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明理为君子:曾国藩与曾氏家风》作为“名人家风”丛书的一种,详细梳理了近代湖南著名人物曾国藩治家的理念以及整个曾氏家族的家规、家训、家风,从另外一个侧面让人了解到曾氏家族严谨、有序的家训、家风,对今天的和谐的家庭建设以及整个社会道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读书明理为君子:曾国藩与曾氏家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是曾国藩仕途发生重要转折的一年。这一年之后,曾国藩升迁的速度大大提高。同年三月,翰林院举行翰詹大考。翰詹大考实际上就是对翰林院的学生进行突袭式的考试,没有预先通知。曾国藩写信回家说,自己很久没有写考试用的“赋”了,当然所有考生也都非常仓促。曾国藩平时重视读书,所以相对还算是好的。在127人中,曾国藩名列二等**名。一等只有5人,所以曾国藩的成绩是第六名。这次考试的主考官也是穆彰阿。正是这次考试的名列前茅,使这位来自湖南乡下、举止寒酸的年轻人引起了穆彰阿的注意。考完之后,曾国藩就从翰林院检讨升任翰林院侍讲,从七品变成了从六品。在京做官三年来,曾国藩终于写了一封充满了喜庆话语的家信。他自豪地说,因翰詹大考而升官的,在此之前整个湖南只有两个人,自己是第三个。也正是这次升官,给曾国藩申请主持乡试提供了机会。其实曾国藩到四川去主持乡试是以很奇怪的身份去的。一般情况下,乡试主考官要能够与各省巡抚平起平坐,至少要侍郎级别的官员,可是曾国藩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侍读就担任了四川乡试主考官,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更奇怪的是,副主考竟然是曾国藩的上级。当然,这也是由于学问高低,因为这次主考官是考来的。但是在这背后已经开始有了“靠山”的影子。接下来的情况更加清晰,曾国藩成为穆彰阿眼里的重点培养对象了。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十二日,曾国藩担任翰林院教习庶吉士职位,等于是担任了翰林院庶吉士们的“导师”,这为曾国藩广揽人才打下了基础。十二月初七,曾国藩升任翰林院侍读,但品级相同,还是从五品。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国藩担任了会试同考官,并且兼任了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六月又转为左春坊左庶子。詹事府是一个与翰林院类似的机构,工作内容非常清闲,有时候帮忙组织殿试和阅卷,有时候帮助皇帝和贵臣做一点记录,当然也不是军国大事,而是平时讨论诗、词、曲、赋的内容,修改、整理出稿子,上呈给皇帝,定稿发布。这一职位虽然清闲,却能接近皇帝,是曾国藩之后仕途上升的关键一步。果然,几个月之后,曾国藩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级别变成四品。到年底,又兼任文渊阁直阁事,这一官职本身没有品级,往往由翰林院侍讲学士兼任,主要负责《四库全书》的保管。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曾国藩升任正三品太常寺卿。太常寺是负责祭祀类工作的部门,太常寺卿是该机构的领导。正三品在清朝已经属于高级官员,可以上书言事了,相当于今天可以直接给国务院提交工作报告了。至此,曾国藩开始进入国家主要管理者的行列。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曾国藩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头衔。内阁在清朝早期就是宰相所在的机构,而内阁学士是内阁中*重要的工作人员。后来内阁权力变小,担任内阁学士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任内阁学士的人,往往同时担任六部的侍郎。这一年,曾国藩成为掌握实权的二品高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清代的六部比现在国务院各部的权力要大。……
中国名胜楹联图志 内容简介 本书荟萃名山、寺庙、园林、亭台、楼阁等处名胜古迹,择名联而录之,有文字鉴赏,更有相关图片释其内涵。中国名胜楹联图志 目录 山水篇泰山...
字母的诞生 本书特色 王明嘉编著的这本《字母的诞生》是设计界**部引用大量图片范例,深入探索西洋字母源流的中文专著;从字形设计教育到实务工作,*具参考价值的独到...
白化文文集-三生石上旧精魂 内容简介 本书是白化文先生写的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文化的书。一方面举例说明某一类题材故事与佛教故事之间的关联,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苍壁黄琮-中华玉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君子如玉,温文尔雅。以玉器为载体的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的部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数千年来,人们对...
《孟子》的文化阐释 本书特色 《<孟子>的文化阐释》是孟子的文化阐释。孟子生活的时代列国纷争,纵横捭阖,战乱不已。当时的社会风气唯暴力是视,唯利是图,功利思想泛...
《中国会计文化理论架构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的学术价值体现在:(1)初次试图系统地研究和构建会计文化的理论架构,界定会计文化理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由近40位世界杰出神经科学家撰写的文集,神经学家大卫·林登找到一群杰出的大脑研究者,与他们分别对酒畅谈,每当喝到微醺之时,林登博士总会提出一...
《春秋》《左传》谥号研究 本书特色 春秋时期,谥号是对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及夫人等贵族死后的讳称,是对其生前功绩和品行赋予善恶褒贬的精炼概括。这些贵族在生前尊称...
欧化东渐史 本书特色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 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
荒野过客:鲁迅精神世界探论-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 本书特色 《荒野过客--鲁迅精神世界探论》精选了孙玉石先生多年鲁迅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既有作者发...
《写作脑科学: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内容简介:大脑在其遇到的每一个故事中寻求什么? 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好故事的成功? 又是什
毛泽东品国学 本书特色 《毛泽东品国学》: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
絕妙精采的短篇佳作!一氣呵成的故事張力!渾然天成的文學魅力!歷久彌新的經典傳奇!且看日本平成國民天后、松本清張的女兒─宮部美幸,如何以調製頂級松花堂便當的心情,...
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本书特色 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对中国文艺学学科反思,本书突出思想史的研究视角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作者注重对对资料的详细钩沉与历史线索的具...
国际汉学:第十九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在世界范围展开中国文化研究之我见、孔学古微、《周易》德文、英文校戡绪言、汉学与印学 殊途同归——读《薄伽梵歌》译者序...
【序言】釋尊創立及提倡的佛教得以傳布於全亞洲,主要是藉由思想普遍性、佛教徒死身弘法、佛教國家所具的政治及文化意圖等綜合因素影響。其中,中國佛教因有內容弘富的《大...
中国兵器甲胄图典 本书特色 以图片记录历史,以文字诠释细节。让读史像图一样轻松!800余幅图片,其中近半数来自海外,为国内仅见,极具资料和收藏价值。中国兵器甲胄...
东亚太平洋语言的基本词及与印欧语的对应 本书特色 作者认为数万年以来亚欧大陆主要有中亚和西伯利亚两条人群相互间迁徙的通道,有人数较多的数次迁徙。印欧语和东亚语言...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 本书特色 专业学者认为该书使“我们中国学者写的现代翻译理论系统专著终于跟这些洋著并肩而立了!”(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1927年生,原籍烏鎮。為生活而沉思,為人生而尋覓。