeybusiness,对比了中国投行人的状态是多么的与之不同,又有哪些相似。半年以后,一个名为“计兮”的微博账号转载了我的这一系列文章,随后这些文章就在微博上火了起来,甚至被多家财经媒体的官方微博多次转发。在此之前,几乎从来没有人详细记录过中国投行人士真实的工作状态,而描写美国华尔街投行职场生涯的书和电影却已经接近泛滥,并且使局外人产生了一种幻觉:中国的投行也是这个样子——天天出入高档场所、高级酒店,纸醉金迷,夜夜笙歌。另一方面,有些在华尔街国际投行工作过的人看不起中国的投行,觉得中国并没有真正的投资银行,中国的投行人士素质较差,无法和那些在国际投行工作过的人相比。以上种种都让我这个“纯土鳖”投行人士产生了一种要为中国投行人士“正名”的想法。2013年夏天,在本书快要写完的时候,我发现事实上仍然有很多人对中国的投行业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很多人更喜欢以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别人在做什么。在香港和伦敦求学期间,一些我新结识的朋友,听说我在投行工作,在不经意的聊天中提及了一些对中国投行的误解:一个在商业银行做投行业务的人说:那你成天都与合同打交道吧?一个在国际大投行做sales的人问我:那你平时买什么股票?一个在伦敦做外汇业务的人听说我在国内投行负责过中后台业务,说:那你主要是做行政工作的吧?于是我意识到这本书确有出版的必要——作为一本对中国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及过去几年中国投行发展历程的普及型读物。时至今日,到投行工作仍然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一系列电影开始抨击华尔街的拜金文化,投行大裁员的报道也经常见诸媒体。自2012年下半年起,中国的投行业更是进入了又一轮寒冬。有不少年轻人仍然试图进入投行工作,而无视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的趋势。究其原因,还是前些年一直持续的投行的造富效应。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想多赚钱的冲动,毕竟,这也是个人能力的某种反映。从去年到今年,我在网络上和现实中仍然遇到不少刚毕业的年轻学生问我:请问怎样才能进入投行?我想进入投行工作,辛苦不怕!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往往会反问他们:请问你是真的喜欢投行的工作状态还是就是想多多赚钱呢?如果是想赚钱,赚钱的工作其实不少,但都要慢慢从基层做起。而我发现,即使我说了再多关于投行的工作压力大、出差时间长、没有个人生活、遇到市场不好时日子非常难过,很多向我提问的人却仍然对投行持有美好的幻想,哪怕我在心里已经默默判定这个理想青年完全不适合投身投行工作。其实这也是我写这本书想要告诉大家的事情——对有志进入投行工作的朋友而言,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份职业选择的参考。本书是以我2007年到2011年的投行经历为基础,但在我任职pe公司及求学mba期间,仍然持续关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因此也增加了许多近几年中国投行界的新鲜事和对这些事件的个人评述。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某种程度上,我已经经历了中国投行一个即将过去的时代。的确,投行是一份特别的经历,让我又爱又恨。这份工作让我牺牲了许多个人时间、放弃了许多爱好、甚至造成了个人健康问题,但却给了我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见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敬业的做事态度,足以受益终生。很多朋友在网上看过我的《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后建议我据此写成一本小说,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原原本本记述我真实的投行经历和案例。其实现实的人生远比戏剧精彩,虚构的部分却可能增加对这个行业的误解——那就恰恰违反了我的初衷。书稿写成后,我自己有点担心,这份以个人经历为主线的纪实读物会不会写得过于坦白?因为我不仅写了太多中国投行真相和传言,更写了太多自己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我的得意,我的不满,我的软弱,我的坚持。但如果这能因此让阅读的你体会到人在投行的真实状态,并因此收获一些做人做事的感悟,就足以支持我如此行文的勇气。
是的,没错!你将在这本书里看到*真实的本土投行。小艳红用她信手拈来的众多细节将本书无限逼近真实的本土投行。从项目上的酒局与饭桌,到差旅中的行程与住宿;从前期承揽时的察言观色与可劲忽悠,到中期执行时的咬文嚼字与反复打磨,直至后期销售时的周密筹划与反复路演;从项目出不来、考试通不过、奖金拿不到的经典苦闷,到客户认可、老板褒奖、公司升职的个人喜悦。这些点点滴滴无一不是广大本土投资银行工作者们看过之后都将会心一笑的细节。……
是的,没错!你将在这本书里看到*真实的本土投行。
小艳红用她信手拈来的众多细节将本书无限逼近真实的本土投行。从项目上的酒局与饭桌,到差旅中的行程与住宿;从前期承揽时的察言观色与可劲忽悠,到中期执行时的咬文嚼字与反复打磨,直至后期销售时的周密筹划与反复路演;从项目出不来、考试通不过、奖金拿不到的经典苦闷,到客户认可、老板褒奖、公司升职的个人喜悦。这些点点滴滴无一不是广大本土投资银行工作者们看过之后都将会心一笑的细节。
……
班妮,在北京求学六年,于国内知名院校取得法学学士及硕士学位,随后来到上海,先后在律师事务所、投行、PE公司工作。在国内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资银行部工作三年后,即从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升任投资银行运营管理部主管,负责投行项目质量控制、资本市场和后台运营工作。当年即领导资本市场部为公司赢得证券时报“最佳定价能力投行”称号。其文章《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在微博和微信上被各主要证券、财经媒体帐号广泛转载,因该文章的传播和关注,接受过彭博记者、丝路记者关于中国投行业的采访,其关于投行的文章被丝路网(www.silu.com)记者译成英文刊载。2012年至2013年间,于财经杂志《陆家嘴》上发表若干篇关于投行、股权投资以及商学院的文章。2013年下半年,在香港大学完成了MBA求学历程,期间持续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变化,写作此书。
甄西同志2004年出版了他的译作《出版大崩溃》,现在又将推出他的另一部译作《出版大冒险》。这对中国出版界来说,应当是认真一读
《企业量化管理》研究了大量国际公司的管理模式,并结合中国本土企业的特点,在国内首创了量化管理系统。将组织内外部千头万绪变
《地产破冰术》的目的更多地在于启迪和思辨,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至于解决的方法实际上可以多种多样,如何解决需要针对每一个具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选编》主要内容:为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关于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培训原则和案
组织行为学(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组织行为学在国外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结构。本书在遵循组织行为学基本架构的同时,结合知识经济...
《借贷》以民间资金运作为背景,讲述一个成都“高利贷”老板许量在事业、家庭和情感上的故事。以民间私募借贷为主线,同行斗争、
《我们要建设怎样的课堂》内容简介:本书选择了我国20所中学翻转课堂案例,这些中学遍布天南海北,水平不一、层次各异,但都因翻转
《劳动合同法》内容简介:本书力求反映我国劳动保护的最新立法动态,适应劳动保护的实践需求,展示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在编写中还特
苹果.到底能走多远 本书特色 iphone6要发布了,苹果热还会持续多久呢?苹果公司擅长于把消费者培养成铁杆粉丝,又把果粉培养成狂热拥趸。乔布斯带领他的...
小周会计出师记-跟我学会计实务操作技能-2-全彩版 本书特色 资深会计师倾情奉献,彩色票据贴实际,经济业务零距离,会计名师如影随。拥有本书,作为会计的你:不必为...
思考的玩具:商业创新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将使你的努力变得有章可循——它详细阐述的30多种技巧,几百个提示可以把任何人训练成出色的创新者。这些完备而桌有成效的创意...
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本书特色 《物流客户服务管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成果。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包括**章物流客户服务概述;第二章基...
《跨国企业长寿密码》内容简介:传承企业文化、积极培育人才、精实研发创新、完善危机管理、力行可持续发展、顺应时代趋势,这不仅
《乐天传奇"三无经营"创造商业神话》内容简介:乐天作为韩国著名企业集团,表现不俗,即使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也在稳步地增长。乐天
《新闻无穷动:媒体互动策划操作实例》充满了“互动”的时髦字眼。的确,在新媒体、传统媒体与民间舆沦融合的时代,信息互动传输将
冠军团队2:成就冠军团队的5层境界 本书特色 1 作者是世界上*伟大的篮球教练,nba历史上总分*高的巨星贾巴尔的启蒙教练。他率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队,十次获全...
本书是美国营销大师阿尔·里斯及其女儿劳拉·里斯的又一部著作。本书的写作手法秉承了阿尔·里斯的一贯风格:简洁、生动,用短小
《广告设计基础教程》介绍了创间广告的关键元素,它一步一步引导着读者深入了解创意广告的每一阶段:如成功广告的计划、构思、创
本书是数据挖掘领域的经典著作,数年来畅销不衰。全书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商业环境、数据挖掘技
塞缪尔·A .卡尔伯特塞缪尔•A.卡尔伯特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管理学终身教授。此外,他还是NTL实用行为科学学院的组织学研究的项目部主任。卡尔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