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都市生活新理念:做自己*拿手、*有把握、*专长的事,随意适性、不慌不忙地在都市中享受生活。入选港台“2013年度精品图书前100名荐书”名单国乐、茶界、文化界大师联袂推荐董榕森(台湾“国乐之父”)、李曙韵(“人澹如菊茶书院”创立人)、古武南(新竹县北埔乡「创意茶席」原创者)、张清志(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教授)、方鹏程(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同系列《茶味的初相》《茶21席》畅销海内外。
“耽慢”,是担心太慢吗?作者解释说,是效仿古代优雅文人的“迟延缓慢、随意适性”。自我缓慢,是生活闲适,不慌不忙,或称“自慢”,但在日文的解释,则是“形容自己*拿手、*有把握、*专长的事”(根据何飞鹏先生的《自慢》解释)。是否因为慢工出细活,就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成为*拿手的绝活?古代文人,过的是一种优美的人文生活。吟诗作对,文章写意,诗画言志,文人往来,以文会友,坦诚相处,“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何等开阔自在的胸怀?现代人是不是也可以过着优雅的人文生活?当然可以。工作是为了耽慢生活于都市,有多长时间未曾好好静心喝一杯茶?茶可使人生起很大的转变。从一杯冲来熬夜牛饮的茶,到安静地坐下来,好好泡茶、好好喝茶、体会茶味。有茶的地方,就是我们静心的空间。心静下来以后,才喝得出其中淡苦甘醇的滋味;如此饮才对得起天地山川生养,茶农辛勤焙制的一叶一华;退散人浮于世的俗虑与纷扰,得以沉缓幽深,体会美好的事物。同样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老文化人”邵淑芬,古乐、茶道、茶瓷,件件在行。她认为,每件都需要“慢性”来进行、积极去从事的兴趣,都转化为生活的底蕴和品味。这就是生活的况味。和作者一样,我们喜欢古物,并非因为知道东西老,有价值,所以喜欢,而是先喜欢、渐渐了解、接近之后,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古董。古物的皮壳、色泽、斑驳,不喜欢的人会觉得老旧黯沉,在我眼里变成了古色古香,耐看得很。从古琴到一切古器物,我们喜欢那份老味道。茶与乐,应该都来自内在的需要,安顿身心,丰富性灵,或者很单纯地,纯粹让活着这件事闲逸而不无聊。从国乐领域,她一步一步钻探中华文化的底蕴,由乐而器而茶,忠于中国人文精神的体悟。虽她谦称一切耽慢悠游所致,但我们深知艺术文化的耕耘,非在一朝一夕,而是一条漫漫长路,是终生的信念与坚持。在“人澹如菊茶书院”学茶十年,深知从水质、茶器、份量、水温、出汤时间、送茶方式、到茶席的设计,样样都是学问。听国乐家邵淑芬,用极富韵味的叙述和优美的图片,娓娓道来她一路耽游的精彩故事。本文*后还纪录了她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的亚维侬戏剧艺术节,进行多场中华传统古乐伴奏的感受,同样耽慢有滋味,这正是“文化“的意义。有好茶配好瓷,古乐配好书,让人好好地,慢下脚步,静下心来,沏一壶茶吧。
能够静静地,深入地品尝一盅茶,您才能够跳脱人浮于世的烦琐,感受到生活的况味。
就像用好茶好水、优雅的白瓷,沏的一壶好茶;配上空灵的古乐,布置的一套茶席。茶过三巡,点到即止,却令人回味再三,心明意畅,甚至兴起同样“习古”、“耽慢”的兴趣,这就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如果您爱好古乐,仰慕古物,喜好茶道,有一副怀古的“老灵魂”,抑或你是一个愿意静心、或者渴望静心之人,那么这是一本会让您爱不释手,静心赏读的小书。
邵淑芬,著名国乐大师、茶文化研习者。有一副“老灵魂”的邵淑芬,出生于台湾高雄眷村,从小就莫名爱上国乐,中学加入国乐社,无师自通考上艺专,投入锣鼓乐的钻研,成为台湾第一位习国乐「板鼓」的女性锣鼓师。十八、九岁时,她因一路旁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又在艺专毕业后转兴插考中文系,同时拜入古琴名家张清治门下研习古琴。从台湾国立艺专国乐科毕业后,先后在东吴大学中文系、南华大学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习。曾担任各类大中院校“国乐团”教师,《华夏之音》电台节目制作人兼主持人、南华大学民族音乐学系讲师。著有《实用民族管弦乐器手册》(与徐俊萍合著,2003年11月)、《十番锣鼓研究:以苏州十番班为例》(2000年7月)、《中国传统记谱法:古琴减字谱、昆曲工尺谱、锣鼓经谱》(与施德玉、游丽玉合著,1998年6月)。她对中国乡野田野调查民间打击乐谱有精深造诣,从西安古乐到新疆手鼓、潮州锣鼓、甚至土家族的「打溜子」、苏南的十番锣鼓;第一手纪录了少数民族留传千年的锣鼓谱。邵淑芬因好古,进入古董收藏,也结识了从事古董业的夫婿林敦睦。研习美术出身的林先生,转业制作瓷器,到大陆的江西景德镇落脚烧瓷。与夫婿开始烧制灵动雅致的手绘白瓷,从景德镇转到福建德化县,慢研出德化窑的浮雕白瓷、精美的釉中彩,为行家最爱的逸品。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裕固族 内容简介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裕固族》以裕固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本书特色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解读《孟子》。包括导读、原典、注释、点评四个部分。梁涛教授对孟子其人、其书介绍...
读库-1604 本书特色 本辑《读库》是2016年第四期,共有七篇文章。贾行家的《他们》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描摹,而瘂弦口述的《从军记》则是对国共内战时期的回忆。...
北大经典讲座 本书特色 北京大学,向来都是执中国高等学府人文学科之牛耳,百年以来,大师辈出,灿若星辰,无数大师级人物留下了精彩动人的讲座篇章。本书遴选了这些讲座...
东亚文化研究系列-东亚三国志 本书特色 《东亚三国志》:韩国人喜欢表现、中国人性好含蓄、日本人性格被动。中国的文化,是“忍”。“忍”意味着“心字头上一把刀”,让...
大英烦事多-"每天都自我感觉那么好,你不觉得无聊吗?" 本书特色 每天都自我感觉那么好,你不觉得无聊吗?本书是“社恐星人”的雷区说明书,获得超400万英国人泪赞...
《超级广告人创意心得》内容简介:在如今这个时代,任何传统单一的营销模式都很难帮助一个品牌达成“品效合一”的目标,因此需要通
中国文化论集:19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想象 本书特色 尘封七十余年中文版首度出版,一九三零年代名流学者联手打造。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国文化史。中国...
事物掌故丛谈:大字本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日常事物原始本真:囊括古今中外众多的典故常识,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有趣闻传说、...
给理想一点时间3 内容简介 《给理想一点时间3》是凤凰网博报博文选集(第三集)。书中精选两岸三地、海内外多位博主的佳作,是凤凰网博报编辑部从近万篇推荐博文中精选...
北河沿日记 本书特色 《北河沿日记》收录了苏民生的日记、散文、诗书画评论等十余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他的日记、散文,有许多关于老北京风情人物的记叙,其中提到的一...
朝聖是一種有效又容易達成的修持方式,對人們增進佛法的理解,精進修行提供了更多直接的機會和啟悟源泉。然唯有抱持正確的動機與修法,方能達成正果。那麼,對佛教徒而言最...
堪舆术研究 目录 **章 堪舆其名第二章 堪舆与环境科学堪舆术是有关环境的学问/4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和堪舆/5历代的环境破坏/8一方水土一方人/9第三章 堪舆...
中国文化的反省 本书特色 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的问题究竟在哪里中国文化如何走向未来国学大师胡适指引中国文化的方向中国文化的反省 内容简介 胡适是新...
诗词格律:经典插图本 本书特色《诗词格律》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诗人王力先生所著的一部古典诗词格律入门专著。古典诗词中所涉及的种类、平仄、...
巫·舞·八卦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巫者都善舞,是*早的舞蹈家。本书讲述了巫祀中的舞祭;手势·禹步·八卦舞谱;从舞蹈的角度谈八卦的审美功能等内容。巫·舞·八卦 ...
小书馆:古汉语入门 本书特色 《小书馆》系列丛书,主要收入近代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小书,以文史为主,兼及其他。这些“小而可贵的书”,都是...
联大论语-精神年轮-01 本书特色 《联大论语》共分九章。记述了联大八年岁月。介绍了教学制度,阐释了教育理念,描述了教学风貌,记载了教师生活,记录了学生动态,反...
《文选》李善注引《说文》考 内容简介 《李善注引考》将李善注《文选》所引《说文》条目与徐铉等奉敕校订本《说文解字》(即大徐本)进行对比,分类说明李善引用《说文》...
中国人的气质 本书特色 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动乱和变化?保持着哪些文化传统和陈规陋习?都市、乡村及社会各层面的具体状况如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