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自然成为作家、文人、学者和各类各行业人才及各类文化、出版机构的聚集地,同时也为书店提供了沃土。全国书店*多的城市,恐怕非北京莫属。知识分子的书店比如万圣、涵芬楼,女性书店有粉色的、常放映电影的雨枫书馆,艺术书店中,有位于东直门的库布里克,单向街、字里行间这样的连锁书店,已经在城市中遍地开花……2014年,24小时书店在中国兴起,美术馆东街老牌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更成为年轻人的好去处。本书与北京的书店有关。在这里,你可以读到沈昌文、俞晓群这样出版业的前辈关于书店的文章,有著名书迷的逛书店小史,更有万圣书园、涵芬楼、三联书店、豆瓣书店这样京城文化地标式的书店老板的访谈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些书店的实景照片,或宁静,或温暖,或厚重,或文艺;还可以根据彩图上面指示的页码,找到内文相应的文章。文末,附有长长的一串北京书店名单及地址,可供参考。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灯火;北京的这些书店灯光,是迷人的。愿你会喜欢它。
“我曾暗暗猜想,天堂就是书店的模样”“没有书店的地方不是地方”我们和更多不相识的人一起,每天进进出出于北京各条街道、各座楼里的书店,我们为书店的光所吸引,像蚂蚁出入自己的精神巢穴。
我的书店,我的北京——写在《北京书店印象》后面我是南方乡下人,自小学到高中毕业,活动的范围只有离家方园四五里的地界。初中以前,读过的课外书报极其有限,不过《小溪流》、《少儿报》之类。到了初中,才读到《故事会》,破破烂烂的,在同学的课桌底下传阅。高中也在镇上,镇上有两家租书的店,记得其中主要有港台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现在想起来,也是盗版的居多。世界名著,那时我没有见过,鲁迅的文章是在课本上读到的。所幸的是,凭着各类诗词和一本《三国演义》,我的语文成绩很好,全市第一。大学以前我没有读过什么课文以外的书,更不知道世上的书原来有那么多种。镇上还有一家书店,主要销售各类考试辅导材料,我从那里买过一套“走进清华北大”,分数学、语文两册,物理化学合为一册。那是我仅有过的最为高级的课外辅导资料——清华北大自然没有去成,我在湖南本省读了大学。这是我读书的过去。我的故事不足为奇。去年夏天,因公回到长沙,在河西大学区附近一条街上闲逛,路过几家书店,密密麻麻挤在斜坡上一堆房子之间。书店里卖的,主要仍是教辅书,以及一些学生们余下的旧课本、旧书。我在其中一件淘到几本“湖湘文库”,心里已经十分欢喜了。也许这便是中国城乡普遍的境况:四处缺书,缺新书,缺好书。如今我所居住的北京东三环附近,邻着朝阳区文化馆,旁边有家新华书店。有一回和女儿路过,进去看了两个钟头,居然没有买到一本称心的书,倒是女儿在少儿区读得着迷。朝阳区文化馆西侧,原有家斑马书店,今年秋末我再去时,书店已经没了,门口几张桌子,也被工人陆续搬走了。北京的书店,也在艰难中零落又生长着。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知识分子和作家大概最为繁盛的城市,也许这里的书店也是最多的吧。十年来,我去过无数家书店:风入松是去过的。2011年,风入松关张歇业。三味书屋是去过的。2008年前后,我在那里听过讲座,见到过“老李夫妇”,也见过哲学教授刘小枫。单向街书店我是去过的。2007年左右,在圆明园一角,作家徐晓女士拿出过整套天蓝色的《今天》杂志,在单向街狭长的过道中,和我们说往事。第三极书店我是去过的。也是在2007年前后,我见到在高楼上开始营业,又见它后来关门大吉,人去楼空。据说它当时参照的是台湾著名的诚品书店,上下三四层,书店中的空间很大,恍如超市,读者可读可坐,环境很好。成府路的万圣书园和豆瓣书店,我是去过的。我在路北的万圣买到过数本极廉价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三五元一本,书都是90年代的。我在路南的豆瓣书店和店主卿松聊过两回天,淘到过《奈瓦尔传》。我见过的布老虎不见了,我见过的字里行间又开了新店。我在帽儿胡同朴道草堂听过章诒和女士讲故事,在世贸天阶的时尚廊书店见过台湾来的龙应台——那时她还不是“文化部长”,为我们讲《目送》来的。事实上,北京的书店业算是发达的,北京的书店太多了。如今我每月总要去两家书店看看,去美术馆东街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买两本杂志,顺道往二楼独自读两篇,看看和我一样的陌生人。而我总想起香港青文书屋的老板罗志华,2008年,他被自己的书压死在自己的库房里,数天后才为人发现……提了这许多往事,倒有些感怀了,才说起这本小书。2014年,北京阅读季期间有一项与书店有关的评选。书店大体上分作三类:以西单图书大厦等为代表的大型书店,如万圣书园、单向街这样的小书店、民营书店,以及分散在郊区县的农家书屋。后来主办方有意,要编一本北京书店的书。我作为评选评委之一参与其中,也不知哪里来的胆量,竟和活动协办方中央编译出版社一道,应下了编书的差事。于是绞尽脑汁做书的计划,找作者约稿,做书店访谈。几乎一年下来,拖拖沓沓,书才算成形了。作为编者,我要感谢为本书提供作品、接受过访谈的朋友、师长,他们中有知名作家、知识分子、藏书家、出版家,他们是书媒从业者、书店从业者,他们的名字,都在书前目录内了。而他们,包括我自己,以及因编书之故,与我打过太多交道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岑红女士,我们都是读书人,是爱书人,我们大概也是传统书店的老顾客吧。我们和更多不相识的人一起,每天进进出出于北京各条街道、各座楼里的书店,我们为书店的光所吸引,像蚂蚁出入自己的精神巢穴。有时候我也担心,书店会不会消失?会不会像毛笔一样,从日常书写工作,成为艺术家的笔?有人说会,有人说不会,我想,只有这轰隆隆的时代的列车最后能说得清吧。愿书店长存。愿北京的书店更好。愿更多人有书可读。严彬2015年初冬于北京呼家楼
严彬,1981年生,湖南浏阳人,作家。在京从事文化媒体工作十年,创办凤凰网读书频道并任主编至今。主编“凤凰网读书文库”《野渡》、《临渊》、《盗火》,出版诗集《我不因拥有玫瑰而感到抱歉》。作者:解玺璋(作家、学者)003沈昌文(出版家)010俞晓群 (出版家)012止庵(作家)016冯俊文 (出版家)019杨葵 (作家)023绿茶 (媒体人、出版人)029任剑涛(学者)038思郁(书评人)044唐山(媒体人)050贺超 (媒体人)055远子(青年作家)059张莉(作家)064许春宇 (雨枫书馆创始人)071杨早(作家)077邱小石(读易洞书店创办人)083许知远(单向空间创始人)087樊希安(前三联书店总经理)092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始人)赵万波(前涵芬楼总经理)卿松(豆瓣创始人)张弘(墨盒子创始人)青云(墨盒子店长)夏钰奇(记者)174赵越超(彼岸书店创始人)190
《超越哈佛》内容简介:麦考梅克丰富商业遗产前沿研究扛鼎之作,经典呈现实践智慧与商业策略的融合。《超越哈佛——麦考梅克不同凡
耶稣家族墓之谜 本书特色 这本书就像一本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总是让人不由地深陷于情节之中,但实际上,它所讲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詹姆斯·卡梅隆耶稣家族墓之谜 内...
读库0706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
台湾大陆常用汉字对照字典 本书特色 《台湾与大陆常用汉字对照字典》:台湾与大陆常用汉字对照字典主要适用于台湾及香港、澳门的读者。对台湾正体字、大陆简化字进行比较...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9)》内容简介:本书为入选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学术成果的概要介绍,共收录
世说中国:三国演义的世界 本书特色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历史如何成为演义,演义中暗藏多少玄机?围绕《三国演义》的故事成型、人物形象、作者身世、出版竞争,...
美国文化概论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期以来,一场文化研究的热潮在欧洲悄然兴起;进入后冷战时期以后,文化研究再掀高潮并扩大到更多的学科领域,跨学科研究成为人们研究文...
冷莹,喜爱植物多于人,杂志编辑,业余写字。文字散见于《女报时尚》《女报情感》《读者》《青年文摘》《女友LOOK》《爱人》《花火》《花溪》《南风》等期刊杂志。发文...
凤凰城 内容简介 《凤凰城》为回族风物传说类民间故事专辑。透过这些故事,不仅可以感受浓郁的地方风情,也可以体悟回族民间故事与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凤凰城 ...
中国故事系列:浪漫情缘 内容简介 中国人提到讲故事,似乎只在唱摇篮曲的时候才用得着,感觉那是十分小儿科的事情。其实小儿科,不但在医学上是并非初级的,就是在所谓的...
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 本书特色竺可桢气候曲线如何绘出了中国文化运势给古代诗词做DNA “亲子鉴定”皇帝“大使”串起的中国戏曲史《韩熙载夜宴图》背后的政治风云*多金...
中国古代杂技 本书特色 本书从杂技这一独特视角,勾勒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古代杂技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本书文理兼备,是中国...
中华百家姓秘典-中华藏书百部-(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中华藏书百部:中华百家姓秘典(全新校勘珍藏版)(套装共3册)》集录了当今我国*常用的100个大姓,围绕“...
汉语言文字研究-第一辑 本书特色 书稿来自全国高校相关研究领域一流学者的研究论文,内容涉及两大板块:一是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简帛、货币、玺印、陶文、传抄古文等...
西北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带有统领性的课题,是填补空白之作。 由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
钟书国学精粹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本书特色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博大,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智慧家园。让我们沿着《周易》、《诗经》、《论语》...
故事会:神秘故事 本书特色 两个女孩一起出去旅行,晚上住在一个房问里。其中一个女孩很想唱歌,但知道自己平时唱得很难听,于是就在洗澡的时候故意把水笼头开得很火,借...
书画鉴赏十六讲 本书特色 《书画鉴赏十六讲》分为十六讲,基本按时间顺序编排,辑录了郑昶和陈师曾两位大师的书画研究成果,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中国书画史上不同时代、不同...
婚姻是什么:文化名家笔下的婚恋观 本书特色 《终身大事》;《谈青年与恋爱结婚》;《我对于恋爱的主张》;《夫妇公约》;《假如你想结婚的话》;《无谓的界线》;《男人...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编著者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近年颇多学者承认,此书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