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经典的企业发展案例,也是一个关于时代、机遇、选择与变革的故事。房地产黄金10年,万科的规模从100亿上升到2000亿,增长20倍。它是如何做到的?100亿遭遇瓶颈,500亿遇到了“史上*大危机”,1000亿之后面临着更多未知的挑战。万科是怎样自我革命的?创业30年,万科始终保持着25%的高增长,这在世界商业史上也属罕见。万科成功的逻辑到底是什么?面对这个颠覆式创新的年代,它的辉煌能否延续?其前途又在何方?
★中国首家销售额突破千亿的房地产公司,十年历程,千亿规模,塑造传奇!并不是所有房地产公司,都是靠房价上涨成功的!★中国*具公司治理标杆意义的企业,*具人文情怀的公司!★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笔十年跟踪调查,深受万科管理团队认可,财经大佬周其仁、吴晓波、秦朔、牛文文、何振红等竞相推荐!
推荐序千亿之道
自序重新认识万科
**章百亿之患
郁亮的疑问:高增长可持续吗?
100亿了,还能保持高增长吗?
高增长神话:连续30年超过25%的高增长
挑战者ⅰ:顺驰
顺驰横空出世
正在丧失的领跑优势
“地王”凶险
“坂雪岗”地王
明知是错,还不得不做
对战略的反思
2004年以前,万科是一家没有战略的公司
文化比战略更重要
万科有一群不甘平庸的人
第二章千亿战略
新战略
万科方法论
“年轻人,不要这么浮躁”
千亿战略出炉
向资源整合型企业转型
美国模式vs香港模式
囤地型vs资源整合型
标杆帕尔迪
帕尔迪:美国标杆
标杆的真谛:如何成为*好的自己
细分锁定终身客户
有质量增长
有质量增长,才是持续增长之道
三大策略
规律造就万科
按规律办事
2005年:万科的转折之年
第三章杠杆加速器
并购杠杆
收购南都:史上*大房地产收购案
收购朝开:打通任督二脉
共生文化
百亿并购
资本杠杆
万科是资本市场的极致选手
早期的两次融资,*终促成万科涉足房地产
2003-2007:资本市场烈火烹油
用*少的钱,控制*大的资源
与国企共舞
能量*低定律
“乘法”速度
10年加法,10年减法,10年乘法
均好性原则
第四章五百亿魔咒
失控
疯狂的“地王”
左手圈地,右手圈钱
拐点时刻
“拐点论”与阴谋论
松山湖事件
舆论危机
降价门:同行讨伐
捐款门:公众危机
质量门:消费者质疑
靶子万科
分裂的万科
两个阵营
商业化与人文文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冲突
500亿魔咒
2008年:史上**次负增长
万科史上*强危机
王者的时代结束了吗?
500亿:布满荆棘的临界点
第五章纠偏
反思与共识
500亿,就像一面放大镜
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2008年“负增长”是人为制造的
归零
“零”和“壹”
放下规模包袱
为普通人盖好房子
专业化不能被狭隘理解
告别牛市思维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转向
以消费者为中心
提升roe
向制造业学习
绿色战略
再出发
“三不原则”
“心智”成熟
更换管理平台
期待“下半场”
轻装上阵
乔迁之喜
自行车运动
如何领跑
第六章逆势千亿
“4万亿”下的尴尬
措手不及的“v”型反转
挑战者ii:绿城
质疑再起:万科过气了吗?
2010:“史上*强调控”
楼市大清算
“限购令”加码
逆势增长
高周转
10天收购一家公司
万科是历次调控的赢家
反周期操作
“三个感谢”
千亿平台
总部瘦身
垂直整合
人的问题
千亿是一种释放
千亿首先是战略的成功
业绩怎样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三种差别
第七章布局下半场
千亿之年,创新之年
被调控激活的创新
第五食堂
“五菜一汤”
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
试水商业地产
做商业是个被动的选择
利用住宅的优势做商业
*大的掣肘是资金
国际化
收购南联地产
与国际一流公司合作
天时地利人和
金融化
金融才是竞争力
b转h:第二次股改
金融总部
入股徽商银行
一路向前
2012:创新交响曲
“冬天模式”
运动版郁亮
第八章万科的极限在哪里
规模越大越危险
王石的警告
2011年高管离职事件
“千人计划”
行业天花板
1万亿的房地产公司,有可能吗?
万科的极限,也是房地产行业的极限
取经问道
移动互联网来了
地产界会出现小米吗
2014:新10年的起点
万科史上*大规模的工作会议
事业合伙人
做城市配套服务商
新标杆
超越帕尔迪
汇丰银行:职业经理人驱动的基业长青的范本
那些万科的标杆们
第九章万科的逻辑
商业逻辑
活下来*重要
先做强,再做大
能力**,机会第二
战略驱动业绩
追求持续增长
价值逻辑
始终如一的价值观
先出善手,先人一步
健康丰盛的人生
管理逻辑
简单哲学
科学与理性
民主与威权
第十章王石a面,郁亮b面
接班了吗
为什么是郁亮
一山怎样容二虎?
父子?师徒?兄弟?朋友?
他们给万科带来了什么?
附录一
王石自述:我绝不是中庸的人
附录二
我认识的王石
附录三
郁亮的b面是什么?
附录四
万科30年100事
千亿之道
2014年9月《经济学人》(theeconomist)杂志刊登了题为《中国浪潮》的文章,探讨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上,表明中国企业的崛起已经是不能被忽略的事情,一批中国企业已经走到了世界级公司的门口。让我们看看它们是谁——
万科,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达,(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不动产公司;阿里巴巴,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ipo纪录;腾讯,微信风靡全球……还有华为、联想、海尔、格力,等等。它们都是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有千亿级的庞大规模——没有这样的规模,很难形成世界性的影响力。据统计,2014年民营企业中过千亿的公司已超过20家。
中国商业已经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些千亿级公司正在构建中国商业的新生态。改革开放的前10年,民营企业处于草创期,这是一次元世界,大家差别都不大,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过了百亿关口,企业之间开始拉开距离,平面消失了,二次元世界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很多产业渐渐成熟、行业整合不断发生时,出现了这批千亿级的公司,二次元世界变成了三次元或者多次元——这意味着一个更加稳定、宏大的商业生态形成。
千亿公司,是中国商业历史上的里程碑,它表明中国民营企业日益壮大,开始与国际大公司比肩,世界级公司圆梦在即。千亿时代的到来令人兴奋。据我所了解,不少企业家都有千亿梦想,千亿公司的巨大示范效应,激励着他们励精图治,努力把憧憬变成现实。
兴奋之余,必须保持冷静。我们知道,这20余家民营企业从零到千亿最多只用了30年的时间,从百亿到千亿的路仅走了10年,如此短的时间无法铸就长青基业。10多年前中国的公司普遍都还很小,也就是联想、海尔、华为等极少数的公司有二三百亿的规模,因此,进入百亿俱乐部被认为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而千亿则是奢望。今天,百亿级的公司比比皆是,千亿也不再遥远,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企业就强了,千亿与伟大并不能画等号。要想基业长青,还须经过时间这把锉刀的严酷磨砺。
西方商业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才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百年老店。这些老店以其积淀下来的特有的商业理念和价值追求,引领着全球商业文明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在中国,这种伟大的公司还只是凤毛麟角。中国需要这样伟大的公司,中国也必将出现这样伟大的公司。
对企业而言,从百亿到千亿意味着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也是一次前途不明的探险,因为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当前,应对变革势将成为商业新常态,在重大的商业或技术变革面前,船大调头难、恐龙症等都是大公司的风险。诺基亚、索尼就是活生生的例证。这也考验着中国这批千亿或者接近千亿级的公司。
在从百亿到千亿的历程上,万科是最值得学习的公司之一。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让不少公司养成了投机的习惯,很多看上去很耀眼的成功可能也就是歪打正着。而千亿是块试金石、也是个放大镜,任何缺点都会被放大,侥幸在这里会变成不幸。万科的千亿历程几乎不存在任何侥幸,它在战略、管理、文化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方法。万科是一家讲求科学精神和商业理性的公司,它的发展体现了科学之美、规律之美、商业之美。
2014年是万科创业30周年,这30年它长期保持着25%的高增长,这在世界商业史上是非常少见的。现在中国也出现了一些超常规发展、神速崛起的公司,但它们业绩的均好性需要时间的检验。业绩均好性体现的是一家大型公司综合的发展和掌控能力,世界500强的公司都有这一特点。从这一点来说,万科在中国所有的公司中依旧是遥遥领先的。
万科一直是中国最成功的公司,这源于其一贯的发展逻辑。本书作者多年跟踪采访报道万科,她用自己的敏锐观察和深度思考,尝试对万科成功的逻辑进行了分析,打开了一个独特的观察万科的视角。更重要的是,她还用翔实的记录还原了一个完整的企业案例——从100亿到2000亿的历程中,万科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获得发展——这恰恰是万科成功逻辑的外化,也是本书的最大价值所在。
10年前,中国企业普遍仰慕跨国公司,自叹不如。而随着中国千亿公司的不断涌现,加上近几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式微,商界的心态也开始发生变化。当万科、万达、华为等公司频频在海外出手时,我们开始憧憬——它们将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司,甚至成为对人类进步起到促进作用的伟大公司。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何振红
黄秋丽,资深媒体人,知名记者,《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笔。多年从事大公司研究报道,尤其对房地产行业龙头公司万科、万达等有持续多年的研究,对它们的战略、管理、文化等有独到见解。
个人理财-(第六版) 本书特色 阿瑟·J·基翁著的《个人理财(第6版)》是一本探讨个人如何更好地通过投资理财活动让财富不断增加的实用教材。分别从理财基本知识、保...
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大事纪要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了配合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所编写的。全书以编年形式,概述了一九九二年十...
老廣告不再只是宣傳遊戲或設計表演,更是感知一個時代的重要媒介。「最會說故事」的人文歷史領域書寫名家陳柔縉研究日本時代生活
《市场营销研究:应用导向(第5版)》是一本世界上非常权威的、被140多所院校采用的教材,曾被翻译成五种语言,自引进中国后,被北大
本资料长编的主要内容包括1907-1949年《申报》《新闻报》、1949-1959年《新闻日报》、1960-1966年《解放日报》刊载的娱乐版广
为什么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仍有可能错失城池?为什么无人可敌的领先企业,却在一夜之间虎落平阳?现象层面的总结是经验,哲学和
中国社会民俗史新丛书-商贾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中国的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商贾的历史和命运,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中国社会民俗史新丛书-商贾史 内容...
首次系统揭示了蒙牛高速成长背后的管理之道,梦想高速扩张企业的最佳标杆。蒙牛有一个飞船定律,不是在高速中成长,就是在高速中
山雨欲来-货币战争-5-升级版 本书特色 2008年金融危机结束5年之后,对未来世界经济走势的观点仍然是众说纷纭。 美国的量化宽松究竟有无效果?全球的货币超发到...
本书以8个白手起家的世界级大富豪的创业经历为线索,逐点分析,例证结合,找出穷人和富人的真正距离——0.05厘米,见证了开始差之
有效管理 本书特色 享誉海内外的企业管理大师为管理者量身打造,提升管理效力。有效管理是每个主管人员的职责,是所有社会经济机构追求生存及成长的必要手段。无效管理会...
神经质组织-诊断并改变不良管理风格 本书特色 我们都有一些轻微神经质的特质,可能是害羞、抑郁、无端恐惧或者无端怀疑,等等。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某个神经质特...
《定价策略与技巧:赢利性决策指南》(第3版)共14章,分别从战略定价的含义、成本对宣传价策略的影响、赢利性定价的财务分析、消费
这本关于企业家战略思维的畅销书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一本经典著作,本书作者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经营战略家,他对某些公司为什么可以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变革 本书特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也与互联网思维息息相关。本书详细讲解了互联网思维对企业的影响,其带来的新的商业、服务模式,以及其...
记账步步通-图解版 本书特色 《记账步步通(图解版)》讲述了:图文并藏,高效速成。一步步学,一步步练,一步步懂,一步步通。记账步步通-图解版 内容简介 简介《记...
作者通过调研,在《数据驱动营销:营销人员必知的15个关键指标》中指出了营销分水岭的存在以及市场领跑者与其他企业在营销预算分
汽车电子商务 节选 前言 当今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逐步形成了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2007年全球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将达到13...
冷兆松(1963-),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多家公司策划专家、策划顾问。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就读于曲阜师范大
上半月"市场营销版"秉承"关注过程、研究方法、注重实效"的方针,从专业、理性的角度启迪营销思维、提练营销经验、剖析营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