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蕞大的困难和蕞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失去场所的活动很快便脱离了我们想象的控制,背景的缺失让一qie陷入失序,美妙和谐的图景转化成或滑稽或丑陋又失去连贯性的碎片。而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毫无疑问,古代城市复原图的绘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本书作者让-克劳德·戈尔万及其团队用丰厚的考古学、建筑学知识,以及他出色的绘画天赋达成了目标。他用细腻的水彩画直接呈现了古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网打尽,其中不仅铕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还有曾经辉煌一时却被人遗忘的诸多地方。每一幅图画都是成千上万条信息的结晶,甚至一幅图中浓缩了一座城市数佰年的历史,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通过眼前的复原图,凝视众多文明结晶,我们获得了观察历史的另一个视角,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智力体验。
纵贯3000年,囊括巴比伦、迦太基、雅典、特洛伊、罗马等众多历史名城,通过城市规划、主要建筑的来历、规模、建造方法等,将古地中海文明一网打尽。让-克劳德·戈尔万,建筑师、考古学家。曾在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担任研究员,当今古代城市复原图制作领域的巨擘,其作品的严谨考据与艺术审美并举。130幅地中海古城版《清明上河图》,疏落有致的线条辅以层次分明的淡彩,宏大的透视冲击着读者的视觉感官,让读者以苍鹰的视角看尽古地中海世界的繁华。 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是在信念与梦想中建构而成。它们并不只辉煌于历史,其光芒也照耀了后世前进之路。古代城市复原领域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凭借集绘画、建筑与考古学于一身的天赋,让人们找到了让时代回归的*佳方式。那些化为尘土,颓成残垣的古老废墟,透过精致细腻的水彩画,千年前的繁华再度重现眼前。
当人们眺望废墟、阅读书籍时,我想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个*根本的疑问,那就是巴比伦、迦太基、巴尔米拉、亚历山大港、德尔斐、奥林匹亚等如梦幻般的城市,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样子?如果想更清楚地描绘背后的历史及相关的人物、事件,那么究竟该如何复原这些城市与纪念性建筑物?《鸟瞰古文明》(L’Antiquité Retrouvée,意为“发现古代”)这本书的书名正回答了这个疑问,它也反映出这些画作的作者自身的想法。
“复原”这个词意味着“回到原来”。为了展现书中这些古代地区的样貌,我参考了古老的文献、绘画、马赛克拼贴、浮雕,以及考古学研究成果,绘制可信度高的图像,再现古城原本的样貌。
不过,除非手边有充分的素材,才有可能实现这个构想。譬如要画某个古罗马城市的复原图,必须先取得 3 项重要资料。**,对于古代的地形或景观,必须具备充分的知识。第二,城市的界线、都市的区划、大型公共建筑物(广场、剧场、圆形竞技场、战车竞技场、公共浴场等)的外观,也必须确认清楚。如果以蒙太奇摄影为譬喻,大型的公共建筑物就像眼、鼻、口之类的部位。第三,城市里各主要建筑物的相对位置。任何两座城市的建筑物位置都不会完全相同。如果没有取得上述的资料,就无法绘制出整座城市的复原图。在这种情况下,由一个或数个局部拼凑出的画面,就只聚焦在已确知的部分,仅能展示城市的部分景观。
复原绝不是自己的凭空想象,而是根据有明确证据的结果进行复原。本书发表的复原图,大部分与各式各样的研究有密切关联。所谓复原,是对无数既有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以合乎逻辑的推论得出的论断。对于绘制复原图的人而言,这样才能呈现出复原对象历史上*有可能的实际样貌。
因此,这种种努力完全建立在实际上可能存在的城市“理论模型”上。“理论模型”涵盖着比蒙太奇拼贴更广泛的资料,它是根据有证据的假设,重现欠缺的部分,并加以补充,通过提供协助的多位研究者(历史学家、碑文研究者、建筑师、地理学家)的学识经验,获得具有一贯性的综合知识。由于每位研究者各自都竭尽全力尝试复原,结果应该会更接近真实。因为研究团队掌握各种假设的证据,只要发现新的资料,相关知识就会被再修正。经过这样的过程建立的图像,不会有什么推倒重来的修正。就算有新的想法或可以让复原图更明确的证据,只要局部修改就、好。我们经手里昂、吕岱斯(巴黎)、弗雷瑞斯等地的复原图超过 10 年,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复原有一部分跟语言形成的基本过程很相近。那就是建立印象,通过持续让内容更充实的过程,与对事物的看法直接产生联结。
系统建立的复原图,是将我们固有(或这样相信)的印象,变得更丰富、表现得更完整,并且形成整体。因为有所根据,人们会更感兴趣。由于部分理论上的想法已确定,致力于再现很有意义。复原图是可信赖的概括的假设,虽然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已有心理准备,复原图有可能引来争议、受到质疑或需要纠正。复原图是研究者将某个时间点*好的假设尽可能传达给多数人。
不过,像这样的复原图是一种语言,尽管已细致地表现了古代人的想法与微妙的念头,在常识上仍然有限。城市里的居民不是都住在大型豪华的宅邸,也有比较简朴的房子和平民化的地区。不论哪种情形,都要考虑其特色适当地表现。*后对于不了解的部分,也只能以同样不明确的方式表现。我们不可能了解古代城市所有的住宅,这样的细节实际上也没那么重要。在观察自然时,没有必要为了区分椰子树与无花果树,特地研究整棵树的叶子,而应从一定数量的主要特征分辨树的种类。不过,像这类特征蕴含很多意义,几乎没有无意义的部分。不论多努力试图表现,恐怕都无法完全呈现实际上的目标。
学术研究与传播媒体通用的所谓“媒体的”示意图,是更有效果的表现手段。自1980 年以来,随着视听影像媒体的发展与信息革命,示意图的需求明显增加。我们必须承认,跟建构理论相比,绘制图像更容易呼应作者对美的选择。运用笔墨以远近法在纸上素描,用水彩着色,虽然是非常传统的表现手法,对作者而言却正是魅力所在。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种试炼,因为非得熟谙美术技法,才能彻底表达。这种状况跟音乐家很像。不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在熟练技巧之前,必须不断地练习。在复原建筑方面,绘图者扮演的角色就像受到严格制约的作曲家,除了如实诠释主题,还必须让音乐表现得更美。
二次元的绘画除了有这些制约,也有许多优点。**,为使构图的框架与角度能一目了然,常笔简而意丰。第二,二次元的画是固定的,观察者在观看的时候有较大的想象空间。第三,二次元的画完成得比较快,而且成本更低。第四,由于具有艺术层面的价值,它也会“随着时间的逝去,变得越来越有韵味”。即使过了漫长的时间,很晚才获得理解,也仍然是幅美丽的画。美丽的画是所表现的历史的一部分,希望让众人愉快地欣赏,它*后也可能被博物馆馆藏,以别样形式发挥作用。
研究者应有勇气展示过去的复原图。外行人缺乏方法与充足的资料,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想象。但是复原并不是想象的产物,它需要古代建筑的知识。
还有一件事不可忘记,复原图是语言,要运用各种修辞学,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更丰富的成果。在绘制复原图时,应该更着重于值得看的部分。就算观赏者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浏览,究竟要让大家如何解读才好呢?这些都会给绘图者指导方向。而以一般人为对象的复原图,又倾向于画得很美、引人注目。所有被要求扮演类似角色的工作,在这方面都是一样的。复原图是为了表现明确的主题而被绘制,尽管要达到上述这些效果,但是我们不能对复原图提出过多要求。在本书中,即使复原图没有画出来的部分,如果有必要也会尽量补充文字资料,全看各主题的情况与需要。复原图必须完全符合绘制时的功能设定。我们对各种事物赋予的意义都不是绝对的,会根据当下的状况决定。复原图是为各种各样的用途而绘制。所以没有普遍的复原图,只是视状况传达信息而已。语言的法则会以各种形态束缚我们,谁都无法逃避。
这些复原图如果太过强调可信度,会变得难以理解、乏味,*后失去可看性。所以还是不能缺少梦的部分。要试着去梦想。我们试着将这些陷入沉睡而被重新发现的美女唤醒。你是否看见她们从黑暗中醒来,散发着不可思议的魅力,笔直地朝我们走来?只要抱有对历史的爱、对文化遗产的敬意,就会被这些画吸引,展开梦回古代的精彩旅程。
让 –克劳德·戈尔万
著者简介
[法] 让-克劳德·戈尔万(Jean-Claude Golvin)法国建筑师、考古学家。曾在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担任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古代遗迹的复原工作,是当今古代城市复原图制作领域的巨擘。
1969年取得建筑师资格以后,让-克劳德·戈尔万参与了若干考古项目。从1973年开始,他参与突尼斯蒂斯德鲁斯圆形竞技场的整修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对历史的喜爱,并于1985年开始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 1979—1990年,他以埃及为据点,指挥位于埃及卢克索的“法国·埃及·卡尔纳克神殿研究中心”的工作。自1989年起,他投入到以水彩描绘古代文化遗产的复原图工作中,目前已绘制从古代到中世纪的各类城市与纪念性建筑物的复原图超过1000幅,其中大半由阿尔勒考古博物馆保存。该馆致力于展示古代历史文化,在此领域是法国仅次于卢浮宫的机构。
译者简介
台湾东吴大学毕业。曾任职于诚品书店,熟悉生活风格与艺术类书籍,作品曾刊于《联合文学》《印刻文学生活志》特集。参与过多语字典编辑,喜爱欧洲文化,译有《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观察记》《天才的餐桌》等书。
视觉文化 内容简介 《视觉文化》2003年在英国首版以来获得了学界的众多赞誉。哈佛大学约翰·史蒂高认为,《视觉文化》对我们熟视无睹之物的分析是高屋建瓴的。《视觉...
《突破经典家装案例集(第2季):餐厅、玄关走廊》内容简介:本书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家庭装修不仅质量要有好的设计,材料的选择更为
《金字塔表达力(实战图解版)》内容简介: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公司的芭芭拉·明托所提出的一项结构化的思考、写作及表达技术,它能
结婚礼仪完全手册 本书特色 完美婚礼**手册,新郎新娘装扮技巧,婚礼仪态的完美体现。如果说恋爱是两个人一起的修行,那么结婚就意味着修成正果。如果说恋爱是一所学校...
谁在巴黎纵情狂欢 内容简介 这套读物的特点:一、创新!我们的“人文素养读本”不单单是内容的堆砌,而是一条主线下的体系创新。由此及彼,由内及外,让我们在阅读中逐渐...
云南风物志丛书:新编迪庆风物志 内容简介 这里有主体民族藏族,还有纳西、傈僳、彝、汉等民族。各民族同生共荣,而且与大自然——山、水、林、珍禽异兽……构组成一个和...
土生说字-修身之道 本书特色 李土生著的《土生说字——修身之道》,选取修身处世类汉字120个,对其从形意上进行分析,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人生以及天地人一...
华夏江河传记丛书:塔里木河传 内容简介 塔里木河在历史上担当过重要角色,四大古老文明由她而交汇,丝绸之路依托她而开通,西域文化因她而发育。书中描绘了塔里木河流域...
实用语海-汉字字源 本书特色 字、词、句涵盖所有语言常识,点、线、面层层剖析中华古老文字精华,引领现代读者走进一个美轮美奂的文化圣殿,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实...
陈书录,又名书禄,江苏高淳人。1976-1987年期间任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期间曾为在职硕士研究生);1988-1992年为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师从程...
中国文化的重建 本书特色 断裂的时代,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碎片化时代,如何看清中国的未来史学大家英时先生为今天的中国找灵魂 中国文化的重建 内容简介 断裂的时代...
说文解字的阐释体系及其说解得失研究 内容简介 方始告成。这期间,有的课题组成员离开了,也有新的成员加入进来,曲曲折折,断断续续,如今终于完成,既感到一丝欣慰,也...
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的第九卷,探讨了文化中比较具体而又比较重要的两个领域的转型过程。全书内容包括传统科学的式微与西...
道商智慧+道商范蠡(全两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海波,国际道商文化研究院院长,青城山全真龙门派111岁老道长蒋信平大师真传弟子。...
应用语言学(牛津语言学入门丛书) 内容简介 库克所著的《应用语言学》在“前言”之后,由“概述”、“阅读材料”、“参考书目”和“术语表”四个部分构成。**...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本书特色 乾隆朝的政治与社会生活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连皇帝也寝食难安。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
形形色色中国人-全国各地人性格特点解读 本书特色 《形形色色的中国人:中国各地人性格解读》生动描写了全国各个省、市(区)人们的性格特点,深刻剖析了群体性格形成的...
忧郁的民俗学 本书特色 在岳永逸著的《忧郁的民俗学》中举目四望,学科的红火、老母的暮年、小我的悲喜、艺术的光晕、民间的段子、乡土的音声、节庆的盛大、泰斗的脾气、...
《风雅大宋(二):庆历党争》内容简介:本书为历史通俗读物《风雅大宋》第二册“庆历党争”,自宋真宗即位写起,至宋仁宗执政结束
金牛掌故 内容简介 本书从地名、古迹、人物等方面对金牛区范围内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掌握进行了全面挖掘,展示了金牛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同时对现代文明进行了精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