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自然成为作家、文人、学者和各类各行业人才及各类文化、出版机构的聚集地,同时也为书店提供了沃土。全国书店*多的城市,恐怕非北京莫属。知识分子的书店比如万圣、涵芬楼,女性书店有粉色的、常放映电影的雨枫书馆,艺术书店中,有位于东直门的库布里克,单向街、字里行间这样的连锁书店,已经在城市中遍地开花……2014年,24小时书店在中国兴起,美术馆东街老牌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更成为年轻人的好去处。本书与北京的书店有关。在这里,你可以读到沈昌文、俞晓群这样出版业的前辈关于书店的文章,有著名书迷的逛书店小史,更有万圣书园、涵芬楼、三联书店、豆瓣书店这样京城文化地标式的书店老板的访谈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些书店的实景照片,或宁静,或温暖,或厚重,或文艺;还可以根据彩图上面指示的页码,找到内文相应的文章。文末,附有长长的一串北京书店名单及地址,可供参考。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灯火;北京的这些书店灯光,是迷人的。愿你会喜欢它。
“我曾暗暗猜想,天堂就是书店的模样”“没有书店的地方不是地方”我们和更多不相识的人一起,每天进进出出于北京各条街道、各座楼里的书店,我们为书店的光所吸引,像蚂蚁出入自己的精神巢穴。
我的书店,我的北京——写在《北京书店印象》后面我是南方乡下人,自小学到高中毕业,活动的范围只有离家方园四五里的地界。初中以前,读过的课外书报极其有限,不过《小溪流》、《少儿报》之类。到了初中,才读到《故事会》,破破烂烂的,在同学的课桌底下传阅。高中也在镇上,镇上有两家租书的店,记得其中主要有港台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现在想起来,也是盗版的居多。世界名著,那时我没有见过,鲁迅的文章是在课本上读到的。所幸的是,凭着各类诗词和一本《三国演义》,我的语文成绩很好,全市第一。大学以前我没有读过什么课文以外的书,更不知道世上的书原来有那么多种。镇上还有一家书店,主要销售各类考试辅导材料,我从那里买过一套“走进清华北大”,分数学、语文两册,物理化学合为一册。那是我仅有过的最为高级的课外辅导资料——清华北大自然没有去成,我在湖南本省读了大学。这是我读书的过去。我的故事不足为奇。去年夏天,因公回到长沙,在河西大学区附近一条街上闲逛,路过几家书店,密密麻麻挤在斜坡上一堆房子之间。书店里卖的,主要仍是教辅书,以及一些学生们余下的旧课本、旧书。我在其中一件淘到几本“湖湘文库”,心里已经十分欢喜了。也许这便是中国城乡普遍的境况:四处缺书,缺新书,缺好书。如今我所居住的北京东三环附近,邻着朝阳区文化馆,旁边有家新华书店。有一回和女儿路过,进去看了两个钟头,居然没有买到一本称心的书,倒是女儿在少儿区读得着迷。朝阳区文化馆西侧,原有家斑马书店,今年秋末我再去时,书店已经没了,门口几张桌子,也被工人陆续搬走了。北京的书店,也在艰难中零落又生长着。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知识分子和作家大概最为繁盛的城市,也许这里的书店也是最多的吧。十年来,我去过无数家书店:风入松是去过的。2011年,风入松关张歇业。三味书屋是去过的。2008年前后,我在那里听过讲座,见到过“老李夫妇”,也见过哲学教授刘小枫。单向街书店我是去过的。2007年左右,在圆明园一角,作家徐晓女士拿出过整套天蓝色的《今天》杂志,在单向街狭长的过道中,和我们说往事。第三极书店我是去过的。也是在2007年前后,我见到在高楼上开始营业,又见它后来关门大吉,人去楼空。据说它当时参照的是台湾著名的诚品书店,上下三四层,书店中的空间很大,恍如超市,读者可读可坐,环境很好。成府路的万圣书园和豆瓣书店,我是去过的。我在路北的万圣买到过数本极廉价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三五元一本,书都是90年代的。我在路南的豆瓣书店和店主卿松聊过两回天,淘到过《奈瓦尔传》。我见过的布老虎不见了,我见过的字里行间又开了新店。我在帽儿胡同朴道草堂听过章诒和女士讲故事,在世贸天阶的时尚廊书店见过台湾来的龙应台——那时她还不是“文化部长”,为我们讲《目送》来的。事实上,北京的书店业算是发达的,北京的书店太多了。如今我每月总要去两家书店看看,去美术馆东街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买两本杂志,顺道往二楼独自读两篇,看看和我一样的陌生人。而我总想起香港青文书屋的老板罗志华,2008年,他被自己的书压死在自己的库房里,数天后才为人发现……提了这许多往事,倒有些感怀了,才说起这本小书。2014年,北京阅读季期间有一项与书店有关的评选。书店大体上分作三类:以西单图书大厦等为代表的大型书店,如万圣书园、单向街这样的小书店、民营书店,以及分散在郊区县的农家书屋。后来主办方有意,要编一本北京书店的书。我作为评选评委之一参与其中,也不知哪里来的胆量,竟和活动协办方中央编译出版社一道,应下了编书的差事。于是绞尽脑汁做书的计划,找作者约稿,做书店访谈。几乎一年下来,拖拖沓沓,书才算成形了。作为编者,我要感谢为本书提供作品、接受过访谈的朋友、师长,他们中有知名作家、知识分子、藏书家、出版家,他们是书媒从业者、书店从业者,他们的名字,都在书前目录内了。而他们,包括我自己,以及因编书之故,与我打过太多交道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岑红女士,我们都是读书人,是爱书人,我们大概也是传统书店的老顾客吧。我们和更多不相识的人一起,每天进进出出于北京各条街道、各座楼里的书店,我们为书店的光所吸引,像蚂蚁出入自己的精神巢穴。有时候我也担心,书店会不会消失?会不会像毛笔一样,从日常书写工作,成为艺术家的笔?有人说会,有人说不会,我想,只有这轰隆隆的时代的列车最后能说得清吧。愿书店长存。愿北京的书店更好。愿更多人有书可读。严彬2015年初冬于北京呼家楼
严彬,1981年生,湖南浏阳人,作家。在京从事文化媒体工作十年,创办凤凰网读书频道并任主编至今。主编“凤凰网读书文库”《野渡》、《临渊》、《盗火》,出版诗集《我不因拥有玫瑰而感到抱歉》。作者:解玺璋(作家、学者)003沈昌文(出版家)010俞晓群 (出版家)012止庵(作家)016冯俊文 (出版家)019杨葵 (作家)023绿茶 (媒体人、出版人)029任剑涛(学者)038思郁(书评人)044唐山(媒体人)050贺超 (媒体人)055远子(青年作家)059张莉(作家)064许春宇 (雨枫书馆创始人)071杨早(作家)077邱小石(读易洞书店创办人)083许知远(单向空间创始人)087樊希安(前三联书店总经理)092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始人)赵万波(前涵芬楼总经理)卿松(豆瓣创始人)张弘(墨盒子创始人)青云(墨盒子店长)夏钰奇(记者)174赵越超(彼岸书店创始人)190
鲁迅的乡土世界-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 本书特色 “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作者包括孙玉石、钱理群、王富仁、杨义等10位鲁迅研究的著名学者,较为全面地展...
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从钱谦益的心学思想、晚明文坛复古思潮的复兴、钱谦益与天启、崇祯年间的社会思潮、钱谦益对明代诗学的扬弃、晚明宋诗风的兴起过程以及...
日常实用文体写作 内容简介 如果提及本书的特色,主要是两点:一是日常性,书中所谈文体涉及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得本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是...
中国土特产轻图典 本书特色 舌尖上的中国,旅途中的记忆中国**本土特产图典和选购指南土特产是乡情的表现,文化的延伸:土特产一方面饱含浓郁的地域特色,充满着浓浓的...
密林寻找树叶的探险:阅读的风貌 本书特色 进入苏东坡、梁启超、蒙田、梭罗的读书世界重温几米的图像阅读经验了解重庆书痴的黄金守则密林寻找树叶的探险:阅读的风貌 内...
《开源安全运维平台OSSIM疑难解析(提高篇)》内容简介:OSSIM(Open Source Secur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开...
作品目录引言上卷 文化知识录小引第一章 史第二章 地第三章 易第四章 儒第五章 佛第六章 道第七章 兵第八章 典……下卷 文化精神
大国崛起的文化解读 内容简介 大国,永远是历史星空的*亮点;大国兴衰,则始终是历史研究的不变课题。一年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文献纪录片《大国崛起》再度掀起了关于这...
中华遗产故事 本书特色 《中华遗产故事/中华经典故事》编著者聂昕。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女娲造人、刻舟求剑、苏武牧羊、美人计、新亭对泣、...
中医圈里的生命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主要包括:走近《黄帝内经》、放眼世界看生命、中医王国里的生命四定律、中医视野里的生命演化律、中医的生命大写意、中医,关...
最新实用谜语大全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二篇:谜语常识、谜语集锦。主要内容包括:谜语基础知识;制作谜语的技巧;猜射谜语的技巧;组织猜谜活动;字·词·语·句集锦;事物...
是辞:钟爱清辉明月与造梦为真,人生追求自在随喜,自在过生活,随喜写故事。已出版作品:《误我嘉时》《南风入萝帷》《莫斯卡托》等。微博:@依然是辞
本书的原名是Kirchengeschichte(《教会史》),并分为三卷:《古代教会史》、《中世纪教会史》和《近代教会史》。它不仅仅叙述教会“内部”的发展,而且...
实用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为依据,密切...
汪口:古埠老街 本书特色 毕新丁编著的《汪口——古埠老街》介绍了汪口建村的历史,指出汪口的历史上河埠码头、商铺、货运集散、农产品加工等商业服务十分完备,是名闻徽...
田野视角(客家的文化与民性) 内容简介 现在奉献给大家的这本集子,都是来自田野工作的成果和归来后的思索,结构逻辑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部分:客家族群...
余杭方言 本书特色 《余杭方言》是一部反映和诠释余杭本地方言的著作。是余杭区退休老干部张承模、叶玲玲50多年来研究地方语言的一项丰硕成果。作者经过七年时间的搜集...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 本书特色 作者选取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但却一直没能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的斗蟋群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七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和持...
中国文化的出路 本书特色 陈序经学贯中西,研究领域涉及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等。1933年,他在中山大学作了一场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
故事的歌手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民间文学专家钟敬文先生主编的《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之一种,是“,帕里-洛德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学界誉为口头诗学理论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