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丛书命名为《岭南教育家丛书》。“家”这一称谓,通常被赋予了某些神秘甚至神圣的色彩。其实,“家”既可以指经营某种行业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如渔家、行家),也可以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如画家、科学家),还可以指某种学术流派(如儒家、法家)。史学大家司马迁将其著作《史记》的目的阐述为“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能“成一家之言”亦是成为“家”的因素之一。综观上述含义,那些能够展现“自成一家”特点、具备独特教育思想和主张、具有鲜明教育风格和特色的教师、校长等教育工作者,皆可以称之为“教育家”。另外,“教育家”不仅包括已经功成名就、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上和当代的教育名家,还应该包括那些已经崭露头角、正在成长中的好校长好教师。丛书借名“岭南”,是因为岭南文化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在几千年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岭南教育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在岭南教育发展史上,也曾涌现出张九龄、朱九江、陈献章、康有为、梁启超等教育大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作为中国经济与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排头兵,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岭南教育家丛书:做幸福的语文仁者》:1.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同学我们的老师都很敬业,那时候湾沟林业局第二中学每年都能考上一个大学生,几个大专和十几个中专,这还是相当不错的成绩。我的老师明显比三道花园林场时的要多,实力当然也强大。我认真读书,初中毕业时,考了全年级**名,物理和化学是一张卷,我分数*高,及格了,据老师讲只有我及格了。我喜欢物理和化学,那里边的知识和道理让我着迷,因为小学时候读过一本关于恒星、彗星等天体知识的科普读物,我老是试图用初中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来解释天体运动和形成,不得其解。我对天体、不明物体非常着迷,花了一个月的伙食费订了一本叫做《飞碟》的杂志,很可惜我只拿到一期,其余的据说被一个物理老师拿走了,但当我终于鼓足勇气向他询问时,他摇了摇头。化学书上总有些实验,有一次教我们化学的老师居然说要做个实验给我们看,全班都很兴奋,我更是急迫地期待这一不可思议的时刻,我在想象着,那时候,发生在眼前的景象该是多么真实而离奇。老师说他将做一个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过了许久,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实在着急,就向化学老师求问,老师似乎想了起来,说:“学校没有镁条了,以后再说吧!”此后,我又盼望了许久,但终究没有了消息,我的实验梦就此破碎。很快就初中毕业,而我一上高中就必须决定自己学文还是学理。我毫不犹豫地选了文科,因为我的数学实在是太差了。自然,我就再没有看过任何实验,自然,选学理科的同学也没有看到过任何实验。但我至今仍然遗憾,我常想,如果那时候能有几次物理的、化学的实验,是不是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些同学的未来,甚至我的未来?但是生活中没有“如果”,“如果”永远是安慰人,让人在头脑中出现虚幻的想象,天天生活在“如果”中的人会发现我们的人生永远被不完美包围,被缺憾包围,被不曾发生的事件包围。上了高中,就没了体育课。高中文科缺地理老师,学校就把一位体育老师(也是音乐老师)调过来教地理;高一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关玉梅;高二班主任、语文老师兼历史老师是沈玉柱,后来他吃不消,学校又把另一位体育老师也调过来教历史,于是,体育课自然没办法上了。地理和历史两位老师干活十分卖力,各有绝招,相比较而言,地理老师办法更多一些。他的名字叫武仲仁,多才多艺,讲课精彩,深受学生爱戴,我们高考时地理科成绩在浑汀市排在前几名。历史老师有一个可爱之处,讲课不惜力气。有一阵子拖拉机在我们班级窗户底下施工,机器的轰鸣声使整个教室都颤动,但他竟然拼命地讲课,力竭声嘶的高音盖过了拖拉机的噪声,让我们深为感动。但他讲的内容其实也就是把书一段段读一遍,都是我们完全能自己做的工作。政治也是一段段读原文,再时而画几条横线,就算是讲完了课。语文和数学老师是专业的,讲课不合糊,一听就知道是高手。尤其数学,我上高一时是李老师教的,上高二时是学校的教务主任亲自任教,他叫孙基慎,是浙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听口音应该是南方人,头圆圆的,戴着副圆玻璃片的眼镜,因为那时候戴眼镜的人十分稀少,我们偷偷给他起的绰号是“孙眼镜”。“孙眼镜”的粉笔字写得又快又好,说话速度非常快。令人称奇的是,他写字是不看黑板的,他面对全班同学,背对着黑板写字。所有的例题不看书,不看教案,直接写在黑板上。据说他原先写字也和别人一样正常,但后脑勺、后背、后腿总是被学生用各种能投掷的东西偷袭,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苦练了这种非正常的写字法。我深感荣幸的是,学校发现了我的长处是综合排位比较稳定,总是文科**名,我的短处是数学从来就没有及格过。……
宋如郊,教育硕士,特级教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校长。省级学科带头人,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骨干教师国家培训首期学员,广东省首批国培对象,首批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学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研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市级以上“九五”至“十二五”课题13项,论文、课题、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策划并撰写、主编学术著作、工具书、教参学辅资料等120余部,逾2000万字,在国内近20家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2期)、《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兼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导师团成员,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文科类名教师”项目培养对象实践导师等。
当代女性在职场上似乎达成一种了共识——在工作中一定要展示自己理性、强大、可控的一面,隐藏所有的脆弱、不安或者情绪。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现代女性在做母亲之后,因...
中国汉字源流 本书特色 汉字突破了古今几千年、纵横数千里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发挥其超时空的书写和识读功能,完整地记载与传承中国文化。汉字作为汉语好的记录工具、中...
中国古代漆器-王世襄集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漆器(王世襄集)》由王世襄著,本书收入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晚期的各类漆器作品一百五十件,不仅在图片上较《<髹饰录>解说...
中华传统文化探幽 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是睿智的先哲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财富:在政治方面,有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它们详细而生动地记述了千百年来王朝更迭的...
国学 第1册 本书特色 《国学(第1册)(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课本。国学 第1册 节选 《国学(第1册)(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内容简介:国学,...
古希腊罗马神话.6.爱神的爱情 本书特色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四方文明的灿烂起点。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抹去历史的尘烟,这些*脍炙人口、*富有生命力的神话依然代代流传...
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中国文化中有磁“公共”和“社会”的意识,特别是前者。具体来说,涉及的课题有,公德观念的性质与历史渊源,公民论理与中国民间论...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 本书特色 ★ 精装16开,胶版纸印刷,民族出版社出版★ 本书依其内容和形式将它细分为服饰、饮食、居住、交通运输、生产、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社...
菊与刀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本尼迪克特等著的《菊与刀大全集(超值白金版)》是一部论述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著作合集,收录了《菊与刀》、《武士...
迅風烈火。勢破千軍。「今天,你們就要把屬於自己的地方拿回來!」數百人質危在旦夕,王守仁率領「破門六劍」及廬陵義軍夜上青原山,強攻敵窟「清蓮寺」,與波龍術王一眾妖...
民间传说 本书特色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
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 内容简介 今之学者,若涵泳精近于古之文化,无浮躁之乱心,实为难得!阳春白雪,二十年弹指一挥俱往矣,有金经之雅方,可谓大化! 天文地理、礼制宗...
东北建筑文化 内容简介 东北建筑文化由东北地域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构成,是中国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来说,东北建筑文化是指在东北地域范围内产...
地图的历史-(彩色人文历史) 本书特色 “地图”是什么?它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吗?答案是既是又不是。当我们惊叹于今天地图绘制的细致与精准时,别忘了很长时间里它并...
中国古代节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民俗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民俗系列:中国古代节日》全面概括这些节日的主要仪式、习俗,深入探寻这些节日蕴藏的文化内涵...
張愛玲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
辽夏金元陵 本书特色 辽、夏、金、元朝代的帝王陵,由于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较少,有些帝陵的地点及陵园建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正因为如此,它也备受国内外人们的瞩目。阎...
菲律宾民间文学 内容简介 菲律宾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学、人类学博物馆,有120多个民族和170多种语言,文化多样性极其丰富,尤其是今天在许多民族、部族的原住民中仍然...
文化的焦虑-朱大可守望书系-(全5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朱大可,入选“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中国文化守望者”,与李敖、余秋雨、...
新书--故事会合订本103 本书特色 合订本将2018年3月上、3月下、4月上三本汇编成册,让故事爱好者在一本书里畅读三期杂志的精彩内容。故事会以富有感染力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