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20世纪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其过人的学识与风度,一度成为民国时期的文化偶像。他一生著述颇丰,演讲无数,本书从他谈治学、谈修身、谈处世、谈人生等方面精选文章,辑录成册,展示其自由之精神与独立之人格,也有其对治学方法与传统文化的真知灼见,对青年人的立身处世、治学求真有积极指导意义和思想启悟力。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这是胡适对于现代思想的伟大启迪,也是一代文化巨人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20世纪中国思想启蒙先驱、国学大师胡适传世经典随笔精选感受大师的容忍风度和自由胸襟,学习大师的治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信仰篇 / 1
我的信仰(节选) / 3
我怎样到外国去 / 20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33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 47
治学方法: / 47
——为《新生活》 / 55
杂志**期作的新生活 / 55
从拜神到无神 / 57
不朽——我的宗教 / 65
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 / 73
修身篇 / 109
一个*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 111
为什么读书? / 121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 127
大学的生活(节选) / 129
谈谈大学 / 134
找书的快乐(节选) / 137
治学的三根毫毛 / 141
思想的方法 / 148
知识的准备 / 153
九年的家乡教育(节选) / 161
处世篇 / 171
少年中国之精神 / 173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 177
名教 / 186
科学的人生观 / 195
信心与反省 / 199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 205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节选) / 211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 218
容忍与自由 / 223
大宇宙中谈博爱 / 229
人生篇 / 233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 235
差不多先生传 / 243
哲学与人生 / 245
一个问题 / 249
人生有何意义? / 255
自由主义 / 257
人生问题 / 263
学生与社会 / 266
信仰篇我的信仰一 我年还不满八岁,就能自己念书,由我二哥的提议,先生使我读《资治通鉴》。这部书,实在是大历史家司马光于1084年所辑编年式的中国通史。这番读史,使我发生很大的兴趣,我不久就从事把各朝代各帝王各年号编成有韵的歌诀,以资记忆。 随后有一天,我在叔父家里的废纸箱中,偶然看见一本《水浒传》的残本,便站在箱边把它看完了。我跑遍全村,不久居然得着全部。从此以后,我像老饕一般读尽了本村邻村所知的小说。这些小说都是用白话或口语写的,既易了解,又有引人入胜的趣味。它们教我人生,好的也教,坏的也教,又给了我一件文艺的工具,若干年后,使我能在中国开始众所称为“文艺复兴”的运动。 其时,我的宗教生活经过一个特异的激变。我系生长在拜偶像的环境,习于诸神凶恶丑怪的面孔,和天堂地狱的民间传说。我十一岁时,一日,温习朱子的《小学》,这部书是我能背诵而不甚了解的。我念到这位理学家引司马光那位史家攻击天堂地狱的通俗信仰的话。这段话说:“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舂磨,亦无所施。”这话好像说得很有道理,我对于死后审判的观念,就开始怀疑起来。 往后不久,我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读到**百三十六卷中有一段,使我成了一个无神论者。所说起的这一段,述纪公元五世纪一位名叫范缜的哲学家,与朝众竞辩“神灭论”。朝廷当时是提倡大乘佛法的。范缜的见解,由司马光摄述为这几句话:“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 这比司马光的形灭神散的见解——一种仍认有精神的理论——还更透彻有理。范缜根本否认精神为一种实体,谓其仅系神之用。这一番化繁为简合着我儿童的心胸。读到“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更使我心悦。 同在那一段内,又引据范缜反对因果轮回说的事。他与竟陵王谈论,王对他说:“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范缜答道:“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堕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因果之说,由印度传来,在中国人思想生活上已成了主要部分的少数*有力的观念之一。中国古代道德家,常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训。但在现实生活上并不真确。佛教的因果优于中国果报观念的地方,就是可以躲过这个问题,将其归之于前世来世不断的轮回。 但是范缜的比喻,引起了我幼稚的幻想,使我摆脱了噩梦似的因果绝对论,这是以偶然论来对定命论。而我以十一岁的儿童就取了偶然论而叛离了运命。我在那个儿童时代是没有牵强附会的推理的,仅仅是脾性的迎拒罢了。我是我父亲的儿子,司马光和范缜又得了我的心。仅此而已。 二 但是这一种心境的激变,在我早年不无可笑的结果。1903年的新年里,我到我住在二十四里外的大姊家去拜年。在她家住了几天,我和她的儿子回家,他是来给我母亲拜年。他家的一个长工替他挑着新年礼物。我们回家路上,经过一个亭子,供着几个奇形怪状的神像。我停下来对我外甥说:“这里没有人看见,我们来把这几个菩萨抛到污泥坑里去罢。”我这带孩子气的毁坏神像主张,把我的同伴大大地吓住了。他们劝我走路,莫去惹那些本来已经濒于危境的神道。 这一天正是元宵灯节。我们到了家中,家里有许多客人,我的肚子已经饿了,开饭的时候,我外甥又劝我喝了一杯烧酒。酒在我的肚子里,便作怪起来。我不久便在院子里跑,喊月亮下来看灯。我母亲不悦,叫人来捉我。我在他们前头跑,酒力因我跑路,作用更起得快。我终被捉住,但还努力想挣脱。我母亲抱住我,不久便有许多人朝我们围拢来。 我心里害怕,便胡言乱道起来。于是我外甥家的长工走到我母亲身边,低低的说:“外婆,我想他定是精神错乱了。恐怕是神道怪了他。今天下午我们路过三门亭,他提议要把几尊菩萨抛到污泥坑里去。一定是这番话弄出来的事。”我窃听了长工的话,忽然想出一条妙计。我喊叫得更凶,好像我就真是三门亭的一个神一样。我母亲于是便当空焚香祷告,说我年幼无知无咎,许下如果蒙神恕我小孩子的罪过,定到亭上去烧香还愿。 这时候,得报说龙灯来了,在我们屋里的人,都急忙跑去看,只剩下我和母亲两个人。一会儿我就睡着了。母亲许的愿,显然是灵应了。一个月后,我母亲和我上外婆家去,她叫我恭恭敬敬地在三门亭还我们许下的愿。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徽州绩溪人,20 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20 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生,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科,后改读文科。25 岁时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后历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要职。1962年2 月24 日,胡适因心脏病猝发逝世于台湾,享年72 岁。 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是拉开现代中国文明与进步、民主、自由幕布的先哲。
乡村医生手记-致命的蛋 本书特色 《乡村医生手记·致命的蛋》是俄罗斯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两部小说合集。也是作者*...
旅伴文库.锦囊旧书:巴尔扎克书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人生漫旅,好书伴你。 高铁时代的城际阅读,带一本书在路上。一个在花都巴黎,一个在俄罗斯雪原 远...
保罗.柯艾略经典作品套装(在线组套全3册)/(巴西)保罗.柯艾略 本书特色 保罗·柯艾略3大经典作品选集,这套百年一遇的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牧羊少年》令我...
浪漫派风格—施勒格尔批评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有18篇论文。包括《论希腊喜剧的审美价值》、《断想集》、《论哲学》、《谈诗》、《论不理解》、《论文学》等。浪漫派风...
莎斋闲览-吴小如八十后随笔 本书特色 《莎斋闲览:吴小如八十后随笔》这部随笔,大部分是吴小如八十至九十岁间的作品,以及一部分八十岁前未入集的文章。这些文章短小精...
《我的中国故事Ⅱ》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录来自埃及、韩国、德国、瑞士、波兰、柬埔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洛哥、缅甸、伊朗、黎
人生何必自寻苦恼-名家散文经典精装插图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名家散文经典?精装插图版”系列丛书之一,从我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的所有作品如《...
恒向线 本书特色 原帖拥有在天涯社区“天涯杂谈”六十多万、“猫眼看人”四十多万的点击率,备受网友关注!12年航海、20余万海里、3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港口...
武汉大学诗人诗选 目录 序耿占春诗歌与大学精神李少君那些望云的人荣光启“走廊上的斜照”高伐林破冰船陨铁古潜山山的擦痕圆明园遗址沉思石头——冰冷的梦境闻所未闻(二...
智慧卷-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本书特色 本书是“青年文摘彩虹书系”的第六卷——智慧卷,由300余篇优秀文章组成。它们中有言简意赅的人生讲义,有名人名家的处世...
远足-梭罗精品集-2 本书特色 首次集结*著名的梭罗文章,全面搜罗*经典的梭罗语录,看过《瓦尔登湖》后,你*想阅读的图书!希望和承诺的季节过去了,我们有点悲伤,...
楼兰 本书特色 赫尔曼的《楼兰》,是整个楼兰探险发现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楼兰的指路牌。全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楼兰的发现史、楼兰灭亡前在新疆南部的文化地位、...
1983-2012-如此博学的饥饿-欧阳江河集 本书特色 《如此博学的饥饿(欧阳江河集1983-2012)》为“标准诗丛”**辑之一种。由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精选其...
沉默的大多数 本书特色 【读王小波,读懂自由】★李银河独家授权八卷本“王小波传世经典”★收入王小波先生*受推崇、*具收藏价值小说、随笔、书信二百余万字★迄今为止...
缘缘堂新笔-丰子恺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定名为“丰子恺散文精品集”,其中包括《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缘...
英子文友书简·英子作品集 内容简介 英子,即已故的著名中医王任之先生。上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学医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抗战初期,积极参加救亡运动;1940年加...
以前的事 本书特色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将有什么不幸...
《国际社会保障全景图》内容简介:本书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了全面考察与总结,并结合我国情况,从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养
沙地屯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奥斯丁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沙地屯》和中篇小说《苏珊夫人》。《沙地屯》是奥斯丁的临终之作,只写完十二章便去世。《苏珊夫人》是奥斯丁早起的一...
《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内容简介:至少在近几千年,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世界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