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性的系统神学:《理所当然的侍奉》 亲爱的读者: 当我把《理所当然的侍奉》(thechristian'sreasonableservice)一书介绍给你们时,我想要强调的是,这部巨著的独特性在于一个事实,那就是它不仅仅是一部系统神学作品。布雷克所选择的书名已经表明,他的意图不仅仅是向公众系统地阐述基督教教义。在以《罗马书》第章节的内容为基础拟定书名时,布雷克不仅希望阐明人侍奉上帝是完全理所当然的事——这位上帝在他的圣言之中,借着圣子耶稣基督恩慈地显明了自己——而且更主要的是想要告诉人们,上帝吩咐人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他,以睿智、合理、敬虔的方式敬拜他。这使我立刻认识到了事情的关键所在:布雷克写这部作品,主要是为教会成员写的,而不是为神学家写的——虽然他希望神学家们也能够从这部作品中获益。这就解释了《理所当然的侍奉》一书中,为什么在布雷克非常透彻地解释了教义之后,还有那么多对于教义的实际应用。他的写作意图是不可忽视的:他热切地希望自己所详尽解释的那些真理,能够成为读者心中真实的亲身经历。他以精湛巧妙的手法,在客观真理和对真理的主观经历之间建立了至关重要的联系。所以,我喜欢把《理所当然的侍奉》一书称为经历性的系统神学。在读这部作品时,人必定会得出一个结论:这部巨著的作者诚然是一位才华横溢、条理清楚的神学家——他是一位神学家,但更重要的是,他首先是一位传扬福音的牧者,他的目标是荣耀基督,造就教会。正是因为具有强调亲身经历这一特性,这部作品在三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
“敬虔”+“知识”,“教义”+“生活”,“灵性”+“神学”,这几个组合可以用来刻画清教徒的形象,也是布雷克这本名著《理所当然的侍奉》的特点。其实,这也应当是基督徒理所当然的追求。 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历久弥新,又深深地根植于福音的大能之中。作者以清晰而严谨地释经,为灵性历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奠定了坚实的信心基础,又在具体的生活中以富有智慧和洞察力的方式施行出来,使人得以充分地体验与上帝灵交的甘美,进入对上帝的敬拜之中。因此,本书既是一本很好的神学释疑书,又是一本很好的信仰实践的指导书。它犹如一位年长的导师,可以对你作出细致而到位的指导。它可以为你呈现一个完整的教义架构,也能陪伴你直面一个个挣扎与挑战。因此,它是一本工具书,便于你遇到问题时随时查阅,也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帮助你从头到尾认真严谨地学习认识神,认识自己。
布雷克是一位大有能力的灵魂的医生。他用极其卓越的方式,把基督教所启示的客观真理与基督徒个人所当有的主观经历结合起来。在神秘主义和严谨主义之间达到了健康的平衡。——周必克(joel r.beeke)(清教徒改革宗神学院院长)我热诚地向每一位认真学习圣经的人推荐布雷克的这几卷著作。这部巨著的独特性在于,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的”教会成员,都能因读这部作品而获益匪浅。然而,我尤其建议传扬福音的牧者们读这部作品。自英文译本初次出版以来,世界各地不计其数的牧者表达了他们对于这几卷著作的感激之情。我祷告祈求,唯愿阅读和学习这部卓越的作品也能给中国的许许多多人带来祝福。——巴特尔·埃尔斯豪特(rev.bartelelshout)(《理所当然的侍奉》英文版译者)布雷克最出名的著作就是《理所当然的侍奉》,1700年首印,重印超过二十五次。这一巨著完全以上帝的圣言为根基,合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训和需要。本书不仅阐明了圣经中所启示的纯正的救恩之道,同时也批驳了当时偏离圣经的各种谬误。在当时荷兰忠于圣经的基督徒中,本书成为最受欢迎的教义神学书籍。在今日荷兰仍然能够感受到布雷克的影响。——克莱培(rev. j. m. kleppe)
布雷克(1635—1711),荷兰神学家,他得蒙上帝的教训,深受听众的爱戴,在世时就已经名闻遐迩。年轻之时,他就学会了敬畏上帝,并且因为他对上帝深切的爱慕而被人熟知。他始终存敬畏上帝的心,以圣洁的生活,谦卑地与上帝同行。他在年幼的时候,就对上帝的圣洁和公义有活泼的印象,充满了对基督的渴慕之心。 布雷克曾经在数个教会担任教牧侍奉,他以敬虔的热情,忠心造就会众。他最后牧养的教会是在鹿特丹。随着他的到来,教会经历了灵命的复兴。他在此处传道二十八年,不仅教会得蒙祝福,周围的社群也得蒙祝福。布雷克是个祷告之人,他与上帝有着隐秘的交通。在教导教理问答的时候,他总是让上帝的子女们探讨他们心灵的经历,彼此造就,互相坚固。 布雷克最出名的著作就是《理所当然的侍奉》,1700年首印,重印超过二十五次。这一巨著完全以上帝的圣言为根基,合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训和需要。本书不仅阐明了圣经中所启示的纯正的救恩之道,同时也批驳了当时偏离圣经的各种谬误。在当时荷兰忠于圣经的基督徒中,本书成为最受欢迎的教义神学书籍。在今日荷兰仍然能够感受到布雷克的影响。
寻找亚特兰蒂斯-与柏拉图的深度对话 本书特色 “柏拉图心中的亚特兰蒂斯”;“亚特兰蒂斯之外的文明”……《寻找亚特兰蒂斯--与柏拉图的深度对话》(作者李世安、李朋...
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胡适精品典藏-04 本书特色 用20世纪的新思潮,投射到一群中国古人身上。“六经注我”,“借尸还魂”,是胡适治学的一贯作风。中国中古思想史长...
读易随笔 本书特色 《读易随笔》是作者在《周易》的学术研究中,有感而发,写成的随笔集,本书行文语言通俗易懂,义理阐述深入浅出,极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全书共分为3个...
梦断现代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两篇现代文本的分析入手,探求现代性追求的情感因素,以及现代思潮的历史必然性,然后以20世纪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为个案,进一步分析现代性理...
《老庄随谈》对老庄哲学思想的阐释深刻而独到。作者以冷静的智慧和诗性的笔触描摹出老庄的精彩境界和人生,笔谈之间,咳唾成珠,
重建世界主义 本书特色“世界主义”是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对它的思考不仅关键,而且由于当今的经济和生态发展与全球化的张力与日俱增,这一问题变得尤为紧迫...
傅佩荣-哲学与人生1 本书特色 哲学课可以是*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谁来上是重要的。与别的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同,在哲学课上,传授...
美的找寻 目录 再版前言自序永恒性的追求那里永远是春天人的重新发现在莎士比亚故乡看《麦克白斯》对印象派绘画的一些印象《吃土豆的人》的启示罗丹博物馆参观记《天鹅湖...
说真话的勇气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Ⅱ 本书特色 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在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之一,授课时间为1984年,也是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后的演讲。三个月后,...
西洋伦理学述评.西洋伦理学史-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杨昌济(1871~1920),伦理学家,教育家,人称“板仓先生”。毛泽东对杨昌济评价极高,称他是“给我印象*...
《禅外说禅》作者以科学常识为依据,由人生之道谈起,然后层层深入,谈佛教,谈禅宗,谈禅的所求和修持方法,以及在人生哲学方面
佛的故事 本书特色 《佛的故事》:佛黄佛画佛事,佛缘佛心佛智。大地在微微震动、天空飞来一朵五彩详云,一抹甘露圣水降落在太子的身上,沐浴着太子的身体、太子缓缓从莲...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修订本) 内容简介 这部禅宗研究专著繁征博引,对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作了条分缕析的深刻阐述,论证充分、可靠。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视野开阔、视角...
发生在18世纪初的“中国礼仪之争”,虽然在儒家文化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接触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当时中国方面的
智慧的故事 内容简介 神秘的犹太传说机智且具讽刺意味,漫长的历史丰富了民间故事,长久的苦难却造就了犹太人的乐观,因他们用故事中的欢乐和幽默取代了眼泪和伤痛。犹太...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十九世纪末实验科学方法的代表作。本书极力提倡实验科学,极力批判了不求事物之必然态度。不仅详细论述了实验科学的思想方法,还鼓励建...
丘揚創巴仁波切(1940~1987)是藏傳佛教在西方講經弘法的第一人。創巴仁波切成長於西藏,接受了正統的藏密噶舉派佛法養成,二十
哲学与人生 本书特色 《哲学与人生》1945年由世界书局初版,是傅统先那些年在圣约翰大学等校教授哲学概论时,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哲学和人生问题的基础上写成的专著,...
往來於恆河流域南北兩岸,釋尊以當時民眾的日常用語,展開其長達四十五年的傳法教化。經由師徒間的代代相承,終使佛教廣布四方,
老子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学术名著,历代注释者甚多。河上公老子章句是现存老子注本中成书较早,影响较大者。但是,关于此书作者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