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丛书命名为《岭南教育家丛书》。“家”这一称谓,通常被赋予了某些神秘甚至神圣的色彩。其实,“家”既可以指经营某种行业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如渔家、行家),也可以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如画家、科学家),还可以指某种学术流派(如儒家、法家)。史学大家司马迁将其著作《史记》的目的阐述为“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能“成一家之言”亦是成为“家”的因素之一。综观上述含义,那些能够展现“自成一家”特点、具备独特教育思想和主张、具有鲜明教育风格和特色的教师、校长等教育工作者,皆可以称之为“教育家”。另外,“教育家”不仅包括已经功成名就、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上和当代的教育名家,还应该包括那些已经崭露头角、正在成长中的好校长好教师。丛书借名“岭南”,是因为岭南文化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在几千年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岭南教育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在岭南教育发展史上,也曾涌现出张九龄、朱九江、陈献章、康有为、梁启超等教育大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作为中国经济与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排头兵,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岭南教育家丛书:做幸福的语文仁者》:1.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同学我们的老师都很敬业,那时候湾沟林业局第二中学每年都能考上一个大学生,几个大专和十几个中专,这还是相当不错的成绩。我的老师明显比三道花园林场时的要多,实力当然也强大。我认真读书,初中毕业时,考了全年级**名,物理和化学是一张卷,我分数*高,及格了,据老师讲只有我及格了。我喜欢物理和化学,那里边的知识和道理让我着迷,因为小学时候读过一本关于恒星、彗星等天体知识的科普读物,我老是试图用初中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来解释天体运动和形成,不得其解。我对天体、不明物体非常着迷,花了一个月的伙食费订了一本叫做《飞碟》的杂志,很可惜我只拿到一期,其余的据说被一个物理老师拿走了,但当我终于鼓足勇气向他询问时,他摇了摇头。化学书上总有些实验,有一次教我们化学的老师居然说要做个实验给我们看,全班都很兴奋,我更是急迫地期待这一不可思议的时刻,我在想象着,那时候,发生在眼前的景象该是多么真实而离奇。老师说他将做一个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过了许久,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实在着急,就向化学老师求问,老师似乎想了起来,说:“学校没有镁条了,以后再说吧!”此后,我又盼望了许久,但终究没有了消息,我的实验梦就此破碎。很快就初中毕业,而我一上高中就必须决定自己学文还是学理。我毫不犹豫地选了文科,因为我的数学实在是太差了。自然,我就再没有看过任何实验,自然,选学理科的同学也没有看到过任何实验。但我至今仍然遗憾,我常想,如果那时候能有几次物理的、化学的实验,是不是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些同学的未来,甚至我的未来?但是生活中没有“如果”,“如果”永远是安慰人,让人在头脑中出现虚幻的想象,天天生活在“如果”中的人会发现我们的人生永远被不完美包围,被缺憾包围,被不曾发生的事件包围。上了高中,就没了体育课。高中文科缺地理老师,学校就把一位体育老师(也是音乐老师)调过来教地理;高一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关玉梅;高二班主任、语文老师兼历史老师是沈玉柱,后来他吃不消,学校又把另一位体育老师也调过来教历史,于是,体育课自然没办法上了。地理和历史两位老师干活十分卖力,各有绝招,相比较而言,地理老师办法更多一些。他的名字叫武仲仁,多才多艺,讲课精彩,深受学生爱戴,我们高考时地理科成绩在浑汀市排在前几名。历史老师有一个可爱之处,讲课不惜力气。有一阵子拖拉机在我们班级窗户底下施工,机器的轰鸣声使整个教室都颤动,但他竟然拼命地讲课,力竭声嘶的高音盖过了拖拉机的噪声,让我们深为感动。但他讲的内容其实也就是把书一段段读一遍,都是我们完全能自己做的工作。政治也是一段段读原文,再时而画几条横线,就算是讲完了课。语文和数学老师是专业的,讲课不合糊,一听就知道是高手。尤其数学,我上高一时是李老师教的,上高二时是学校的教务主任亲自任教,他叫孙基慎,是浙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听口音应该是南方人,头圆圆的,戴着副圆玻璃片的眼镜,因为那时候戴眼镜的人十分稀少,我们偷偷给他起的绰号是“孙眼镜”。“孙眼镜”的粉笔字写得又快又好,说话速度非常快。令人称奇的是,他写字是不看黑板的,他面对全班同学,背对着黑板写字。所有的例题不看书,不看教案,直接写在黑板上。据说他原先写字也和别人一样正常,但后脑勺、后背、后腿总是被学生用各种能投掷的东西偷袭,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苦练了这种非正常的写字法。我深感荣幸的是,学校发现了我的长处是综合排位比较稳定,总是文科**名,我的短处是数学从来就没有及格过。……
宋如郊,教育硕士,特级教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校长。省级学科带头人,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骨干教师国家培训首期学员,广东省首批国培对象,首批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学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研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市级以上“九五”至“十二五”课题13项,论文、课题、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策划并撰写、主编学术著作、工具书、教参学辅资料等120余部,逾2000万字,在国内近20家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2期)、《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兼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导师团成员,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文科类名教师”项目培养对象实践导师等。
《格萨尔》史诗/新疆《玛纳斯》 本书特色 《格萨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长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它历史悠久,气势宏伟,是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以不同...
话说中华文明日暮西山 本书特色 《话说中华文明:日暮西山》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
汉学研究-第十一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汉学研究论坛、汉学与国际汉语教学史之关系研究、序跋与中国文化神野、意大利汉学研究、法国汉学研究、俄国汉学研究等。汉学...
民间灵气:癸未甲申田野档案 内容简介 这是冯骥才关于中国民间田野考察的一部*新散文结集,为2004年他在《收获》上的专栏文章。全书配有百余幅民间民俗图片,图文并...
中国民间故事史-全三卷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梳理中国民间故事发展史的同时,以一定程度的篇幅展示与之密切相关的民间故事类型的发展史以及记录...
老照片4 本书特色 一张照片、一段住事,《老照片》正在为人类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片段,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回望这些细节,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老照片4 内...
章太炎国学讲义 本书特色 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公开讲学记录,较系统地展示章氏深厚的国学素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厦研究者必读之书。《国学概论》本书...
拉封丹寓言诗全集(经典版) 本书特色 拉封丹在本诗集中创造了约496个人物,其中动物125个,人123个,神话人物85个,构成了一个虚拟的大千世界,同时也构成了...
妙说男人女人:文化名家笔下的男人女人 本书特色 男子见了美人,不愿看的,必是瞎子;屡屡看的,必是愚人;看了之后,不动妄念的,才是智者。女子嫣然一笑,男子的主意就...
最有人情味、也最逗趣的江戶怪奇物語《一日江戶人》作者杉浦日向子生涯代表作《陰陽師》夢枕獏 茂呂美耶 推薦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即使名聲響亮,卻仍住在髒亂破舊的房子...
流变的民俗:葭沚民俗考 本书特色 曾被列宁称为辩证法奠基人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民俗也一样,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从内容到形式,都随...
吉祥文化论 本书特色 由张道一论著的《吉祥文化论》讲述的中国的吉祥艺术,活泼多样,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世俗仪表。《吉祥文化论》中讲到的吉祥艺术在...
全球的美国?-全球化的文化后果 本书特色 《全球化美国:全球化的文化后果》一书,已经列入“赫尔墨斯国际前沿论文书系”,即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的内容有新...
常用字词辩误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入近9000词,包括正文中近2000组含有错别字的词,以及《易混字索引》中的7000词。常用字词辩误 目录 凡例音序检字表正文附...
到田野去:语言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践 内容简介 《到田野去:语言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践》讲述了: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丰富多彩、文化各异的族群,他们灿烂的思...
玩乐的层次:去玩吧! 内容简介 有些事情,听来似乎足天生就该会的,不必经过什么学习。譬如,玩。很多人听到“玩”,不免会想,谁不爱玩,谁不想玩,谁不会玩,只是没那...
现代汉语词典 本书特色 本词典收单字条目7000余个,提供了词、词组、成训语等43000余条,兼收常用文言词语、方言词语、专门术语等。单字条目下,列出该字的部首...
希腊文明中的亚洲因素 本书特色 《大象学术译丛:希腊文明中的亚洲因素》是作者在爱丁堡大学吉福德讲座讲授的内容。他运用了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等知识,以小亚细亚地...
安徽科学技术 本书特色 《安徽科学技术》是安徽改革开放以来**套全面、系统地介绍安徽地域文化的大型丛书,重在阐释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奋斗精神。丛书以诸多学...
语言历史论丛-(第一辑) 目录 唐石经《诗经》中的文字校订本帛书《要》笺注两周金文韵读和《诗经》韵部之比较“炎帝神农”说辨伪释“衡”《说文》与《释名》形训和声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